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限无敌
朱海也在军队中待过,知道团长的含义,心中十分嫉妒这个二弟。但是他作为太子已经是国之储君了,妒忌弟弟传出去实在太丢人,所以朱江宣读完圣旨还要装作高兴的恭喜朱江。
二弟,哥哥真是恭喜你啊,成为团长就能独立领军了,哥哥实在钦佩!
朱江苦笑一声说道:太子哥哥也知道,弟弟我这个团长怎么来的,还不是父皇赏的,其实弟弟真不是这块料!
哈哈,二弟谦虚了,咱们快快回宫,父皇正在宫中等候,父皇和你我兄弟二人要好好聊聊!
朱江听朱海这么说,眼珠一转说道:三弟可在京中,咱们兄弟有时间没见了,不如一块找来和父皇叙话?
朱海听朱江哪壶不开提哪壶,心中暗骂朱江不识抬举。
二弟,你不知道,三弟现在每天专于学问,那能和你我这等老粗聊天,快走吧,别样父皇等急了!
朱海说完拉着朱江上了自己的皇辇,朱海在车上和弟弟亲热的手拉手交谈,不知道的还以为二人真是兄弟情深。
现在南京城里刚过完年,还有一些过年的气氛,朱江看到城里一片平和,不禁想到扬州城里的血战,心中感叹书上说的真对啊,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朱海见到弟弟沉思不说话,问道:二弟你怎么了?为何不高兴?
朱江叹了口气说道:太子哥哥,臣弟看到这京城中一片平和,小贩来往叫卖,不禁想到被满清屠杀一空的扬州城,真是太惨了!
朱海听朱江这么说也沉下心来,朱海可不是温室里长大的花朵,朱宏三的教育很是得法,朱海小时候就深入民间,很知道一些民间的疾苦。
朱海也点点了头说道:这个乱世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好在有雄才大略的父皇,才能保证一方的安宁!兄弟二人在车中感慨人生,朱海说的高兴感情流露,拉着朱江的手问道:二弟,哥哥问你一句话,将来你可愿协助哥哥扫平四方?
朱江没想到朱海能这么问,他也知道这是自己哥哥感情流露这才想要修复关系。朱江想到自己小时候跟在哥哥后面淘气,每次都是哥哥帮助自己逃脱父皇的责罚,朱江就想开口答应朱海,自己将来为哥哥守卫边疆。
可是就在这时候朱江想到了自己的母妃想到了姜鹏举等跟随自己的陆军将领想到了外公手下那几个谋士,自己答应朱海简单,可是他们呢?就算朱海不对付他们可是朱海的手下呢?
想到这朱江慢慢的心冷下去,将自己的双手缓缓抽回,抱拳说道:太子,臣弟身为陆军军官,自然受储君差遣!
刚才朱海真情流露,难得的说了一次真心话想要修复关系,现在看到朱江不上道朱海心中叹气:看来你我兄弟只能对立了!
朱海拉拢失败后也不想和朱江多说话,一时间车中完全没了声音。好在码头距离皇宫没有多远,再加上朱海使用的天子皇辇,走的是御道,很快速的进入皇宫。
现在刚过完年,还没到上班时间,所以皇帝朱宏三十分悠闲,在宫中听小黄门传唱太子和秦王来了,赶紧让两个儿子进来。
朱宏三今年三十三岁,正值壮年。但是他前后两世为人,年龄加起来快到七十岁了,完全就是一个老年人。老年人最爱看的是什么?当然是自己的儿孙。
朱宏三看到两个高大的儿子携手走了进来,高兴的从御座上站了起来,走到朱江面前上下打量。
朱江看到父皇赶紧跪下行礼:父皇,儿臣回来了!
朱宏三搀扶起朱江笑道:好!好!一年没见瘦了不少,但是长高了,你看看,快要和老子一样高了!朱宏三说完用手用力的捶了捶朱江的胸口,笑道:不错,精壮不少,看来你挺喜欢军中生活啊!来!给朕说说你这一年是怎么过的?
