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之狂潮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再次等候
这厂又不是你的,是咱们全体职工劳动创造的很显然,领头对抗的那位口才也挺好,面对着自己的厂长,照样是振振有词。
几人是你一句我一句,顿时吵成一团。有趣的是,赵新本身就来自大型国企,伊里采夫叶夫根尼同样都是来自苏联,对国企发生这样的破事都是相当熟悉,其实内心里都是不以为然。然而他们可以不以为然,作为当事人的厂领导却已经气急败坏:保卫科的人呢?都给我抓起来。
然而此时围过来的工人已经越来越多,听到这句话,立刻就引来了众怒:你还想抓人?
找领导去评评理。
诶,别让他们走了啊——!
场面顿时变得混乱,伊里采夫护住身后的赵新,准备先撤离现场。可就在此时,他眼角一扫,发现空中有几个不明飞行物袭来,于是连忙用胳膊挡开。没想到身后的赵新诶呦一声,伊里采夫一回头,就见赵新捂着了流血的额头,而地上还躺着一只大头工作鞋
当荆建知道消息的时候,赵新已经在医院里包扎好,正与荆建通着电话:
赵工,你怎么样?
没啥,就是擦破点皮,不会误了接下来的谈判。赵新倒是轻伤不下火线。
不用谈了,汶南已经否决,你回来休息几天吧!荆建已经有了决定。不说其他,你准备合资的那个厂居然连最基本的秩序都维护不了?那还有什么合作的必要呢?
而赵新可能拉不下面子,估计刚才有不少人前来说过情。他低声解释道:也不能完全怪他们。听说是他们厂里有许多临时工,到时候可能安排分流,那些临时工带头闹事。汶南市府的领导已经保证,绝对会严肃处理,而且我们不满意的话,可以再换一家厂。
不用了。再怎么说,荆建也有必要为赵新撑腰。而且哪里找不到合作的地方?有必要自找委屈吗?至于那些原因,当故事听当然可以,当理由就毫无必要。
对荆建的决定,赵新还想再坚持一下:荆先生,其实我个人受些委屈倒没啥,汶南这边为了表示歉意,他们愿意再给些优惠条件。是否谈一下?说不定还能再争取些?
荆建微微一笑:赵工,我这里不需要什么苦肉计。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人,就算有再好的条件也绝不会考虑。我明白你是为汽车厂好。但为我办事,我就绝不会把你们交换什么利益。好了,这事就这么定了。
明白了。谢谢您,荆先生。其实内心里,赵新也对这无妄之灾相当气愤。既然已经说过情,那就对得起那些托过来的关系了
第596章探访记忆
自从重生以后,荆建还是首次这么关心一家厂的建设。倒不是这家汽车厂以后有多么的重要,荆建完全是把这家厂作为一个平台。原因之前已经介绍过,就是借着苏联解体的机会,洗劫遗骸上的巨额资产。
就不提那些贷款的事,比方说,这家厂根本还没影呢,荆建正式订货的那五百辆卡车都没全部交货,从东欧盗卖流出的一百多辆苏联和东欧仿制的卡车已经用船运往中国,并且还有一大批的零配件,而这批车辆的获得基本就是比废铁价稍好一些。
正因为如此,荆建并不在乎这家汽车厂的本身。有优惠条件那是最好,没有也无所谓。地方政府能出钱最好,拿不出的话,荆建甚至可以答应垫付。反正大部分用的是苏联的贷款,几千倍的贬值后,也就是十几万美元,和白送也差不多。既然如此,那又何必去自找不愉快呢?
那场意外后,荆建就抽空去了次京大,拿到了毕业证书,接着就是喜迎新年。二十世纪最后十年,一段风云变幻的大时代。
而在元旦的那一天,荆建是领着萍萍在动物园里度过的。而萍萍看到猴子老虎熊猫啥的疯笑疯乐,也不知道究竟有什么好看?荆建是累的半死,孩子的世界大人真不懂。等到元旦以后,周梅全家就准备回老家,做那家造纸厂去了。
人生就是这样,不断的结束一段段的旅程。看到周梅他们憧憬着崭新的新生活,荆建即为他们高兴,又万分感叹。想到已经远在他乡的蒋文意,还有离开做家族企业的王国斌,荆建实在没忍住,就在元旦夜一人大醉一场。醉梦中,他想起了许多许多的往事,于是在清晨醒来的时候,荆建谁也没告诉,直接去火车站,买了张去南都的火车票
正逢新年,车厢里人并不多,荆建买的又是软卧,同房间的只有一位天南省报的记者。一路无话。等回到南都,前世自己起家的地方。又想到上次来的时候是为了寻找魏颖芝,仿佛是恍然隔世啊!
