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司空
在这个时代,最先登城者,向来都是首功。李中易将活擒符彦卿之功,与首登之功并列,显然是非常看重其中的巨大政治内涵。
魏王符彦卿那可是当今皇太后的生父,小皇帝的亲外公,又是北地最大的藩镇军阀。
基于此,只要夺取了符家的根基,并生擒了魏王符彦卿,符太后就算是再强硬,也不得不低头了。
说白了,符家军的存在,其实是符太后和小皇帝复辟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今,李中易采取一箭三雕的厉害手段,既帮着奚王劳骨宁暂时的减轻了军事压力,又调动了耶律休哥的兵马集中于幽州,还顺带搂草打兔子,兵临于大名府的城下。
符彦卿望着一步步靠近壕沟的12磅青铜火炮,他的心情格外的复杂,符昭信此前的所有书信之中,都要提及12磅炮和6磅炮这种纸面上的大杀器。
客观的说,符彦卿从没有见识过青铜火炮的威力,但是,神臂弩的巨大威力,简直令人发指!
由此可见,传说中比神臂弩的射程更远,威力更大何止十倍的12磅青铜火炮,又是何样的存在呢
李家军方阵的正中央,李中易一如既往的立于指挥车上,单筒望远镜里,魏王符彦卿颏下的白须,可谓是纤毫必现。
魏王符彦卿比上次进京之时,看上去明显老了许多,已是须发皆白的垂垂老者。
也难怪符彦卿心事重重,天下被李中易得了去,符太后、小皇帝和符家的命运都是未知数,他岂能不焦虑
&nbs
第1229章 管退炮
“主上,咱们空出了北、南、东这三门,万一符家军有胆子利用骑兵出城偷袭……”李安国见李中易的目光一直盯在他的身上,他不由暗暗苦笑,硬着头皮接受李中易的临阵考核。
从开封到大名府的这一路之上,李中易只要闲下来,就会给李安国出难题,逼迫着他最大限度的放下包袱,并开动脑部机器。
李中易为啥要把李安国带在身边根本目的,不就是逼其快速成长起来么
汉武帝有胆子任用卫青和霍去病做大将,李中易自问,他的心胸和见识不可能比汉武帝差太多。
外戚怎么了只要条令俱全,制度严密,李中易完全可以敞开心怀,照样用之不误!
听了李安国的回答,李中易微微翘嘴角,笑眯眯的说:“李勇的骑兵营,被我安置在哪儿”
李安国略微一想,不由垂头丧气的说:“就中军的阵后,唉,我真是个猪脑子,您最不喜欢的就是打巷战,那个损失比野外浪战大得多。您只怕是巴不得城里的符家军出城搞偷袭,这才故意没围住除了西门之外的其余三门吧”
李中易轻轻的笑出了声,摸着下巴,斜睨着李安国,笑眯眯的说:“孺子可教也!”
此次出兵大名府,拿下大名府,才是一箭四雕之中,最重要的一环!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整个大周国境内的藩镇和军阀,还有不少的情况下,李中易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去南征西讨和北伐。
俗话说的好,屁股决定脑袋!
军阀们自然希望一直保持半独立的状态,朝廷主持大局的统治者的想法,恰好与之相反!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种大一统的思想,早就深入历代统治者的骨髓之中。
除非是实力不济,做不到一统天下,比如说唐末以降。否则,只要不是无能的草包,但凡有些抱负的君主,都要让天下归于一统!
“禀主上,炮营那边发来信号,一切准备就绪,等候您的命令。”一直盯着各方的楚雄,小声禀报了李永堂那边发来的旗语。
“那就开始进攻吧。”李中易点点头,断然下达了总攻击的命令。
楚雄仰起下巴,复述了一遍李中易的命令,转身走下指挥车,将命令转达给了传令官和旗语官。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家军的作战条令,也跟着日臻完善。人口传令依然是主要的传递方式,毕竟,旗语能够传递的信息量,终究有些偏少。旗语可以作为临时救急的补充,却无法成为临阵作战的主流。
在李家军中,水师和陆师传递命令的方式,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其中最大的差别是:指挥水师战舰作战,主要依靠主桅杆上悬挂的旗帜和灯笼进行识别。
毕竟,水师临敌作战之时,旗舰指挥官不可能派出几十艘传令船,挨个通知后边的战舰。
陆师的作战,为了防止命令传递过程中,出现不可控的巨大偏差,一旦采取旗语快速通知和传令官补充完整命令的做法。
不夸张的说,培养一名合格的旗语官,比培养一名适任的营指挥使,其难易程度大致相仿。
所以,在李家军中的旗语官,不仅拿双俸,而且磨勘迁转的速度,比普通军官快一倍以上。
其中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就比如说,搞两弹一星的专家,哪怕是在最困难的大饥荒时期,也有特供的食品可以补充营养。
总而言之,在李家军中,越是高
第1230章 坏运气
“洗膛!”
