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限无敌

    景色很美,可是在回廊阁楼之间的死人却破坏了这种美感,整个大宅子没有一个活人,不管男女老少纷纷被砍死,一些年轻女子被脱得精光,下身一片狼藉,在死前更是遭到了侮辱。

    许定邦知道里面更是如此,还是别让朱江看到的为好。许定邦拉住朱江说道:殿下,这里血腥味太大,咱们还是出去吧!

    那里知道朱江看到死人后已经红了眼睛,甩开许定邦跑出门去,分辨出刚才那伙明军进了那户人家,然后拔出横刀跟着冲了过去。

    许定邦看到朱江受刺激,知道事情不好。他老于战阵,知道有些人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死人心里会发生变化做出种种出格的事情,但是现在发狂的这个可是皇帝的皇子,大明的亲王,如果朱江受了点什么伤实在对不起皇帝对自己的提拔之恩。

    许定邦赶紧带着手下也追了出去,正看到朱江跑进一户人家。

    朱江刚进门就听到里面一片救命求饶声,还有妇女痛哭声和临死前的惨叫声。那伙明军为首是一个班长,正从一个女人身上爬起来,看到朱江进来,还以为是那个部分的兄弟,笑道:兄弟你来晚了,不过你喜欢这个给你爽爽!说完指了指地上那个还有一口气的妇女。

    朱江看到那个妇女边上就是一个两三岁的婴儿尸体,脑袋少了半边,看样子是这帮家伙动的手。朱江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抄起横刀向那个班长砍去。

    那个班长没想到朱江说动手就动手,幸亏他刚才只脱了下半身的甲胄,上半身的甲胄没有脱,再加上明军的板甲质量极其好,朱江的横刀只是划开了板甲并没有伤到那个班长分毫。

    那个班长跳到一边,看到自己身上没受伤心中暗叫侥幸,伸手拔出那妇女身上的横刀指着朱江骂道:你个家伙疯了不成,老子好心好意让你快活你还砍我?看我不弄死你!说完那个班长挥舞横刀冲了上去。

    朱江虽然身材高大,但是毕竟才十五岁,参军不到半年,那里是这帮老兵油子的对手。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许定邦赶到了。

    许定邦看到那个班长对着朱江来了,不在犹豫,从怀中掏出短铳就开了枪。明军的板甲是牛逼,可是对上火枪也不行,更何况许定邦距离那个班长不到二米距离。火枪的十二毫米铅弹在火药的加速下,直接撕开板甲和后衬的牛皮,在那个班长的身体上开出了足有拳头大的口子。

    打死那个班长后许定邦对身后的手下说道:一个不留,全都杀了!这些人都是军中老兵,新附军就是肉搏都打不过,更不要说许定邦这边人人都身揣两只火枪。一会儿的功夫那三十多人都被射杀当场。

    现在这个地方已经属于明军的占领区,枪响很快引来了一队火枪兵,带队的连长发现这些人在院子里火拼,赶紧举起枪高声问道:你们是那个部分的?为何自己人火拼?

    要知道朱宏三的新军中军法极严,军中无故杀人要掉脑袋的,许定邦刚要说话,和他一起的那个百户先开口说道:不要开枪!我是军法官,这帮家伙在这抢劫财物被我们看到,他们想要杀人灭口,没想到被我们反杀!

    那个连长听说是军法处的,这才放下枪过来验明东厂百户的身份,然后说道:既然如此请大人事后去军法处备个案,末将告辞!其实那个连长也清楚,那边才有三十多人,这边一百多人,除非那边失心疯了,要不怎能以少打多?不过那个连长已经验明军法处的腰牌,至于这伙奇怪的人怎么和军法处解释就不是他的事了。




第五百七十二章 扬州之战(10)
    (各位,痛风犯了,大家看在小生忍着痛还在码字的情谊上,多给来几张月票吧!)

    许定邦看到巡逻的火枪兵走了,心中长出了一口气,他身为高级军官,被发现动手杀了属下实在麻烦,现在那个百户为他解决了一个麻烦实在让许定邦感激。

    许定邦低声说道:多谢兄弟!

    哪个百户笑了笑说道:彼此彼此,咱们是一条船上的!

