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密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秦兮
她由着儿子把头埋在自己颈窝里,轻轻的拍着他的背,对肖姑道:“那个小宫娥......处置了吧。”
肖姑低声应是。
那个小宫娥,原本就是凤仪宫的棋子罢了,既然现在咬德顺没咬成,到时候等德妃缓过神来,要她也没什么用处了。
倒不如就这么死了,方皇后还能借机在隆庆帝跟前上些眼药。
人都死了,死无对证,德顺就算是说破了嘴,隆庆帝心里也要疑心他。
不能对德妃下手,不能拿着德妃撒气,可是把一个太监弄死给方皇后一个交代,隆庆帝总能办到。
方皇后便嗯了一声,有些疲惫的叹了口气。
&n
一百九十一·皇子
隆庆帝一夜未睡,见了她朝她略点一点头,倒还惦记着她不该来:“阿满那里也离不得人,你何苦又亲自来走这一趟”
方皇后缓缓摇头,坐在他身边握住他的手:“还是不放心。”见他面前的茶都已经冷了,连忙吩咐人去换一杯来。
隆庆帝便朝她笑了笑:“算了,这个时候,哪里顾得上这许多”
他顿了顿,见伺候的人俱都已经躲得远远的,便叹了口气,揉着自己的眉心告诉她:“朕知道这回的事是你受了委屈......”
他垂下头,不知想了些什么,过了会儿才道:“德顺那个奴才,留着也是坏事,就把他给杖毙了罢。”
方皇后早已经料到是这个结果,抿着唇良久,嗯了一声。
隆庆帝脸上的神情便更加缓和下来:“宫务也仍旧由你接手打理,德妃年纪轻,乍然得势,有了些不该有的想头,也是有的,好好教着便是了。劳烦皇后了。”
这话说的原本没错,可是如今听来,不知道为什么,却总觉得很是刺耳。
方皇后从他说出这一番话便知道,他对德妃到底是上了心了。
心里说不出是厌恶多一些还是嫉妒多一些,混混沌沌的答应了一声,正要再说什么,外头却忽然传来了婴孩响亮的啼哭声。
隆庆帝再也顾不上方皇后,腾的一下站起来,眼睛里都在放着亮光,三步作两步的迈出了偏殿。
早就有宫娥奔出来报喜:“圣上!娘娘产下了一个小皇子!”
隆庆帝脸上的疲惫和烦躁终于一扫而空,大笑起来:“好!好!大赏六宫!”
方皇后生产时,也曾大赏过六宫。
屋子里静默了一瞬,方皇后从里头出来,率先朝隆庆帝道喜:“恭喜圣上喜获麟儿。”
隆庆帝双手搀扶起她来,心情大好,仿佛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整个人都轻松起来,拍了拍她的手,轻声感叹:“朕再没什么要担心的了......”
夫妻多年,换做从前,方皇后不必他说,也明白他这是因为生了儿子才高兴。
可是经过了方家的事和德妃僭越的事,方皇后已经下意识的不往这方面想了,她嘴角噙着笑意,眼里却半点儿笑意没到,往揽月宫东配殿看了一眼,才缓缓收回了目光。
问他:“圣上,这洗三.....怎么办”
德妃生了个儿子,消息传到宫外的时候,临江王正在瑜侧妃房里,瑜侧妃一子落在棋盘上,抬头看了临江王一眼。
临江王复又垂头,伸手落了一子,看向瑜侧妃笑了笑:“以你对你姐姐的了解来看,她这回生了儿子,会不会生出什么想头来”
瑜侧妃微笑点头,五只手指伸出来如同葱根一样,水灵灵的可爱得紧,她收了几颗棋子,才笑起来:“姐姐自幼在家里就是喜欢争先的,否则也不会执意进宫选秀,非得当那人上人了。现在机会接二连三的送到她眼前,她怎么可能不握住”
她说着又叹口气:“王爷一意抬举她,就是打着让她跟皇后娘娘打擂台的主意,可是以我的意思.....就算现在两宫剑拔弩张,可是也还未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德妃能得宠,靠的就是临江王的帮忙-----就是她替隆庆帝挡的那一刀,也是沈琛救驾的时候故意给她卖的破绽。
而后临江王又故意设计了方家,让方皇后对隆庆帝有了芥蒂,跟隆庆帝闹起别扭。
德妃才会一路走的这样顺畅,前些日子竟能直接越过中宫接见命妇。
可就算是这
一百九十二·挑拨
临江王妃是当真有些着急了,否则也不至于如此着急忙慌的从瑜侧妃房里请人-----从前她可从未这样做过。
临江王却反应冷淡,迈进门槛的时候冷冷瞧她一眼,继而才越过她转过了屏风,绕过了博古架进了东次间,坐下了问她:“你说什么”
隆庆帝如今刚抓完了端王的把柄,又刚诛除了方家,还又添了个小皇子,这个时候,竟还能顾得上给这些藩王世子们找媳妇儿
他挑了挑眉望向临江王妃,缓缓的喝了口茶稍稍缓解了因为一夜未睡而有些晕眩的不适感,抬起头重复又问了一遍:“你刚刚说,景行的媳妇儿有眉目了,这话怎么说”
金妈妈已经领着伺候的人都退了个干净,东次间里只余了她们夫妻二人,临江王妃在他的下手坐定了,抬手又给他续满了水,低声道:“是......是仙容县主。”
她有些不安,临江王的冷淡她是看出来了的,想了想,自己最近的确是太急躁了些,便强自压制住了心里的不安,抬眼看了临江王一眼:“这转来转去,还是差不多的......”