“上发射药!”
“上火药!”
“上炮弹!”
李永堂亲自瞄准了城门洞之后,果断的下达了开火前的各种命令,他手下的炮兵们,按照指令的要求,一板一眼的做好了发射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在李永堂的指挥下,炮营的将士们已经适应了概率射击的规律,其中的逻辑并不复杂。
集中尽可能多的火炮,轰击同一个方向和角度,轰击的次数越多,瞎猫撞见死老鼠的机会也就越大。
在没有炮瞄光学设备的当下,滑膛炮的射击精度,一言以蔽之:碰运气尔!
滑膛炮的时代里,除了射程基本可控之外,方向上的偏差,不可避免的惊人之大!
“轰……”李永堂亲自点燃了一门12磅炮,一声巨响之后,黑色的铁弹丸裹挟着毁天灭地的巨大能量,恶狠狠的扑向大名府的城墙。
“咣……”随着一声巨响,炮弹随即出膛,进攻的序幕正式拉开。
李永堂的视线被弥漫的白色烟雾完全遮挡住了,站在指挥车上的李中易透过单筒望远镜,却看得很清楚。
城墙和城门都完好无损,出膛的黑铁弹丸挟带惊天动地的风雷,呼啸着越过了大名府的城墙,居然砸进了城里。
由于被城墙所遮挡,李中易也看不清楚炮弹究竟砸进了城中的何处。不过,他却心里有数,如果砸进了人口稠密的民居,必定是非死即伤的惨剧。
没办法,战争难免会死人,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指的就是这个!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在华夏炎黄子孙之中,客观的说,大一统的思想已经深入绝大多数人的骨髓!
从秦始皇开始,历朝历代的开国统治者,只要有机会就必定要统一天下。
就连历史上最重文抑武的弱宋,其开国太祖赵匡胤依然说出了歪理: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可想而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多么的深入人心
首发炮弹落空之后,李永堂掏出兜里的炭笔,在纸上紧张的写写画画。
按照炮兵操典的要求,首发炮弹的主要任务就是测试弹道和仰角的准确性和偏差度。不管命中与否,都需要及时的修正后续集群发射的弹道和仰角,这就需要缜密的计算了。
“轰……”
“轰……”
“轰……”
李永堂亲自修正了每门炮的仰角之后,果断下达了开火的命令,几门12磅炮紧跟着口令声,相继开了炮。
魏王符彦卿就站在城门楼前的箭垛前,他只听见隆隆的巨响声,看得见缭绕的白色烟雾,却没见城墙上有任何的异动。
“呼……”符彦卿暗自松了口气,心说,盛名之下其实难符,被吹得很邪乎的所谓青铜火炮,也不过如此罢了。
然而,符彦卿高兴的太早了点,李家军炮营的第一波射击,由于仰角略高的缘故,虽然都没落到城墙上,却砸进了靠近内城墙的民居里。
大名府的城墙上,固然没有任何的损失,然而已经被征用的民居里,却传出震天的哀号声,哭喊声,以及塌楼的轰隆声,交织成了一曲惨绝人寰的悲歌。
一时间,城墙上的符家军官兵们,纷纷扭头向后看,大家都闹不明白被征用的民居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九门12磅炮的第一次发射,居然全部落了空,李永堂立时红了老脸,两眼直冒火!
往日里,炮营的官兵们在训练中,至少有十发一中的命中概率,好的情况可以到十发三红。
如今,却统统落了空,变成了零弹命中,号称炮神的李永堂,这一次丢人丢到了姥姥家。
等火炮被官兵们吃力的推回到原发射位置后,李永堂重新计算了一遍新弹道,猛然发觉,弹道计算没有问题。
但是,因为此前连续下了几十天的雨,火炮阵地的土质,看似坚硬,实则底部偏软。
第1231章 轰破
“预备,点火!”
李永堂调整好了发射的仰角之后,这一次不再越厨代庖,直接要求炮兵什长,令其指挥发射。
而李永堂自己则拿着小黑本和小炭笔,站在一旁,聚精会神的观察着炮兵什发射的全过程。
这一次,李永堂把发射的仰角,压得比较低。尤其是火炮的底部泥土,全都被加固了之后,他有理由相信,十发至少可一中。
这个一中,指的并不是轰破城门,而是弹丸可以挨上城墙。
以12磅炮的实战威力,无论是城墙夯土外的包砖,还是箭垛,只要挨上了就有巨大的杀伤力!
