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敛财人生[综].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林木儿
    赵平一拍脑袋:“得亏你提醒,要不然误了农时了。”

    种!当然得种!

    不光是那一片荒地得种,凡是厂里的空地都要种。花坛里的花,都可以拔了,咱都种红薯。多收一个说不得就能多救一个人。

    于是,林雨桐家门口跟荒地隔着的墙被推倒了。

    后半晌不上班的时候,乌泱泱的都上了这一片荒地了。

    这一片原先是湿地,地下水比别处自然是充沛些的。打了压力井,就能浇灌。

    一时间,这地方给了全厂人希望。

    四爷呢,也没闲着。跟随大溜,去荒地上帮忙。但是晚上的时候,带着几个孩子,在做木头架子。而林雨桐呢,则用在荒地上弄回来的荆条,编制一些宽浅的筐子。

    给筐子里装上土,然后放在木架子上,里面也一样种红薯。

    院子本来就不小,再是立体的种植方式,从走廊到天井,摆放的密密麻麻的。高处都得端阳站在凳子上才能够得着。

    唯一麻烦的就是浇水。每天得花费大量的时间,但都只上半天班的人,不找点事干,闲着能干啥

    当然了,红薯这东西,也就是长苗的时候比较费事一点。等长起来了,倒是不需要那么多水。这玩意本来就是比较抗旱的作物。

    见四爷家这么弄呢,好些住平房的也都有样学样。做不来架子,那就不做架子。就在自家的平房顶上,屋子门口这些地方,摆上十几个二十个这样的筐子还是能的。也不多想,一个筐子要是能产五十斤,那这十个筐子还产一千斤呢。有这一千斤,一家人说啥也是饿不死的。

    这把住楼房和筒子楼的人能给急死。

    咋办呢

    他们把体育场给瓜分了。各家是各家的,筐子把体育场摆的满满当当。

    整个一一五,只要是露出泥土的地方,都种上了红薯。路两边,厕所的门口,反正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大家办不到的。

    连各个办公室里的盆栽,都拔了花种上这玩意,摆在阳光照的到的地方。

    往年还有人种菜,今年也就林雨桐家后院的两分菜地还种着菜,别人家,谁浪费那些土地。

    林雨桐这边也是房屋盖的多,没空余的地方,像是人家没怎么盖房子的人家,小半亩地呢,都种红薯收获小不了的。

    所以,一开春,除了野菜能当菜,谁还轻易吃菜

    等红薯苗长起来了,大家都有菜吃了。见长的比较旺盛的红薯苗,就间或着掐一点叶子。这样更有利于红薯生长。所以大家也都这么干,很节制的掐红薯叶子。

    所以,今年的主要蔬菜,就是红薯叶子。

    红薯是甜的,这红薯叶子,也有股子甜味。掐了叶子用水焯了伴着吃,或是活着面做菜馒头菜疙瘩。叶子带的那点茎,焯水吃也行,直接炒了吃也可以。炒的时候是不放油的,大部分是给锅里点上一点酱油,放进去翻炒,觉得快焦了,加点水放点盐就这样。有那条件稍微好点的呢,就用那种一小片带着肥肉的猪皮擦擦锅,然后再炒菜。就这东西,还不敢敞开了吃。红薯叶子阴干了,存起来,这到冬天拿出来也是口吃食不是

    家家户户桌上的菜都是那样,说起来几盘子菜,但其实呢

    一盘子蒜泥红薯叶子,一盘子清炒红薯叶子。一盘子凉拌红薯茎,一盘子清炒红薯茎。

    还都自我调侃呢。

    这个说:今儿吃的啥饭啊!

    那个说:今儿吃的好,四菜一碗饭。

    四菜就是那四道菜,饭嘛,就是红薯叶子加上玉米面活在一起蒸出来麦饭。

    要是吃腻了也能换个花样的。

    换成榆树叶子,槐树叶子。榆钱长老了也能吃,虽然口感不好,但比起其他来,算是不差了。还有槐树,摘槐花那是连同槐树叶子一块扒拉呢。谁还往出挑拣,就是槐树叶子跟花儿一起,回家随便抓一把面放进去搅一搅蒸熟了就下肚了。

    像是吴老太这样的,人家没事的时候,就拎着袋子,把杨树叶柳树叶都收集起来。装在袋子里阴干着。好些人都以为老太太养着牲口呢,看是养羊还是养啥的,都问呢。

    老太太就笑:“这东西能吃呢。别嫌弃不好吃,有的吃就行。”

    柳树芽林雨桐见人吃过,但是长老的柳树叶子,真没怎么见人吃过。更何况是杨树叶子了,想想都觉得可怕的不行。

    但是老人说了:“这旱起来,谁知道呢老天要是给饭,大家就能活命,要是老天不给饭,咱也不能等着饿死。等真没吃的时候,土都吃。杨树叶子怎么了不就是苦了一点吗吃不死人的,都是粮食。”