在朱宏三示意下小太监拿来两个绣墩,朱海和朱江二人坐下,朱江将自己这一年在军中见闻都说了出来。当然,因为有朱海在,朱江并没有说自己在舟山时被张保帮助的情形。
朱江看到父皇高兴,将自己从军的一些趣闻说出来,什么和手下士兵一起打群架一起偷鸡摸狗等等,逗的朱宏三哈哈大笑。
朱宏三笑道:老二,朕都让你逗死了!好了,现在已经中午了,咱们先吃饭,边吃边聊!说完吩咐小太监准备午饭。
朱江赶紧站起来说道:父皇,三弟可在京中?咱们父子团聚不如把三弟也叫来吧!
朱宏三一听连连点头,虽然他不太喜欢那个胖的像猪一样的朱淮,但是毕竟是自己儿子。
好,来人,去传楚王过来,陪朕一起吃饭!
朱海没想到朱江能提起这件事,但是他也没办法,朱宏三已经说了他也只有同意。
小胖子朱淮正在家中吃饭,听宫里传来的消息父皇让自己入宫陪他吃饭,高兴的一下跳了起来,这个机会实在太难得了。朱淮连滚带爬跑到宫里,才发现原来并不是自己一个人,那个讨厌的太子朱海和秦王朱江也在。
朱淮虽然讨厌这两个人,但是他是什么人,不笑假笑不近假近,上前拉住朱江的手哭道:二哥,你回来了,想死弟弟了!
朱海看到朱淮那张满脸油光的肥脸,心中十分厌恶,冷冷的说道:三弟,今天是二弟升官之日,你哭什么?
朱淮知道朱江去参军,但是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升官,赶紧问道:二哥现在身处何职?
朱江笑道:承蒙父皇关心,哥哥我现在是团长了!
朱淮没当过兵,不知道团长的重要性,但是他就是看不得别人比他强,心中嫉妒之心狂起,但是表面上还笑道:恭喜二哥了,有机会来弟弟府上,弟弟给二哥接风!
看到三个成年儿子都来了,朱宏三也十分高兴,骂道:好了,都到齐了,老子要饿死了,快些开饭!
得到皇帝的命令小太监开始将皇帝的午饭摆上来,午餐正式开始。
第五百七十六章 童子营
(谢谢书友yuen源的月票!)
这顿父子四人的午饭朱宏三吃的很开心,这几年孩子都大了,没有以前那种父子天伦。朱宏三未成年的孩子有几个,但是朱宏三对他们的感情远没有这几个大的深。主要是当年身边没有那么多人,朱宏三和朱洛朱海朱江朱淮朱渔等几个早出生的孩子朝夕相处,感情很深。而以后朱宏三监国,地盘的扩大再加上朱宏三老婆的增多,对其他子女也就没那么多关注了。
朱宏三对朱江说道:老二,你刚回来,明晚上在宫中有宴会,欢迎回到南京的武昌郡王和九江郡王,还有你妹妹朱渔一家都回来了,你也过来看看吧!
朱江和朱渔的关系还不错,听朱宏三这么说赶紧答应下来。
因为只是工作午餐,也没预备酒,但是朱宏三这顿饭吃的很不错。和三个儿子聊聊天,听他们讲一些趣闻,享受一下久违的天伦之乐。
吃完饭后三个儿子起身告辞,朱宏三说道:老二,你先等一下,朕还有事和你说!太子和楚王没想到老二被单独留下,但是他们也没什么办法,只有行完礼后出了皇宫回自己府中。
看到太子他们走了,朱宏三问道:老二,现在说吧,在军中可有什么事情?不能都是那些开心快乐之事吧?
朱宏三人老成精,一看朱江的样子就知道他有心事,但是太子在面前还不能说,这才留下二儿子准备问个详细。
老二,你有什么话想要单独和朕说吗?说是单独,但是屋中还有几个小太监还在,不过这种可怜人在朱宏三父子眼中根本不算人。
朱江本来不想和自己父亲说,但是他是一个年轻人,没有成年人那种嬉笑不行于色的本事。
朱江低头想了想说道:父皇,儿臣在扬州战场发现一个问题,手下明军士兵竟然无故屠杀普通百姓!这是不是有违国家的法度?朱江并没有说这件事是姜鹏举等高级将领指使的,毕竟朱江再傻也不能出卖自己人。
听到朱江说出这句话朱宏三心中一笑,这个孩子还是嫩啊!朱江身边就有东厂护卫,他所有的事怎能瞒得过朱宏三?