荆建随意的在城市中闲逛,心情是相当的放松。那家经常去的早点铺还在,现在的老板就是前世那老板的爹。而会所根本就没影,地址的所在还是家煤铺,堆着几大堆的煤球煤饼
整整的一天时间,荆建都在探访着前世的那些记忆。而在接近傍晚的时候,他终于搭着拖拉机,来到南都郊外的那家乡镇化工厂。
如果说,荆建的车队是积累原始资本,那么这家化工厂就是腾飞的起点。当时也是一种巧合,承包这家化工厂的老板欠了不少运输款,于是就把这家乡镇企业强行抵押给了荆建。拿到荆建手中的时候,除了已经像是废铜烂铁的快报废设备和已经成危房的厂房,最值钱的可能就是那道围墙。
按照一般的情况,遇上这样的倒霉事,肯定是能卖的都卖了,捞回一点是一点。然而那时候的荆建也不知道发了什么疯,居然鬼迷心窍,想把这家已经停产倒闭的破工厂救活?真是一段青葱岁月啊!
望着门口的铁栅栏,荆建有趣的发现,现在这家厂居然还在生产。也对,这是乡镇企业的最后一段好日子。改革开放初,体制灵活的乡镇企业曾经有过一段黄金时间,然而到了南巡讲话后,体制更灵活产权更清楚的私营企业大批出现。尤其是下海潮涌入了大批的有技术有关系的人才,一下子就把乡镇企业给淹没殆尽。而自己能靠着这家厂做大,不就是因为车队提供的资金,还有背后的那位华清女博士吗?
不知不觉之中,荆建点上了烟。他并没有什么收集癖,也没想过要把这家厂收购,当成某种纪念品。无非就是心血来潮,就过来看上一眼。
大哥!这不兴抽烟,化工厂防火!
铁栅栏大门边突然有人叫道,荆建立刻警醒,连忙把烟一扔踩灭:抱歉抱歉!他抬头一看,咦?
韩杰,男,今年十七,初中毕业后亲戚介绍到某家乡镇化工厂工作,从门房清洁搬运,各种打杂的活都做。第一梦想是成为学徒,学门手艺;第二梦想是多看贾姐几眼。备注:贾姐是厂子里贾师傅的女儿,中专毕业,时常过来送东西,对某位来开门的情窦初开的小男生经常礼貌的一笑。
荆建当然认识韩杰。前世接手化工厂的时候,这位韩杰依然没有实现任何一个梦想,还是在这里看大门。而等到荆建把这家厂起死回生后,他还是在看大门。无非韩杰是资格最老的老人,当荆建在京城建立总部的时候,韩杰就跟着一起,到京城去看大门兼打杂。
确实,韩杰这人能力不强,并且性格有些内向,很容易被人忽视。然而就是他,在当年荆建最为严峻的时候,依然是不离不弃,并且留给荆建一句印象深刻的话:老板!我拿钱为你办事,这天经地义。现在想想,怪不得当年化工厂人都跑光了,这位韩杰居然还像傻瓜般的看守着这家厂,起码给自己留下了一道围墙?
想到随后提拔韩杰成为自己的跟班,一直鞍前马后兢兢业业。而且还一直单身,为自己处理了不少麻烦事。荆建露出笑容:小兄弟,你在这里干活?
抬头看了看荆建,韩杰的眼神有些奇怪:对,大哥!您这是?
你现在收入多少?荆建直截了当的问道。本以为韩杰岁数还小,准备过几年再去寻找他,没想到现在的他居然已经做起了童工。既然遇上,荆建就准备带上他。
50来块。韩杰吞吞吐吐的说道。他有些莫名其妙,眼前的这位大哥为什么会突然问这个问题。
那想不想到京城工作?我出你一千?荆建笑问。
京城?韩杰大吃一惊,接着又突然想到,惊叫道,一千?