    许定邦知道那个百户的意思是先看看那位大爷吧,不要说受伤,就是疯了自己这些人也吃罪不起啊!

    许定邦来到在边上呆立的朱江低声问道:殿下!殿下!怎么样?

    许定邦看到朱江缓缓抬起脑袋,那双无神的眼睛不在通红后放下心来,这位大爷没事,没事就好!

    许长官,都是大明的子民,为何这些士兵要这么对待这些平民?朱江盯着许定邦的眼睛问道。

    这个问题可是难为许定邦了,他本来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军户,以前在军中长官命令杀人那就杀吧,也没人问什么原因。刚开始许定邦也下不去手,但是杀多了和杀鸡差不多,也就麻木了,可是现在朱江问自己为什么这可难为坏了许定邦。如果是一个普通士兵问许定邦,老许肯定上去两个大嘴巴,打得他保准什么问题都没有,可是眼前这位可不是说能打就能打的!

    许定邦想了半天,大概长这么大都没死过这么多脑细胞,终于憋出来一句话:王爷,老许我也不知道为啥,也许马大人知道,毕竟他是读书人!虽然军中受朱宏三影响看不上读书人,但是在内心中还是佩服那些臭老九的,许定邦没办法只能推到马济远身上。

    朱江也知道老许的水平,听他这么说也没说什么,只是点点头,站起来继续往城北走。

    扬州城中还有四万多守军,这些人大部分是山东和淮安调来的汉军旗,一个个手上沾满了明军的鲜血,也知道落到明军手下不得好死,所以抵抗非常激烈。在经过刚开始的混乱后,清军在反应过来的几个将领的指挥下,开始在城内依托民宅抵抗。不过在明军有组织的清剿下,靠着手中的火炮,慢慢的一个街区一个街区的挤压清军的生存空间。

    终于在入城后的第三天,也就是神武二年正月初八的上午,清军最后的堡垒两淮盐运司衙门被大炮攻克,王世选祝世昌等满汉将领被杀,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扬州之战终于结束。

    马济远得知整个扬州城落入己手后,立刻就带着所有幕僚准备进城办公。赵国栋也没办法,现在虽然城里大规模的抵抗没有了,但是零星的交火还是有的,让总督大人自己入城发生点什么意外自己的这个提督可就当到头了,赵国栋没办法带上二百人保护马济远入城。

    现在南门安江门已经落入明军之手,马济远等人就在安江门水关入城,这里离两淮盐运司衙门很近。

    马济远等人刚来到安江门入口,就看到安江门外站了一大群人,走进一看都是些抓来的清军俘虏,足有好几千人,一个个双手被绑,边上有明军士兵押送。在运河边上有四五十个明军士兵上身没穿衣服,手拿砍刀,正在一个个处决这些清军俘虏。

    马济远一看就是一愣,他可没下命令杀俘,这些清军虽然作恶多端,但是都是汉人,并且皇帝有过命令,把这些人都运到吕宋开矿。怎么现在有人公然违背自己的命令,公开的处决俘虏?

    马济远脸一沉问道:赵提督,这是怎么回事?

    赵国栋也看到河边的事情了,听马济远问起赶紧回答道:制台大人,末将也不知道为什么,末将并没有让人这么做!赵国栋说完赶紧命自己亲兵去看看怎么回事。

    过了一会儿亲兵回来了,和亲兵一起回来的还有一个没穿上衣的高大汉子,正是姜瞎子姜鹏举。

    赵国栋一看姜瞎子来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个姜鹏举最喜欢杀俘,今天这事一定是他弄得。

    姜瞎子,你给老子又惹什么祸了?

    姜鹏举最恨被人叫姜瞎子,但是赵国栋叫他可半点意见没有。

    原来是制台大人和提督大人!这帮王八蛋杀伤我很多战友,现在扬州是咱们的了,也该他们血债血偿了!

    赵国栋听姜鹏举说的振振有词真想上前抽他几耳光:放屁,你没有皇帝的圣旨,没有制台大人的将令就敢杀俘?你不要命了?

    赵国栋说完赶紧转过头去马济远说道:制台大人,这个姜瞎子你也知道,就是个混不吝的人,今天这事请制台大人看在老夫人和秦王的面子上饶了这个杀才吧!

