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开元盛世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匹夫带刀
魏三知道这是杜甫帮着他调节气氛,也是给他台阶下,自然要牢牢接住了这份好才是。
仰头哈哈一笑。
“杜爷,说句不该说的话,您这酒量……嘿嘿,可真不行!
你还别埋怨我们魏家班的这帮兄弟们,要不是当初那件事,估计你还不能跟我们三爷交上朋友呢……”
杜甫一听,生生给他气乐了。
“嘿,你还有功了不成!”
魏三大笑。
杜甫也笑,笑过之后,说道:
“老魏,我可跟你说明白了啊,我可都帮你吹牛吹出去了。
我家二姑母、我家表妹,本来是想在白马寺进香之后就直接回洛阳城。
结果你今天新戏上演,我是好说歹说才把她们留了下来,一会你可得好好的演,可别伤了我的面子……”
魏三一笑。
“杜爷放心,断然不会!
咱家的本子,都是精心编排的!
排演的时候,咱也是真正用了心的!
别的不说,这是《谢公案》的第三出戏,就算我们想自己砸了魏家班的牌子,三爷也不干啊!”
杜甫听了点头。
“这我就放心了……”
几个人说说笑笑,时间也不算短了,但是周围那些来看新戏上演的,竟然没有丝毫不耐,再也不像刚才时候的有事没事地甩闲话,倒是一个个支楞起两只耳朵,听着三人扯闲篇听得津津有味。
就在此时,裴杜氏带着裴美娘洗漱完毕,重新整理了妆容,在儒家伙计的带领下过来了。
杜甫和谢直连忙起身,请裴杜氏上座,也请裴美娘做了一个看戏方便的地方。
魏三见状,这才算是明白了,怪不得三爷安排了儒家提供免费的住宿之后,竟然还不着急开演,反倒是拉着他和杜甫扯东扯西的,原来是在等这两位呢啊……
魏三偷眼一看,中年美妇雍容华贵,少女青春靓丽……
这事……
魏三突然一激灵,这事不是他能够揣测的!虽然谢三爷跟普通的上位者不一样,不会有事没事就甩锅给他们这些江湖卖艺之人,但是自己也不能因为人家的大度得寸进尺,别什么时候惹了人家翻脸,说句说,魏三也知道,能够抱上谢三郎的大腿,固然是他的运气,但是在第一天的时候,他就给自己提过醒,别看谢三郎平常没啥,但是真给人家惹急了,人家要动手,那可就没有任何缓和的机会了。
所以,现在,快点回后台!
赶紧演出!
别的事,不管!
片刻之后,好戏开锣!
说实话,如今的魏家班今非昔比。
以前,不过是跑江湖的一个普通班社而已,这样的班社,在大唐,没有几百也有几十,说是跑江湖,其实每天就生活在温饱线上,一个不好就是散帘子,即便什么事情都碰不上,也算不得什么好日子。
不过现在可不一样了。
他们到了洛阳城,得了谢三郎的支持,总算是有了一个稳定的落脚地,魏家班受够了漂泊之苦,终于能过上稳当日子了。
这些人也都不傻,知道自己能留在这里,固然有班主魏三替谢三爷办事的因素,更是人家谢三爷对戏曲这块也比较喜欢的因素,要不然的话,魏三跟杜甫也认识,他怎么不投靠裴氏姻亲,偏偏投了谢三爷
想明白这事,具体到他们自己就好办了。
他们学不来班主魏三能够帮上谢三爷的忙,但是他们都会唱戏啊,唱好了戏,得了谢三爷的欢心,才是长远之道。
所以,一个个都沉下心思努力钻研,比当初学艺的时候还用心。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
魏家班能够在洛阳城中号令江湖,固然有谢三爷的支持,也和他们的技艺越来越精湛有关。
正所谓钱压奴婢手、艺压当行人!
要不是魏家班的功夫越来越好,他们也别想保持住现有的江湖地位!
“咿呀……”
《谢公案》第三出,《三上本》,正式上演!
第373章 三上本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奋斗在开元盛世 ”查找最新章节!