朱宏三并没有回答朱江的问题,而是笑着问道:你和你外公都说了些什么?
朱宏三这句话问的有些诛心了,朱江听朱宏三的语气不善,冷汗立刻冒了出来。
朱江赶紧跪地说道:父皇,当时儿臣看到士兵乱杀无辜,心中很不好受,只好晚上去找外公谈心,并没有背后议论父皇!
朱宏三看着自己儿子吓得这个样子,问道:你起来说话,你老子是那样不通事理的人吗?你只要实话实说老子不会收拾你外公的!
听朱宏三这么说朱江心中还是忐忑,天恩难测,谁知道你是不是套我话。
看到朱江低头不说话,朱宏三笑道:你不说老子也知道,你外公是不是又骂老子了?是不是又说在信阳之事?还有是不是骂老子是昏君?
朱江没想到自己父亲猜个**不离十,赶紧为外公辩解道:父皇,虽然外公略有微词,但是外公说父皇雄才大略,是一个好皇帝!
朱宏三哈哈笑道:老二啊,你还在为你外公辩解,老子和这个老王八蛋认识了十多年,还不了解他!他是不是说为了苍生黎民,为了大明天下,才不得已辅佐朕的?
朱江真没想到朱宏三猜的这么准,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愣在那里。
朱宏三站起来来到朱江身边,搀扶起跪在地上的朱江,说道:正好吃完饭了,你和朕出去走走,散散心!
朱宏三带着儿子出了乾清宫,通过玄武门出了紫禁城的后门,来到皇城中的羽林右卫。南京皇城中有两个大军营,分别为羽林左右卫,当年是朱元璋御林军的驻扎地。但是朱棣迁都后这地方就荒废了,几百年下来房屋倒塌成了两大块空地。
朱宏三入城后将羽林左卫交给了禁卫师,而羽林右卫这地方被朱宏三建成了童子营。
朱宏三当年在武昌招兵的时候同时组建了童子营,招收一些年纪幼小的流浪儿童,年纪最小的四五岁,最大的十二岁。朱宏三可是记得后世的黄埔军校,当年老蒋能三上三下可就是靠着这帮学生的努力,所以在朱宏三有了独自行动能力后马上着手开办这个童子营。
不过当年在武昌时财力有限,只能收留十几个孩童,到了广州后人数增多,达到了上千人。随着朱宏三占领南京后,这一数字再次扩大,达到了五千多人。
朱宏三知道现在这些孩子别看年纪幼小,但是正因为年纪小,如同白纸一样,这样的人长大后完全会听命于自己,这些人将是自己及自己皇位的坚定支持者。
现在营中大多数是五岁到八岁的孩子,还有一些十岁孩子,年纪超过十二岁就要离开童子营,在城外一所军营中生活到十五岁。在明代十五岁就相当于成年人,朱宏三会按照他们的所长安排他们进入各种工作岗位,比如工厂里的小头目军队中的班长锦衣卫里的小旗等等,如果有学习天赋朱宏三还会让他进入国子监,成为一个国家预备官员。朱宏三相信,只要再过二十年,等这些孩子长到三四十岁,成为大明的中坚力量后,自己的皇位将会江山永固。
童子营刚从广州搬到南京,大片的空地上还是一片狼藉,远处上百个工匠正在新建成排的房屋,近处则是几个禁卫师的军官在领着童子们训练。
朱宏三在这里使用的是后世普鲁士那种军国主义教育,这些童子每天早上天没亮就要起床,然后在冰冷的天气下用冷水洗脸,接着吃饭,上午是学习文化课,无非就是忠于皇帝忠于大明那一套。在午餐后开始军事训练,天黑后吃晚饭后就寝。
这种训练对未成年的孩子虽然残酷,但是和南京城外每天都要死人的流民相比真是天堂一样,所以这五千多孩子从内心中真正的感激朱宏三。
正在训练的童子们看到身穿明黄色常服的朱宏三出现在门口,一个个呼喊着冲了过来,来到朱宏三面前跪倒磕头。
朱宏三笑着问道:你们有没有听教官的话?吃得饱吗?冷不冷?
