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录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浪得虚名

    哪知就在这时,突见对方阵营中奔出一骑,持长刀立马阵前,仰天大呼:“狗鞑子,可敢与我一战”。

    鳌拜一怔,单挑

    而在后方带着各种疑惑前来观战的多尔衮却突然之间想通了,忍不住哈哈大笑:“原来如此,本以为又玩什么阴谋诡计,却是要玩些汉人的玩意”。

    他之所以敢出营观战,是因为探马硬确定周边十余里,除了寥寥和探马厮杀的明军外只有这一支人马。

    并无伏兵,却以三千人前来叫阵,到底是想干啥,多尔衮忍不住前来观战就想看个究竟,看到眼前一幕,顿时醒悟,大笑不已。

    多铎等人不解,纷纷询问何因,多尔衮一脸鄙夷道:“汉人玩的玩意,他们喜欢在大战或长久对峙前派出少数人马叫阵厮杀一来振奋士气打压对手,二来借此影响局势……”。

    “忒他妈的无聊,直接一声令下,杀过去全给干了多痛快”多铎且了一声,甚是不屑。多尔衮哈哈一笑:“按照他们的规矩,一般情况下对方叫阵都会派出相当人马应战分个高低,这是汉人上千年来默认的一种约定,咱们远来是客,客随主便同他们玩玩就是”。

    “十四哥你当真沉得住气啊,这有啥玩的,冲上去干就得了……”多铎觉得挺没意思。

    多尔衮瞪了他一眼:“就知道干干干,你在关外给人家面对面干的时候也没干过人家,行军打仗,有硬冲猛干的时,自也有兵行诡道时,眼下咱们刚至城外大军尚在休整,又不太明城中虚实,何不趁这时机陪他们玩一下,试试深浅,多看多想自会发现一些不寻常的事”诸将皆点头认可,唯多铎不已为然。

    很显然多尔衮对叫阵单挑这种事有了兴趣,往常清军每次入关都是一拥而上,哪来那么多花样和套路,更不讲什么江湖规矩,可眼下不同了,他刚在关外吃了败仗,手里攥着的是翻身的老本,不敢大意,步步谨慎,此时正好刚至城外,趁休整时玩玩也好,既能振奋军心打击对方士气又能趁机观察对方,何乐不为。

    却说鳌拜正犹豫不决是接招呢,还是挥兵杀过去,多尔衮已派人过来传话:“陪他们玩”。于是冷笑,纵马出阵,堂堂大清第一勇士,怕尔等弱鸡不成,正好趁机立威宣泄宁远战败的怨气。

    鳌拜刚纵马出列,地方明将便拍马冲了过来:“吾乃黑虎营屠元,狗鞑子留名”。说着举刀近前一顿猛砍,鳌拜竟不及回话,慌忙抵挡。

    咔嚓一声,二人均是虎口一马,心下皆惊,鳌拜这时才看清对方面貌,见其身材魁梧健壮如巨塔一般有些熟悉,喝骂道:“吾乃……”

    “乃你大爷”屠元一声厉呵,挥刀横扫,鳌拜硬生生的把话憋了回去,举刀




第685章 败
    正在和屠元力拼的鳌拜突见贾外熊杀来,顿时心慌不已,大骂明军无耻,奋力招架屠元几个杀招后趁机打马回应,屠元扭头见贾外熊奔至跟前:“你大爷的!”

    贾外熊哈哈大笑:“让我来……”

    因为他的乱入,清军哗然,阵后观战的多尔衮顿时火气,汉人忒的无耻,立刻下令攻击。

    其实不用他下令,在鳌拜纵马回阵时,那些清军便拍马嗷嗷冲了过去,一见如此明军也知群殴的时间到了,东厂四营率唐破天的二千小弟挥刀杀了过去。

    这才像话嘛,城上观望的常宇嘴角一抽和旁边的李慕仙相视一笑,而王家彦的神色则凝重起来。

    两军转眼之间就杀到一起,明军气势如虹,宫字营和黑豹营是重甲骑兵挡在最前边的激流,余下两营率小弟从两翼包抄,这是最简单的最有效果的战术。

    清军骑兵强悍是不争事实,但此时以千余兵力迎战东厂四营,只能说多尔衮还是太年轻了。

    因为东厂四营在宁远时一战成名,清军心理已有阴影,加上此时他们从顺义连夜赶路,体力未复,而明军可是吃的好睡得香以逸待劳,更何况此时兵力还占优势,那些亲卫军小弟虽然战力不咋地,可是充场面气势大着呢。

