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限无敌
神武二年正月初四,经过三天不间断的炮击,徐凝门城墙段终于要轰塌了。不过重炮阵地也不好过,连续轰击了三天,半夜也不停息,五十门海军重炮已经炸膛了十一门,还有几本发现裂纹已经不能使用,现在剩下的只有三十二门火炮。而炮击强度也远远赶不上前几天,海军带来了一千炮手,因为炸膛死了四十多人,被火炮身管烫伤上百人,现在炮手有一半都是借调来的陆军。
整个炮兵阵地因为高强度的炮击,发射药产生的热量让阵地上的温度比别的地方高好几度,地面上的冰雪全都化了,在低洼处形成积水,有几个炮位的炮手完全半身浸在泥水中射击,实在苦不堪言。还有一些炮台被震动出了缝隙,摇摇晃晃的很危险,为了保证强度用一些青石加固,海军炮手和借调来的陆军士兵就在这种全是泥水的阵地上坚持射击了三天。
张亮带着几个军官这三天都在阵地上,他也没了刚来时那种英姿勃发,白色的海军服已经沾满了泥水,和陆军那种灰色作训服也差不多。
张亮拿起单筒望远镜,看到城墙摇摇欲坠,对身后的传令兵喊道:你去报告总督大人,海军幸不辱命,扬州城墙快要攻破了,请陆军的兄弟们做好准备!也不怪张亮喊着说话,谁在阵地上听了三天重炮的射击声也会这样。
马济远接到张亮的信息后喜道:好!太好了!没想到这个张水鱼还挺厉害!
赵提督,下面就看你们陆军的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赵国栋一抱拳说道:请大人放心,末将已经准备好了!就等这一刻了!
说一说你们准备怎么办?
总督大人,第一步先派遣十师五千人穿着重甲攻入城中,然后后续的三个团在进入城中扩大战果!
马济远点点头,问道:其他几个城门都留人了吗?不要让清军将领逃走!
这可有点为难,赵国栋手下一共不到四万人,南门这里作为主攻方向就要用三万人,其他五六千人要防守扬州十一个城门实在兵力不足。
总督大人,实在是末将手下兵力不足,大人也知道扬州有十二个城门,末将手中只有不到四万人,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马济远不是那种不讲理的人,听赵国栋这么说也没办法,不过好在皇帝只要扬州城,至于其他的清军将领倒没说必须抓到。
好吧!本督也知道赵提督的难处,尽量吧,能抓住一个是一个!
马济远说完和赵国栋等一些陆军将领来到徐凝门外,这里已经集中了一万五千人,最前面正是张保第十师为首的肉搏部队。广东运来的盔甲很是好看,五千人穿上很像样子。后面是三个团火枪手,经过江阴巷战后新军对巷战很有一套,这一万人都已经按照连排分成组,四十到五十人一组,保护一到两门火炮,进去后巷战陆军的那种八磅小炮就有了用武之地。
看到站在前面的肉搏部队,马济远迟疑的问道:赵提督,秦王。。。马济远虽然不喜欢这个外孙,但是毕竟是自己的骨血,不担心是不可能的。
赵国栋听马济远这么问赶紧低声说道:大人放心,秦王身边有末将派去的得力之人,还有陛下的东厂护卫,马大人放心吧,本来末将安排秦王不用上战场的,可是秦王不听,非要去。。
马济远挥手打断赵国栋的解释,这个外孙他知道,性子执拗的很,和自己差不多,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第五百六十八章 扬州之战(6)
站在扬州城墙外的朱江看着摇摇欲坠的城墙,经过三个昼夜不间断的轰击,扬州城墙徐凝门段已经残破不堪,十丈厚城墙多处出现塌陷。刚开始清军还能组织人手抢修,可是被明军发现后调了一个营的士兵守在城墙下对抢修的清军开枪,打死打伤不少清军,现在已经没人敢在站在城墙上了。
朱江被分到攻城队伍的第二批,第一批是姜鹏举带领的三千肉搏军,他们负者进城后抢占阵地,保护后续进城的火枪队。朱江这批只有不到两千人,带队的是师长张保。
朱江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士兵,这些人在半年前基本上都是一些市民农民衙役,虽然到了扬州这里已经训练一个多月,但是和城里那些汉军旗相比还是有些差距,也不知道能不能打得过。
朱江的五营满编有六百人,但是现在只有四百人,这些人看着摇摇欲坠的扬州城墙一个个面有惧色,一连长吴贵是老战士,看到士兵这个样子一皱眉,高声说道:大家不要害怕,你们都看到清军的弓箭射不进你身上的盔甲,只要护住头面就没事,进去后不要掉队,跟住大部队,还有不要妄想后退,你们看看后面的火枪队,他们另一个任务就是当咱们的督战队,后退者格杀勿论!