回陛下,教官对我们很好!
吃的也很好,今天中午还吃肉了!
朱宏三听孩子们的回答,回过头对朱江说道:你看到了吧,这些孩子都是朕收养的无父无母的孤儿,他们的父母大部分都死于南下的途中,一小部分无力抚养自己的孩子,将他们卖掉!
父皇能给这些孤儿一条活路真是千古未有的仁政!朱江知道,按照现在这种兵荒马乱,这种五六岁的童子在社会上完全活不下去。南方还好一些,在北方易子而食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朱宏三指着孩子们说道:老二,你看到了吧!你的外公自己说的山响,什么为国为民家国大业,但是他真正为他口中的黎民们做过多少?雷州府的制糖业有三分之一是你外公家的吧!还有吕宋的金矿也有你外公的股份吧!
自己外公有什么家产朱江自然知道,别看外公马济远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现在他和几个舅舅的家产不说富可敌国也差不多。朱江听朱宏三说起自己外公,不禁脸上发烧。
朱宏三接着说道:老二,你知道你外公全家女眷都被老子杀了,为何他还死心塌地的为老子效力吗?那些厂子就是明证!还有你二外公,广州的六大钱庄有三个是他的,琼州府的铁矿有四分之一的股份属于佟养甲。还有陈子壮,表面上真是清如水廉如镜,但是广州传来消息,他家在广州城外就有十万亩土地,各种农庄不计其数。这些臭老九一个个装的人五人六,当国家有危难时他们却一毛不拔!南京城外还有数十万流民,怎么不见他们去施粥啊!
朱江被朱宏三这顿话说的冷汗淋淋,赶紧低头说道:父皇,儿臣错了,儿臣不应该偏听偏信外公的话!
朱宏三摇摇手说道:不!不!朕说这些并不是让你不相信这帮臭老九,而是让你看到就是朕虽然杀了马济远全家女眷,但是朕给他了足够的利益,他也要为朕效力!明军士兵是手脚不干净,但是他们为朕打下来扬州,所以朕能处罚他们吗?
朱宏三说完后指了指那些孩子说道:老二,你看到没,现在就是乱世,你我父子都是乱世中人,一人不能救天下!所以朕只能尽力帮助这些孩子,算是宽慰一下心灵吧!
朱江听父亲这么说心中想清了,是啊!自己一个人能救多少?只有尽快结束这个乱世才能救天下!
朱江想清楚后拱手说道:父皇,儿臣想明白了!儿臣想请旨回到扬州!
看到儿子走出心理阴影朱宏三很高兴:不急,你先去看看你娘,然后今晚上进宫来参加宴会,扬州战事已完,明年也不会大规模战事,朕给你一个月假好好休息一下!
第五百七十七章 晚宴
(谢谢书友巴巴熊123的月票!)
大明神武二年正月十五,这一天是上元节,也就是后世的元宵节,不过在知识分子中称为上元节。
虽然现在天下大乱,北方几个省还在满清的掌控中,南方的广西云贵等几个省还在桂王朱由榔手中,但是毕竟大明名义上领有半壁江山,并且还是朱宏三夺取旧都的第一个上元节,自然要大办特办。朝廷拨下来十万个银元,用于在秦淮河上举行游船灯会。南京这里本来就没遭受什么兵灾,基础人口都在,城中富户也没受什么损失,所以这次上元灯会真是人流如织,一时间在南京城里竟然有了些盛世的影子。
朱宏三并没有与民同乐,他在宫中要举办一场宴会,安抚大明仅有的几个郡王,也是实际意义上的军阀,李成栋金声桓王得仁三人。
李成栋在南京城破后就被朱宏三留在了南京,表面上的说法是用他的骑兵保证京畿安全,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南京这里朱宏三的新军就有三个师将近五万人,扬州哪里还有三个师五万人,那需要李成栋在这帮忙。留下李成栋其实是朱宏三看上了他的骑兵,准备组建一支自己的骑兵队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