    但就是这样,愿意要这种树叶的人也不多。

    范云清看老太太这样,心里难受。说实话,老太太对俩孩子是真好。还有吴三树,那真是省下口粮紧着两个孩子吃呢。

    人心都是肉做的,她心里能好受吗

    上次舒拉拿着饭盒,饭盒里装着肉包子,给年有为送饭去了。结果远远的见了自己带着两孩子,就把网兜往身后一藏。你说这事闹的!而自己为啥知道那孩子拿的是肉包子呢是因为舒拉的邻居想故意挑事,看见舒拉的动作了,就说了:“哟!这是蒸了肉包子都不敢叫表妹表弟吃吧。”

    那还是去年的事了。去年的日子还没如今这么艰难呢。

    今年是更艰难了,舒拉见了自己这当姑姑的都躲着走了。他们两口子没孩子,所以没负担。虽然现在放电影今年没啥油水了,但两人都有二十一斤粮食,再搭上一点蔬菜啥的,混个七八分饱是行的。两人还都不是重体力劳动者,谈不上饿肚子。

    自己这边两个累赘,晓星那边两个累赘。她是怕拖累了她。

    有时候生气,但还是尽量去理解,想着哥嫂,也不该跟孩子计较。可看着一个本来跟自己没啥关系的老人,几乎是无私的把粮食拿给两个孩子吃,再一对比亲人。那一刻,她在谁面前都没有的羞愧之心,却在面对老人的时候升腾了起来。

    这个干娘啊!

    比亲娘又差哪里了

    把老人接来,一天的福都没享受,倒是叫老人跟着饿肚子。老人要是不来,在吴家的老家呆在村子里。那人家村子肯定会把象征意义极大的老人家照顾的很好的。谁饿肚子都不会叫老人饿肚子。

    想想这些,她心里焦灼不安。正难受呢,没两天,正在办公室呢,接到人事科的电话,说是晓星在办公室晕倒了。

    那一刻,她几乎天旋地转。

    急匆匆的赶到医院,医生说:怀孕了,营养不良才晕倒的,贫血的有些厉害。

    这状况,医院能怎么办呢

    医生只说:“回去吧,吃几天饱饭,增加点营养,就好了。”

    可是这就是最难办的。

    林家能拿的出来,可别说晓星了,就是范云清也张不开这个嘴。那俩孩子还在林家养着呢。半大的孩子最是不能省的时候。孩子回来过几次,到了饭点就回姥爷家。一看就知道吃的好,比在家胖了不止一圈。

    所以,再厚的脸皮也不能说再给晓星要补养身体的东西。

    这个时候,她这个当妈的,却真真是一个鸡蛋都给孩子拿不出来。

    说不清楚是懊丧还是别的,从来没有的那种无力几乎叫她整个人崩溃。

    还是林雨桐得了消息,又是鸡蛋又是红糖,又是小米白面的给送来了,“吃吧!吃完了,我再叫你姐夫去想办法。肚子里还有一个呢,孩子的营养很要紧。”

    随后,每天叫丹阳都把后院的菜摘一点给晓星送去,营养要均衡。

    辛甜不知道听哪个送孩子的家长说了一声,就找了大原同事的媳妇,人家在机关食堂上班,别处没有的供应,她们那地方是有的。从人家手里买了三斤多的猪板油给送去,“还是吃的没油水,这个先吃着,我叫你大哥想办法着呢。”

    端阳呢,晚上没事,就跟一伙子小




1233.旧日光阴(45)三合一
    旧日光阴(45)

    其实, 自打天一热之后, 红薯就陆陆续续的可以吃了。虽然长的还不是特别大, 不算到了收获的季节, 但是根须下面, 红薯的个头已经不算小了。

    有些孩子就馋啊!

    不是个个都跟林家范家的孩子似的,能吃饱的。这些吃不饱的小崽子,就打起了红薯的主意。晚上成群结伙的,偷着刨红薯吃。

    这事哪成啊这红薯可是全厂的,叫这些崽子这么偷下去,不等收获, 就敢吃连吃带拿的霍霍大半。

    保卫科是干啥吃的,长着心眼呢。

    苗家富叫早保卫科的人暗藏着,等着逮人呢。都是半大的小子, 一个个的, 他们自家门口也都有自家种的红薯, 干啥不吃他们自家的,要晚上偷拿公家的这样性质的事件, 不逮不行啊!

