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开元盛世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匹夫带刀
投桃报李!
虽然有隐性的好处,魏三占了,但是人家不白占,倾尽所有进行回报!
这件事,人家还不主动说,用事实说话,慢慢地等别人看出来,谁看出来,不得称赞人家一声“仗义”
如果流传到谢三郎的耳朵里,谢三郎还不得高看他一眼谁还不喜欢这样知情知趣的下属
今天,也是如此。
新戏名字就叫做《三上本》,讲的故事,就是谢直在金銮殿上连开三炮掀开洛阳粮案的故事,当然了,按照传统戏曲的“起承转合”方式,在谢直掀开洛阳粮案之前,还选取了事情发展的几个片段,加功成了折子,然后和金銮殿上的一幕组成了一出完成的戏剧。
好吧,人家魏三在谢三郎身上蹭热度已经蹭出经验来了……
今天就是首演,儒家积润驿店也好,魏家班也好,谁都没有想到谢直竟然为了躲冯姨娘介绍对象,直接从御史台请了假,跑到积润驿躲清静来了……
谢直怎么来的,他们不管,但是既然来了,就得招待好了,别的不说,魏家班的这个首演,怎么也得让三爷看完整了吧……
结果,谢三爷碰到了老杜,陪着白马寺进香去了……
眼看着定好的首演时间就要开始了,一群人都急了,魏家班的人都跑过来问什么时候开场,就连柱子作为儒家积润驿的“李掌柜”,都过来问了一句。
魏三多聪明的人了,他知道自己到底靠着谁吃饭,想都没想,就一个字,等!
三爷什么时候回来,咱什么时候开场,已经来了的朋友,喝茶,上瓜子,我请!
当然,这些事情,谢直都不知道。
他和杜甫到了后院的时候,早就坐满了,还人声鼎沸的,谢直坐下之前还挺高兴,做买卖谁还怕热闹啊,人越多越好……
结果,他和杜甫刚刚落座之后,顿时就高兴不起来了。
因为他们听到了周围人的议论之声。
他们两位今天都穿得便装,虽然能够看出来不是一般人,但是不认识的,谁也不知道他就是谢三郎。
再说了,听书看戏,图的就是一个乐呵,全是为了自己开心,谁没事还老打量身边的人啊。
所以,人家说话就很随意了。
“听说这魏家班最负盛名的一家班社,几出大戏都在洛阳城中火爆异常,你说他们也是,怎么就非得把新戏的首演放在洛阳城外”
“嗨,你还不知道啊,魏家班的班主,跟儒家的老板是好朋友啊,李旭,听说过吧,就是这家客舍原来的主人,后来李家客舍并入了儒家连锁之后,魏家班就把新戏的首演定在了这里……”
“定这儿也不是不行,可是也不能说话不算数啊,说好了未时开演呢,这都快申时了,怎么还不开始枉我生怕错过了开场,一大早就从洛阳城出来了,三十里路啊,吃过午饭就一直在这等着……这得等到什么时候去再晚再晚就该敲净街鼓了……”
“就是就是,还不开始今天晚上怎么回城去”
“回不去怕啥这里就是客舍,还能少了你一个睡觉的地方”
两人聊着聊着楼就歪了。
“你要是这么说的话,会不会人家儒家的一套经营策略啊……”
“嘿嘿嘿……让魏家班把新戏首演放到儒家积润驿,然后伙同魏家班特意推迟演出时间,然后逼得大家不住在儒家也得住……”
谢直听了这个,还能乐的出来不当场脸就黑了,咱儒家连锁酒店一年收入也不少了,正准备把分店继续开下去呢,还至于用这么下作的方式赚钱吗
不过呢,他还真不好发作。
毕竟,魏家班推迟了首演的时间,是事实,人家都等了这么长的时间了,还不许人家聊两句天吗开玩笑也好,发怨气也好,都是一种猜测而已,他要是一发作,得,不是真的也成真的了……
就在谢直想着怎么处理的时候,却听得耳边“嘭”的一声。
有位年轻的士子,一巴掌就拍到桌子上了。
“张某到了河南地界上,就听说儒家连锁乃是朝廷驿站之外最好的客舍,今日一见,原来如此!
哼!