    交战不到半盏茶功夫,清军便已招架不住,没办法重甲兵太无敌,加上兵力少是真的挡不住,此时后方观战的多尔衮也惊觉自己还是大意了,连忙传令从大营调兵。

    “十四哥,你增兵的话岂不破坏了规矩”。多铎取笑,多尔衮冷哼:“他们坏规矩在先,汉人多狡诈,防不胜防……快退”正说话间,鳌拜已败,明军竟然趁势杀了过来,多尔衮立刻深陷险地,纵马回营。

    多铎却杀心大起,率数十亲兵竟然迎风而上。

    “嘿,胜了!”王家彦一声惊呼,城上欢呼四起。

    “咦,怎么赢了”几乎同时间李慕仙嘀咕,却被旁边王家彦听到,瞪了他一眼,心道这货难道是鞑子奸细,看李慕仙的眼神变得怪异起来。

    “马上就要败了”常宇淡淡一笑,低声对李慕仙道。

    可真他么的爽啊,唐破天在太原时曾杀过贼人,但却是第一次杀鞑子,贼军是家贼,鞑子是外辱,完全是另外一种感受,当真有雪耻扬眉吐气的快感。

    “要爽赶紧爽,一会就得撒丫子跑了”贾外熊闻言大呼,提刀迎着清军一大将杀去,却正是多铎。

    “老相好别来无恙啊!”贾外熊在关外曾对战过多铎,只是不只他叫啥,也不知其身份,但绝对是大人物。

    弄死这个也不错!心中想着提刀杀去,多铎正杀心大起,狂笑迎战,两人亲兵互相抵住把二人围在战圈中厮杀。

    多铎粗鲁残暴杀人如麻,精骑射善战骁勇,但贾外熊又何尝不是血海尸山趟过来的沙场新秀,且时刻在第一线厮杀,正是血气方刚,谁都不服的阶段。

    数招过后,处尊养优的多铎毕竟不敌后起之秀,堪堪招架不住,亲兵奋起相救却被贾外熊的亲兵抵住,眼见就要不敌,正欲逃窜时,却闻贾外熊一声高呼:“风紧,扯呼!”

    这货竟在关键时刻撤兵跑了,多铎一怔,扭头望去随即恍然大悟,原来援兵已至,数千清兵杀来,明军急撤。

    “厂督,速发兵支援”城上王家彦脸色巨变。

    常宇摇头:“不宜”

    王家彦大急:“为何见死不救”

    常宇不语,李慕仙则道:“不发兵,败军可以最快时间入城,发兵则堵其退路被鞑子兵追上,甚至有可能让其趁势杀入城中”。

    王家彦哦一声,将信将疑,还有这么一说心道自己还是太年轻了,还有很多要学习的。

    &n



第686章 吵
    鞑子大军临城,城中百姓惶恐不已,又闻明军出城战败惶恐变成恐惧,人人自危,因为他们都知道贼军入城最多拷掠富绅大户,可鞑子入城那是无差别的烧杀奸淫无恶不作,然后人畜全部掳走去那苦寒不毛之地。

    城中各种流言飞起,勋贵们不同普通百姓那般惊恐,毕竟他们的消息来源来自高层更切实些,比如清军此番前来未必攻城,往年也有过类似情况,何况即便攻了也未必攻的下。

    但毕竟一切都是未知,说不慌也不可能,纷纷派出家丁四处打探消息,有的甚至企图上城观望,哪知被守城士兵挡在城下。

    若是往日他们摆摆架子,那些京营士兵也不敢硬拦,可眼下全城戒严,城防为重,锦衣卫和东厂的人遍布各城门,奉东厂督主令,闲杂人等不可随意登城,没错,勋贵们也是被列为闲杂人等的范畴。

    而就在这上火的节骨眼,吴孟明又解酒发疯,挨家挨户上门逼捐,带着自己的家丁在府前捶门不说,还纠集成百甚是上千百姓助威呐喊施压,老百姓就好这口,有热闹一定要看,有事一定要起哄,所谓看热闹的不怕事大,加上仇富心态自古以来便有,……数百年后人的素质普遍提升,但逼捐,道德绑架时常发生,何况此时,而且又值国难当头。

