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1984之狂潮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再次等候

    克里特是白莲花的老员工,已经为公司服务了二十几年。肯特停下脚步:克里特,你们几个留下的怎么样?

    都挺好的,先生。克里特露出笑容,年终时候发了相当于二十周薪的奖金,所有员工全都相当高兴。

    肯特又问道:公司新的总部已经开始建设,到时候有没有兴趣去那里工作?现在租用的大楼仅仅是暂时的,由于标准公司的投资规模和创造的就业机会,洛杉矶市议会已经批准沿海的一处地皮,而标准公司准备在那里建造一组建筑群,作为新的集团公司总部。

    克里特似乎有些动心。然而想了想,还是笑着拒绝:不用,这里也需要有人打扫,我也习惯了。谢谢先生!

    那就好,以后白莲花(投资公司)可能还会在这里办公。你的收入绝不会比那里低。肯特笑着承诺道。

    请您放心。克里特立刻保证,我每天保证老板和您的办公室里都有盆鲜花。哦,还希望麦婷小姐成为老板娘,我和维克打了五十美元的赌呢。

    俩人大笑。而克里特突然有些犹豫:先生,大卫表现的怎么样?没给公司带来麻烦吧?大卫是克里特的儿子,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凭借着克里特的关系,刚进入到标准物流工作。

    肯特顿时笑了。他拍了拍克里特的肩膀:那孩子很优秀,他绝对会比你有前途的。

    克里特激动起来:谢谢先生。也谢谢老板!

    当肯特回到标准总部的时候,标准物流全美二百多位社区专员已经全部到齐。在成立后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内,标准物流已经前后投资了三千多万美元,并且还合并了原白莲花价值四千多万美元的五家物流仓储中心,但这家物流公司其实已经实现了盈利,虽然这盈利才区区的六十九万美元。

    标准电商与标准物流的关系更是已经分割清晰。现在购买商品的话,会在商品的价格外,单独列出每次的快递费用。并不是很含糊的全部包含在内。这其实也是一种促销手段,鼓励客户用有限的快递费,尽量多购买些商品。

    而那些遍布北美十一座大城市的社区专员正翘首以盼。因为标准物流将首次引入合伙人制度,这些专员将是首批选择的对象。

    看到肯特走入,大会议厅立刻安静下来。而肯特的开场白简单扼要:大家好!对标准集团来说,你们是新人,我和公司的管理层同样是新人。但就这短短几个月时间,你们可以看到公司的蓬勃发展。而我们在上个月业务增量已经超过160,而今年的目标,是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一倍

    底下大卫等几个社区专员听的很认真。事实上,他们早已经看过公司的合伙人方案,可以说,有风险,但也有未来可能的成长性。

    与其他行业不同,快递行业向来是个很不起眼的高盈利行业。后来中国的顺丰肯定都知道,都研究自己的快递机器人和快递无人机了。就是现在,美国的联邦快递同样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公司。对,你没看错,这家快递公司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机队!

    因此在一开始,联邦快递等几个快递巨头发现标准集团的出现,都希望用很优惠的条件得到这笔业务。随后就发现标准集团自建物流公司,他们就退而求其次,想要参股这家物流公司。当然,都被标准集团给拒绝了。

    荆建是知道未来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出现,同样是快递公司的第二春。现在区区一些优惠条件,根本就没什么吸引力。

    然而与联邦快递等老牌快递公司相比,新成立的标准物流成本惊人投入巨大。举个简单的例子,联邦快递运送一批货物从洛杉矶到纽约,他们有现成的航班现成的仓储现成的车队,无非就是货箱塞得更满些。而对标准物流来说,就需要租用新航班新建仓储组建新的车队。这也就是为什么,快递行业基本都是赢家通吃,而后入者投入实在庞大,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巨头保持垄断。

    为了降低成本,在荆建的建议下,标准物流索性放弃一部分的利益,引入了合伙人制度。因为快递最大的成本是在最后五公里,也就是取快递和送快递上门的这个环节。于是标准物流索性把这部分的收入全部给予那些社区专员。一句话,他们送的越多,收入也就越高。

    很快就到了提问时刻:肯特先生,选择成为合伙人是强制性的吗?可以不选择吗?

