逍遥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司空
“二公子,您还是别喝这么多了吧,万一令尊和令兄知道了,那就有大麻烦了。”石守信眯起一双醉眼,故意刺了李中昊一下。
李中昊最讨厌的就是李中易,他父亲李达和总爱拿他和所谓的大兄相提并论,耳朵都快磨出茧了,依然不肯鸹噪个没完没了。
“什么令兄那不过是贱婢的奸生子罢了,我呸,他有何德何能,竟敢管我的事”李中昊彻底的喝多了,大脑完全不受控制,随即将平日的苦水,一股脑的都倾泻了出来。
“想当初,我母亲不过是见那个贱婢有几分姿色,又很乖巧的份上,才许了家父纳她进门。可是,那贱婢伙同李中易那个混蛋,竟然将我的母亲赶出了家门,此仇此恨不共戴天,久后必报!”李中昊一席极其恶毒的话语,让始作踊者的石守信如坐针毡,心里暗骂一气,却又不敢挑明了骂,实在是窝心之极。
石守信完全掌握李中昊在老李家中的偏低地位,但是,不管怎么说,李中昊都是李中易的异母弟弟。
换句话说,无论李中昊怎么骂李中易,都是他们老李家的家务事,石守信这个纯粹的外人,却完全不敢搭腔。
若是石守信也跟着附和开骂,嘿嘿,消息一旦走漏了出去,他就不怕被抄家灭族么
“蠢货!”石守信实在听不下去了,赶紧抢着插话,“二公子,今日个正好良辰美景,少提那些扫人兴致,且不相干的话。”
石守信赶紧想灭火,然后,憋得太厉害了的李中昊,却丝毫没有放弃开骂的念头。
“凭什么凭什么,我就该从堂堂的嫡长子,被贬为庶次子”李中昊忽然推开怀中的果女,仰面朝天的大声怒吼。
石守信差点没给吓死,他慌忙跑到李中昊的身前,抬手捂住他的嘴,“我的活祖宗,您能不能小声点啊,若是教外人听见了,哪有咱们的活路啊”
实际上,石守信担心的只是他个人的安危而已。
只要李老太公还活着,李中易哪怕再怎么看李中昊不顺眼,也不至于作出大义灭亲之举。
“来人,快点上醒酒汤,快点上醒酒汤,二公子喝醉了……”石守信一边捂住李中昊的嘴,不让他继续犯浑,一边连忙喊人来帮忙。
好一番折腾之后,李中昊终于安静下来,躺到榻上,沉沉的睡去。
石守信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珠,扭头问大管家:“那人还在内书房吧”
大管家赶紧凑到石守信的耳旁,小声禀报说:“一直都在呢,说是不见着您的真面,绝不离开。”
“那好,你去告诉他,就说我更衣之后,马上就去见他。”石守信捏紧鼻子,惟恐袍袖上的酒渍臭气,将他给熏吐了。
李中易端坐于指挥车上,手里举着单筒望远镜,仔细的观察着娘子关前的布防情况。
娘子关之险,主要是体现在,关前的小路,仅容两辆马车并行。
如果,李中易打算强攻,那么,在落差超过了几十丈的情况之下,娘子关上只需要扔下一块大石头,便可将进攻的队伍,砸得七零八落。
所以,被围了好几日之后,
第1226章 声西击东
所谓人有伤虎意,虎有吃人心!
无论是李中易,还是耶律休哥,他们都十分清楚的知道:必有一战!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李中易和耶律休哥都是人中龙凤,都不可能心甘情愿的屈居于人下。
耶律休哥原本以为,李中易在拿下了开封,掌握了大周的天下大政之后,至少需要休整三年以上,才有力量北伐。
不成想,李中易进开封不到一年,便发动了北伐的战争,这恰好打了耶律休哥一个措手不及。
李中易还在平卢的时候,耶律休哥也没闲着,基本上把国内的叛乱给平定了。
然而,就在耶律休哥打算聚兵于幽州,并彻底收拾了奚王劳骨宁之时,李中易这个老冤家来了。
尽管,细作传回来的消息错漏百出,但耶律确两难的境地,如果集中兵力增援晋阳,幽州谁来守
如果,全力保护幽州,并继续向奚王劳骨宁发起最后的进攻,晋阳的刘钧恐怕抵挡不住李中易的凶猛攻势。
和耶律休哥的纠结不同,李中易早早的就把幽州当作是主要的目的,取下晋阳不过是搂草打兔子,顺带捞的好处罢了。
和历史上,宋军同时和党项人、契丹人两线作战的战略劣势不同,如今的李中易,只需要取了晋阳,就等于是关闭了契丹人从河东南下打草谷的通道。
说白了,河东的几处关隘,个个都是险关要隘,比一望无际的河北大平原,又自迥然不同。
把耶律休哥逼到河北决战,这是李中易的既定方针,此次出征北伐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关上契丹人从河东南下的大门。
很显然,幽蓟大平原才是契丹人的精华地区,以休哥之明不可能集中主力和李中易在西京道决战。
在幽蓟大平原之上决战,看似对契丹人很有利,实际上,却是李家军最佳的战场。
整个幽蓟大平原之上,水网纵横,非常适合水师发挥超级机动力的优势。
李中易有水师的助阵,就等于是让休哥童鞋防不胜防,处处受敌,到处被动挨打。
既然是阳谋,耶律休哥自然看得懂李中易的战略意图,然而,所谓阳谋,也就意味着耶律休哥哪怕再不想被牵制,也必须考虑幽州一旦有失的严重后果。
幽州若是丢了,契丹人就只能被迫退回到燕山山脉以北,咳,上京虽好,却不可能产出太多的粮食。
草原游牧民族,最害怕的就是,冬天的寒潮来袭。而寒潮会不经意的降临,牲畜会被大面积的冻死,来年春天怎么办
怎么说呢,李中易要拿北汉搞事,耶律休哥绝无可能眼睁睁的干看着晋阳军覆灭,两线分兵,势在必行!
