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之狂潮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再次等候
第604章901工程
然而还没等沈松生说话,那位新兴集团的于筑于处长就很热情的主动解释:沈院长,我们知道荆老师是个很优秀的同志,你们舍不得。可是工作需要,哪里重要就往哪里搬。要不然,一般的调动,需要我们上门吗?
您是?沈松生根本没听说过这个什么新兴集团,一时就摸不透这位于筑的身份。
而那位于筑心领神会,主动掏出军官证:沈院长您可要保密。那位荆建同志虽然是调到化工部,但实际上是借调到我们新兴集团。吕主任刚才说过了,国家重点项目——901工程。荆建同志是京大博士,当过兵立过功,所以我们需要这样一位同志。
沈松生一看军官证,微微一惊,没想到这位于筑竟然是位上校。而于筑接着自我介绍了一下新兴集团,着实让沈松生惊讶,那个新兴集团来头还真不小,是隶属于总后勤部的一家实力超强的巨无霸,下属一百多家厂矿,并拥有多支强大的施工队伍。这么说吧!小到营房里的绿化,大到战备物资的生产运输储存,他们什么都能做。
如果再过十几年,可能于筑的话就根本没什么用。你的来头再大,该出手的时候就出手,凭什么自家的好孩子就要往庙里舍啊?
然而在这个年代,还是很讲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尤其是军队出面的国家重点保密工程,而且编号为901。要知道,数字编号的保密工程向来层次很高,中国原子弹工程编号也就是596。
这一来,沈松生就变得沉默。皱眉斟酌了一会儿,终于决定让一大步:学校原则上不反对,但我们要尊重荆老师的意愿?
于筑大喜:谢谢学校的支持,谢谢沈院长!不知道荆建同志?
调令我会转交,无论是否愿意,我都会尽快答复。作为京影的校长,沈松生明面上能够不反对,但私底下照样想做些小动作。
对沈松生这样的小手段,于筑当然心知肚明:呵呵,今天我们是特意来的。荆老师在吗?如果不在的话,我们可以等。
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哈
就在沈松生他们打机锋的时候,荆建走进图书馆,刚想开自己办公室的门,就见邹海偷偷摸摸的靠近:荆支书,您要走了啊?
啊?荆建有点奇怪,自己要走的事似乎没有对外人说过啊?
而邹海继续道:校办的王秘书刚打来电话,说要把您调动到其他单位。让您来了后去一次。
啊?这回荆建真的是大吃一惊。
然而等到荆建来到办公楼下的时候,他已经完全平静下来。任他千变万化,自己都要辞职了,调到什么单位都与自己无关。
您好,荆建同志,我是新兴的于筑。年轻有为啊!正是干事业的时候
荆建一边与热情无比的于筑握手,一边不动声色的打量着边上的吕良。他心中在纳闷:怎么会是他呢?
屋里的人各有心思。
荆建准备辞职;
沈松生尊重荆建的选择,但还是希望他留下;
而吕良虽然脸上带着笑容,心中却大骂着麻麻批。上次铩羽而归后,他又心生一计——既然隔着单位没法搞你,那好啊,就把你荆建调动到我们化工部。到时候捏圆捏扁不就是任我心意了吗?理由都不用去找,京大化工专业的博士生,专业对口,部里特别需要啊?唯一所虑的就是抢的人太多,可能机会不大。
没想到报告打上去后,居然毫无阻碍的就批准了?甚至连京大和朱国良老教授都没反对。事后吕良才知道,这份报告居然被军队,也就是这个新兴集团知道了。他们做了工作,才使得这份调令顺利诞生。而且还有牢骚话:要不是先来后到,给你们化工部面子,我们军队就要截胡了。
因此吕良相当郁闷,这小子怎么那么好命呢?