《三上本》这出戏是取材自谢直金銮殿上连开三炮的故事,自然有前因有后果,也有通济渠小院门前的那一波混乱,最终高-潮于“谢三炮”一战成名。
这个故事在魏家班的精心编排之下,情节跌宕起伏,曲折离奇,很是引人入胜。
再加上这本是洛阳城中近期最为轰动的事件,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揭开了洛阳粮案的遮羞布。
消息灵通的可能还好点,多少能听到一些风言风语。
而那些消息不灵通的,或者想打听消息,都不知道上哪去打听的,一个个急得抓耳挠腮。
谁不想知道知道“开元二十三年第一大案”是个什么情况
只不过他们没有途径而已。
现在《三上本》上演,他们可算是有了机会。
虽然都知道戏曲肯定跟真正的事实有所出入,但是大家也都知道魏家班《谢公案》的本子,都是要经过谢三郎亲自过目的。
这是啥
这是当事人认可的“改编版本”!
即便艺术加工再浮夸,也多多少少能体现出一些事实吧
能够通过《三上本》来窥见个一鳞半爪的,这就足够了。
所以说,魏家班每一次的新戏上演,尤其是《谢公案》的系列戏曲上演,都会引发足够的轰动,除了魏家班如今名声在外,还有众人对谢三郎办案猎奇的心理在做崇。
闲话不多说,《三上本》正式上演,曲折情节,引动着所有观众们的阵阵惊呼,一个个瞪大了双眼,紧紧盯着台上,生怕错过了魏家班的唱念做打,也怕错过了谢三郎的举措。
呃……也不对,不是所有观众都如此,至少就有一人心不在焉。
谢直!
这是自然了,亲眼看着自己的经历被改编成戏曲,这种感觉怪怪的。
戏台之上纵然表现的再热闹,戏台之下纵然惊呼声再喧嚣,有怎么和当初亲身经历这一切的时候的紧张相比
直白来说,就是疏离感很强,总是感觉戏台上下没有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一样。
但是这出戏他还不能不看。
这是魏家班根据他的经历改编出来的戏剧,虽然台本都是他亲自审定的,但是不亲自看一遍,总是有点不放心,况且魏三就因为等他,给魏家班、给儒家惹出来这么多的麻烦事,他要是转身就走,魏三等人虽然不敢说什么,但是终究会寒了他的这一番心意,谢直虽然生性有点淡漠,但是这些人情世故还是看得明白的,在一直重用魏三的这个当口,犯不上如此对待他。
再者说,还有杜甫带着裴杜氏和裴美娘呢,人家娘俩是杜甫费了好大劲才说服,答应从白马寺进香回来看一看这出新戏的,谢直和杜甫的关系自然不用多说了,朋友之间很多虚礼可以不必在意,他真要是不想看,直接走了,杜甫也能够理解。
不过,人家娘俩呢,不说裴杜氏是杜甫的二姑母,对他有活命之恩,只说这主客关系,人家来积润驿,看得还是魏家班的新戏,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说,都是客人,结果你谢直这个当主人的,不陪着,自己跑了,就是因为你不愿意看,说得过去吗只要是说得过去,人家裴杜氏就得问杜甫一句了,你老说你和谢三郎交情莫逆,我看……也就那么回事吧这话,谢直冲着老杜的面子,也扛不住啊……
所以,即便谢直自己觉得很无聊,他也不得不坐在这里。
“三郎,想什么呢”
就在谢直百无聊赖的时候,杜甫竟然凑了过来,嬉皮笑脸地问道:
“我一直想问问你,看着别人在台上唱念做打,演得还就是你自己的事儿,你自己看着不别扭吗”
谢直现在看见他那张刀条子脸就来气,要不是因为你,我至于在这别扭吗没好气地低声说道:
“你以为呢,能不别扭吗!”
