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逍遥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司空

    身为宿将的赵匡胤心底里感到异常之震撼,刚才寨墙之上的跑步声,他听得非常真切。

    如果真是这些人,在远不到半刻钟的时间内,就集结完毕,可想而知,蜀军的训练水平将是惊人的可怕。

    上次,赵匡胤虽然在山道上见识过蜀军的备战速度,不过,那是已经成形的行军队伍,指挥起来自然的容易得多。

    这一次蜀军从混乱中,能够迅速集结,更令赵匡胤感到震撼。

    在下姓黄名景胜,奉香帅军令,在此恭候使者。黄景胜皮笑肉不笑地拱了拱手,算是对赵匡胤表达了欢迎之意。

    赵匡胤却暗暗心惊,蜀将明明猜得到他的身份,却故意没有点破,显然是留了很大的余地。

    两军交兵,不斩来使。

    既然蜀将把他定位为使者的身份,赵匡胤印证了此前的猜测,心里总算是踏实了下来。

    干冒奇险,自投落网,要说赵匡胤完全不怕,那肯定是骗人的。

    黄景胜陪着赵匡胤往大帐那边走去,沿途,赵匡胤惊讶地发现,蜀军大寨里的空地上,有不少蒙着麻布的器械高高的耸立着。

    莫非这就是昨晚投出火球的器械?赵匡胤一想到这里,马上就意识到:蜀军修筑了坚固的堡垒,又是居高临下,再有能抛出火球的投石机助阵,这个大寨,要想攻破,至少要填进去数万兵马。

