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司空
臣李中易拜见陛下。李中易走到柴荣的跟前,大礼参拜。
柴荣一直低着头在原地转圈,并没有搭理李中易。李中易心下坦然,也没有丝毫的惊慌,只要柴荣不笑,就没啥大事。
李无咎,这是何人所作?柴荣忽然抬起头,漫声问李中易。
李中易陪着笑脸,解释说:回陛下,臣琢磨着军士们粗鄙少文,不知礼仪和尊卑,就胡乱编写了一些小故事。
哦,这么说来,是你所作了?柴荣既没有笑,也没有板着脸,略显昏暗的火光之下,李中易也看不清楚他是个啥神态?
确是微臣闲时所胡编的。李中易编完《幼学琼林之后,特意请了好几个儒门的老学究,花了足足一月的时间,勘查有无禁忌或是避讳的地方,并进行校正,他自问此书没有问题,心里也很平静。
胡编的?柴荣的神色很有些古怪,李无咎啊,你胡编都可以编出如此精彩的好文,朕该怎么赏你好呢?
李中易听出话意有些不对劲,赶紧想撇清自己,陛下,臣
柴荣却不想听李中易的解释,摆着手说:朕听信诚说,破虏军可以在晚上快速集结?
李中易对这个倒是很有把握,不过,他暂时看不透柴荣的心思,只得婉转的说:回陛下,或许可以一试。
李重进这时突然插话进来,语带讥诮地说:李中易,在陛下面前胡吹,那可是要掉脑袋滴。
张永德叹了口气,说:无咎啊,君前不可妄言。我带兵多年,岂有晚上集结将士的道理?难道不怕营啸生乱么?话说得很婉转,骨子里却是想看李中易的好戏。
李中易心里却很清楚,柴荣不动声色的就混进了破虏军大营,除了符昭信亲自领他进来之外,应该还有多个柴荣的心腹将领予以配合。
要知道,破虏军的大营,除了三道不同的口令盘查之外,另有几层潜伏在外围的暗哨。
柴荣这是在用事实告诉他李中易,千万不要起异心,否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只可惜,一代雄主啥都算到了,就是没有算明白,他的命太短!
集合吧。柴荣没说集结,却用了李中易独创的军事术语,显然,这里发生的一切,都尽在柴老大的掌握之中。
李重进原本以为李中易会叫来传令兵,却不料,李中易只是从衣领之内,掏出了一支竹哨,塞到了嘴里。
滴李中易用力吹响了警哨,声调尖锐悠长,即使在朗朗的读书声中,也清晰可辨。
李重进皱紧眉头,正要怒斥李中易,却不成想,眨个眼的工夫,整座破虏军大营里,尖利的警哨声响成了一片。
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帐篷内刚才还亮着火把,突然在一瞬间,全都熄灭了。
紧接着,李重进听见近在咫尺的帐篷内的轻斥声,是敌袭,不是演习,按照方略五,咱们去甲八区集结,都明白么?
喏。声音不大,却胜在整齐,李重进心想,搞什么鬼名堂?
滋啦。张永德忽然听见,帐篷被刀割破后,发出的轻微而又沉闷的声响,紧接着,有人低沉的喝道,都跟老子来。
声音未落,就见一群人悄悄的钻出帐篷,跟在领头的军官身后,鱼贯而出,奔向了与大营寨门相反的方向。
李重进的念头,还没有转完,却被一阵沉闷的拖拽声所吸引,他远眺过去,却见大营门口的两侧,突然冲出无数黑影,黑影的中间传出阵阵木轮的咯吱声,那是什么?
一个呼吸间,李重进的念头,还没有转完,却又听见繁杂的脚步声,从各个帐篷外边传来。
轰轰轰整个大营内,除了略显杂乱的脚步声,竟然没人说话。
张永德仔细的倾听着古怪的动静,他心里觉得非常奇怪,天上只有星星散发出来的微光,这么黑的天色,居然不举火,这怎么集结士兵?
大约半刻钟后,漆黑的大营里居然没了声响,李重进就觉得非常奇怪,刚才那么多的脚步声,显然不下于万人。
难道说这么多人,在刹那间变成了鬼魂不成,李重进想到这里,不由暗暗打了冷战。
陛下,破虏军已经集合完毕,请您示下。李中易气定神闲的向柴荣请示,下一步该怎么做?