走了个李桂娘,又来了个仙容县主袁晟,临江王妃是当真觉得头痛。
临江王屈起手指在小几上敲打几下,忽而抬头问她:“谁告诉你的消息”
从李桂娘不可能之后,临江王就已经大约猜出了大概的人选,按照隆庆帝的性子,不是李桂娘,也是仙容县主,或是他自己手底下的纯臣心腹里头挑选几个不起眼的姑娘。
可是这事儿他还没有跟临江王妃提起,临江王妃是怎么知道的
临江王妃沉默片刻,才道:“那天长缨府上不是请了我们么端王妃和晋王妃都去了,我不去不好,便也跟着去了。那天......桂娘对仙容不大客气,话里带刺的。她们寻常感情都是极好的......我觉着不大对劲儿,后来听桂娘话里话外的酸意,便猜到了一二。”
长缨公主给李桂娘挑选的是商丘沈家嫡支的儿郎,不管怎么看都是极好的亲事,可是李桂娘却还是像是一只骄傲的孔雀,挤兑得仙容县主那么好脾气的人都差点儿红了眼睛。
为的是什么,旁人可能不知道,可是临江王妃这种过来人,却一眼就能看穿了。
何况.....临江王妃压下了即将出口的话-----儿子也跟她透露过的。
她是来替儿子问一问丈夫的口风的。
临江王瞥了她一眼,问她:“你觉得仙容如何”
相较于李桂娘的掐尖要强,仙容县主可实在是要低调得多了,虽然低调,却也不是一味的怕事退缩-----之前在彭家的事上就看得出来了。
有了个李桂娘在前头,临江王妃自然觉得谁都是好的,顿了顿才说:“只能如此罢了。”
临江王便点了头:“你既然能这么想,便很好。原本景行他们如今的处境便很艰难,娶个公主的女儿,在上头看来,是最让他放心的。”
何况,以楚景行的心机手段,把一个仙容县主好好的握在手里,是半点儿问题都没有的-----李桂娘那是个爆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爆了,所以根本没法儿控制,这样的人才危险,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能把你一起炸的粉身碎骨。
同样是公主的女儿,同样可能是隆庆帝送来临江王府的耳目,可仙容县主就比李桂娘好的多-----懂的分寸的人,向来是能分清楚利弊的。
会分利弊的人,才是正常人。
临江王妃应是,又道:“宫里送了红蛋和喜报来,我已经给了打赏。”
她觑着临江王的脸色,又道:“德妃娘娘这一胎生的也是小皇子,
一百九十四·作用
她是满心喜欢大儿子来的,问明白大儿子是从临江王书房出来,手上动作便顿了一顿,轻声问:“你父王同你说了没有仙容县主的事儿......”
临江王觉得仙容县主好歹比李桂娘不知好出多少去,她自己其实也这样想,若是儿子也喜欢,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她这里跟长安长公主相处起来,心里也更有数。
楚景行点了点头,面上现出点儿笑意来:“自然是听凭皇叔做主。”
他说这一句,那就是答应了,临江王妃笑起来,第二天进宫时碰见长安长公主,两人对视一眼,便彼此明白,只面上不露出来。
长安长公主等进德妃的揽月宫时,还轻声提点一声:“刘嫂待会儿进去小心些,怕德妃娘娘心头不顺,要折腾人呢。”
德妃自然是心里头不顺意的很的,她这一胎虽然是个儿子,皆大欢喜。可是她总记得当时情况如何危急-------若不是她恰巧就要生了,岂不是就得背上一个谋害皇子的黑锅
方皇后也真是够狠心的,不声不响的,就把事情做到了这个地步,不惜拿儿子和她自身设局来陷害人,谁都知道小皇子是隆庆帝的命根子,但凡那时候她有一点儿应对的不当的,现在她就跟肚子里的孩子一起完了!