    赵国栋没法不为姜鹏举说话,姜鹏举是他部下不说,还是他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兄弟,不为他说话以后还怎么见面?姜鹏举被赵国栋提醒也感觉自己做得过分了,这不是在舟山剿匪的时候,那几十个人杀了也就杀了,现在可是在扬州城外,大批明军官兵和官员都看着,如果传到皇帝耳中自己好不容易刚恢复的官职又打水漂了。

    姜鹏举赶紧单膝跪倒说道:末将错了,请制台大人责罚!

    马济远以前虽然迂腐,但是并不是笨,现在自己身为两江总督正是需要这些军汉出力的时候,如果制裁这个姜鹏举,不但会冷了陆军将领的心,就是自己家中的老婆也不能答应,毕竟当年没有这个姜鹏举自己老婆就死在信阳城中了。

    马济远装作生气的问道:姜鹏举,本督命你将俘虏迁往城外,为何滞留在南门这?还不快快迁走!

    赵国栋听马济远这么说松了口气,对着姜鹏举骂道:姜瞎子,你真瞎啊!堵了城门不知道吗?还不快把这些清军俘虏带走!

    姜鹏举赶紧躬身接令,带着手下一帮刽子手押着清军走了。

    马济远带着人进入安江门,这里不是主战场,死人并没有多少,看着还算不错。但是经过太平桥后进入扬州旧城,这里大部分都是官衙军营,这里就是清军和明军激战的地方,现在虽然激战停止,但是到处是死人,

    马济远看到实在太惨,对身边的首席幕僚方逢年说道:书田,现在需要你老兄帮忙了,这个扬州知府请你暂代一下,收拢扬州府中还活着的各级官吏,组织地方士绅清理尸体,虽然现在天冷,但是这种遍地尸体实在入不得眼!

    方逢年是天启二年的进士,以前在湖广当过学政,那可是从三品的省级干部,现在马济远让他出任正四品的扬州知府正合适。不过方逢年以前被贬官后一直在家中,他老家也不是抵抗激烈的浙东,而是相对安全的浙西遂安县,所以在朱宏三占了南京论功行赏时方逢年也就没了资本。

    不过方逢年有一个好同学,就是马济远,在得知马济远为两江总督并且还是皇帝老丈人之后,方逢年这才来投靠老同学马济远。

    方逢年以前和马济远同为清流,再加上方逢年在湖广当学政的时候对马家多为照顾,要不马明远十几岁就中了秀才,真以为是马老二自己的功劳吗?

    好朋友再加上还人情,马济远对方逢年恭敬有加,先让他在自己幕中担任幕僚,有缺一定外放。

    有了这么硬的靠山升官自然快,这不直接就给方逢年弄了一个署理扬州知府,看的马济远身边一众文官直眼红。但是这也没办法,不管论什么,身份资历年龄方逢年都排在他们之前,马济远手下的文官只有上前眯着良心说些言不由衷的恭喜话。大家都知道,虽然这个知府是署理,但是按照马济远和皇帝的关系,再加上方逢年的人望,基本上在皇帝那里也是走个过场,署理马上就能变成实任了。

    方逢年也很高兴,他不是皇帝的湖广嫡系,也不是浙东抗清派,更不是东林党,现在能一出山就弄个知府不错了。

    下官谢过制台大人,下官这就去组织民夫清理扬州城内尸体!方逢年说完带人下去扬州府衙,开始履行责任。

    马济远来到两淮盐运司衙门门口,作为清军的总指挥部这里战斗最为激烈,宏伟的两淮盐运司衙门基本上被焚毁一空,里里外外到处都是死人,一些房屋的火还没被扑灭,离多远就能感到一股热浪袭来。

    马济远也没想到这里变成这个样子,边上的赵国栋说道:大人,这里的大火还没灭,不如去扬州府衙办公吧!

    马济远一想刚才已经让方逢年去扬州府了,自己再去实在不妥。

    赵提督,城中还有那处官衙完好?

    赵国栋想了想大概也就剩府学了,府学作为举办院试的地点很是宽阔,那地方大概还能有几处完整的房屋。

    制台大人,府学那里还有几栋完整房屋!