    有了这个基本的判断之后,赵匡胤对蜀军的实力,有了很进一步的了解,彻底收起了轻视的态度。

    赵匡胤一边走,一边观察着蜀军寨内的动静。当他看见,有些民夫正提着大铁锅,朝营房的屋顶以及墙面洒水时,这才惊异的发觉,敢情营房上面竟然都抹了稀泥。

    基于这个惊人的发现,赵匡胤也就心中有数,放火箭烧大寨,对于这里来说,已经不管用了。

    这时,一个身穿白袍,头上插着一根玉簪,面目清秀,隐约有股子仙风道骨的年轻人,正含笑立于中军大帐之前,一大排武将肃手立于他的身后,状极恭敬。

    莫非,这个年轻得不像话的青年,竟是蜀军的主帅,赵匡胤简直不敢相信他自己的眼睛。

    呵呵,使者应约前来,鄙人有失远迎,还望恕罪。李中易客气地拱了拱手。

    这一下,赵匡胤再无怀疑,此人必是蜀军主将。

    按照这个时代的礼法,在迎接客人的时候,只有地位最高的人,才有资格最先说话,所有人都不得僭越,否则就是大忌。

    见过李帅。秉承礼尚往来的习俗,赵匡胤也客气的和李中易拱手见礼。

    李中易的眼眸微微一闪,好一个心思剔透的赵匡胤,配合得倒是非常默契呢。

    他这边故意省略了赵匡胤的真实身份,赵老二也很乖觉的没当着众人的面,表露身份,一来一去,配合得很好。

    嗯,和聪明人打交道,的确是一件令人很舒服的事情呐。

    李中易按捺住心中的满意,笑着吩咐说:使者既然来了,就请先去见见朋友们吧?来人,给使者带路。

    出乎赵匡胤的意料之外,蜀军的这位李帅,并没有请他进中军大帐喝茶寒暄客套,或是借着展示的军威,耍狠抖蛮,反而让他直接去见慕容化龙他们。

    有意思,真有意思。赵匡胤压下心中的好奇,更在黄景胜的身后,直接去了慕容延钊他们的小帐。

    赵匡胤在黄景胜的带领下,走进一座小帐内,迎面就见赵匡义正哭丧着脸,呆呆的坐在角落里,即使听见他的脚步声,也没回头。

    三郎赵匡胤一看见亲弟弟赵匡义,心里立时明白,果然如他所料,慕容化龙和赵匡义都落到了蜀军的李帅手上。

    赵匡义听见极为熟悉的声音,不由转过头,啊你整个人呆住了。

    三郎,难道你不认识二兄了么?赵匡胤哈哈一笑,异常亲热的冲赵匡义张开双臂。

    哎呀,二兄,可想死小弟了。赵匡义突然见到意想不到的至亲兄长,不由惊喜万分,一蹦老高,象燕子还巢一般,直接扑进了赵匡胤的怀中,搂紧了他的脖子,再也不肯撒手。

    三郎,化龙兄没跟你在一起?赵匡胤抬手拍着自家三弟的背脊,一边安抚着他紧张的情绪,一边游目四顾,却没见到慕容延钊的身影。

    赵匡义扁着嘴说:李中易故意把我们俩隔开了,让我们分住两个小帐。

    他嘴上抱怨着,手心里直冒虚汗,他在中途抛弃慕容化龙于险境,这种极其不仗义的恶劣行为,如果被一向重义的二兄知道,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李中易?原来蜀将名叫李中易,赵匡胤第一次知道了对手的全名。

    赵匡胤在默默的咀嚼着,这个恐怕会令他永世难忘的名字,心里百味杂陈。

    三郎,你且稍安勿躁,为兄先去看看化龙兄。赵匡胤发现赵匡义的脸色有些不对劲,却以为是弟弟受到了惊吓,也就没往深处想。

    二兄,你怎么会来了?赵匡义毕竟很机灵,一下子就问到了点子上。

    赵匡胤宠溺地拍了拍赵匡义的手,笑眯眯的说:我是来带你们回家的,放心吧,为兄心里有底。

    那赵匡义还待再问,却被赵匡胤摆手拦住,你我是至亲同胞,我既然来了,还怕没有说话的时间?我先去看看化龙兄的近况,再来寻你。

    说罢,赵匡胤轻轻的推开一直纠缠在身上的三弟,掉头出帐去找慕容延钊。

    拜托仁兄带我去见慕容兄,有劳了。赵匡胤客气地冲黄景胜拱手为礼。

    见赵匡胤这么快就舍了亲兄弟,却要见异姓兄弟,黄景胜不由大为感慨,也很客气的还礼说:请您随我来。

    别人也许不清楚内幕,黄景胜这个全程参与者,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等见了躺在榻上,右腿包得象粽子的慕容延钊,赵匡胤的心头猛地一紧,两个健步就窜到了他的身前,急忙问道:化龙兄,都是我害苦了你,伤得重不重?有没有看过郎中?上了伤药么?

    原本闭着眼睛的慕容化龙,忽然听见赵二郎的声音,他猛地坐起身子,定神一看,果然是可以托付性命的赵匡胤。

    你怎么也被慕容化龙晃了晃脑袋,待看清楚赵匡胤的衣装,立即意识他误会了,赶忙收住了话头。

    怎么?我也被蜀军俘虏了?赵匡胤嘿嘿一笑,戏谑的望着慕容延钊。

    赵匡胤太过了解慕容延钊的习性,这家伙只要一张嘴,赵匡胤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化龙兄,我来晚了,让你受苦了,唉。赵匡胤蹲到慕容延钊的身前,紧紧地握住他的手,异常用力。

    咳,在这里比我们大周的军营还要舒服。住着单独的小帐,每两天一只鸡,顿顿有羊肉,荤素搭配,吃得比自己家里还要好。慕容延钊重重地叹了口气,指着伤腿说,你看,专门的郎中每天来替我检查伤情,换药,想喝水啥的,随时言语一声,就有人来殷勤的伺候着。

    赵匡胤没理会慕容延钊说啥,而是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他一番。

    见慕容延钊说话的时候中气不算太弱,苍白的脸庞之上,带有一丝若隐若现的红意,精神头也还不错,赵匡胤也就暗暗的放下了一直悬着的那颗心。

    我是来领你们回家的。赵匡胤缓缓叹了口气,只是不知道那位李帅会提何条件?

