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春闺密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秦兮

    这样的事,她觉得自己出面说反倒不好,便决定让卫阳清去说。

    卫阳清倒觉得这是意外之喜。

    他自己如今是兵部侍郎兼尚宝司少卿,又是定北侯了,加上明家翻案,很是惹别人眼睛,若是跟陈御史结亲,陈御史虽然官职也高,可陈御史出了名的铁面无私,总算是清流文臣。

    勋贵跟文臣家结亲,那还有什么说的

    他心里便先满意了,便冲卫老太太道:“母亲放心,儿子晓得,先去问问阿玠的意思。”

    从前长宁郡主在的时候,在南昌也是想过给卫玠相看人选的,可是等到日子一长,她心思就全部放在了如何对付卫安上头,放在卫玠身上的心思就少了。




一百八十章·阵线
    卫玉珀手里的动作便停下来,心里说不上是高兴多一些,还是不高兴多一些。

    她最近往卫安房里去的次数越发的多了,先是请卫安教她合香,再便请卫安陪她一块儿打双陆,玩棋谱。

    过了几月,卫安便问她:“阿珀,你是不是有话要同我说”

    她只觉得那一刻卫安澄澈的眼神让她的心思无所遁形,心里除了自卑,还爬上一些难以言喻的愤恨和难堪来。

    她当然知道卫安教她很费心力,也时常觉得自己或许是耽误了卫安的时间而觉得过意不去,可是卫安那么出彩了.....

    她却什么都没有。

    被姨娘和梁嬷嬷劝了又劝,她收了那些不应该的想头,不过就是想去求着卫安,为了将来好,多学些东西罢了。

    卫安竟就说,若是她想学,就让卫老太太去请个教养嬷嬷来。

    还说,学双陆投壶这些小巧只是玩乐,不必太上心,让她以后跟着嬷嬷们多学学规矩和理事处事,这才是最要紧的。

    到现在,她还觉得卫安的这番话刺耳难听。

    投壶没用那卫安是怎么靠着投壶这一手绝技惊艳四座,连李桂娘都被她压下去的

    她自己学的精了的东西,她就觉得没用。

    卫玉珀下意识的攥紧了自己手里的络子,低眉顺目的说了一声是。

    等吃完了饭,却再也忍不住,趴伏在姚姨娘怀里呜呜咽咽的哭起来。

    她是觉得心里那道坎过不去------她也知道这是件大好事,卫阳清说了的,卫老太太说了,要请宫里放出来的那种老嬷嬷来教养规矩,那些老嬷嬷们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大户人家多有专程挑选这些嬷嬷们回家去教导女儿的。

    寻常人家,就算是想请,那也请不到。

    可是她还是觉得难受。

    如果卫安原本就是嫡出,她心里或许还能好受些。可卫安原本就跟她是一样的出身!不,卫安的出身原本比她还要不如些,可就因为卫阳清那时候要给卫安一个出身.....就把卫安放在了郡主名下......

    她哭的有些喘不过来气,搂着姚姨娘的胳膊终于忍不住抱怨:“姨娘!我不甘心!.....我不甘心......”

    姚姨娘蹙眉看她,不大赞成的叹了口气。

    “道理跟你说了这样多,你怎么就钻进了死胡同出不来了”

    姚姨娘自己是认命的,要是不认命,她也不能在长宁郡主手底下活这么多年,长宁郡主待她,如同待一只温顺的猫狗没有差别。

    只是她自己却知道她是人,当了妾侍,还能求什么大周一朝,以妾为妻的,就没有一个有好结果的,她从答应当妾那天起,就知道人生实已经没了指望。

    卫玉珀泪眼朦胧,隐约觉得自己差在了哪里-----差在了娘亲上头。

    卫安的娘死了,所以把她过继给明鱼幼,不怕生出事端。

    而她却不同,她是有姨娘的,她姨娘还在......

    差就差在这里......她知道自己不该怎么想,这么想是大逆不道,实在是罔顾人伦,可是这样的念头就是止不住的冒出来。

    她咬了咬唇,刻薄的话不受控制的冒出来:“姨娘!就是你教我不争不抢,教我要温柔和顺.....她们一个个的都有了依靠和高枝儿了,可我有什么!我什么都没有!”