第597章买一送一
荆建并未停留很长时间。这次突然出现在韩杰面前,说要把他带到京城拿上千的工资,这就像是某人突然在大街上遇上一个白胡子老爷爷,而那老爷爷说:骚年,观你骨骼清奇气宇轩昂,我这里有本《葵花宝典怎么想怎么看,都仿佛像是一个肥皂泡里的童话。
因此在最后,荆建就留了个纸条:阿杰,想闯一闯,明天上午到南都这家宾馆找我,下午和我一起去京城。这下面是我京城的地址和联系电话,以后也可以直接找。就是来的时候洗把澡,换件干净的衣服。说完以后,荆建就笑着拍了拍韩杰的肩膀离开了。
荆建并不想拔苗助长,也尊重韩杰自己的选择。反正这次韩杰就算拒绝的话,过几年照样可以有照顾他的机会。
然而在第二天上午,韩杰的出现让荆建大吃一惊。倒不是吃惊韩杰的选择,也不是吃惊韩杰换上了一套崭新的土布棉袄,而是吃惊他身边居然出现了一位姑娘?
韩杰顶着黑框眼圈,估计一整夜都没睡好。在宾馆的房间见到荆建后,站在门口扭扭捏捏叫了一声:大哥
哦!荆建露出微笑,快进屋,别拘束,随便坐。决定了吗?决定了我就让前台定火车票。
看着眼前这位陌生而又亲热的大哥,韩杰心中是万分的忐忑不安。昨天荆建离开后,韩杰一直在做激烈的思想斗争。如果是在一般情况下,韩杰肯定不会考虑荆建的邀请,可是那千元收入的诱惑简直太大了。而去京城的诱惑?更是某种少年憧憬。那个时代,谁不是唱着那首《我爱**长大的呢?
然而韩杰也有自知之明:大哥你倒是给个理由啊?要不是琢磨着自己实在没什么好骗,韩杰还以为自己遇上骗子了呢。又不是大姑娘小媳妇,连人贩子都不要啊?如果被荆建知道这个想法,那肯定会深深的鄙视韩杰一眼。现在的人还是太淳朴,以为不是女的就行了吗?知道什么是菊花残吗?
反正韩杰变得魂不守舍,一直辗转反侧到清晨。直到遇上了那位贾姐贾红,鬼使神差般,韩杰就上前向这位仰慕的中专姐请教。没想到贾红顿时拍胸脯道:小杰,那咱们俩就一起到南都看看。姐为你把关,瞧瞧到底是何方神仙?
然而当真的见到荆建的时候,贾红同样是拘谨起来。光是能住进几百一晚的宾馆,已经让贾红感觉到荆建的不同。哆哆嗦嗦中,贾红问道:这位先生
哦,我叫荆建,岁数也不大。叫我小荆或者建哥都成。说话之间,荆建就带上了家乡的口音,以此来打消跟前俩人的紧张。
那建哥!贾红好奇的歪着脑袋,我是小杰的姐,小杰还小,有些不放心。
理解理解。荆建笑了几声,心中在琢磨,似乎印象中韩杰并没有亲姐妹啊?也许是什么堂姐表姐吧?我工作上需要个跑腿的,不需要有太高的要求,只需要老实肯吃苦。看到阿杰不错,算是有缘吧!而且我们俩还算是同省老乡。另外请放心,是在外资企业工作,收入比较高,一切手续通过外劳办理,保证很正规。而且有宿舍食堂,包吃住。荆建说了个似是而非说的过去的理由。
一听这话,韩杰立刻有些坐立不安,变得心动不已。此时的外资企业还自带神圣光环,收入高福利待遇好。一点儿都不夸张,那些名牌大学生抢个外资宾馆的服务员都会排起长龙。就是那种叠被子洗马桶的服务员。
而对韩杰来说,打个不怎么恰当的比喻,就像是初中文化的学生,突然在某一天,华清京大对他说:你被录取了。说实话,就算最后搞错了,去那里待一天那也很高兴啊?更不要说,这年代的同乡还自带三个+的信任度。
不提韩杰那里,连贾红同样是眼中冒光,脱口而问:建哥,可以再介绍我去吗?哦,我是财会中专毕业的,刚分到合作社做出纳。我学习很好的,还是学校的学习委员呢。
就像是大学生面对留学机会一样,荆建也低估了此时外省人去京城工作的吸引力。然而突然变成了买一送一,荆建就变得表情奇怪:阿杰,你看呢?