本来就心里没底的士兵听吴贵这么说心中更是没底,有些人开始频繁的在衣服上擦拭手上的汗水。
不过朱江的队伍中还有一百人面无表情,根本没有任何紧张的神情,这些人都是朱江的亲卫队,里面有五十人是赵国栋派来的老兵,还有五十人是东厂派来的。
吴贵看了看身后这些人咽了口吐沫,这些家伙可不好惹,前面那几个都已经是校级军官,放在军队中都是营长一个级别,现在为了保护秦王都被赵国栋派来了。事情也正如吴贵所想的这样,这些人都是跟随赵国栋出生入死十多年的老部下。东厂那些人都是受过搏击训练的亡命徒,本来他们来的目地就是保护朱江。
正在吴贵约束士兵之时,姜鹏举背着一个包袱来到朱江的面前。姜鹏举一来就看到那一百个非同一般的士兵,为首的那个黑大汉更是姜鹏举的老熟人。
老许,你怎么来了?
那个被称为老许的黑大汉看到姜鹏举,笑道:老姜,某家来是奉了提督大人的命令。反倒是你,身为前线指挥官跑到后队干什么?
姜鹏举哈哈一笑:老许,这可不是你的一团,这是老子的十师,干什么你还做不得准!
姜鹏举说完拉起朱江来到一边,拿下肩头背着的包袱推到朱江手中:殿下,这个你收着,一会儿攻城战开始你自己小心,兵荒马乱的老姜照顾不到你!姜鹏举想了想又接着说道:不过也应给没什么事,有老许在这,还有那一百士兵足以保证殿下的安全!
朱江早知道那些人是赵国栋临时安排来保护自己的,但是没想到来头这么大,那个老许应该还是个什么军官。
长官,那个老许什么来头,看来很牛逼的样子!
姜鹏举哈哈一笑说道:殿下你不知道,那个老许叫许定邦,不过这是他发达了自己起的名字,以前叫许三蛋。这个家伙是河南人,以前是军户,逃亡到武昌加入了陛下的第二批教导团,和老姜我还是同学。不过这个家伙自持出身军户,总感觉自己比我们这些农户出身的高人一等,讨厌的很。不过这个家伙手底下可是硬的很,当年在信阳城头更是你爹的四十八个贴身护卫之一,你相信他没错的!现在他是赵国栋手下一团的团长,主力中的主力,没想到赵国栋把他都派来了,够下本钱的!
朱江不管姜鹏举在这的絮叨,打开包裹一看,原来里面的是一副锁子甲。不过这副锁子甲可不是一般做工,所有铁环都是精钢制造,坚固的很。朱江知道这副盔甲是父皇赐给姜鹏举的,奖赏他在信阳作战之功,哪想到今天姜鹏举把这副宝甲交给自己。
长官,这不是父皇给你的吗?你给我你穿什么?
殿下,你是新手,这副锁子甲还是你穿吧,老。。老姜我身经百战,能打死我的还没出现,殿下请放心!
朱江被姜鹏举的举动所感动,握着姜鹏举的手说道:长官,你如此带我,我将来必不负与你!朱江还是年纪轻,被姜鹏举的小恩小惠感动的说出真心话来。
姜鹏举看到朱江真情流露,他要的就是这个。
殿下,估计城墙再有一刻钟就坚持不住了,入城后你要小心,一定要跟住许定邦,这个家伙虽然人品讨厌,但是老于战阵,一定能保护秦王殿下的安全!
姜鹏举说完放开朱江的手,回到自己的前队。朱江看到他离开后在吴贵的服侍下穿上这副锁子甲,外面再套上板甲。这下好,朱江被两层盔甲保护,完全成了铁罐头。本来的板甲就有三十斤,再加上锁子甲,这一身足有五十斤,幸亏朱江这半年来跟随姜鹏举锻炼身体,要不还真坚持不下来。
在经过三日不间断的轰击,扬州城墙终于坚持不下去了,在神武二年正月初四的上午十点多钟,在一发炮弹击中残破不堪的城墙后,终于倒塌了。
姜鹏举在最前面看到城墙倒塌,叫道:大家准备,一会儿站好队形,拿好盾牌,给我冲进去,看到留辫子的都给我杀光!