    姚姨娘眼睛圆圆的,皱了皱眉头把眼睛瞪得更大了些,像是一只受了惊的兔子,半响后才反应过来。

    她咬了咬唇,深深的叹了口气:“你想争什么”

    卫玉珀一脸倔强的望着她。

    &n



一百八十二·莫名
    屋子里静了下来,静的能听见外头雀儿煽动翅膀的声音,卫老太太沉默了一瞬才皱了眉头。

    长缨公主自从儿子死了以后便好似在京城中销声匿迹了,尤其是最近出了方家的事以后,更是再没听人提起过长缨公主府。

    现在好端端的,她们送什么帖子来

    她抬了抬眼睛,看也没看便朝花嬷嬷看了一眼。

    花嬷嬷接过了便放在一边,只当没有这东西送来过。

    “回张帖子去。”问明白竟是李桂娘下的帖子,卫老太太更没了好声气,冷笑了一声看向三夫人:“就说安安最近病了,怕要拂了李姑娘美意,请她多多担待。”

    李桂娘原本就跟卫安不对付,这时候送帖子过来,怎么看怎么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卫老太太觉得胸口像是堵了一口气,有些闷。

    卫安最近的确是太扎人的眼睛了。

    前些日子是因为朝廷上下都在关注盐政亏空案,没人把目光往卫安身上放。

    要不然李韶的死,不论如何,有那有心的,恐怕总要疑心到卫安身上来-----毕竟长缨长公主府走背运都是从得罪卫安开始的。

    世人原本就都喜欢听个新鲜,卫安又出尽了风头,到时候从别人嘴巴里吐出来的事,还不知又要编成什么模样。

    她揉了揉眉心,觉得眼睛酸痛的厉害,半响才吐出了一口浊气。

    倒是崔嬷嬷的脚步顿了顿,听完卫老太太的吩咐才若有所思的看了卫老太太一眼。

    这位卫七小姐的故事她也不是没听过,光是口舌上的功夫就着实厉害的叫人说不出话来,可是这厉害其实未必是件好事。

    过刚易折,自古以来锋芒毕露就更容易折损自身。

    七小姐这样风头出尽,未来却实在未必就是福气。

    她垂着头出了门,正要跟着丫头往自己要住的地方去,就瞧见廊下立着的,刚才还来见过礼的卫玉珀。

    卫玉珀见了她便盈盈的笑开了,还似乎有点儿不好意思,上前对她行了个礼,笑着喊了一声姑姑。

    崔嬷嬷连忙侧身避过,眉头微蹙立即就又舒展开了,笑着问她:“不知十一小姐有什么吩咐”

    “不敢......”卫玉珀咬着唇,似乎有些手足无措:“我.....我是想着,嬷嬷初来乍到,怕是有我能帮得上忙的地方,便跟三伯母说好了,来带嬷嬷您过去,若是您有什么不满意的,我便使人去告诉三伯母。”

    她不过是个教引嬷嬷,崔嬷嬷若有所思的笑了笑,不动声色的婉拒了:“我不过是一介奴婢,说这话就太折煞我了,怎么当得起姑娘为我操心呢”

    卫玉珀到底没跟着去,站在背后看着崔嬷嬷,咬着唇有些狼狈。

    等到她回了屋里,梁嬷嬷便闻讯迎出来,皱了皱眉担忧的摇头:“姑娘这可不好,崔嬷嬷再怎么是宫里出来的嬷嬷,也是个下人,哪里需要您这样巴结”

    传进卫老太太和主子们的耳朵里,到底不好。

    卫玉珀有些恹恹的,心烦意乱的摇头:“你懂什么!”

    她有些烦躁,梁嬷嬷和她姨娘都只知道一味的劝她要和顺忍让,却根本不想一想,就算是凡事不出头,她在旁人眼里,也注定要矮卫安一头。

    可是她却不甘心这一辈子都缩在别人身后。

    卫安不肯教她,她便自己去学,还要学的比卫安更好。

    她也的确是下了力气的,一连好几天,都认认真真的完成崔嬷嬷布置的功课,还每天都往崔嬷嬷房里去,有了不懂的地方便仔细的



一百八十三·歹意
    长缨公主已经提不起精神去管这些事了,李韶既死了,女儿的婚事就这样耽搁了下来-----楚景行那里是不要再想着嫁了。

    可那更差一等的人家,她又觉得无论如何也配不上自己的宝贝女儿,想来想去,想的心口都痛也没个头绪。

    她原本跟驸马的关系便不算好,出了这样的事,驸马干脆带了孩子往金陵老家去了,之前的确来过公主府,问明白她要不要去。

    长缨公主哪里肯回老家去-----这么多年,她跟李家向来淡淡的不亲近,严格保持着她公主的自尊自傲,李家那帮子人,等闲见了她都是要行全套礼仪的。

    驸马为的就是这个,跟她渐渐不睦。

    可她却越发目下无尘,等到驸马把长子和余下几个儿子都送去金陵读书,她就越发的对李家存着不满。

    原本两边虽然已经没有感情,可也总算的上是相安无事,谁知道李韶一死,什么都毁了。

    驸马说都是她把李韶教得这样,若是本分些,绝不会出这样的事,口口声声指责是她害死了儿子。

    可她难不成愿意这样!