    很显然,标准物流刚刚开始发展,绝大部分的社区业务量都不足,合伙人的提成也远远不如职员的固定工资加奖金。因此选择合伙人是件很冒险的事。而到目前为止,勉强能达到收入平衡的仅仅是留个社区。比方说,大卫所在的社区就差了近三分之一的收入。另外,如果选择成为合伙人,将要缴纳给公司一笔保证金。而这几万十几万美元对一般员工来说,同样是笔巨款。

    肯特微微一笑:当然不强制,也当然可以不选择。你们可以翻阅手中的资料,每个社区都有个估价,通过社区潜力和现有的业务量计算。对,现在选择合伙人确实表面上有些吃亏。但你们想过没有?实际上是公司鼓励你们的福利?

    啊?异口同声的惊呼,所有专员全都提起了精神




第602章纷至沓来
    在座的那些专员中,大卫算是少有的老员工子弟出身,因为对这几年白莲花,或者说新标准集团的了解很深刻,当然是公司迅速成长,员工收入也同样水涨船高。

    而台上的肯特同样是信心十足,他已经算是荆建的铁粉,完全相信荆建在商业上的所有决定:打个比方,我们这里有张表,标注着每个社区的估价。当某个合伙人获得以后,这个估价随时会变动,以上个月的业务量计算出新的估价。也就是说,业务量上涨,估价就会涨;业务量跌的话,估价同样会跌。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是一个保证金为五万美元的社区,一年之后,业务量与公司同步增长的话,增加一倍,那时候就价值十万。而且这个价值你可以转让。如果没人要,更可以以估价的九五折卖给公司。另外,在不违反合伙人合同的情况下,你可以一直拥有这个社区,公司不得无故收回。甚至可以作为遗产传给你们的继承人。一句话,公司在创业,你们个人同样是在创业。

    听了介绍后,在座的许多社区专员已经有点动心。有人就问道:先生,那我们一时拿不出保证金该怎么办?

    肯特笑着点点头:公司不缺这些保证金,只是希望人员的稳定,甚至希望家族代代相传,有那个继承的制度。因此保证金仅仅是保证合伙人不损害公司利益,也就是万一后,赔偿所用。而今天是首次的合伙人大会。公司将提供一年期的免息贷款。而下一次将在半年之后,之间将不再接受合伙人的加入。另外,下一次的优惠条件可能就没那么优惠了。

    那我们能否多挑选几个社区?有保守的,当然也有激进的,有人就很看好未来的发展。

    原则上以原先的社区专员优先。只有他不要,你才能挑选。而且每个人至多挑选三个地区。这是为了保证对客户的良好服务。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太大的地区无法面面俱到。另外,未来城市分公司,甚至总公司的高层也将在优秀的合伙人中挑选。那些合伙人可以把自己的社区交给家人代管,自己将能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一边介绍,肯特一边对荆建佩服不已。这制度的优点显而易见,根本不需要招聘新员工,就可以把快递网络像病毒般扩展到北美各大城市。就算小镇也同样无所谓,无非算是一个社区罢了。此外,还能平白无故收取一大笔的保证金,还自带交通工具。

    而且另一方面,这对标准电商的推广也相当有利。可以想象,为了自己社区的增值,那些合伙人会跑遍每家每户,把商品目录送到几乎每一个家庭。如果你不懂怎么购买?没问题,那我手把手的教。甚至连广告费都能全部节省。还有什么广告能比到每一户人家的上门推销效果更好呢?

    其实肯特并不知道,这制度的威力还不仅仅如此。未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像送快餐个人网店等服务,全部都能够通过标准物流实现。

    然而等到正式报名合伙人的时候,许多人依然在犹豫不决。肯特笑笑就离开了,反正这次等于是贱卖,只要有几个典型就好。没人发现,大卫已经悄悄来到留下的工作人员跟前:先生,我想要三个社区。不知道那无息贷款?

    都可以。接待的那位女职员笑着点点头,就是一年后要付清保证金?