第十师这些士兵本来就是清军,最喜欢这种破城战,听姜鹏举这么说赶紧问道:大人,那留着辫子的百姓呢?
姜鹏举知道这帮家伙是想要屠城,但是军纪在那摆着,他可不敢随便答应,可是不答应这帮家伙战斗力就没了,姜鹏举只好大声说道:不准无故屠杀百姓,但是无人的财物可以自取一半!自取财物这已经是为了保证这些家伙的战斗力想出来的最好手段了,为此张保和姜鹏举还找到赵国栋,让他最后拿主意。这种事实上的屠城赵国栋也不敢答应,最后报到马济远那,马济远为了尽快占领扬州,才无奈的答应这条,并且一再要求不得无故随便杀人。但是姜鹏举知道,话好说事难办,倒时城里兵荒马乱那个能管得了这些匪兵。
不过这条自取财物的命令颁布后,那些无精打采的士兵立刻来了精神,一个个眼中神采奕奕,如同吸了大烟一样。
姜鹏举的前队距离城墙足有五百米,在城墙刚倒下后姜鹏举就带领前队离开出发阵地,往破口处赶去。
尘土散开后姜鹏举看到城墙破了一个五六米宽的缺口,清军那边准备也挺充分,现在已经在破口中看到隐约的人影,大概是清军的防守部队。
姜鹏举对身后的士兵喊道:盾牌,打盾牌!清军要射箭了!身后的士兵纷纷拿出背着的圆木大盾挡在前面。姜鹏举刚说完,第一批箭雨已经射到面前,这些弓箭都是仰射,威力很大,射在盾牌上咚咚直响,不时有倒霉的家伙被弓箭射中四肢,躺在地上哀嚎。
这种仰射弓箭因为重力加速度的加成,还是能射穿明军穿的板甲。姜鹏举知道这种时候最是危险,只有冲上去和清军搅在一起才行。
他娘的,都给老子冲,和清军搅在一起,不要让他们放箭!说完姜鹏举狠劲上来,扔了手中的木盾,开始向着城墙狂奔。其他士兵看到长官都这样,实在没办法,在基层军官的带领下也扔了木盾,跟着姜鹏举狂奔。
朱宏三治军的三项法宝分别是严酷的训练洗脑的忠君教育还有一个就是合格的基层军官。在冷兵器的混战中,基层军官绝对能起到决定作用,人都是群体动物,在危险来临时本能的要合群,而这时如果在一堆人中有一个或数个头脑冷静训练有素的军官组织安排,就不能形成大规模的溃败。
后世的满清对上英法联军就是这个道理,其实英法联军的武器装备并不比清军强上多少,并没有形成海湾战争中的代差优势,兵员方面英法联军都是一些印度士兵和阿尔及利亚的部落骑兵,他们的见识和能力和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也差不多。
但是正因为英法军中的基层军官组织完备,能在战事不利时组织士兵形成一个整体。反观清军,蒙古骑兵个人武力绝对不差那些印度廓尔喀士兵和阿尔及利亚骑兵,但是正因为没有合格的基层军官,军队中还是中古代那种什么把总游击,责任不明任务不清,在战事顺利的时候还好说,只要战事不利,立刻兵败如山倒。八里桥一战就是明证,三万蒙古骑兵对上八千英法联军,清军伤亡五千多人,而英法联军只阵亡五人,受伤四十六人。
第五百六十九章 扬州之战(7)
当然姜鹏举也不是带着士兵无脑的冲锋,刚才那两波箭雨是仰射,姜鹏举看到现在距离城墙不到二百米,现在清军已经在不能用仰射只能使用平射,平射的威力远远没有仰射大,这才带领手下士兵丢了盾牌,开始冲锋。
二百米的距离转瞬即至,姜鹏举第一个赶到城墙根这里。现在扬州城墙已破,不过城墙根部还在,地上砖头瓦砾一片,形成一处高约二米的小坡。在坡底部姜鹏举已经看到破口处一些清军把总哨官正在组织士兵在破口防御。
姜鹏举冲在第一个,他看到清军立足未稳,几步登上土坡,跳起来对着一个把总砍去。那个把总没想到明军来的这么快,目瞪口呆之下本能的用手中的刀拦了一下。本来按照他的经验这一刀应该能挡住对方的兵器,哪想到这些明军的武器锋利异常,自己手中的刀不仅没挡住,就连身上的棉甲也没挡住刀锋,那个明军的兵器直接将自己的刀砍断,然后砍向自己的肩头,在切下自己半个肩膀后停了下来。
姜鹏举身高一米七,体重足有一百六十斤,在明代属于壮汉了。刚才那一刀加上自己的重力,刀锋深深的嵌入那个把总的身体。姜鹏举一脚踢开把总的死尸,看了看自己手中的横刀,一点缺口都没有,还是锋利异常,姜鹏举不禁叫道:好刀!
