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杂家宗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胖一点

    绕是这般场面不是第一次了,小姑娘的心里还是不由地郁闷难当。

    她林芝自己大小也算个活泼可爱,青春靓丽的俏佳人,放在外面绝对吸睛无数,但只要她站在梅方身边,那风头全让师兄抢去了。

    如果说林芝和梅方是两个女人,那林芝姿色不如人家,被艳压一头也就罢了,她林芝也不是什么妒芳嫉花的性子,拿得起放得下。

    但偏偏整日打压她的,是个地地道道的纯爷们,这就非常难受了。

    一个女人,吸引男人的魅力,还不如一个男的,这绝对是个莫大的耻辱。

    当然,林芝是不知道后世那些逆天女装大佬的存在,不然她肯定明白,什么是非战之罪

    不过,值得肯定的一点是,梅方绝对是比后世那些女装大佬还要妖孽一层的存在。

    毕竟他不女装,不开美颜,也经常得让人梆硬

    在这点上,马晋颜元朱云风景康帝,以及经常来云庆班看戏的男戏迷们应该深有体会。

    :这是补昨天的,之后还有,另外求点保底月票




第三百九十二章 吃劲爆的瓜
    云庆班,梅方卧室

    林芝被梅芳的笑容晃了晃,然后气恼道。

    师兄笑什么,难道小妹说的不对吗,此番你一口气起码推了两三千两的利事,你自己也一点不心疼?。

    心疼,心疼的都不用你替我睡不好觉,我昨晚就一夜没合眼,今早起来和朱大哥商议时,心还是攥着的

    梅方收起了笑容,老实回答道,娇容上露出淡淡的苦笑。

    那你为什么把这些唐会都给推了?林芝听完梅方的话,脑袋更迷糊了。

    因为我这两天的风头太盛了!梅方凝声道。

    看着林芝还是一脸不解,梅方轻笑一声,伸手揉了揉林芝的脑袋,解释道。

    我的好妹妹,你忘了咱们是什么身份,伶人戏子,下九流的行当。

    明面上看着你师兄我是京城戏迷最追捧的大角儿,号称京城第一名伶,到哪人家都得给几分薄面,风光无限。

    可这其实这都是假象,撕开这风光表皮往里一看,我也只不过是那些权贵人家眼中的玩物罢了。

    眼下我名声正旺,大家给点面子都捧着,但若是一个不好,你哥从上面摔下来,数不清的人过来踩我,落井下石。

    林芝小脸被梅方说的有些害怕,但还是问道:那师兄,你这是故意避风头的。

    梅方点点头,将手中的剑挂在墙上,道:原本我应子升兄弟相邀,半月之前接了那的访谈,本想的就是露面帮忙吆喝两声,壮壮声势。

    可没想着这势头着实太猛,火遍京城不说,连带着我因为那个访谈也陷入风暴之中,名气大涨。

    其实这倒也是好事,咱们唱戏的,吃的就是名气饭,名气越高赚的越多,要是往常,我早就趁机捞一笔了,但此番不同。

    这之势太过迅猛,整个京城上上下下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马晋兄弟是驸马爷,有皇上在背后撑着,自然能够应对这些,可咱们不同,说白了就是一群无根飘零的戏子。

    平日里闷着头赚些钱财也就罢了,无人和咱们计较,可若是在这风头最盛的时候,出来招摇,那就会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所以,无论有多少人持重金相聘,我都推迟不去,为的就是避避这趟风头,反正名气已经涨上来了,等这边关于我的风波渐熄,再出去唱堂会也不迟。

    这点朱大哥也是同意的,如今损失些钱财,总好过云庆班被人盯上。

    林芝有些懵懂的点点头,眼中还有些疑问:师兄,不就是的一篇文章吗,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吗,你会不会有些太过谨慎了。

    梅方美目盼兮,调笑道:你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又哪里知道的影响,殊不知你师兄我,现在可是京城的风云人物了。

    如今在外面聊天的,十个人里面得有两队在讨论我的。

    切。

    林芝不屑的撇撇嘴:就知道吹牛

    林芝这是想差了,梅方的这句话还真不是吹牛,这两日的京城,话题度最高的还就是她师兄梅方。

    名人访谈录作为的重头戏,无论是板块的排版页数规模还是在刊中位置,都能排进前三之列。

    又加上梅方京城第一名伶的名头,更是吸引了一些吃瓜百姓的强势围观,关于梅方的访谈一现世,就引起了广泛讨论。

    名人效应,在后世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指名人的出现所达成的引人注意强化事物扩大影响的效应,或人们模仿名人的心理现象的统称。