至于于筑,他倒是真心诚意的盼望荆建的到来。而这就要从那个901工程说起。
1989年12月,台湾首富台塑掌门人王咏庆先生偕夫人和几名助手秘密来到北京,受到老人家亲自会见,并且设宴款待。因为王咏庆这次来大陆,主要目的是与相关部门商谈在厦门海沧打造石化王国事宜。
这项投资气魄极大,王咏庆准备投资70多亿美元,打造一个超大的石化项目,预计年产70万吨乙烯炼制1000万吨汽柴油,其他上下游的石化产品不计其数,反正是当时大陆石化工业的超级卫星。实话实说,这预计规模已经超过这时期的三桶油了。
而为了这个项目,12月上旬,新兴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受命前往钓鱼台国宾馆拜访王咏庆,并且获得了王咏庆的认可。由于新兴集团曾经在国内外承建许多重大工程,尤其长于修建各种输油管线油料仓库大型油罐容器,而且有这方面许多器材的制造有很丰富的经验,因此如果立项,他们将会成为总承包商。
当然,鉴于两岸的政治因素,对这个901工程,大陆媒体始终不被允许报道,并且列入保密。因此对于当时很多人来说,901工程就像是谜一般的存在。
顺便说一句,由此可见同人不同命。王咏庆的901工程仅仅是70多亿美元,就住国宾馆获得最高层次的接待,并且优惠条件,甚至军队地方都为此服务。
而荆建近百亿美元的黄金岛计划呢?好吧!杰顿还是能够吃香喝辣,但优惠条件只不过是了了。到现在,居然有些不上不下,目前为止,已经三年多了,加上刚立项的影视基地项目,荆建的投资总额才仅仅是三亿多美元。而且里面还有水分,绝大部分是设备和人民币投资。
这只能说,有名和无名的待遇绝对就是天差地别!
第605章夭折的计划
烟雾缭绕中,迎着荆建疑惑的目光,吕良主动道明了来意:小荆同志,这次组织上调你到化工部,并且借调到新兴集团参加国家重点项目,那是对你的信任。希望你在新的单位戒骄戒躁,并且多向周围的领导和同事学习,圆满完成组织交办的任务。
哦?荆建微微皱眉,居然是调动单位?他心中就感觉很滑稽,都准备辞职了,怎么还会有单位要自己呢?带着好奇,荆建询问道,吕主任,我也就是刚毕业,在化工行业算是纯粹的新丁。到底是啥重点项目?应该不能胜任吧?
由于那个901工程保密程度很高,甚至连吕良都不知道,所以能回答的也只有于筑:荆建同志,我只能透露一点,901工程,也就是你所去的地方,那是最上面关心的重点项目。而且我们新兴集团是总后的直属企业集团,接受军委的直接领导。
一听这话,荆建就更没了兴趣。先不说那个国家重点项目,光是与军队有关,一入军营深似海,从此节操,好吧,那个与节操无关,但军队是想来就来想去就去的地方吗?尤其这个还是数字编号的保密工程?
诶?荆建突然好奇起来,这个901究竟是什么东东?前世似乎从没听说过啊?如果说是军事科研项目,那也不对。现在都大裁军了,原先许多的军事科研项目都已经下马,难道还会增加新的项目吗?一直要等到明年海湾战争爆发,出现霉菌那种电视直播般的震撼战争画面,全军上下才会大为震动,开始新一波的科研立项。
带着疑惑,荆建笑问道:于处长,能否问问,项目是关于那个方面的吗?
于筑顿时露出很奇怪的表情:当然是化工项目。你不是化工专业博士?你去的也是化工部啊?
化工项目?荆建立刻搜索起前世的记忆。能获得国家如此重视程度的化工项目?这个时期应该没有吧?不对不对,好像?
荆建连忙问道:于处长,我知道不该问的就不问。但只想了解是南方?还是北方?生活习惯问题。这应该不保密吧?