张某听到这个名字,一开始还以为是为真正读书人操持的买卖,现在来看,不过是接着我儒家的名头哗众取宠而已!
这样的客舍,不住也罢!”
说着,站起身形,就要离开。
谢直都懵了,特么的,我还没急,你到当真了!
第371章 儒家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奋斗在开元盛世 ”查找最新章节!
谢直顿时不高兴了。
人家聊两句闲天,就是一说一笑的事儿,自己这个东家不乐意听是不乐意听的,但是看门做生意,什么样的人都能碰上,不愿意听就少听来句也就是了,犯不上跟人家较真。
结果,他这还没急眼呢,这位姓张的士子倒是翻车了,什么叫“这样的客舍不住也罢”今天他这话要是传了出去,人家那两句闲话,不是真的也是真的了!
这要是云山雾罩地在市面上一流传,生意受不受影响倒是小事。
那一句“打着儒家旗号招摇撞骗”,这可谁都受不了,别说儒家连锁了,就算是他谢三郎都扛不住这样级别的大雷!
打着儒家旗号招摇撞骗
儒家子弟干吗!
天下读书人千千万万,有一成的人信以为真,别说继续经营儒家连锁了,谢直作为一个刚刚参加完科考的读书人,要是不亲手砸了自己的儒家连锁,都是自绝于读书人这个群体!
他本身是“读书人”,或者说“儒家子弟”中的既得利益群体之一,难道要主动脱离自家的立场吗
真要是那样,比说儒家了,恐怕以后谢直在官场上也寸步难行——因为为官之人大部分都是科举出身,都以“儒家子弟”自居,谁还愿意跟你一个“举着儒家旗号招摇赚骗”的骗子多有往来,没跟你割袍断义就算客气的了。
想明白前因后果之后,谢直招呼儒家连锁积润驿店的掌柜,李掌柜。
“柱子,柱子,过来!”
李掌柜,贝莱是李家客舍的伙计,不但知道谢直和自己东家李旭的关系,同样也知道儒家连锁到底是个怎么回事,更是亲眼看见过谢三郎巧破诬陷案,自然对谢直非常恭敬,事实上,他从谢直、杜甫等人从白马寺回来之后,就一直在谢直身边打转呢,生怕伺候不好自家的这位“董事长”,听了谢直的招呼,连忙跑了过来。
“咱家店里,还有空闲的房间没有”
柱子一愣。
“三爷,您是有朋友要预定吗空闲的放假还有,不知道您那位朋友需要什么样子的”
谢直一摆手,“不是那么回事!今天不是开戏晚了吗你去问问,谁是从洛阳城来的,要是晚上不想回城,咱们直接安排住宿,费用全免!”
柱子听了,脸上一苦,这才未时,还没到上人的时候呢,要是让这些听戏的把房间全占了,再有客人投宿,可就没地方睡觉了,再加上三爷发话了,费用全免,这里面的损失,可是不小……不过既然是谢直亲口安排,他也不敢多说什么。
“是,三爷,我就这安排伙计去问问,统计好人数,还调配房间。”
谢直点了点头,一指周围的桌子。
“茶水,点心,干果……这些……”
柱子连忙拦住了话头。
“好叫三爷得知,今天开戏晚了,魏三班主也挺过意不去的,这些茶水、干果什么的,都是送的,魏三班主会账。”
谢直冷哼一声,“还算他懂事……”
随即一指旁边的一桌。
“他们一桌,让他们自己付账。”
柱子一看,正是甩闲话的那两位。
他们还不干了呢,一拍桌子。
“凭什么我们得自己花钱,我们也是从洛阳城跑了三十里路来的,凭什么人家全免费,只有我们要花钱”
谢直转头,微眯双眼,冷冷地看着他们俩,以一副淡然的口气说道:
“我儒家连锁,接待的是读书人,秉承的是儒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你们二人在他人背后大肆抨击,还以最恶毒的心思来揣测我儒家连锁,我儒家不愿意接待你们!
要不是看你们从洛阳城跑了三十里路过来,现在我就要派人把你们轰出门去!”
这一下子,俩人彻底怒了。
“给我们兄弟轰出去!
你敢!
你也不看看我们兄弟是什么人!
你敢轰我们兄弟!
我告诉你,今天我俩就在这听戏,不但茶水、干果,一文钱都没有,今天还要住在你家的这家客舍之中!也是一文钱都没有!