    我明白。那我可以挑选了吗?

    随着大卫的行动,出现在这位女职员跟前的社区专员变得越来越多

    与标准物流不同,现在的标准电商依然是烧钱大户。由于荆建坚持1战略,也就是所有商品只比成本价高1,因此标准电商的零售价基本比传统零售商低10左右。而且传统零售商的零售价很难再降低。不提需要购物环境成本(好的市口就需要高租金,还有空调灯光导购等费用),光是大卖场的盗窃损坏成本一般就在2左右,而标准电商起码没有小偷或者那些手贱男吧?

    可是现在通过程控电话系统,确实购买的时候相当繁琐,也不符合现在消费者的习惯。因此销售量就有了瓶颈,导致每个月都有不小的亏损。到目前为止,标准电商已经亏损了一千多万美元。而在明年,预计北美的零售亏损额将高达2亿至3亿美元。

    当然,如果有那么大的亏损额,那就有那么大的零售额。顾客账户的预存资金的利息,再加上延付供货商的货款,从利息就能收入一亿美元左右。而另外一个盈利点,就是商品目录上的广告。

    您好,肯特先生。

    您好,坂井先生。

    此时肯特接待的是平田财团下属的电器公司的北美经理,借着标准电商的商品目录,他们想为手中的一系列电器产品打个广告。这就如同以前的电话黄页,同样的商品在一起,肯定列在首位印刷大画面彩页的卖的好。而且还有商品编号,6个8的商品编号,总比856234的商品编号好记好卖吧?

    我们觉得1000万的广告费太贵,希望贵公司能给个优惠。

    听说贵公司去年在北美的广告费已经超过6000万了吧?而我们可以宣传到每家每户,效果肯定比那些广告要好得多。原谅我的直率,现在已经因为布兰布尔先生的话,给了你们优惠价。而且是排他性的优惠价,其他类似商品我们将得不到任何的广告费。因此我们只是签订一年的合同。如果明年的话,就不是这区区1000万了。

    但这种崭新的广告形式,我们心中还是没底。

    这样吧!坂井先生先考虑考虑。一周时间,如果还没决定,那我们就寻找新的合作对象。

    虽然唇枪舌剑的挺厉害,但最后双方依然签订了1+2,每年1000万美元的广告合同。等到那些日本人离开,肯特立刻吩咐广告部:加紧其他商品的广告谈判。争取今年的广告费超过一亿美元。



第603章出乌龙
    荆建面前摆放一厚叠资料,他正在一份份的翻阅。韩杰站在一旁茫然而又憧憬,正看着贾红在认真的记录:

    这份交给德尔塔动力。告诉他们,别想着都拿轻松的,就一条流水线,而且有进口流水线可以测绘,无非就是总包,许多设备完全可以外包采购。利润虽然少些,但起码开发了一项新产品。已经抱怨闲散职工太多,那么人多就给我用起来

    这几份给我打回去。别好高骛远,这样的研究项目目前没必要

    这几份嘛,先留着吧。项目经费有些高,而且成功率不大,如果需要的话,以购买成熟的技术为主。不过可以拿给朱老看看,说不定他们会有兴趣

    终于整理完,荆建接着吩咐贾红:你以后跑的时候,那些大学研究所如果自己有项目,想寻找投资的,同样也可以由我们这边出资或者投资。你先去联系,具体先有我审核,以后也会派遣专人负责。别忘了。

    贾红记录下荆建的话,抬头询问道:荆老师,联系课题我懂,可为啥还要投资项目?您不是说,战略研究所不以盈利为目标吗?

    发现贾红挺好学,荆建就耐心的解释道:你做的是研发室的工作。内容有两项:发布课题还有就是有好项目就投资。我们战略研究所确实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我们每年会下拨给研发室一定数量的资金。来自厂家的课题专款专用,都是由厂家直接支付,按照他们的课题研究。而研发室自有的资金完全可以自找课题,也可以直接寻找成果转化。不需要节省,每年都全部用完。但这钱也不能浪费,好钢用在刀刃上。懂了吗?

