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杂家宗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胖一点

    不过佟万哲也不是盖的,作为前京城第一书商,他在书商行当里的人脉可不少,东奔西走之下,又开出了明显优于新华很多的条件后。

    终于有一些书商,还是受不了白花花银子的诱惑,偷偷摸摸的和文华堂勾搭在一起,想瞒着新华的同时赚笔外快。

    不过,这事不是他们想瞒就能瞒住的,以新华如今在书肆行里的势力,这边这些书商刚和文华堂商议好,那边安逸就得到了消息。

    于是,平日温和儒雅面容示人的安掌柜,难得在书店发了一场大火。

    在安逸看来,这些黑心书商明知道新华和文华堂不对付,而且在自己警告过后,仍与其合作,无异于**裸的背叛。

    所以,再请示了马晋之后,安逸派人将这些和文华堂合作的书商一一查探清楚后,全部列入黑名单,放出消息,新华永远不和其合作。

    在即将发售下部的背景下,安逸此举可谓是硬生生的在那些书商的身上削下两块肉来。

    毕竟根据上本书的经验,下部必定大爆,和其产生的利润相比,还远不够看。

    这些贪心书商明确的说明了什么叫做本末倒置,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

    当晚,悔的肠子都青了的书商们,联袂上门告饶,却被拒之门外,安逸连面都没露,让人捎了一句话。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第三百七十六章 雷霆万钧,新华大胜
    安逸盛怒之下,对那些背叛的书商的处理毫不留情,在新华合作的书商中也引起很大反响。

    亲近新华的,自然拍手叫好,继续拥戴新华,痛批叛徒,大表自家忠心。

    而有些小心思的,也被敲山震虎,看到了这些反骨仔的悲惨下场之后,那些小心思也悄悄的收敛起来。

    不过安逸此举虽是干脆利落,大快己方人心,但也彻彻底底的把那些反骨书商推向了文华堂那边。

    毕竟没了,他们就更要抓住这里,否则此番不是竹篮打水吗。

    而佟万哲也抓住机会,对其大加笼络,甚至不惜又让出一部分利益,为的就是让文华堂牢牢掌握住自己的外地渠道。

    对此,安逸自然也自然也清楚,不过他并不是太在意这些书商的去留。

    说实在的,书肆行在马晋横空出世以前,虽不算什么日薄西山,但也绝非什么暴利行当。

    干这行,赚些养家糊口的银子还行,偶尔也能发笔小财,但要指着它发家旺族,走向人生巅峰,那是不用想了。

    但等马晋出世之后,创立新华,以一本搅动京城满城风云,再以火遍京津两地,如今更是外销数省,狂卖几十万本。

    在黄河以北,京城晋马的名声不说妇孺皆知,起码也是广有薄名。

    而且马晋不止自己名利双收,更是在京城带起写作风潮,在他的护佑下,写硬生生的成了一个行业。

    并以此为基,原先半死不活,浑浑度日的书肆行当,也重新焕发出第二春,不少书商都借此在这次马晋掀起的浪潮中,发家致富。

    在这一点上,受益的所有书商,哪怕是佟万哲在内,都得承马晋的情。

    而之前那些背叛新华的书商,包括其他和新华合作的书商,并非所有人都是一开始就有如此实力的。

    而他们之所以能有今日之风光,攒下这般家业,很大的程度上就是依靠着新华才起的势。

    当然,这说的只是一部分,这其中也有本身就实力强劲的书商,比如云家,没和新华合作,以前就是天津最大的书商。

    但不可否认,云家和新华合作之后,本就实力最强的他们,更是一举压下天津其他书商,如今在津门府一家独大。

    所以,即便这些书商不是完全靠着新华起家,新华也在其崛起的道路上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而正因如此,安逸才对此不怎么放在心上,他对新华很有自信,既然新华能将你扶持起来,同时也能让其他人崛起。

    背叛新华哪有那么简单就没事了,拉入黑名单只是第一步,之后安逸打算,用新华的力量在当地另扶持一家书商和其打擂台,对其进行全面压制,活生生拖垮他。

    这才是安逸的杀招所在

    不过眼下安逸还没空搭理他们,他如今的注意力在京城文华堂这边,等京城事毕,他安大掌柜抽出空来,再和这群二五仔好好玩玩。

    文华堂外地渠道已经理清,这点安逸还无法应对,毕竟新华还没有这么大的势力,就是可以操纵己方书商围攻对方,也不太现实。

    毕竟书商们和新华合作是为了赚钱,不是来帮新华同文华堂斗气的,要是有利可图,还则罢了,但若是不惜损害己方利益,也要打击对方,就明显不符合书商们的要求了。

    真要是新华威逼众书商死咬着文华堂不放,恐怕众人明着不说,背地里也会颇有微词,事关新华的和名声,不到万不得已,马晋和安逸都不会动用此法。

    而且外地发售范围宽广,又太过分散,不便压制打击,再加上其销量也远远不如京城,属于销量的支脉,所以在安逸眼中,新华和文华堂真正的战场,还是在京城。

    五月二十九

    为了阻击,在前期无论是宣传还是备货都显不足的情况下,安逸毅然将杜山官步二人的新书一同发售。

    与此同时,杨师杰的中部,也在加紧排版印刷中,预估两日后作为新力军,加入战场。

    此次发售三本新书,新华已经几乎不抱着赚钱的心思,只要能回本就算不亏。

    安逸只一个目标,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狠狠把文华堂的势头压下去,让大家明白谁才是书肆里的龙头老大。