杜甫点点头,转眼看了看二姑母和表妹,见她们娘俩正看得津津有味,便再次压低了声音,说道:
“我还以为你不别扭呢……
当初夜审杨七的时候,我帮忙当了一回判官,后来不是被魏家班搬上戏台了嘛,好家伙,后来我跟着表妹一起看了一回,当看到魏三徒弟在台上表演我的时候,我差点尴尬死……
我这还好,就是一个配角,你呢,好家伙,《谢公案》啊,一个系列的戏剧,只要是你破获的案子,恨不得全给你改编了……
这要是我,还不得尴尬死”
谢直听了,没好气地瞪了他一样,千古诗圣怎么着照样挺烦人!不管写诗又臭又长,连聊天都快不会了吧
人家老杜根本不理谢直的白眼,还问呢。
“说实话,我一直就想问问你,你到底是咋想的怎么就认可魏家班对你的案子的改编呢”
面对这个问题,谢直还真有点无言以对。
他能咋说
当初第一次同意魏三改编《夜审杨七》,主要就是为了给老杨家添堵
又或者穿越之前是听着《包公案》的评书,看着《包公案》的京剧长大的,穿越大唐之后,时不时会想念一下“驸马爷近前看端详”
再或者,想通过这种方式为自己扬名,然后好把自己的名字送到达官贵人的耳朵里,坚守“不行卷”的承诺,却要达到“行卷”的效果
这些因素,也不知道哪个是主要原因,也可能是共同作用的结果,反正当时魏三带着魏家班帮忙夜审杨七之后,什么酬劳都不要,跪在地上祈求谢直允许改编,他就稀里糊涂地答应了。
再往后,尤其是魏三发动了一种江湖卖艺人士,为他在河阴县打听了漕帮的种种消息之后……
谢直突然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来源!
隐秘,可靠,准确率高!
谢直从后世穿越而来,如何不知道“信息”两个字的重要作用甚至穿越之前,各种谍战剧在银幕上大行其道,他或多或少地都有所接触……
所以,谢直准备好了经费,准备通过魏家班把这帮江湖人都养了起来。
虽然他知道,建立如同后世谍战剧中那种特务机关,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多了这么一群人帮着他收集各种市面上的消息也是好的。
具体的操作,不用他费心思,不过相当甩手的掌柜的,起码也得培养出来一个像样的管事的。
谢直的选择,就是魏三,这就是一再同意魏三改编戏曲的原因,也是他对魏三相对宽容的原因,起码相对这些,魏三能够带给他更多的“信息”。
一来二去的,事情就发展到这种程度了……
可是,这些话,谢直又怎么能跟杜甫交代
他和老杜的关系不错是真的,但是仅仅是私人的朋友关系而已,这么隐秘的事情,怎么可能坦言相告不是他不信任杜甫,而是隐秘之事,越少之人知道就是越好。
就在谢直不知道怎么回答的时候,旁边的裴美娘却突然说话了。
“这就什么可问的”
裴美娘大眼睛一瞟,然后甩给谢直一个大白眼珠子。
“我看啊,大名鼎鼎的谢三郎,也就是一个哗众取宠、沽名钓誉之辈!
让一帮江湖人大肆吹捧自己,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杜甫一听,嘿嘿一笑,乐得看着谢三郎在自家表妹面前吃瘪。
倒是裴杜氏说话了。
“怎么说话呢!
快给你谢三哥道歉!
魏家班排演《谢公案》,这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要不是看了这出新戏,我都不知道在通济渠还有这么一出……”
裴美娘可不怕她娘,知道她娘说落她这一句,不过是出于“礼貌”而已,根本不是因为自己说的内容,而是提醒他注意说话的方式,听了之后,直接一撇嘴。
“通济渠到底发生了什么,谁知道!
就看戏吗
那魏三刚才也说了,他就是谢三哥手下的人,他编演的戏剧,敢说谢三哥半句坏话吗
两把长弓就能压制住通济渠几百青壮我不信!”
裴杜氏听了,气得轻轻派了裴美娘一把,瞪了他一眼,随即转头对谢直一笑,满含歉意。
谢直也是无语了,敢情这娘俩听戏的过程中,竟然一直竖着耳朵听着他和杜甫的说话呢。
虽然经过裴美娘这么一打岔,杜甫问他的那个话题,很自然地错过去了,但是被人当面指责“哗众取宠、沽名钓誉”,终归有那么一点不舒服。
谢直嘿嘿一笑,也不愿意多说:
“是非曲直早有公论,两把长弓能不能压制住通济渠青壮,我是不知道,但是从我亲身经历来说,自从我到了通济渠之后,只有漕帮几个冥顽不灵之辈还在挣扎,别的人都老实的很……”
裴美娘又是一撇嘴。
谢直这话可就硬气了,两把长弓压制不了通济渠闹事的青壮,我出面,几百人不敢吱声!与其说长弓的作用,不如说是我谢三郎的威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