    长子和次子都跟她不亲近,一年到头也就是逢年过节的见的多些,唯有小儿子和小女儿,都是养在跟前,看着长大的,她把她们放在心尖上疼着宠着,给她们打算着未来----原本李韶是要给三皇子做伴读的,而李桂娘不必说,更是要给三皇子预备着当皇子妃的。

    一切原本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谁知道出了这么一场大祸。

    她自然不可能怪责儿子,也不忍心怪责原本就已经自责得恨不得能随哥哥而去的女儿,便把精神都花费在了女儿身上。

    楚景行的事肯定是不成的了-----犯了这么大的过错,背着这么不好听的名声,隆庆帝哪怕再不讲究,也不肯做出这么毁名声的事来。

    那就只能自己打算。

    她单手支着头有些难受,按了按太阳穴半响才缓和下来,吁了口气,见石姑姑来了,便朝她点点头,问:“桂娘好些了么”

    石姑姑替她捧上一盏金银花茶来清火气,见她疲累的厉害,便叹了口气:“公主大可休养一阵子再忙这事儿,哪里就紧成了这样呢”

    长缨公主苦笑了一声摇头:“哪里有那么容易的事儿桂娘的名声如今差成了这样儿......京城我自是不打算了,可是金陵那边也不是省事的-----那群子人,原比京城这些新贵们更傲气些。姓李的成天跟我闹腾,说是我心高气傲,不叫桂娘回去,迟早要把桂娘给耽误了,可他也不动动他那猪脑子想想,那帮子人的眼睛,哪一个不是长在头顶上的”

    金陵的普通人家自然是不要想,李桂娘就算再被褫夺了郡主封号,只要有她这个当公主的娘在,她就不会叫女儿嫁那些破落户。

    可是金陵数得上名的那些,又都是老牌的勋贵。

    老牌的勋贵,没落的也是有的,可一个个的却还是以先帝朝时的老字号自居,一个个的把清名看的比什么都重要,真要让李桂娘回那边去家人,哪里有好人家去嫁

    石姑姑便更悠长的叹了声气:“公主为了姑娘,也实在是殚精竭虑了......只是......”她犹豫了一会儿才道:“我看姑娘那口气,还是没消......”

    她把李桂娘给定北侯府送了许多次帖子的事说了,很是担忧:“之前您一直跟驸马僵持着,我怕跟您说了,倒叫驸马知道,便一直瞒着没敢说。现在却不得不说了,公主也该劝一



一百八十四·劝解
    李桂娘是极为喜欢李韶的。

    她父亲跟母亲关系自幼就不好,从记事起,父亲来公主府的次数就有限了,反而时常在金陵呆的时候多些,对他们这两个养在母亲身边的儿女,情分向来寻常。

    母亲要面子,就算是宠着她纵容她,面上却也不肯露出来,唯有相差六岁的哥哥李韶,自幼带着她到处去跑到处去玩。

    她被先生罚了,哥哥便给她买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哄她开心,她若是得了夸赞,哥哥便比她更开心。

    再难的事,只要跟哥哥张口,哥哥就没有不替她办的。

    就像之前在别庄里对付卫安,原本依着哥哥的性子,是再不会愿意出手对付一个女孩子的,可是为着哄她开心,他还是做了。

    可哥哥就是为了让她开心才死的!

    李桂娘心里不知道是痛多一些还是悔恨多一些,只知道就连郡主封号被褫夺,被全天下的人耻笑,也没哥哥的死令她伤心难过。

    越是伤心难过,哥哥的死因就越是放不下。

    别的也就算了,可要说哥哥会不顾旨意偷偷想要跑回京城来,她怎么也不相信。

    哥哥是个再谨慎不过的人,他明知道这回隆庆帝是动了真怒了,再有什么天大的事,他也不会违背隆庆帝的旨意的。

    肯定是有人在里头做了手脚。

    她拽住母亲的手,跪在榻前把头埋在母亲怀里,终于痛哭出声:“哥哥是被卫安害死的!是被卫安害死的!”

    长缨公主自然知道。

    她比女儿知道的还要早。

    自己养的儿子,她哪里还有不知道的--------锦衣卫一说是李韶先对锦衣卫出手,是心虚,她便知道不对了。

    把跟着儿子去的护卫们都找到了,拘了回来细细的问了一次又一次,知道儿子是收到了有人寄来的信,信上说的是何知州的履历生平,所以才急忙赶回京城来的,心里就有了计较-----这事儿原本就实在太蹊跷了。

    回回不管是女儿还是儿子,沾上卫安就倒霉,她绝不信这是卫安命硬的缘故。

    卫安身上有古怪,她是知道的。

    儿子的死,她也的确是记在了卫安的头上。

    可这件事,她却不想把女儿给牵连进去。

    她深吸了一口气,觉得头不那么晕了,才揽住了女儿的肩头,轻轻的一下一下拍她的背,半响才轻声哄她:“这事儿以后不要再挂在嘴上.....你心里知道,便罢了。”
1...8384858687...3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