这是当然,广东新军自己使用的兵器可不是那种球墨铸铁铸造的样子货,姜鹏举的横刀可是经过水压机压制的中碳钢钢刀,在这个时代基本上属于宝刀了,可是在广东新军,这种利器人手一把。
姜鹏举看了看自己的兵器无恙后,反手一刀将边上一个清军弓箭手砍倒。扬州城的清军是从淮安和山东调来的汉军旗部队,他们还在以老眼光看待对面这只明军,以为他们和以前那种一击即溃的明军一样,无非就是火器强一些罢了。所以在城破后城内的清军指挥官祝世昌命令弓箭手先顶上去,先给明军一波下马威再说,也许明军能知难而退,让自己从容组织力工修墙。
可是哪想到明军行动这么快,明军的盔甲这么坚固,竟然顶着箭雨冲了上来。现在清军的刀盾兵还在后队,前队都是无甲的弓箭手,一时间被明军杀的哀鸿遍野。
祝世昌距离破口不到二百米,他看到明军已经冲上来,不禁后悔刚才自己的决定,但是现在也没办法,祝世昌只有大声命令道:刀盾兵,快给我冲上去,给老子顶住!
祝世昌的命令发布下去城墙破口处立刻乱成一团,弓箭手想要退回去,后边的刀盾兵想要冲上来,本来破口就没有多宽,这下好几千人挤在这里动弹不得。
破口外的姜鹏举看到机会,这时他手下的第一批士兵已经赶到,姜鹏举叫道:给我冲进去,先砍死这些弓箭手!冷兵器时代弓箭手可不是火枪手,找一个农夫训练两个月就可以开枪。弓箭手完全是个技术兵种,每个士兵都要经过两年的训练才行。现在这些技术兵种落到姜鹏举这些豺狼口中还能落了好去,一时间城墙外的弓箭手被明军砍死上百人。
死了上百人后城墙破口处松了不少,后队的清军刀盾兵终于挤过人群冲了上来,和明军正式接仗。这个时候明军的武器和盔甲就显示出重要性来,清军的棉甲根本抵挡不住明军的横刀,而明军的板甲可是完全能防御住清军的刀枪,除了一些狼牙棒一类的重兵器。
第一批冲上来的明军有五百多人,和清军的一千多人在破口处打成一团,清军仗着人多倒也打的有声有色。姜鹏举看到在这里僵持也不是办法,如果不能打开缺口后续部队完全进不来。
姜鹏举叫来一团长,叫道:火炮呢?快去把火炮运上来!第十师有十门火炮,是朱江从瓜洲渡口抢来的,这时候是火炮发威的时刻了。
一团长听姜鹏举这么说赶紧下了土坡寻找火炮,原来火炮卡在土坡下面的瓦砾堆里,推不上来。
广东新军的一门火炮足有八百斤,在平地上运输当然没问题,可是城墙这里遍地瓦砾,那能推得上来。一团长来到火炮前对着炮长骂道:你娘的,怎么还不推上去!
那个炮长被骂满脸委屈:长官,都是砖头石块,实在推不上去啊!
一团长一看也是,赶紧叫来二十个士兵,用人抬这才将这门火炮推了上去。
为了让火炮立刻就能使用,姜鹏举在出发阵地上就让人给这些火炮装上弹药,然后用布团堵住炮口,防止霰弹掉出来。这门火炮到了破口处,也不用装药,直接拿下布团就能开火。
姜鹏举看到终于运上来一门火炮,心中大喜,叫道:都退回来!前面的明军听到主将的叫喊,纷纷退到后面,露出火炮。
对面的清军压力一减,带队的游击心中大喜,明军终于被打了出去,刚要叫手下冲出去,哪想到明军退后露出来一门乌黑发亮的大炮。
那个清军游击是汉军旗,当年在辽东见过佛郎机大炮,虽然对面的这门明军大炮和佛郎机炮不同,但是看样子就不好惹,没想到明军竟然能把一门大炮弄到城墙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