    贾红琢磨了一会儿,甜甜一笑:荆老师,我基本懂了。

    嗯嗯,以后如果还有疑问,随时可以来问。其实后一项属于风险投资项目的一种,讲究的是投资的成功概率,考究的是咱们的眼光。

    风险投资?

    呵呵,今天时间不多,我要去学校。你也快去京大找朱老。以后我会结合具体项目再详细给你说说。

    谢谢荆老师!

    对这个买一送一的贾红,荆建确实有些刮目相看。人很聪明,而且相当机灵,许多事都是一点就透,根本不需要荆建多费心。

    其实办企业哪里有那么简单?比如说荆建现在的产业,国外那些有着成熟管理制度的倒也罢了。国内的那些企业除了财务制度相当完善,或者说,早就准备着上市,宁愿花大价钱用国际上几大会计师事务所,相当与海外接轨,其他的那些管理制度依然很薄弱。虽然荆建曾经花钱从日本购买了最先进的管理制度,但一方面由上而下都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另一方面也是怕麻烦,那些企业的管理依然是丢三拉四。

    至于研发和产业升级同样如此,缺少个主动性。使得荆建只能够全部集中到研发室之中。说实话,这样的情况应该是非正常的,让前世管理过大企业的荆建很不习惯。

    很无奈,重生者最缺的是什么?人才!有个笑话,就是荆建之前厂里培养出的那些三脚猫,同样经常被其他企业挖角。可见是社会上很普遍的稀缺。

    当然,顶尖的管理人才永远都缺,但现在一般的管理人员都很缺。如果要等到情况好转,一定要等到南巡讲话后上千万机关国企人员的下海潮,还有在企业中全面推行iso9001管理。不过那要等到几年之后,可能黄花菜都凉了。

    因此荆建目前的解决办法,就是索性集中到战略研究所这边。集中培养人才集中研发集中产业升级集中巡视各家厂的管理,争取能快速的集训出一批人员,也争取让自己的那些厂早日成熟起来。

    带着韩杰等人,荆建走向京影。他兜里放着辞职报告,准备今天就交给学校。

    抬起头,突然看到韩杰愁眉苦脸的模样,荆建笑问道:阿杰,还习惯吗?

    韩杰却更加的忧心忡忡,终于忍不住问荆建:哥,俺是不是很莫用?

    发现贾红很快就上手,而他自己却像是混吃等死,韩杰早已经愁的不行。每天跟着荆建跑东跑西,可是荆建做的事,韩杰根本看不懂,甚至说的话许多都听不懂。

    呵呵。荆建乐了。他心中在想,要说能力,你小子上辈子就没出息过。否则会做一辈子的金牌跟班?但另一方面,韩杰还没找准自己的定位,前世他这个金牌跟班可谓是骚操作无限,可以说惊爆无数的眼球。不过也没啥,让你小子自己慢慢找吧!

    当荆建踏入京影大门的时候,沈松生院长也同样迎来了两位访客。一位是荆建的老熟人,化工部的吕良吕主任。而他主动道明来意:沈院长,您好。我是化工部的吕良,这位是新兴集团的于处长。有个国家重点项目需要贵学校的一位同志。这是组织部的调令,希望能尽快报到。

    沈松生听得莫名其妙,他心中在想:你们化工部需要我们京影的人?难道你们这些大老粗终于想起要组建文工团了吗?

    带着疑惑,沈松生取过那张调令,然而刚看了一眼,就激动的跳了起来:你们居然想要荆老师?你们

    要不是讲究风度,沈松生简直就想要破口大骂。太荒谬了,一位奥斯卡奖得住调去化工部?那不是明珠扔茅坑吗?再说,京影只要留着荆建,就算摆放着做个吉祥物,那也是学校的荣誉啊?

    然而就在此时,沈松生突然想到,自己确实知道荆建拿过奥斯卡奖,也许京影或者电影圈同样许多人都知道。但毕竟没有宣传过,可能眼前的这两位应该不知道,下调令的组织部也应该不知道。也许这就是出乌龙的原因吧?

    想到这里,沈松生努力平静下来,准备好好的解释解释


1...219220221222223...3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