    见赵匡胤为了维护他的颜色,绝口不提被俘虏的糗事,慕容延钊暗暗感激不已,反正已经是这样了,还有何颜面可谈?

    于是,慕容延钊就把怎么样混进河池,在拿到守军的布防图后,蜀军的粮仓突然失了火,他们只得躲去钱可望家。

    由于钱可望的出卖,慕容延钊和赵匡义,这才被蜀军所俘。

    鉴于赵匡胤冒着天大的风险,亲自到蜀军大寨来营救他们,慕容延钊咽下了已经到嘴边的埋怨,厚道的帮赵匡义作了遮掩。

    尽管慕容延钊讲到被俘过程时有些口吃,让赵匡胤觉得有些疑问,但是,他哪里想象得到,他的好弟弟赵匡义竟然会做出那种不仗义的没良心事呢?

    化龙兄,你觉得李中易是个什么样的人?赵匡胤了解到了整个实践的来龙去脉之后,就开始打探李中易的为人,这对下一步的人质交易,至关重要。

    说实话,以我的猪脑子,真是看不透他。慕容延钊仔细地想了想,解释说,从蜀军粮仓着火,到我和三郎被俘,仅仅只有一天时间。而且,钱可望想杀我和三郎的时候,李中易的乡军已经冲进了钱府,否则的话

    只一天?赵匡胤眯紧两眼,暗暗心惊不已。潜伏在官绅之家的细作,居然在短短的一天内,就被李中易从茫茫十余万的人海之中挖了出来。

    可想而知,此人智深似海,竟有神鬼莫测之能?

    慕容延钊的未尽之意,赵匡胤也听得很明白,如果不是李中易带兵去擒拿,钱可望必然会杀了他们俩。




第73章 赵匡胤跪了(哭求推荐票)
    钱可望那厮跑不掉的。赵匡胤冷冷的扔下这句话,就等着慕容延钊继续说李中易的事迹。

    说句心里话,此时此刻,赵匡胤对李中易的兴趣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浓,急切的想听到有关他的所有事。

    被蜀军捉住之后,我心灰意懒,抱定了杀身成仁的念头。慕容延钊的声音忽然变了调,感慨的说,没曾想,李中易居然深明大义,对割去我燕云十六州的契丹人恨之入骨。他敬你我是力抗契丹鞑子的英雄,不仅没杀了我和三郎,反而悄悄的把我们藏在乡军大营里,好吃好喝的伺候着。

    咦,竟是如此?赵匡胤觉得匪夷所思,可是,他就算是想破了脑袋,也找不出别的理由。

    蜀军出兵的那天,我亲眼看见蜀国的后军主帅成都侯孟仁毅,主动替那李某人张罗着辎重粮草慕容延钊详细说了一遍那天看到的场景,解释了孟仁毅和李中易的亲密关系。

    赵匡胤虽然深受柴荣的信任,可是,大周的禁军之中,颇有一些实权将领,地位远在他之上,他充其量也就是手握万余精锐的周军大将罢了。

    既然,李中易和蜀主的亲弟弟孟仁毅关系如此的紧密,那么,赵匡胤陡然发觉,他此前的盘算,彻底落了空。

    赵匡胤左思右想,竟然想不出,李中易究竟有何求他之处?

    既来之则安之,赵匡胤也是豪爽之人,慕容延钊和亲弟弟必须要救,条件也可以慢慢的谈。

    等和李中易会了面,再见招拆招吧,答案迟早会揭晓的。赵匡胤打定主意之后,好好地抚慰一番慕容延钊,这才又去见赵匡义。

    二兄,化龙兄他还好吧?赵匡义的心里一直忐忑不安,惟恐慕容延钊把他做的丑事给抖露出来,惹恼了一向最疼爱他的好二哥。

    化龙兄被照顾得很好,伤药也不错,郎中很尽心,气色稍微差一点。唉,就是失血过多了。赵匡胤详细地介绍了慕容延钊的病情,脸上并没任何异样。

    赵匡义暗暗松了口气,对于慕容延钊的厚道,他确实充满了感激,真是个好人啊!

