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春闺密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秦兮

    走了这一步,那往后若是没意外,




一百七十五·打断
    庆和伯夫人嘴上是这么说,可她心里知道,这门亲事多半估计是要成了的-----那方大夫人的内侄女儿家里如今也很成样子了-----方大夫人死命的贴补娘家,娘家那个弟弟还拿钱去捐了个七品的小官儿当着,家中如今有钱又有田。

    那个女孩儿面上也看的过得去,披金戴银的,姿色也有七八分。

    就这样了,还能怎么挑

    她便笑了一声,跟方大夫人算是有了默契,出入都亲热了几分。

    京城中哪个不是人精,看她这副样子便知道她们两家大约是要结亲了,再仔细一问,林三少要娶方家大夫人的内侄女的事也就到处传扬开了。

    因着林三少是名人,这消息传的还格外的快。

    多有为那个姑娘可惜的,外头人看来,林三少家里那可是个苦海----他自己凶悍不说,家里又有嫡母,还有嫡兄,底下还有弟弟,这日子,怎么过怎么磕磕绊绊。

    三夫人提起来便摇头:“方大夫人倒是很愿意的,可是她侄女儿却吓病了。”

    她说起来,觉得好气又好笑:“我爹说,是当真吓病了,听传言吓病的,传言都说林三少杀人如麻,她一个小姑娘,哪里会不害怕的”

    卫老太太正戴着老花镜在灯下看名册,对照着名册,把族人的姓名都给分录好了,也好让人先回云南去,把牌位和墓碑刻好。

    别的做不到,衣冠冢总要尽力立一个。

    听了这话就摇头:“庆和伯夫人糊涂了一辈子,到现在也没能更清醒一些。这个庶子,早不是她能拿捏的住了,她却总看不清楚这一点,这回恐怕是要吃个大亏了。”

    二夫人听不明白,她正给卫老太太把草莓切成小块儿,听了这话便奇道:“便三少不答应,庆和伯夫人面上说的好听,庆和伯夫人能怎么吃亏”

    卫老太太一面念名字,一面看卫安抄录,听二夫人这么问便停下来,把草莓往卫安那里推了推,笑了一声:“三少要她吃亏,多的是法子。”

    说罢又看了卫安一眼。

    卫安便也笑起来。

    可不是,她早就提醒过林三少,说庆和伯夫人在给他看亲事的,可是他分明知道,却并没有做出反应。

    所以庆和伯夫人能到处去传话,指望着坐实了这件事。

    可是她却不知道外头的风向。

    方家......

    哪里能长久得了

    她是郡主,按例初一十五都是该进宫去请安拜见的,方皇后已经称病几个月了,宫中宫务都是德妃在打理。

    这原本就不正常,皇后不是个肯让人的性子,按照她的脾气,如果一切正常,早该管起事来了,可是她到现在都还没管起来。

    隆庆帝也不再去哄着她。

    方皇后还只当她自己是方家人,还只当跟没生儿子之前一样,任性妄为,不断为娘家谋求好处,连端王的事都敢伸手。

    自以为是隆庆帝不得不依她,却不知道正好触了隆庆帝的忌讳。

    隆庆帝越是在乎这个小皇子,就越不可能让方家安稳了-----这个时候小皇子还是个肉团子,他们就敢靠着小皇子要这要那,还敢插手藩王的事。

    等他们胆子再壮一些,等到小皇子再大一些,他们岂不是敢把小皇子都给卖了!

    偏偏方皇后还只跟隆庆帝冷战。

    方家也一点儿也不收敛。

    这岂不是更加雪上加霜

    三夫人和二夫人对视一眼,等问明白了厉害,不由都不再提这话,就算是出去做客应酬,听见别人谈论这桩事,也绝口不提,半点儿话也不插。

    等进了六月里,终于出了件大事。

    &nbs



一百七十六·算账
    方大老爷一半儿是被吓得,一半儿却是装的。

    他心里是知道的,隆庆帝这怕是不痛快了。

    可他心里隐隐觉得,隆庆帝这么不痛快,恐怕是因为跟方皇后闹别扭了,心里还想着,该劝劝母亲,让母亲进宫去劝劝娘娘。

    她心里不痛快,可不就让圣上抓起她娘家人的不是来了

    可是没等到他病好,他就又听接了一个更坏的消息------方正荣竟被判了秋后!

    方家一家子都懵了。

    再怎么也没想到,隆庆帝会这么不留余地,一出手竟就把方正荣的命给要了。

    他向来对方家人都是宽容的,从前方正荣杀了人闹的那么大,都只是让他滚回老家读书,怎么现在,张口就要了方正荣的命呢

    方大老爷还没想通,方家就又出事了。

    方正荣说了,他收了许多孝敬,俱都藏在了方大老爷这里。

    锦衣卫又上了方家的门,连病没好的方大老爷都一并带走了,剩下的方家女眷们,也都让锦衣卫和羽林卫守的水泄不通,连门都出不得。

    从方皇后当了皇后开始,方家就还从来没出过这样的事,方老太太当即就受不住,真的病倒了,方大夫人也如同惊弓之鸟。

    孝敬......