    当然了,都是厂里的子弟,自家的孩子。逮住了倒也不狠罚。你们刨出来的红薯还是你们,咱们也不没收。关键是没收了也不好处理, 给谁不给谁呢对不对所以, 只能放在处罚上。人家说了, 等你们家的红薯收了, 十倍的还回来。

    这些红薯再有大半个月就能陆续的收获了,哪里就饿的非等不了了。

    大人们气啊,逮住就是一顿胖揍。拿着扫帚,满厂的撵这些不省心的。

    林雨桐家的红薯算是收获的比较早的,因着林雨桐偷偷的浇,所以红薯长的个头大。不刨出来不行了,因为筐子撑不下了。一个个的眼看都要从土里挣脱出来一样,就是那种长的非常张扬的架势。很多人都说林雨桐:“为了长个也不能老浇水啊!这样的红薯不好吃。”

    林雨桐就打哈哈:“是啊是啊!没种好。”

    但是在端阳看来,好吃不好吃的,产量大就行呗。

    自己这一个长条筐子是栽了五棵红薯进去的,每一株红薯刨出来,下面都坠着六七个红薯的。红薯单个一斤多属于正常的,自家这得有两斤多小三斤的样子,个个都跟小孩脑袋似的。所以这根本就不能再叫长了,里面也放不下它们了。按这种产量算,一个筐子弄出一百多斤红薯,是特别正常的事。

    但出红薯这样的活呢,都是晚上关起门来的时候,自家人在院子里慢慢干。红薯刨出来,得放在院子里的走廊下屋檐下,叫这么晾晒通风。完了之后,才能入地窖。

    其实林雨桐更愿意把这玩意加工成红薯面,比红薯耐留。

    所以,这又要把红薯洗干净切成片,在烈日下暴晒,然后晒干之后,找个磨粮食的石磨,把干红薯磨成粉,然后放在袋子里存着,几年都不带坏的。

    大人做这个只觉得繁琐,可是孩子做这个,却觉得有趣。

    丹阳就是偶尔从姥姥家回来,看见家里在弄这个,高兴的什么似的,也不回去了。爹妈上班,她就在家带着弟弟妹妹干。她切的那红薯片薄的薄,厚的厚,根本就没法晒。

    怎么办呢

    林雨桐教她把这东西蒸熟,蒸熟之后再去晾晒,这就是红薯干了。冬天当零嘴吃,也还行。

    于是,几个孩子倒是越发的乐此不疲了。

    种了红薯的筐子也不能浪费,怎么办呢种萝卜白菜。

    这次都不要林雨桐叮嘱了,端阳就知道怎么做。他把菜籽撒的密密麻麻的,就叫这么长着。

    跟林雨桐一个想法的还有农场那边。到了种萝卜白菜的季节了。怎么办呢

    场长就说了:“撒上,种稠点。”

    萝卜白菜这种东西,都需要一定的生长空间的。这种一直稠密的等着长成,肯定是不行的。可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这是在最大程度的利用土地。这些东西长出来,一旦出苗,就是能吃的。

    苗不停的长,大家不停的间苗。间出来的幼苗都是菜啊!白菜和白萝卜就不说了,就是红萝卜苗,那也是好东西。等到苗长大了,被大家间的也差不多了。一亩地平白多长了一百多斤的菜,这是很划算的事。

    林雨桐家就是这样。菜苗一长上来,就都能吃菜了。

    她种的早,出苗就早。厂里的人可稀罕这些了。这个来拔一点,那个来拔一点的,当然了,都是很讲规矩。把又壮又好的苗子都留下来了。

    许是老吃林雨桐的东西,大家不好意思。所以,像是苗大嫂这样的,还记得给林雨桐还礼。这天就是,苗大嫂扛了一大袋子的东西进来了:“赶紧晾一晾,别捂了,够吃好几天的了。”

    啥东西啊

    丹阳打开袋子就疑惑的看她妈,“我没见过……”

    把苗大嫂逗的哈哈就笑:“傻姑娘,你咋会没见过呢细细看看!”

    再细看也没见过!

    像是一种什么东西的花,紫红紫红的,却有些干瘪,像是脱落下来的那种花。

    林雨桐也讶异呢:“这是棉花……花!”

    没错!就是棉花花!

    棉花也是先开花,然后结棉桃,棉桃咧开嘴,吐出来的才是白白的棉花。

    丹阳这才恍然:“可我看着,棉花不光是紫颜色的花。”

    “那是你在田里看到的。”林雨桐就说:“早上是乳白色的,下午就成粉红色的,到了第二天就是紫红色的。棉花花又不是一起开,所以你看到的花自然不是一个颜色的。”

    苗大嫂也说:“其他颜色的不能碰的。花儿不变成如今这样,人家农场也不让摘了。这非等到棉桃长成了,这种花儿挂在上面干瘪了,随时要掉了,才许往下摘的。这都不是摘了,是一碰就掉。”

    “要这个干啥啊”丹阳不明白。

    苗大嫂又乐:“吃啊!要不然费心弄这个干啥。”

    吃

    这下连林雨桐也惊讶了。说真的,她也没吃过这玩意。

    还真不能说活了几辈子局啥事都没见过了!看看!还就是有她没见过没吃过的。

    说实在话,她别说吃过见过的,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

    苗大嫂信誓旦旦的说:“随便抓一把面活着这个蒸,味儿可好了。”

    好吗
1...13371338133913401341...15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