    通俗而露骨的来讲,就是利用名气刺激消费,亦或者扩大事件或物品影响。

    的名人访谈录走的就是这个路子,在信息流通堵塞的大乾,像马晋梅方这样的名人,虽然每个人传说无数,但对大众来说,其形象还是神秘而遥远的。

    绝大部分的人对于这些马晋名人,都是只闻其名未见其声,对其的印象都是道听途说或者凭空臆想,却从未真正接触过其人。

    而名人访谈录的出现,就恰恰弥补了这个空缺。

    在第一刊的名人访谈录中,由柴月询问,梅方口述,后经编辑整理出来的我是戏痴梅方一文中,大众详细的了解到了梅方的半生坎坷。

    幼时孤儿,无父无母被师父收养,传授技艺,因天赋异禀,又下的工夫钻研,年仅十三岁就成为戏班台柱子,十五岁就成为府城首屈一指的角儿。

    后来师父身故,二十出头的梅方硬生生的挑起了戏班的大梁,用了两年时间,将庆和班带成了在整个南方都小有名气的班子。

    后来梅方放弃发展势头良好的南方地盘,毅然决然的带着一帮人来到了伶人圣地京城,欲将师父留下来的戏班发扬光大。

    到了京城,和现在的知己好友朱云风合伙在京城开班,谁料还未起势就被马晋凭借评书一把水给扑灭。

    后来梅朱二人和马晋化干戈为玉帛,合作,梅方借此大火,却被同行诬陷算计,后来凭借入宫唱戏才挺了过来,后来慢慢成为了京城第一名伶,还将师父留下的戏班做成了京城九大园子之一。

    温和努力坚毅奋斗励志!

    这是梅方在这篇文章呈现给大家的印象,也让他从之前单薄的形象中,渐渐变得丰满起来,甚至之前许多因为梅方那张盛颜而对他不喜的人,也因此对其大大改观。

    更别说那些本就喜欢他颜的戏迷,心中的喜爱更甚三分。

    而且名人访谈录中不单单只是记述梅方的过往,为了话题性,梅方还在深受被马晋采访培训后柴月的示意下,深谈了他和马晋的友情以及当初和同行争斗的一些内幕。

    甚至还小小提及了一下入宫唱戏的事宜,虽然浅谈而止,但也让那些没见过世面吃瓜百姓们惊喜不已。

    要知道,这可不是市井流传的小道消息,而是当事人亲口认证的,虽然没有那些传说听起来刺激,但真实性可是杠杠的。

    能吃到如此劲爆的瓜,百姓们表示很满意

    也因此,梅方在这两日所引起的关注和话题度,堪称爆炸。

    要知道,梅方是什么人,京城第一名伶,以他的名气,都承受不了这个话题度,从而称病避风头,虽然有其性子谨慎的原因在内,但也是侧面表现出他如今在京城有多火爆。

    同样,这也说明了的影响力。



第三百九十三章 组团刷名声
    七月初三

    一个月的婚假早就结束的马晋,心里再不情愿,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凌晨就从被窝里爬起来,扔下娇妻,苦哈哈骑着墨麒麟赶往宫里上班。

    其实若不是颜易大势未定,马晋真有心向老丈人景康帝讨个清闲职位,自由自在的当他的驸马爷。

    反正马晋也无心仕途,又不指这个养家糊口,有驸马的名头撑着,其实他有无官职在身都无所谓。

    毕竟马晋最初入仕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为了保全家业,而如今他已然成了皇室的五驸马,名正言顺的皇亲国戚,朝廷朱紫重臣都得给他面子,比如今的小小的五品御史可要威风多了。