让朕瞧瞧,你是怎么集合的?柴荣淡淡的吩咐了下来。
李中易再次掏出竹哨,塞进嘴里,吹出三长四短的声调。
嘭!嘭!嘭!火把的噼啪声响成了一片,几乎在一瞬间,整个大营陡然间,亮如白昼。
在火光的映照之下,李重进突然发现,原本空旷的操练场上,居然站满了披甲执锐的官兵,呀!他情不自禁的惊叫出声。
张永德狠狠的揉了揉双眼,定神一看,却见数千将士,整齐的排列在了他的眼前,无论左看右看,还是斜着看,都是整齐划一的直线。
由于他们所处的方位,正好对着大营的门口,次相王溥圆瞪着一双老眼,嘴巴张得很大,他惊讶的发现,营门口已经被一排排插满长枪的盾车堵得严严实实。
车后,一排排弓手,已经半开弓弦,搭上了羽箭,随时随地都准备展开射击。
弓手的背后,是已经上好了弦的弩手,他们双手持弩,斜指着半空。
沿着大营的寨墙之上,在前排刀盾手的掩护下,后排的弓弩手们,已经准备就绪,摆出了随时射击的架势。r1152
第167章 大做秀
柴荣深深的看了眼李中易,然后迈开脚步,缓缓的走向操练场正中的教阅台。
次相李谷,一边跟着柴荣的脚步往前走,一边悄悄的四下张望。他发现,列队而立的将士们,一个个表情严肃的抿紧嘴唇,两眼平视前方,绝无一人扭头偷看他们。
李谷心里的震撼,简直难以用语言去形容。身为当朝宰相,李谷熟知人性。
喜欢看热闹乃是天性,这些将士们却对他们这些突然冒出来的外人视若不见,其中的艰难,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张永德越往前走,越觉得心里发毛,越想越觉得不可思议。他注意到,所有列队而立的将士们,衣甲整齐,军器完备,无论是刀枪还是弓弩,都摆放在了最适合随时进攻的位置。
身为宿将的张永德心里很清楚,黑暗之中,别说衣甲整齐,就算是把刀枪弓弩都随身带着集结,已经是了不得的精锐。
李重进心里憋了一口闷气,他突然走到一个士兵的面前,猛的用手推了他一把。
那名士兵促不及防之下,整个身子歪向了一旁,撞到了同袍的身上。
李重进原本以为,突然撞在一起的两个人,至少会发出惊叫声。可惜的是,现场居然鸦雀无声,既没有尖叫声,也没有说话声。
更让李重进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四周的士兵们居然纹丝不动,他们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两个士兵撞到了一块儿。却没有任何人主动去扶。
所有人都悄无声息,象标枪一样,站得笔直。两眼平视着前方,旁若无人。
连吸了数口凉气之后,李重进不由自主想的想到了一个词汇:不动如山!
众人登上高高的教阅台之后,在火光的映照下,对于整个大营的情况,看得就更加的清楚。
张永德惊讶的发觉,台下耸立着无数整齐的方阵。就象是刀切过的豆腐块一般,万众如一人!
火把的光亮,照到如林的枪尖之上。反射出来的耀眼光芒,晃得王溥的一双老眼,时不时的就要眨几下。
见柴荣的目光不经意的投到他的身上,李中易深吸了口气。猛的提高声调。大声下令,全体都有,立正!
啪!三军将士们挺直了胸膛,上身纹丝不动,脚后跟紧紧的碰在了一起,整个操练场的上空,立时回荡起巨大的响声。
范质眯起两眼,不动声色的观察着现场的动静。他看得很清楚,也听得很明白。在范质的正前方。纵列的一排将士,仿佛是同一个人一般,即使在做动作的过程中间,依然保持着一条直线。
陛下亲临,诸军拜迎!李中易厉声大吼了一嗓子。
哗。的一声,台下原本站得笔直的所有人,仿佛波浪一般,顿时矮下去半截,齐声呐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仙福永享,寿于天齐!
吾皇战无不胜,一统天下!
臣等誓死效忠吾皇,驱除鞑虏,复我河山!
万人同声呐喊,直冲九宵,那整齐如一人,咄咄逼人的气势,以排山倒海之势,势不可当的扑入众人耳内,令人不免心抖肝颤!
柴荣冷冷的盯着李中易,瞅了好一会儿,突然问他:都是你教的?
李中易拱手说:回陛下,将士们读书明理,知道忠君爱国,乃是发自内心的呐喊,微臣不过是加以引导罢了。
哼,马屁精!柴荣冷冷的闷哼出声,非但没有表扬李中易,反而当众大加斥责。
李中易却象没事人一样,低着脑袋,躬身听训,压根就没有委屈辩解的半点意思。
次相李谷看到此情此景,心里不由暗暗一叹,李某人这哪里是接受斥责啊?简直比封了侯,还要占便宜啊!
王溥偷偷摇头,柴荣的脾气,他这个近臣,可谓是了如指掌。打是亲,骂才是爱啊,李中易当众挨了骂,嘿嘿,距离升官已经为时不远了!