    同时,也是警告那些蠢蠢欲动的书肆,书商以及作者们认清时务,不要总胡思乱想,将最近书肆行作者圈里的浮躁之风肃清一空。

    此战,赚钱是次要的,甚至成绩都是也不重要,唯一的目的就是阻击,将它从巅峰打落凡尘。

    因为随后即将发售的下部,新华和安逸可以轻松面对这三本书损失的利润。

    三位作者的稿费已经一文不落的给了,是按书店原本给他们新书估算的最高销量的稿费分红,而且在其上又另加了三成,作为补偿。

    虽然三位作者表示自愿为新华出力,不需要另加的稿费,按实际销量给就可以,但安逸并没有同意。

    稿费只是小钱,全省下来也没多少银子,但新华优待作者可是东家的死令,也是新华向外界竖的牌子,丝毫玷污不得。

    没了后顾之忧,安逸两书齐发,全城铺货,加大宣传,以这两年新华所积累下来的势力,毫无保留的向文华堂侵压而来。

    新华的实力不是说着玩的,全力爆发之下的力量,让人心悸。

    五月二十九日,在官步杜山两位老牌成名作者的夹击下,唐云宣的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当日的销量比昨日下降了三成有余。

    五月三十日,两方继续缠斗,以新华这边不计销量,不计利润的攻势下,已露败势,又比昨日下降了两成,勉强支撑。

    五月三十一日,生力军上进入战斗,三书合剿,销量彻底崩溃,当日销量将将过千,提前进入尾声。

    待六月初六,盗版出世,文华堂停止销售时,其销量将将到了六万五,同时京城的失利也影响了外地销量,各书商对其持保守态度,文华堂只外批了一万五千本。

    最后,销量勉强过了八万本,虽不算少,但和之前预估的十万起的成绩,相差甚远,而且唐云宣妄图追赶柴月刘勉的心愿付诸一炬。

    同时这次新华对文华堂的雷霆打压,极大的震慑了整个行业,新华的龙头位置越发稳固,

    而刚刚有崛起之势的文华堂,再次因此泯然无声

    :呃,我高估了我的手速,第三更得熬夜了,明天早上发



第三百七十八章 《封神》下部发售
    新华大胜是意料之中,要是没胜才会让人诧异。

    三位成名作者,其中两位还是京中老牌作者,每人发售三本以上小说,名声甚广,剩下那位虽是新人,但也是新华力捧的作者,成绩不错,小有名气。

    三人以刚上市,正是势头最猛时的新书,合力围剿销售巅峰期已过的,且还是不计成本,不管销量,不问利润疯狂打压。

    如此之势,哪怕是马晋发书也得被咬块肉下来,更何况是远远不如他的唐云宣

    不过,虽然文华堂被新华打压了一番,成绩有些不如人意,但唐二少的才气还是摆在那的,写的精不精彩,明眼人一望就知。

    再加上,其在新华层层围堵下仍狂销八万,数据惊人,颇有传奇色彩。

    本就小有薄名的唐二少,更是因此名声大噪,从一个纨绔子弟变为风流才子,一时间成了京城最炙手可热的作者。

    就连二少去天香楼照顾生意,姑娘们的声音身段都比以往软甜了一些。

    如今不少人都觉得,若不是新华插手,唐二少很有可能,凭赶超刘勉师兄妹,成为马晋之下最卖座的作者。

    哪怕如今销量暂逊一筹,也是柴月二人沾了新华的光,若真刀真枪的比试起来,汤二少的赢面很大。

    对于外面的这些种种言论,新华并没有回应,除当事人柴月师兄妹忙着筹备,懒得搭理这些杂事外,也有掌柜安逸的一份私心在。

    说实话,在安逸心中,觉得新华这次有点胜之不武,当然,商场如战场,打仗自然就要不择手段的摧毁对手,安逸也算商界老人了,自不会作那些小儿姿态。

    只是安逸身上素来有些文人习性,重君子之风,在他看来,打压文华堂无可厚非,但是没必要牵连唐云宣这个无辜的作者。

    双方大战时,自然管不了这么多,唐云宣新书交给文华堂发售,那就是文华堂的人,是新华的敌人,无论是新华还是安逸自己,肯定都不会对其留手。

    但如今大战告捷,安逸就没了继续针对唐云宣的意思,在他看来,就算要针对,也是针对文华堂,唐云宣和文华堂只是合作关系,没必要非追着他不放。

    此番,关于唐二少和柴月师兄妹孰强孰弱的风波,闹得不小,因为柴月他们不理会,安逸也没贸然插手。