哥此时的韩杰脑中已经是一团乱麻。他并没发现,荆建其实已经把选择权交给了自己,仅仅是发自内心很乐意和贾红一起做北漂。于是稀里糊涂的就点点头,哥,给贾姐个机会吧?
呵呵。好。荆建无所谓多带上一个人,小贾,那你的收入先说好,和阿杰一样的条件,以后看工作表现再说。可以吗?
听到荆建答应,贾红已经是心花怒放,只是连连点头。
荆建继续道:那你们准备一下,我订两张车票,下午就走,来得及吗?荆建知道韩杰肯定没问题,他老家在乡下,属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随时都能够动身。而这位小贾毕竟是姑娘家,说不定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其实也不用着急。这次我行程很紧张,如果你愿意的话,我给你留个京城的地址,你过几天来也成。车票钱我出。
不用不用。我家就在附近,说一声就可以走。没想到贾红的行动力爆棚。似乎比韩杰都要心急。
那你单位呢?荆建奇怪问道。此时能从铁饭碗的单位辞职,那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我妈就是医院的,先开张病假单。如果京城好,我再回来一趟辞职。贾红信心满满。
荆建笑着摇头,交浅言深,也不用多劝说了。反正这位贾红还过得去的话,看在韩杰的面子上,荆建同样会安排好。反而是韩杰有点担忧:贾姐,那贾师傅那边呢?
贾红立刻豪气冲天:我家我妈说了算。我妈听我的!
第598章无巧不巧
汽笛声中,火车缓缓开动。望着站台上正抹眼泪的那位中年妇女,荆建就感觉到相当有趣。果然,那位贾红的母亲虽然拗不过自己的女儿,但也追到火车站,直到自己拿出了京影的工作证,才将信将疑的放自己女儿上了火车。
头一次乘坐火车的韩杰望着窗外,他感觉自己的双眼都不够看了。反而是贾红相当的活泼:建哥,你是在京影工作?在大学当老师呀?
荆建笑着点点头,想到了贾红的安排:小贾,我想安排你到一家战略研究所工作。
战略研究所?一听这个名字,贾红就有那种很高大上的不明觉厉的感觉,敬佩的眼神中,多少带有一丝疑惑。
荆建知道有些误会,就解释说:并不是政府机构,而是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决策参谋机构,所以是外资企业。虽然我是在京影工作,但我的专业是理工科,认识一些外商朋友。外商在国内投资的工厂需要研发,而中科院院校等需要科研项目和经费。这家战略研究所就是个中间人的角色,而你就做些具体的联络工作。
贾红理解能力挺强,基本听懂了意思:哇,外商?中科院?许多我都不懂呀?我外语也
呵呵。荆建笑着做了个手势,让贾红安心,有具体审核项目的负责人,你就是送送资料做些杂事。那些科学家又不是老虎,都挺和气的。而那些外企也都是在中国投资,有懂中文的人。不过小贾,如果想要提高,你自己也需要多自学?
嗯嗯,我会的。谢谢建哥。贾红重重的点了点头。
上次去拿毕业证书的时候,朱国良教授已经问过项目的事。而底下的企业也同样整理出不少项目,正陆续上交到荆建手中。既然这位贾红出现,正好让她去办那些琐事。反正就是跑跑腿,具体的还是有荆建在把关。
而看到贾红眉开眼笑,韩杰眉目间就带着紧张,他还没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荆建笑道:阿杰,你跟着我,还怕没事做吗?
软卧的包厢门打开,伴随着乘务员一声:首长请进。就见一位三十出头的眼镜男走了进来。
那眼镜男抬头看到荆建,先是一愣,接着立刻换成了热情的笑脸:荆导,居然又遇上您,真巧啊!
哈哈,真巧真巧。荆建笑着与这位名叫许观闻的省报记者握手。在来南都的火车上,他们俩同样是在一间包厢。很显然,当时许观闻并不知道荆建是何方神圣,因此俩人就是点头寒暄了几句。而现在居然换成了荆导的称呼,估计这位记者已经打听过了。
这两位是?许观闻看了看韩杰和贾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