根据以往的实射经验,如果运气足够好的话,只要五颗炮弹击中城墙上的同一个范围内,也就是说半丈以内,城墙便会被轰塌。
若想轰塌城墙,根本不需要太过精确,只要击中的位置大致差不多,就可以将铁弹丸巨大的冲击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在黑火药时代,火炮攻击城市或是军事堡垒,主要就是靠出膛的高初速度加持之下的铁弹丸冲击力。
不过,大名府的城墙厚度,远远超过了一般城墙的范畴。经过符氏父子几十年如一日的加固,大名府的城墙,只怕是需要至少十发命中,才有可能被轰塌吧
这仅仅是李永堂自己的猜测,而没有丝毫的证据可以佐证。毕竟,用于模拟的那段城墙,虽然也是内夹夯土,外包青砖,却不可能修到开封城的城墙厚度。
在李永堂的印象中,大名府既然是整个大周北京,又是抵抗契丹人的北方重镇,经过符家父子这么多年的经营,城墙的厚度即使比开封城薄一些,恐怕也薄得很有限吧
客观的说,李永堂的判断,基本上没有错。在整个大周的城池之中,厚度第一的自然是帝国的首都开封,其次便是持续修缮了几十年的大名府。
城高、沟深、兵多、粮足,这才是符家父子盘踞于大名府,就敢不听李中易号令的根源。
在大一统的逻辑之下,胆敢不听李中易招呼的藩镇,必定是他的眼中钉和肉中刺。
更何况,大名府符家军还有符太后的倚仗这个梗,那就更是必欲除之而后快了!
“轰……”炮弹挟带着毁灭天地之威,再一次恶狠狠的砸向大名府的城墙。
此时此刻的符彦卿,听见身旁众人传来的惊叫声,赶紧把视线从城墙内的民居里收回来,转身看向城外。
“咚……”伴随着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整个城墙顿时摇晃起来,符彦卿一个没留神,整个身子紧跟着晃了几晃。
如果不是身边的亲牙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他,符彦卿差点摔倒在地上。
“这是什么鬼东西竟有如此大的威力难道真的是火炮么”符彦卿站稳身子之后,下意识的脱口问道。
符彦卿四周的人,谁都没有见识过火炮发射之后的威力,大家面面相觑,竟不知该如何回答符彦卿的连续三问。
只是,等众人回过神来之后,有人惊叫道:“城墙,城墙,快看城墙呐……”
符彦卿意识到情况有异,也顾不得亲牙们的苦苦劝阻,直接拨开众人,奔到乱喊乱叫的那人身旁,俯身向城下看去。
“滋……就在符彦卿眼前的城墙之上,原本仅仅包裹住夯土的青砖,竟然莫名其妙的剥落了一大块,乍眼望去,大约两丈见方。
“……好厉害的火炮啊……”
“滋……”
“呀……怎么会这样”
“啊……呀呀……”
在一片惊叹声中,大名府的将军们的心情异常之沉重,仅仅
第1232章 彷徨
“轰……”李永堂指挥着手下炮兵命中了一发之后,他已经成竹于心,索性不紧不慢的校正好每一次发射的仰角。
刚开始,李永堂需要花很长的时间,重新校正复位的火炮。毕竟,滑膛炮每发射一次,都会向后移动一丈多远,哪怕有粗绳索和铁轨道拉扯着,也架不住后座力的强大。
等到后来,李永堂指挥发射了十炮之后,他猛然间意识到,继续这么下去,固然可以做到十发三中,然而发射的速度却慢得惊人。
李永堂经过反复的发射,已经验证了准确命中城墙的仰角和方位,美中不足的是,每次将火炮推到发射阵位之时,都会出现看似不起眼的偏差。
正是这种不起眼的偏差,恰好导致了青铜火炮的命中率极低,不是射高了砸进城内,就是射低了滚进护城河中。
“来人,取几根竹竿子来。”李永堂无意中瞥见简易投石机的竹竿,脑子里灵光猛的一闪。
如果,用竹竿子把火炮发射时的仰角、炮身的四角位置,全都固定下来,那么发射火炮的命中率,很可能会大幅度提高。
“奶奶的,这鸟炮若是不需要滑退的话,大名府的城墙早就被老子轰破了。”在等待竹竿取来的过程中,李永堂死死的瞪着大名府那堵厚异常厚实的城墙,嘴里不干不净的骂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