分兵,这就对了,力散则易折,李中易打的就是迫使契丹人分兵的坏主意!
明知道分兵不好,但是,休哥却只得硬着头皮,把汉军分出去援救晋阳,这恰好落入了李家军总参议司的算计之中。
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耶律休哥再厉害,他的计算能力,也绝对比不过总参议司里几百个参议的集思广益!
想当年,德军就是靠着总参谋部的超强计算统筹能力,打得整个欧洲的陆军满地找牙呢!
李中易这辈子最得意的事情,不是搞出了神臂弩或是青铜火炮,而是首创性的建立了总参议司。
钓着娘子关,故意不马上拿下,就是想给刘汉政权以希望,趁机调动耶律休哥的兵马。
另一方面,李中易在等12磅炮运输上来。仰攻娘子关,必须要重炮,6磅只适合轰城门或是野战,轰垮城墙还是需要12磅炮的重炮。
李中易不急,娘子关上的段常却急得跳脚,一个劲的催促晋阳方面速发救兵。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段常却接到了一个令人惊恐的噩耗,西北的灵州军、折家军和杨家军联合出兵,兵锋直指晋阳。
晋阳的援军显然指望不上了,汉主刘钧只得再三派人哀求耶律休哥速发救兵,前来增援晋阳和娘子关。
俗话说的好,人多好干活,人少好分钱!
李中易的嫡系战兵充其量也就二十万人,却分散于整个大周的各个要地,比如说,征西将军宋云祥所部,征东将军刘贺扬所部,以及征北大将军杨烈所部。
但他利用西北郭怀的兵马,以及杨家军和折家军,大大的牵制住了晋阳增援娘子关的力道。
李中易是个无利不起早的家伙,他带出这么多的兵马,消耗一定极大,不捞一些好处回家,怎么肯善罢甘休呢
除了牵制住晋阳的刘钧之外,李中易此次北进还有一个目标:一直暗中和契丹人有瓜葛的大名府符彦卿。
自从李中易进驻于娘子关之下,便一而再再而三的给大名府的魏王符彦卿发上谕,命其率军亲自到娘子关下助阵。
可是,魏王符彦卿却对李中易的召唤置若罔闻,既不带兵前来助攻,又不亲自前来请罪,一直指派符昭信居中作说客。
早年间,李中易还是破虏军都监的时候,符昭信已经是破虏军的都指挥使,两人的渊源极深。
然而,在统一全国兵权的大是大非面前,哪怕李中易和符昭信的私交再好,也无卵用。
随着李重进和李筠的先后覆灭,整个大周境内最大的军阀,除了符彦卿之外,更有何人
李中易先后三次召见符彦卿,
第1227章 大名城下
“咚咚咚……”
伴随着极富节奏感的低沉军鼓声,李家军的将士们迈着豪迈的步伐,出现在了大名府城外的地平线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只是一条细黑线的地平线上,迅速扩展成了粗大的黑线。
在旭日的辉映之下,赤红的军旗猎猎生威,一望无际的红色缨枪之海,闪现出格外夺目的耀眼寒光。
大地开始颤抖,并且,颤抖的频率格外的与众不同!
“轰……”
“轰……”
那惊人一致的震动,仿佛要将城墙震塌一般,摄人心魂!
“滋……李家军来了……”
“啊……李无咎终于来了……”
“朝廷的军威,竟如此的鼎盛”
城楼上,魏王符彦卿的四周,不时发出情不自禁的惊叹声!