    要说孝敬,方家大老爷收受的孝敬比方正荣多了可不知道多少,怎么现在忽然追究起来她怎么也想不通,几乎快要哭瞎了眼睛。

    方家出这桩事儿,谁也想不到。

    这毕竟是皇后的娘家,谁不知道方皇后受宠,又生下了如今隆庆帝唯一一个儿子可是眼看着泼天的富贵,竟忽然就闹出事来。

    寿山伯老夫人原本说要给方家大夫人的侄女儿做媒的,现在连提也不敢再提了,生怕被别人知道。

    等再过了半月多,方大老爷才被放了出来。

    他这回在锦衣卫里被折腾的够呛,整个人已经瘦的脱了形,回家便开始病起来。

    锦衣卫再来了一回,往书房和各处地方抄捡了一场才又回去,说是方大老爷替方正荣藏匿了贪来的银钱,现如今都抄回去。

    隆庆帝还又把方大老爷提溜进宫骂了一场,骂他不分是非不辨黑白,说他不堪为官,把他身上的官位给撤了,疾言厉色的斥责了一番,让他以后不许再惹事,否则就要重重的惩治他。

    连带着方老太太这样老天拔地的人了,宫里也来了皇后懿旨,狠狠的把她给申饬了一番,说她纵容子女胡闹,仗势欺人。

    方家这回连最后的爵位也没保住,光秃秃的什么也不是了。

    庆和伯夫人大张着嘴巴,再也不敢提什么跟方家那个侄女儿结亲的话,只是皱了眉头闷闷的坐在窗口:“怎么说倒就倒了呢......”

    庆和伯却看出些关窍来,想着最近方家的风光,再想想儿子当初听见这门婚事时似笑非笑的模样,打了个冷颤,严令她:“不许再提!咱们家何曾跟方家有过什么约定,你若是再说起来,连你自己也没好处!”

    可是他心里却知道没那么容易善了。

    恐怕林三少早就知道了-----他是圣上的心腹,圣上要办方家,他会不知道的

    难怪他从来不去应酬的,更从不听庆和伯夫人的话,那天竟却跟着去了方家观礼,哪里是观礼,恐怕分明早就存着要查方家的心了!

    他早就知道方家要出事,所以才那么沉得住气,既不说应,也不说不应,冷眼看着庆和伯夫人跟方家大夫人亲近.....

    这事儿跟他自然没关系----他是隆庆帝心腹,隆庆帝对他的事心知肚明,肯定只会觉得他嫡母不好......

    庆和伯叹了口气



一百七十八·少年
    林三少总是有让场子冷下来的本事,沈琛见了他便又恢复自己的本性来,抱着双臂朝他冷哼了一声:“又有你的份!”

    这是嫌他多嘴了,林三少也不跟他生气,往茶盘上看了一眼,自己施施然打横坐下来,看也不看沈琛一眼,自顾自的给自己倒茶。

    他仪态悠闲,一套动作做下来行云流水般顺畅,透着十足的写意,等过了一会儿才点头:“卫七小姐说的也没错,原本就是这个道理,人心难测。与其留在京中,倒不如去的远些。”

    楚景行的婚事只怕立即就要定下来,这个时候沈琛还留在京城碍眼,到时候楚景行怎么可能看得惯他

    原本就已经有隔阂了,要是隔阂进一步加深,还不知道将来到底会闹到什么地步。

    沈琛并没说话,他这一去市舶司,负责东瀛那边的朝贡市易之事,实在是个难得的肥缺,西北那条线既然全面在缩,自然要想新的财路。

    而父王,把这一条路给了他。

    虽然是因为楚景行是世子,这些事必不能沾手,可是楚景行心里要说没疙瘩,那是不可能的。

    他笑了一声,撇开这些不提,挑了挑眉冲林三少笑了一声:“要恭喜你啊,不动声色就摆脱了那门亲事,你那个嫡母,恐怕嘴巴都要气歪了吧”

    庆和伯夫人的确气的不行,前两天一听见方家出事,先是不可置信,而后等方家果然出事了,她又吓得不轻,竟把自己吓病了。

    林三少面无表情,过了片刻,似笑非笑的微微翘起嘴角:“她恐怕又要多病一阵了。”