    很多勋贵,特别是那种背景不是很强大的迫于压力,只得咬牙捐了,也有的实在拿不出那么多,吴孟明也见好就收,一招手,下一家。

    软柿子好捏,也有那种油盐不进的,任你怎么闹腾就是不开门,不见人,可吴孟明手段就更恶心了些,砸门泼屎尿各种下三滥手段尽出,弄的府中人怒不可遏去不敢出门面对,只得悄悄溜出去联手几家硬背景的要进宫面圣弹死吴孟明。

    可是此时城外局势危急,崇祯帝哪有时间搭理他们这些人,根本就不见,诸人连番求见,惹得皇帝震怒,派巩永固出宫训斥:“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捐点银子怎么了尔等食君之禄却不知忠君之事,可谓不忠,尔等有今日荣华全靠先辈福荫尔如今败尽了门风,辱没了祖宗,就是不孝。既是不忠不孝,还有何脸面在这求见皇上,何况这当口不能为君分忧也就罢了还来添麻烦,尔等当真不为子孙后代着想么”。

    这话说的重,很重,而且还隐含恐吓之意,诸勋贵不知这话是皇上的意思还是巩永固个人情绪,心下略寒,面红耳赤灰溜溜的回府去了。

    吴孟明忙着借势逼捐勋贵,而另一路人马所得亦是喜人,八达通商会联手城中十余商贾发动募捐,城中大户和平民百姓纷纷踊跃,这个不逼捐,全靠自觉,敌军兵临城下时也是人心最齐的时候,均知城破则家破人亡,他们愿意那些钱粮出来让官兵卖命杀敌保护他们的家园和身家性命。

    借势而为的人忙的不可开交,而造势的人却安静的很,安定门附近的一家茶楼被东厂征用作为临时指挥部,本来因为靠近城门茶楼也没啥生意,老板也是个爽快人,好水好茶奉上不说,还准备饭菜,常宇觉得过意不去给了银子,老板坚拒,言之为国尽一份力气,只盼小督主能打胜仗。

    天近晌午,亲兵通报鞑子兵动了,常宇嗯了一声,继续吃喝,身边诸将则坐不住,纷纷请战,即便不敌也不能让鞑子如入无人之境。

    常宇默不作声,诸将无奈。

    少顷,王家彦从城上急急下来:“督主大人,鞑子兵已至二里外分兵似要围城……”常宇示意他坐下吃饭,微微一笑:“是不是分兵去了南城,东西还都空着”。

    王家彦一怔:“原来督主已知道了”心中以为是东厂番子通报过了,李慕仙闻言却抚须一



第687章 亲临
    崇祯帝终还是没坐得住,派出的太监把城上所见所闻详之又详的说了好多遍他依旧觉得百闻不如一见,欲亲临城上一观。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何况一国之君,此时鞑子就在城下若被其发觉自是想尽各种办法偷袭暗杀弄死他,可当他提出这个要求时,内阁一众大佬竟也同意了,并纷纷同往。

    皇帝出宫是大事,只是非常之时一切从简,而且还要极其低调,可是他要低调实力不允许呀。

    晌午之际,皇城北安门(地安门)大开,十余马车驶出,数十大汉护车直奔正奔而去,大街上已实施交通管制,亲卫军把守个个路口连只野猫也不让靠近,心思灵巧的人便已猜测了极有可能是皇上出宫了。

    皇上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出宫,难不成是要上城,呀,那可危险着呢,哎,其实皇上还是挺不错的……

    城中安保不足为虑,可城上的常宇如临大敌,不敢一丝大意,调集大批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上城分散各处,并令况韧等神射手注意城下鞑子兵一举一动,最终还是不放心,便把陈王廷,乔三秀等大高手全部调来。

    一番准备后,崇祯帝至城下,常宇匆匆下城至车前,低声道:“皇上,城上危险,何故而来”

    “不亲眼一见,实放心不下”崇祯帝下车,常宇见他一身便服,便令人取了一副盔甲帮其穿戴。

    崇祯笑言:“至于这般么”。

    “险地多虑,小心为上”常宇轻声道,崇祯帝点点头:“给他们几个也穿了吧”说着一指李邦华等人。

    常宇看都没看:“臣是专门服侍皇上的,他们不够格”崇祯帝哈哈大笑,抬腿上城,常宇搀其手,诸臣随后。

    城上守兵先前见东厂和锦衣卫的人如临大敌尚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此时见一众大臣上城才恍悟,原来是这些大佬来做样子了……咦,东厂督主搀着的那人是谁,能被他搀着的人……只有皇上!