我倒要看看,你能把我们兄弟如何!”
谢直听了,瞥了他们一眼,淡漠得仿佛睡着了一样。
“不给钱也行。
留下名讳!
过了今天,我找你们!”
俩人一听,纷纷大笑,还以为你多厉害呢,张嘴就轰人的,结果我们说不给钱,你不也啥硬气话都没有吗
“你还敢问我们兄弟的名讳!
你配吗!
你又是谁!”
谢直也没有任何隐瞒的意思,直接亮明身份。
“汜水,姓谢,行三。”
那俩位一听,顿时傻眼了,谢直在洛阳城里面是个啥名声,是个人都知道,谁敢得罪!要说假的……不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儒家连锁和谢三郎的关系匪浅,看积润驿掌柜的对他这么恭敬,这位绝对是真人。
确定了谢直的身份,哥俩面面相觑,都怂了,他们既然能够为了一出新戏,就跑出洛阳城三十里专门来听,一来是有钱有闲,二来也对魏家班足够了解,延伸一下,自然对谢三郎也很了解,不想了解也不行啊,魏家班天天唱《谢公案》,就算他们想不知道也难。
现在,谢直让他们两个报名,他们哪敢!可别忘了,谢三郎在洛阳城里面,不但有个“万家生佛”的名号,还有个“谢阎王”的绰号呢!要说开元二十三年“年度睚眦必报第一名”,非汜水谢三郎莫属,他们两个可不想,让自己的家族成为下一个杨家!
怎么办
俩人脸都白了!
谢直也不以为甚。
“两条路。
一个,不用给钱,现在就走,走之前留下名号!
另外一个,好好听戏!”
两人一听,这还有啥不明白的,谢三郎虽然对他们不满,但是也不想跟他们没完没了,这是啥这是要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不就是一顿茶钱吗,能有多少能给自己免去了自家的一场飞来横祸,多少钱都值!
两个人忙不迭的坐下来,打定主意,听谢三郎的,好好听戏!然后规规矩矩给钱,住,就别住了,赶紧回家,躲谢三郎远远的!计算洛阳城门关了,也得走!大不了在城墙根上蹲一宿,也要躲“谢阎王”远一点!
不提他们两个坐下之后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谢直转向了柱子。
“以前给你说的那件事情,安排的怎么样了”
柱子听了一愣,随即恍然,连忙回禀。
“回三爷,事情都已经安排下去了,我们东家,这些天没在,就是在跑这件事情呢,说是前天到了汜水,明天就去河阴县……
按照您的指示,咱们儒家连锁酒店现有的三家,全部联动。
日后只要是上京赶考的举子,不论家乡何处,不论才学如何,只要拿的出州县考试的文书,入住咱们儒家,住宿费用全面,饭钱收一半!
具体实行的时间,我们东家正在跟牛家大爷商量,听我家东家的意思,大唐州县的州府考试,一般都是在八月中秋前后,举子上路,一般都在家过了中秋再出发,所以,我家东家的意思,咱们实行这个大概也是过了中秋……”
谢直听了,点了点头,这么安排,倒是也合理,随后他又交代了一句。
“等你们东家回来,给他带句话,让他去找一下田大壮,让大车帮也跟着咱们儒家一起联动。
大车帮虽然都是运送货物的大车,不过也能坐一个人两个人的……
实在不行,让大车帮派几辆大车出来,每天从儒家这边找信息,你们统计一下,有多少士子,问问人家的意见,愿意一起走的,就早晨一道发车。
条件有限,人家自有车马就算了,要是有寒门士子,只要愿意,咱们就帮着他们节省点脚力……”
柱子苦着脸应了下来,然后欲言又止。
谢直一见,问道:
“怎么让你带给话还麻烦了还是李旭懒得去传话”
柱子赶紧摇头。
“三爷,您可是误会了,小的本来就是李家客舍的一个小伙计,干的就是伺候人的活计,怎么可能嫌麻烦,再说了,带句话而已,有能麻烦到哪里去”
“那你什么意思有什么话,还不敢说吗”
“三爷,按说这些事,小的没资格多嘴,但是您要是问了,小人就给您叨叨两句,要是不合您心意了,您可别怪小子多事……”
“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