    卫安抖了抖,觉得身上的鸡皮疙瘩落了一地。

    这人分明是有能力一把把嫡母捏死的,可是他偏偏就是不。

    他什么也不做,只是一天活的比一天好,一天过的比一天风光,由着他的嫡母愈发的愤怒疯狂嫉妒,陷入死循环中,脱身不得。

    庆和伯夫人陷入了一个死局,进进不得----这个庶子实在太有能耐,什么招数在他身上都不管用。退也没法儿退----早已经结成了死仇,双方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这样胆战心惊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熬,一天比一天难过。

    这样的复仇手段,偏偏又让外头的人什么都说不出来,还只觉得庆和伯夫人刻薄寡恩,这么多年了苛责庶子,可这庶子却总是由着她闹。

    果然不愧是上一世既能在隆庆帝手里混饭吃,又能当临江王心腹的心腹。

    沈琛也跟着笑起来:“再病上几回,恐怕真的就把自己磨死了。真是一叶障目。”

    他是知道林三少从前过的日子的,对庆和伯夫人半点好感也没有。

    卫安也没有,她想起庆和伯夫人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长宁郡主来,总归不是什么好回忆,她也就干脆不去想,顿了顿还是先问沈琛:“你要插手船运生意吗”

    可是福建沿海那一片向来有倭患,很不太平。

    若是想做船运生意,恐怕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成事。

    上一世沈琛就在这上头栽了个大跟头-----那时候她已经快嫁给彭采臣了,听说沈琛出海去查走私军火的事,差点儿死了。

    临江王还把这事儿作为成化帝----也就是楚王不慈的罪状,揭竿而起。

    沈琛坐下来摇头:“还没到那儿,正是毫无头绪的时候,等到了那儿,再说罢。”

    这也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他要过去,也会带上许多谋士能臣,临江王总会给他打算好的,卫安垂下眼睛想了一会儿,终究还是没有再



一百七十九·芥蒂
    烈日炎炎,从十一岁夏天到十二岁的夏天,卫安终于拿回了属于自己的郡主封号和身份,也看着楚王如何倒台,顺手剪除了长缨长公主和李桂娘的助力李韶。

    算一算,这一年过的也着实太跌宕起伏。

    卫老太太见她回来,让她下去换了家常衣裳,搂着她让翡翠把在井里冰着的枣子和水晶葡萄拿上来,这才跟她说起陈夫人来过的事。

    卫玠年纪的确不小了,卫琨已经娶了媳妇儿,上头的卫珹和卫琅两位哥哥虽然还没成婚,却也都已经有了人选,最近正相看着,若是合适也该定下来了。

    唯有一个卫玠,不过也就比卫琅小了一岁,却到如今也半点儿消息还没有。

    定北侯府的爵位去年才发放到卫阳清身上,卫老太太和卫阳清的意思,都是不这样早去上册世子的折子,以免更出风头惹出事端来。

    可就算是这样,他也是定北侯府的世子,眼看着以后就要承袭爵位的,亲事尤为重要。

    卫老太太思索片刻便道:“陈家是门好亲,绵绵从前纵然有些不如人意之处,如今经过事了,也都如意了。只是......”

    还是有两件麻烦事,一是陈家位高权重,毕竟是都察院都御史,实在太惹人眼,二是陈家毕竟还跟方家沾亲带故,怕到时候说不清楚。

    卫安知道卫老太太忧虑的是什么,想了片刻便道:“问过哥哥了没有婚姻是结两姓之好,还是要哥哥心里如意才最重要。”

    卫老太太早习惯了卫安不讲规矩,所以才连卫玠的婚事也跟她商量,听她这么分析起来也不觉得哪里不对,只是摇了摇头:“还没问他的意思,还是要先看看陈家这条路可不可行......”

    “可行的。”卫安便道:“这回方家出事,保奏方家的折子那么多,可里头并没有陈御史的,陈御史向来是圣上的肱骨之臣,他铁面无私嫉恶如仇的名声已经传出去了,连自己妻子家也不给面子,铁面无私到这个地步,他把女儿嫁给谁,圣上没那个心思多管的。”

    嫁娶嫁娶,总不能每户勋贵家都非得往低处去寻媳妇儿,否则这日子哪里还能过的下去,隆庆帝难道不知道多少勋贵家就靠着儿媳妇的嫁妆发财

    换成卫家,他一样会是这个想头。

    现在要担心的反而是卫玠自己愿不愿意,卫安也觉得陈家确是一门好亲,陈御史是个脑子再清醒不过的,从来不趋附党派,却又能自保,这样的人家,还能有什么不满意的

    何况门第又相当。

    卫老太太便道:“我让他父亲去问问他的意思。”

    卫玠到底是对长宁郡主的事存了芥蒂,对卫老太太和卫安都有些疏远了,这也是不能强求的事,卫老太太也着实没有心思一天天嘘寒问暖,关系一直不冷不热的。
1...8283848586...3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