    靠,皇上竟然上城了!官兵立刻激动起来,要知道终其一生又有几个人能见到皇上的……一时间士气大振,虽不敢大声喧哗,但每个人的脸色都神采熠熠。

    于他们不同的是,崇祯帝上了城打眼一看,立刻眉头紧皱面色凝重,城北数里外鞑子列阵扎营,二里外,数不清的鞑子探子在城下游荡挑衅,时而破口大骂叫嚣……

    崇祯帝一言不发,从安定门沿城西去至德胜门拐角往西南望去,又见一支数千鞑子兵正朝南城开拔,眉头一挑:“鞑子这是要围城了么”

    “回皇上,做个样子罢了,他们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掠劫!”常宇低声道,崇祯帝微微点头,蹙眉道:“终究是一耻辱!”

    “只要皇上一句话,臣拼的粉身碎骨现在就出去抽丫的!”常宇一本正经道。

    崇祯帝侧头看了他一眼:“你乃朕乃大明股肱,不可为一时之气而失大局,何时打如何打就按照你先前计划放手去做,朕不会指手画脚,朕相信你的能力!”

    “臣,定不负皇上信任,这一番不只要打断他的腿,还要打烂他的脸!”常宇躬身道,这话说的声音较高,不远处诸臣闻声侧目。

    崇祯帝微微点头,目光看向远处,朕的大好河山呀,如今满目疮痍,怎成了这般……常宇知道他又要哀叹了,心道,要矫情你就赶紧回宫吧,城上这么一大波人自然会引得城下鞑子注意,你多呆一会,便危险一分。

    果不其然,城下鞑子已瞧出异状,纵马在城下紧随崇祯一行至于德胜门下,远远观望企图摸清底子,到底是什么大人物这么前簇后拥的,守城大将小太监不会是大明皇上吧

    “獐头鼠目,望之生厌”崇祯帝望着城下那探子一脸厌恶,常宇瞧了瞧,突然问道:“皇上,您见过杀人么”

     



第688 章 耍
    晌午时分,多尔衮大军休整后边分兵两路,一路至北城外一路绕至南城外,虽无重型攻城器械,也无心攻城,但多尔衮在关外一败怨气太深,一定要围城泄恨羞辱明廷。

    即便他已知晓那个在关外弄的他伤筋断骨的小太监已回城,却也不怵,京城方圆数十里外一马平川无法伏兵,野战清军铁骑无敌,正面开打实打实的干他还是有自信。

    况且已探知明军勤王大军多在回京途中,小太监不过光杆司令,而且据报城南几十里外就有一直明军驻扎不前,不由冷笑,明军还是一如既往的怂,只敢远远看着,不敢近前。

    兵临城下,多尔衮咬牙切齿望城冷笑,老子就要你眼睁睁的看着我四下烧杀掠劫却无能无力的做缩头乌龟。

    这种羞辱如同赤果果的打脸,也只有这样多尔衮才觉得舒服些。

    正在自爽时,探子来报城上异动,貌似什么大人物在上边,多尔衮举着千里镜望去,依稀一件一群人簇拥着安定门朝西缓行,心中疑惑这阵仗绝非一般守将,莫非是那大明皇帝,便令探子靠近观察。

    少顷,探子急报,被射杀数人,多尔衮大怒,下令还击。随即大股鞑子兵靠近张弓朝城上射箭,鞑子兵善骑射,力道大射程远,箭如雨下守城明军躲避不及略有损伤,随后反击双方互射一炷香功夫方散。

    明军居高临下占地利优势,这一番互射鞑子兵没吃到任何便宜,多尔衮心下甚恼,正欲令士兵在城下奸杀些妇女羞辱明军时突闻正南隐约传来轰隆隆的炮声,不由心头一慌,令人速去查探。

    不多时探马急报,明军在南城炮轰城外的清军,多尔衮忍不住破口大骂,一群怂货当缩头乌龟闭城不出,除了放几炮也没别的本事了,小太监不是挺牛逼的么,如今一样当孙子。
1...197198199200201...7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