    以马晋现在的身份,非顶级权贵才敢对他动点小心思,还要权衡是否值得,这还是老丈人在位时,若是等颜易登基,马晋作为其唯一的亲妹夫,这些人连小心思都不敢动。

    当然,这是日后颜易登基的待遇,眼下马晋的日子还没那么逍遥,距离他刀兵入库,马放南山的日子还远着呢。

    而且若是没把大舅子扶上位,他连如今的舒心日子都没有。

    骑在墨麒麟身上赶着路,闲着无聊的马晋竟然开始幻想起颜易上位之后自家的舒爽生活,脸上慢慢露出惬意的微笑,直到看见宫门,才猛然收起笑容。

    这些事在心里想想过些干瘾就行了,若是被景康帝察觉出来,估计他那位老丈人不介意让他小女儿来个二婚

    关于马晋监察朝仪的工作,没什么说的,从去年三月入职到如今,马晋干了也快一年半了,从副手成为主官,对殿中侍御史的工作早就熟门熟路了。

    待朝会结束后,马晋照例给靳凤伦记上一笔,这是他自打到了殿中侍御史衙署之后的习惯,每日风雨无阻。

    不过这个习惯也维持不了多久了,眼下这个前工部尚书因为失去景康帝的信任,早已风光不在,虽然现在仍任工部三把手右侍郎,但实际上早已被排挤出工部的核心圈,朋党尽散。

    连之前一直和他同进退的弟子左侍郎洪涛,也渐渐和其疏远,朝中已有传言,说靳凤伦已经向景康帝透露出要告老还乡的意愿,景康帝也已经同意,估计年底前工部就得换老三了。

    而且靳大人除了仕途将尽,财路上也让马晋弄的很是狼狈,除了把鼎香楼的两家新店开在靳家有投资的酒楼旁边旁边,马晋还弄的靳大人有大半年没有拿俸禄了。

    他的俸禄,全都因为马晋记录的朝会失仪折子被景康帝扣光了,而且还倒欠了朝廷半年薪资。

    混到这个地步,也怪不得其要憋屈的辞官还乡。

    看着靳凤伦佝偻着腰,苍老异常的背影,马晋的心里也不免有些幸灾乐祸。

    笑话,以马晋睚眦的心性以及两家的仇怨,他每日都巴不得盼对方死,又岂会产生同情的情绪。

    更何况马晋可没忘记在兖州靳家造下的孽,和靳凤伦这老帮菜在自己在兖州时是怎么报复自己手下的,要不是景康帝给力,估计他也得让其给办了。

    还同情他?

    要不是马晋为了顾全颜易大局,避免节外生枝,他早就迫不及待的向靳凤伦落井下石了。

    毕竟那老帮菜虽离官场,但门生故旧还在,马晋若是针对其,这些人定然出手维护,像那工部左侍郎洪涛,表面上和是那老帮菜关系疏远,但谁知私底下是不是他们故意放出的烟雾弹,为了不牵连洪涛,估计佯装不和迷惑旁人的。

    就算二人关系不再亲近,那洪涛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恩师受马晋欺负,身为弟子,眼睁睁的看着恩师受人欺凌而不闻不问,他日后该怎么在官场和士林立足。

    为了一时之气,生生给颜易招来一个工部二把手的敌对,这个买卖不合算,毕竟报仇什么时候都可以,而夺储之事大于天,二者孰轻孰重,马晋自己还是拎得清的。

    目送靳凤伦的身影离开大殿,马晋合上手里的折子,他今天的工作就算是告一段落,一会再去殿中侍御史衙署里看看,就可以回家吃早餐了。

    只是今日有些出乎马晋预料的是,以往在朝会中当小透明的他,在出殿的时候,竟然被几个朝中大佬给围住了。

    内阁次辅游见,都察院一把手左督御史蔡阳,刑部右侍郎号称刑部之虎的曹达华。

    两位一品,一位二品,三个朝廷重臣联袂拦住了马晋的去路。

    其实拦马晋的这三人也不是一伙的,马晋看他们也互相愣住的眼神,心里也猜出这三位应该是都正巧有事寻自己,结果撞在了一起。

    三位大人,寻下官何事。

    便见周围气氛有些尴尬,马晋当仁不让的先挑起了话头。

    咳咳~

    蔡阳和马晋关系熟络,率先开了口子升啊,老夫这边只是小事,你先和二位大人谈,咱俩的话日后再说。

    说罢,蔡阳就和三人告辞离去,马晋也恭敬的向其送别,不说蔡阳是他顶头上司,单是之前其在都察院对马晋的关照,马晋也得敬着人家。

    其实蔡阳寻自己何事,马晋心里也大致有数,无非是因为他刊载的那篇劝学文章,反响甚好,所以过来感谢一下他。

    要知道作为当朝一品大员,士林大儒,蔡阳因为在京城引起的风波,不比梅方逊色多少。

    尤其是士林,他的那篇励志劝学文,广受后晋学子们的好评,齐赞其文有唐代韩昌黎之风,蔡阳在士林乃至民间威望大涨。

    要知道,蔡阳可不是梅方,对自己突然暴涨的名气,因为消化不了而避之若疾,以蔡阳的根基和身份地位,再高一倍的声望他也能坦然受之,他巴不得把自己捧为当代圣人呢。

    毕竟蔡阳作为景康帝的心腹,只要他没有结党营私之嫌,名声再大,也无碍他在景康帝心中的地位。

    此番因为一篇文章,蔡阳得了这么多好处,当然要谢谢马晋这个幕后功臣。

    另外,蔡阳虽然以公正无私著称,但也不是顽固不化之人,这次因为尝到了甜头,蔡阳也多少有些和马晋加以亲近的意思,毕竟随便写篇文章就能刷这么大名声的好事,目前马晋这里是独一份。

    而此时,再次目送了蔡阳离开的马晋,把注意力放在剩下的两位大佬身上。

    如果他没猜错的话,这两位大佬应该都是为了二来,而且目的恐怕就是蔡阳心里一直惦记的——刷名声。

    。



第三百九十四章 内阁阁老的难处
    乾坤大殿

    蔡阳走后,马晋看着大眼瞪小眼的游见和曹达华二人,又笑问道。

    二位大人,寻下官何事。

    刑部右侍郎曹达华,是个高壮黝黑,面容憨厚的中年人,见到此三人僵持在这里,主动做了退让,和蔡阳一样,向马晋二人告辞离开。
1...191192193194195...3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