    只是让人严格监控事态发展,以防万一出现不利新华之势,立刻控制局面。

    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此事的另一方事主唐云宣也同新华一样,沉默不语,对此毫不表态,也从未借此生事,抹黑新华的行为,这让很多猜测此事是唐二少自己掀起的阴谋论者们跌破下巴。

    也因此,安逸对唐二少的观感很好,再加上他很欣赏唐云宣的才气,所以特意派人上门递上帖子,他在鼎香楼摆宴请唐云宣吃顿饭,一是结识,二来顺便试试能不能将其挖到新华这边来。

    毕竟唐二少的本事确实不小,但以销量论,绝不亚于柴月刘勉中的一个,如此俊才不入新华麾下,反倒是佟万哲那个老王八搅和在一起,这是安逸不愿看到的。

    所以无论是于公于私,安逸是真想把唐二少挖过来。

    请唐云宣赴宴之事很简单,唐二少听闻是新华书店掌柜有请,爽快应约。

    席间和安逸二人聊的也很投机,有说有笑,互相隐有相见恨晚之意,一顿饭下来,不说是结为知己,起码也算半个朋友。

    但虽然话说聊得很投机,但唐二少并未答应安逸所邀,原因有很多,但明面上唐云宣还是以钱为由,婉拒了安逸。

    唐二少在文华堂的发售新书,不要稿费,只分分红,直接拿新书利润的两成,这个待遇是安逸没资格做主的,马晋也不会答应。

    其实当初唐云宣和刚出道的刘勉对垒时,马晋也曾起了爱才之心,动过挖墙脚的念头,只是和如今一样,唐二少开价太高,马晋退却了。

    不是出不起这个钱,以马晋的身家养十个唐云宣也够了,而是不可能因为他一个人,打破了新华花了几年时间,才慢慢制定下来并不断完善的作者薪酬体系。

    也许唐云宣潜力很高,但是和整个新华所有的作家相比,他的分量还远远不够,有马晋这根定海神针在,新华底气十足,多他少他一个作者都无所谓。

    说白了,还是实力不行,唐云宣的销量成绩虽然不错,但还没到新华舍下血本挖他的地步,如果他的成绩能和马晋并肩,那么这些所有的阻碍都是虚的,毫不存在。

    安逸失望而归,唐云宣微笑的送其上车后,转身回头,脸色已经变得异常平静。

    前文说过,唐云宣天资聪慧,虽不喜过问世事,但不代表他对此一窍不通,方才他拒绝安逸,除却钱的缘故,更大的原因是唐云宣不想和马晋牵扯的太深。

    或者准确的说,是唐云宣身后的唐家不想马晋身后的肃王颜易牵扯的太深。

    唐二少老爹唐兴,乃是禁军虎卫军大统领,身份敏感,最怕的就是这些皇子有联系。

    皇子禁军兵权,这三件东西加起来,对皇帝来说有多忌讳,自不必多说,搞不好就是满门抄斩的罪过。

    所以在唐家有一条铁令,唐家子弟干什么都行,就是不能和皇子有交集,绝不参与到夺嫡之争中。

    所以哪怕是安逸开出唐云宣满意的价格,他也不会投靠新华,除非有一天,颜易当上皇帝

    说到这点,就不得不提到之前论战时,唐云宣为何老实不说话的原因。

    要知道唐二少可不是个好脾气,在这些权贵子弟中也算比较火爆的了,一言不合就动手的事也不少干,而这次之所以这么怂。

    原因很简单,他不想得罪马晋,除了马晋是当朝驸马,身份尊贵,他得罪不起外,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马晋是肃王的妹夫。

    唐二少永远忘不了上个月,自己在自家唐府密室中,偷听到父亲和大哥说的那个秘密。

    皇上有意立皇四子为储

    想到这,唐二少又转过了身子,看向安逸离去的车驾,眯了眯细长的眼睛,嘴角带笑。

    大局未稳,不着急下注,不过打好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

    那位唐二少的心思安逸不知道,回到书肆,安逸就很快将唐云宣抛之脑后,忙得脚不沾地,一直到六月十四日,安逸才算闲下来。

    不过安逸身体闲下来,脑子却一直紧绷着,丝毫不敢怠慢。

    因为明日,就是下部发售的日子




第三百七十九章 黄河以北,无人不晓马晋之名
1...183184185186187...3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