    马济远一听也不错,府学作为一个府的最高教育机关,里面供奉的至圣先师,洪承畴在丧心病狂也不能烧了吧。

    好!咱们就去府学!



第五百七十三章 解惑
    扬州府学距离两淮盐运司衙门没有多远,这里因为是举办院试的地点,再加上地处不差钱的扬州,所以府学修得很是宽阔。

    马济远站在门口看了看里面,除了靠近围墙边上的几个房屋被毁外,居中供奉至圣先师的大成殿完好无损。看到孔老二的牌位没被毁,马济远长出了一口气,他身为儒家门徒,如果自己眼看祖师爷的牌位被毁那真是大不敬啊。

    看到明军大部队出现在府学门口,躲在府学里的教授和训导早已经吓破了胆。教授战战兢兢的迎到门口,看到门口站着一个身穿大红蟒袍的官员,知道这位是大官,赶紧跪倒磕头。

    下官。。。不,罪民扬州府学教授沈崇文,拜迎大人!府学的教授从九品,但是沈崇文是满清委任的官员,那敢自称下官,所以赶紧改口自称罪民。

    这种从九品小吏在马济远面前屁都不是,马济远关心的是大成殿怎么样。

    你是这府学教授?好,本督问你,大成殿里的至圣先师没受惊扰吗?

    回大人,满清洪大人,不!洪贼也出身科举,怎能在这府学里驻军,在加上天军在大人的带领下秋毫无犯,府学没有受到兵灾之祸!

    马济远不管那个教授的拍马屁,只要至圣先师没受惊扰就好。

    好!你等小吏不用害怕,继续当你的教授,不过本督要使用一下你的房屋处理政务,你去收拾一下!

    得到马济远的宽大处理,沈崇文放下心来,赶紧带着四五个训导和十几个帮闲,在大成殿边上收拾出来一间干净明亮的屋子,给马济远使用。

    明代的扬州可不是后世的扬州,只是一个比较大的二级城市,明代的扬州下属高邮州通州泰州三州及江都泰兴仪征如皋海门宝应兴化**崇明九县,全盛时期总人口足有三四百万。虽然在明末战乱扬州府城里损失了大量人口,可是在地方上乡绅还是很多的。再加上扬州这里和浙东一样,都属于抵抗满清激烈的地区,这种地方的士绅正是朱宏三政权全力拉拢的对象,所以马济远在占领扬州第一时间就接见了各州县赶来的乡绅代表。

    同时马济远派出明军前往各州县,遇到抵抗的坚决消灭,开城投降的原职留用。因为洪承畴已经将黄河以南的兵力全都抽调一空,所以扬州属下各州县都是各地的乡绅在治理,明军大军一到纷纷开城投降,整个扬州府在正月十二日前完全落入到明军手中,朱宏三终于在南京以北有了一块缓冲区。

    马济远久为地方官,这种保境安民正是他的强项,但是这也忙到晚上,饭都没吃一口。

    现在天色以黑,马济远的家人看到在没有人来拜访,赶紧给自家老爷送上来晚饭。

    马济远刚要动筷吃饭,门外进来一个家人,小声的说道:老爷,秦王来了,说要见老爷!

    马府的家人都知道这对祖孙不对付,所以对朱江能来主动见马济远都很奇怪。

    马济远一愣,这么晚了朱江来见自己干什么?马济远看了看自己面前的晚饭,叹了口气说道:看来晚饭是吃不成了,马贵,你去领朱江进来!

    马贵是马济远的管家,同时是马明远府上的管家马福大哥,小时候就是马济远的书童。马贵看到老爷不吃饭要先见秦王,赶紧说道:老爷,您忙了一天了,秦王也不是外人,不妨边吃边见!

    马济远摇摇头说道:秦王虽然是老夫的外孙,但是更是国家的亲王,老夫怎能不尊礼法!

    马贵听马济远这么说叹了口气,让人撤去碗筷,然后自己出门迎接秦王。

    朱江在门口看到马贵来迎接自己,赶紧躬身道:马叔来了!

    马贵一家世代就是马家的家奴,再加上朱江的母亲马如烟当年虽然是庶出,但是多受马贵照顾,所以朱江看到马贵很是恭敬。
1...307308309310311...5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