这点倒可以透露,是南方沿海地区。于筑倒没什么疑心。
这么旁敲侧击一问,荆建顿时恍然大悟,原来901工程居然就是那个海沧计划。可能这对圈外人是个谜,但前世荆建浸润化工行业那么多年,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个最后夭折的计划呢?也就是那个901数字编号,让荆建一时没想起来。如果说海沧计划,他早就反应过来了。
荆建很清楚这个工程最后的结果。一开始,王咏庆的投资是很认真的,并且抱病对计划修建码头厂房仓库发电厂的地方都作了仔细勘察,边看边议,当场拍板。随后把前期图纸运送到大陆,而且还主动缴纳了1000万美元的订金。
在王咏庆眼里,当时台湾有近十分之一的人从事着台塑上下游的企业,应该说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而台湾领导人和政府为了选票,就不得不做出让步,不说支持吧,起码也应该是默许。而且海沧计划本身也相当的重要。如果能控制住大陆石化市场,那王咏庆本人将毫无疑问荣登两岸石化王中王的宝座。
然而这就是华商经常犯的错误。以为这里是西方世界,资本能够影响到政治。而中国传统延续了上千年的大而统帝国,有着根深蒂固的权威政府习惯,想要靠着金钱一朝打破?那只能说是痴心妄想。
果然不出所料,当王咏庆到大陆的消息被台湾媒体报道后,立刻引起岛内外的震动。台湾当局大为惊恐,惟恐王咏庆的行动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台湾的企业家纷纷仿效,于是使出种种手段,提出戒急用忍,并且相继发布了三项通牒。
随后嘛?在1991年,王咏庆宣布选定在台湾麦寮投资石化专区,以平衡两岸投资。并且开始了两头压价,利用这形势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好处。说到这里,王咏庆的初衷应该说多少有点变质。从一个商人的角度来说,他算是长袖善舞,把不利化为了有利。但对大陆方面来说,这肯定是一件很煎熬的事。
到最后,为了留下这笔投资,大陆方面再次大幅度的让利。停止了各省上报的14个跟901有竞争性的项目,并破例核准王咏庆临时提出的产品由百分百外销转为百分百内销。批准901产品可以全部内销
然后就一拖三年,最后终于失去耐心领盒饭。
其实对中国石化行业来说,这个901工程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倒不是指责王咏庆先生,他一开始主要还是爱国心,并且最后流产也是因为政治因素。并且准备退回去的那1000万美元都不收,全部捐献给了大陆的慈善事业,算是很讲诚信。然而正因为这项目造成的后果,使得大陆石化行业受到极大的损失。
有什么事能够拖三年?尤其是全国其他类似项目全都不批,重点保障你这个901?你是一拍屁股走了,留下的一地鸡毛谁收拾呢?
要知道,石化原料的稀缺石油进口的布局,全都晚了整整三年,到后来中国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想想就知道,整个国家多花了多少的冤枉钱?
尤其是石化企业的建设,在这个年代还相对比较容易,后来讲究环保安全了,弄个px项目就游行示威黄一个,一直被海外的石化企业赚取高额利润。
虽然很理解那种行为。石化企业就和核电站等一样,大部分的老百姓都认为相当重要,但最好别建在自己家附近。就像转基因食品一样,这研究很重要,但最好别人去吃。
所以这三年失去后,有许多东西是再也追不回来了
第606章都是误会
一时间,荆建就感觉蛋疼无比:就这么胎死腹中的项目,居然还想让我去?要不是自己知道未来的发展,遇上个老实巴交的博士生,那不就荒废光阴整三年了吗?可以说哭晕在厕所里。
转念一想,荆建又哑然失笑,反正自己就从来没想过要去,那爱谁谁吧。于是荆建笑道:于处长,我还要问问家里的意见,过几天给你答复。当面拒绝毕竟不好,荆建就留下这么一个缓冲。
然而吕良一听,他就不乐意了。现在是荆建赞成的他就反对:小荆同志,你现在应该没牵挂吧?国家重点项目,你都想挑挑拣拣?