想了又想,心里怎么可能咽得下这口气
亲近的藩王妃并公主们进里头请过安便被她屏退了,让到外殿去吃茶观礼,她自己留下了瑜侧妃,一见妹妹便眼泪扑簌簌的往下落。
瑜侧妃吓了一跳,上前几步踩在脚踏上,在德妃的示意下坐在床沿,见瑜侧妃哭的厉害,便拿了帕子替她擦脸,又轻声细语的劝:“姐姐可别哭了,月子里哭,到时候眼睛容易坏。”
她们俩年纪相差不大,可瑜侧妃的儿子都已经十岁多了,可德妃却才刚刚产子。瑜侧妃温柔细致的将德妃的眼泪都擦干净了,伸手抱过了奶娘怀里的小皇子,笑着拿手指拨弄拨弄小皇子的嘴巴,轻声笑了:“小皇子这模样长得好,未来必定随姐姐,是个极俊朗的。”
德妃伸头看了一眼,又撇开头去冷笑了一声:“以后还不知有没有以后呢。”
瑜侧妃便悚然而惊,伸手去掩她的嘴巴,又连忙朝地上连呸了好几下:“姐姐这是说的呃什么话今儿可是您跟小皇子的好日子,这么不吉利的话,千万不可再说了!”
德妃闭了闭眼睛,轻轻叹了一声。
“皇后娘娘那里....”她轻声说,语气平平淡淡的:“拿了德顺去,当夜就死了。说是德顺撺掇的小宫娥故意在凤仪宫外头烧纸钱,惊吓了小皇子,可是德顺哪里敢我又哪里敢”
瑜侧妃便垂了脑袋一个字不肯再说。
德妃咳嗽了几声,语气终于有了起伏:“她哪里是为的小皇子受了惊吓,分明是觉得我挡了她的道了,我之前越过她见几个命妇她尚且能这样不择手段,何况是如今生下了皇子”
瑜侧妃也跟着叹了声气,替她掖了掖被子,伸手把她额头上的帕子紧了紧,才无奈的笑了:“可是又有什么法子呢她总是中宫......”
德妃握住她的手看了她一眼,咬了咬唇,泪光盈盈的摇头:“可是她没了娘家!现在咱们家却是势头正好!”
彭家不说,她还有个当着临江王侧妃的妹妹!
德妃眼里迸出光彩来,意有所指的看着妹妹:“谙儿也不小了......”
&nb
一百九十五·隐秘
彭大夫人带了许多德妃在娘家时喜欢吃的精致点心和吃食,还拿了一份家中的食谱来交给了德妃跟前的大宫女,又同德妃道:“虽然如此,可是这月子里的事却要精心,娘娘有皇后娘娘和圣上照拂,家中自然是没有不放心的,这食谱却到底是娘娘在家时喜欢吃用的,便还是带了来......”
说了一番没用的话,等到瑜侧妃领着彭二夫人等人出去外殿观礼了,彭大夫人才握着德妃的手,垂下眼帘问她:“娘娘可好”
“哪里能好的起来”德妃嗤笑了一声,把提早发动的缘故说了,缓缓吐出一口气来:“还没生就把我当眼中钉,现在我生了个儿子,往后的日子还不知道怎么着。”
她是打定了主意不肯就此退步的,就算是想退,形势也容不得她退的-----宫中就两个小皇子,不管怎么样,往后她总是要被推到风口浪尖的。
何况方皇后早已经把她当成眼中钉了。
彭大夫人微微叹了口气:“可惜家中人俱都是无能的,帮不上娘娘您的忙。”
有个彭怀虽然身居高位,可是却也没有太大用场。
德妃抿唇摇头,半响才问彭大夫人:“伯母起先跟我说的那事儿.....”
彭大夫人前些日子进宫觐见的时候,曾经跟德妃提起了彭采臣的亲事。
她此刻听德妃一提便反应过来,轻轻的点了点头:“我们家.....经过之前的事,早已经元气大伤,几乎是舍弃了全部家财才保住了如今的安稳......”
德妃知道缘故,心里哂笑了一声。
彭家老太爷这几个儿子都教得好,没有一个是纨绔,通通都算得上有出息,最没出息的彭大老爷,到如今也混了个兵部武库司的主事,因为老太爷总心心念念的拿回曾经靖安侯府的风光。
靖安侯府的男子一个个的不能没出息。
女孩子们也都要发挥自己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瑜侧妃偶遇了醉酒的临江王,她进了宫当了女官,又被皇帝看上,成了皇帝的女人变成了昭仪。
而另外的,自然也有另外的用处。
只是脚踏这么多船,却迟早是要站不稳湿了鞋的。
这回楚王的事就是如此。
楚王谋逆,有关的官员们几乎都被拔出萝卜带出泥的扯了出来,一个个的下场惨烈。彭家也曾在楚王身上下过重宝的-----当年明家的事,彭家便没少帮手。
也为着把这些事压下去,彭家几乎把家财都尽数舍进去了,才投了如今内阁次辅的门路,换了个一时平安。
楚王的事让彭家元气大伤,彭家便打起了卫安的主意-----确切的说,倒也不是卫安的主意,而是定北侯府的主意。
彭家知道卫阳清的一个秘密。
卫阳清自以为隐藏的很好,可是长宁郡主却容易叫人起疑心-----亲生的女儿不肯带在身边教养,宁愿留在京城受苦,偶尔言语里谈及,竟还一副万分不屑的模样,早就让彭大夫人觉出了不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