首相范质的比较与众不同,他的注意力至少有一半留在张永德和李重进的身上。
只见,张永德表情木然,浑然没有往日的飞扬神采。
再看李重进,这家伙的脸色一团漆黑,嘴唇微微的颤动着,紧紧的握住双拳,好象是和谁在暗中叫劲一般。
可是,不断小幅挪动的双脚,却暴露出了李重进此时此刻,紧张至极的情绪。
范质收回视线,目光掠过李中易身上的时候,不由微微一笑。陛下掌握了一把还未出鞘,就已眩目之极的利刃,帝位必将坐得更稳。
君王一旦拔刃在手,心怀不轨的宵小们,岂能不担忧,又怎能不胆寒?
只是,利刃都有两面性,搞不好也会自伤啊,我的陛下?
解散吧。柴荣淡淡的下令,李中易听命行事,解散了队伍,让大家继续回营读书。
李谷发现,破虏军集结的时候,整齐划一,解散的时候,也是井然有序。
将士们并有嘈杂的四散而去,他们在各自的长官带领下,从整个队列的两边开始,列队依次回营。
身侧的队伍没有撤空,中间的士兵们依然站得笔直,纹丝不动。
显而易见,破虏军拥有良好的训练水准,和铁一般的纪律性。
抱一,朕若有如此的十万兵马,可破契丹否?柴荣忽然扭头笑问张永德。
张永德躬着身子,小心翼翼的回答说:必可直捣上京,擒下虏酋。
哈哈,好你个张抱一,居然也学会了拍朕的马屁?柴荣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张永德的身子,越躬越低。态度异常诚恳的说:陛下,有此铁军在侧,微臣现在倒觉得。北伐大有可为。
王溥听了此话,心里哪能不明白呢,柴荣领着张永德漏夜来看破虏军,就是想利用鼎盛的军威警告他,不要继续反对北伐。
李重进见柴荣把目光投注到他的身上,略微犹豫了下,回答说:臣附议。
两大主要对手纷纷低头。柴荣的心情很不错,吩咐李中易,要去他的大帐里边看看。
于是。朝中的重臣们跟在柴荣的身后,缓步走进了李中易的大帐。
柴荣抬眼就见了一幅巨型军用地图,他走到地图跟前,详细的打量了一阵。淡淡的说:无咎有心了。
知兵的张永德此时也看清楚了。按照地图上的地名标注,这幅地图显然就是开封城北岸,陈前驿附近的军事地形图。
柴荣指着图上密密麻麻的小红x,问李中易:这指的是水井?
李中易躬身答道:陛下圣明。他暗暗心惊,柴荣的军事素养,可不是盖的,居然一眼就看出那是水井。
王溥不懂军事,对军用地图也没啥兴趣。他的目光在帐内四处流转,最终。视定在了书案上的一本小册子之上。
王溥不动声的走过去,拿起小册子,上书三个大字《三字经。王溥信手翻了翻小册子,眼前不由一亮,只见上面写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无咎真乃能文能武之奇才也,臣恭贺陛下,得此英才相助,北伐大业必可一战功成。王溥当即将小册子,呈到柴荣的面前。
李谷不动声色的看着王溥的背影,他心想,这个王溥,王齐物,看似夸奖李中易有大才,实际上是在暗中上眼药。
咳,这李中易能文能武,还是盖世奇才,君王一旦起了猜忌之心,晚上睡得着觉?
范质瞟了眼王溥,心里暗暗一叹,王齐物确实有实干之才,只可惜,为人心胸狭隘,容不得别人比他强。
柴荣接过《三字经,从头翻到尾,却一言不发,只是默默的将小册子塞进了大袖之中。
李中易见柴荣将还未完工的《三字经收了去,心里就有些奇怪,这是要干嘛?
柴荣始终没做声,只是摸着下巴欣赏着大幅的地图,李中易藏着心事,犹豫了一下,最终决定还是说出来为妙,否则心下难安。
陛下,臣想请几天假,家里有点那个急事。李中易心里也不摸底,只得小心翼翼的提出了请求。
嗯,你那小妾快生了,是吧?柴荣一语道破天机,李中易只得陪着笑脸,解释说,臣略通医术,那小妾怀的又很可能是长子,这个难免
难免有些挂念?柴荣冷冷的盯着李中易,李中易知道皇帝没生气,就大着胆子,陪着笑脸说,臣是个俗人,难免有些那个小家子气。
哼,儿女情长,乃使英雄气短。柴荣闷闷的哼哼了一声,就在李中易觉得快要没希望的时候,柴荣突然松了口,没出息的东西,给你半个月假。
李中易心中大喜,连连作揖,笑道:多谢陛下,多谢陛下。
范质不动声色的看了看李中易,李中易笑得很开心,显然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
李无咎啊,李无咎,你知道么,你的无心之举,倒很可能躲过了今上的猜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