事实上,荆建潜意识中就明白是吕良在里面使坏,毕竟谁都不想莫名其妙的调动单位。然而又不能当面说明理由。毕竟现在的901工程确实很受中央重视,又没人知道未来会夭折,说是重用,那也绝对说的过去。于是荆建笑笑:我还有太太呢。虽然她现在还在美国,可总不能自作主张吧?
没事没事。于筑倒是很好说话,那就明天。如果没意见的话,你先到化工部办手续,我想办法派辆车来接你。
嗯嗯。荆建含糊过去,笑着与俩人握手道别。然而等人刚走,沈松生就牢骚道,小荆,你刚来没几天,怎么就走了啊?其实你留在京影不好吗?人也自由,而且对得起你拿过的奖。哎——!不知道是什么重点工程啊!
荆建笑了,他也不需要再含糊下去:沈院长,多谢您这些日子的照顾。其实我正想找您,我准备辞职。
辞职啊?辞职?沈院长大吃一惊,你可别糊涂,这样叫对抗组织。如果你真不想去的话,学校可以为你出面啊?沈松生还以为是荆建不想去,于是就索性选择了辞职。
不是不是。荆建明白沈松生是误会了,我真的准备辞职,今天就是交辞职报告的。
然而还没等荆建拿出辞职报告,沈松生已经激动的站了起来:不行不行,我不能看你犯糊涂。你这么一来,可以说是前途尽毁。这样吧,你先回去冷静一下,我打个不不,我现在就去部里找人。
诶?
别拿别拿,我绝对不会收。你先回去。我现在就去找。
目送着沈松生匆匆离开,荆建心中的万分的郁闷。这又算什么事呢?就简简单单的一场辞职,居然还会闹出这场误会?
当然,荆建同样明白是沈松生的好心。此时的人都是单位人,也就是说,没单位的根本就没有地位前途,就算是那些腰缠万贯的大款,照样有许多人瞧不起。而在短时间内,这情况根本就无法改变。
反正自己已经铁了心准备辞职,无论是什么结果,自己也不会改变。拿定主意后,荆建就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开始整理起自己的东西。
敲门声响起,夏昕然露出了小脑袋:荆老师,听说你要走?看她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应该是刚刚才得知消息。
荆建招招手:不是说过吗?喊我小建或者小建哥,这样亲热些。
谁要和你亲热啦。夏昕然娇嗔一声,接着又换成一副愁容,你为啥要走呢?京影不好吗?
挺好的。荆建一边打箱,一边笑道,我又不是去外地,想见面的话,随时能见啊?
可你?一时之间,夏昕然找不到挽留的话。她眼珠一转,听说你去化工部,那以后不拍电影了吗?那太可惜了耶,我还想还想在你导演的电影里演个角色呢。
看到夏昕然的俏脸微红,荆建抬眉耸耸肩:呵呵,会有机会的。
敷衍。夏昕然使着小性子,认为荆建很没诚意。难道去了化工部,还能导演电影吗?
荆建不再逗弄这位可爱的姑娘。他笑着解释:我是要走,但也不是去化工部,我已经准备辞职。
辞职?果然,与沈松生一样,夏昕然听了后大吃一惊。甚至连误会都很相同,他们太欺负人了吧?逼着你辞职?这不行。我要我要发动同学们
诶诶诶。荆建连忙拦住几乎暴走的夏昕然,我就纳了闷了,化工部好歹也是重要部委,那地方绝对算是好单位。怎么到你的嘴里,好像我是去上山下乡忆苦思甜呢?
噗嗤!夏昕然也发觉自己有些太激动。有些挂不住脸,娇哼一声:那你为啥辞职?不是逼你你会走?
呵呵,个人原因。看了一眼夏昕然,发觉她似乎完全不信,荆建再次强调,真的是我个人原因。
啥个人原因?夏昕然不依不饶的想要刨根问底。
这样说吧!荆建停下了整理,每个人的能力不尽相同,早晚会寻找到自己要走的路。我现在就是想走自己的道路。与别人无关,也不是京影不好,仅仅是我个人的选择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