    赵匡胤又向赵匡义问了一些有关李中易的情况,这时候,他的心里面大致对李某人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异常之精明十分能干心狠手辣相当会练兵,还有最重要的深明民族大义。

    和大周皇帝柴荣一样,赵匡胤一直深恨石敬塘这个华夏败类。

    石敬塘为了当上儿皇帝,居然把北部大好的华夏河山——燕云十六州,就这么轻易的卖给了契丹鞑子,是可忍,孰不可忍。

    安抚住赵匡义之后,赵匡胤带着浓浓的好奇心,来见李中易。

    蜀军的中军大帐门口,面对缓步行来的赵匡胤,李中易含笑拱手:元朗兄可放心了?

    多谢李公仁慈。赵匡胤抢前两步,深深的一揖到地。

    不管怎么说,眼见为实,李中易确实善待了慕容延钊和赵三郎,这就算是对赵匡胤有大恩,他必须好好的予以感谢。

    见赵匡胤感谢的态度很端正,也很真诚,李中易心里多少有些舒服,对赵老二的感觉,比此前更佳。

    李中易迅速侧身,避过了赵匡胤的大礼,他摆着手说:元朗乃是杀鞑子的勇士,李某当不得如此大礼。

    要装逼,就必须装全套,装个半吊子,只会惹人耻笑,落下话柄。

    李公绝对当得起。赵匡胤见李中易明明人质在手,却还如此谦逊,对他的好感不由大增。

    赵匡胤暗暗感慨不已,如此年轻的李中易,尽管谋深似海,战绩辉煌,却偏偏没有丝毫的骄狂之气,和浮躁的赵家三郎比起来,简直有如天壤之别。

    元朗兄,里边请,李某早已扫榻以待。李中易故意一言双关,暗捧了赵匡胤一把。

    说句心里话,李中易也完全没有料到,他这边刚刚发出邀请,赵匡胤居然就冒着掉脑袋的生命危险,打马而来。

    好个一身是胆,义无反顾的赵老二!

    李公先请。赵匡胤客气的让到一旁,等李中易先行。

    既然赵匡胤来了,也就过了李中易的第一关,也是最艰难的一次考验。

    为了兄弟的安全,赵匡胤亲身赴险,可谓是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李中易也没啥好挑剔的。

    赵老二就活生生的站在眼前,这就比舌灿莲花的史料吹嘘,要靠谱得多。

    呵呵,元朗兄,与其继续假客套,不如咱们一起进去吧?李中易已经得出了一个结论,赵老二确如史书所载,是个豪爽的性情中人。

    当然了,这种真性情,只可能是针对赵匡胤身边的亲人或是铁杆兄弟,李中易毕竟是个外人而已。

    不急,好事总是多磨滴!

    赵匡胤也看出了李中易的诚意,心里也确实很舒服,就抬腿和李中易走了个并肩。

    帐内,沿东西对向,各摆了一块简陋的木板,木板上摆了粗白瓷的茶盏。

    一向生活俭朴的赵匡胤看到这些,对李中易的好感更甚,叹道:李公如此节俭,真是难能可贵。

    李中易可不想给赵匡胤留下穷官的好印象,否则,将来赵老二顺利地登了基,他还怎么享受花团锦簇的美好生活?

    他不动声色地看了眼赵匡胤,说:不瞒元朗兄,在下平生别无所好,惟美食美宅美车美娇娘尔,一日不可或缺。

    嘿嘿,万一真有了那么一天,李中易要在赵老二的皇威之下讨生活,这些个人的喜好必须事先亮出来,免得留下表里不一的坏印象。

    谁爱当穷官清官谁去当,和他李某人没有任何关系。上辈子是没有办法,只能有一个老婆,没可能公开纳小三,李中易只得忍住诸多的诱惑。
1...4849505152...8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