魏王符彦卿手扶箭垛,暗自一叹,李中易始终不肯放过大名府,他终于来了!
国无二主,天无二日,这是李中易最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京城密布眼线的魏王符彦卿,自然是知道的。
李中易说这话的意思,魏王符彦卿何尝不懂,但他必须装傻,并打算一直拖下去,也就是以拖待变。
魏王符彦卿拖下去的最大支撑点,不是旁的,正是等着耶律休哥收拾了奚王劳骨宁之后,李中易大约就不敢对大名府动手了。
其中的逻辑其实并不复杂,耶律休哥和李中易才是势均力敌的老对手,只有强大的契丹铁骑和勇悍的李家军狠狠的掐架了,才有大名府符家生存的空间。
魏王符彦卿以拖待变的核心,主要是不服气,他实在不甘心柴家的天下,变成李家的江山。
小皇帝是符家的外孙,如果小皇帝能够咸鱼翻身,显然对整个符家更加的有利。
毕竟,符家和李中易的瓜葛,仅限于李中易和符昭信曾经共事过一段时日而已。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肯定会随着实力的不同,立场的不同,而发生惊人的变化。
李中易刚当上颇虏军都监的时候,尚处于柴容的考察期间,地位并不稳固,而符昭信则是响当当的国舅爷,两者之间的分重相差悬殊。
等到李中易反客为主,获得了柴荣的信任之后,符昭信却渐渐的走上了远离兵权之路。
毕竟,符昭信的背后有大名府的符家存在,宫里又有符家的皇后及贵妃。让外戚掌握太大的兵权,对于皇权而言,绝对是莫大的威胁,柴容自然不可能让符昭信掌握太大的实权。
在整个符家,当家做主的自然是魏王符彦卿。符昭信虽然是嫡子,却不是魏王世子,哪怕他和李中易的交情再深,在魏王府和李中易之间的关系上,也不可能有太大的发言权。
李中易曾经说过,他迟早要来大名府走一遭,如今,他果然来了,他终于来了,而且是带着雄兵来的。
在距离大名府城墙五里之外,李家大军停下了前进的脚步,伴随着基层军官们的口令声,将士们按照总参议司的作战计划,开始排兵布阵。
大名府不同于别的城市,由于符家是两任后族的关系,符太后很舍得赏好东西给符家。
据说,符家军配备的神臂弩数量,达到了惊人的一万多架!
就连可射七百步之远的牛弩,据李中易所知的情况,大名府至少拥有五十架以上。
正因为如此,总参议司提前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把发起进攻线设置在距离大名府壕沟前的五里开外。
第1228章 交火
李家军的阵前,十余门12磅炮在炮营官兵的推动下,缓缓靠近大名府城墙前的壕沟,并在距离三里的地方,停了下来。
大名府内,有射程可达两里的牛弩,所谓一寸长一寸强,李中易也不敢掉以轻心。
万一,牛弩射入了密集的步军方阵之中,即使损失不大,也会对士气造成很大的影响。
想当初,澶渊之盟前,契丹军的统帅萧达凛,就是被宋军的牛弩,无意中给射死的。
和6磅炮不同,12磅炮提升仰角之后的最大射程可达五里开外,有效射程大约三里左右,恰好远出牛弩的威胁之外。
城头上的魏王符彦卿扯起嗓门,大声道:“为何无故犯我大名府”
这是场面话,魏王符彦卿明知道没有任何意义,依然要先礼后兵。
投降魏王符彦卿从来没有想过这件事,他戎马一生,尽管心里有些担忧,却依然笃定,李中易若想拿下大名府,必须拿无数将士的生命来填。
在这个年代,哪怕是名将,对于攻城战也必定是非常的头疼,李中易又不是神仙,魏王符彦卿何怕之有
再说了,大名府里有好几万精锐的符家军,一万架神臂弩,还有几十架牛弩,可谓是军器充裕,粮饷齐备。
魏王符彦卿的心里有数,如果是野外浪战,他很可能不如马多的李家军,然而守城应该是绰绰有余。
在魏王符彦卿看来,李中易实在事态过于托大了,进攻大名府居然只带来了几万兵马,这不是瞧不起人嘛
李中易却没有魏王符彦卿那么多的心思,他心里非常有数,只要12磅炮摆到了既定的位置,轰开大名府的城墙,不过是早晚间的事儿罢了。
和魏王符彦卿不同,李中易担忧的是,破城之后的乱军之中,万一魏王符彦卿有个闪失,倒有些麻烦事儿会接踵而来。
所以,临战前,李中易下达了严令,活擒魏王符彦卿和首登之功,同为首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