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开元盛世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匹夫带刀

    长安城那是大唐西京所在,皇帝长期就驻扎在这里,大唐权贵星罗棋布,一双双眼睛就隐藏在长安一百零八坊的坊门后面,仔细观察着长安城里面的风吹草动,常平仓这么大的动作,瞒得过谁去

    别人不说,就那位负责出货的粮商,早就被人盯上了。

    你想在大唐做买卖,没有官面人员给你背书,做梦呢一开始还好,随着买卖越来越大越来越挣钱,司农寺已经护不住他了。

    人家的要求特别直接,要不给我干股,要不我把你的桌子给掀了!

    怎么办

    答应吧。

    可是这个口子一开,就麻烦了。

    一个如此,两个如此,个个如此!

    刚才不是说了嘛,大唐权贵几乎都集中在长安城,你一个小小粮商,给了谁谁谁干股,不给我,瞧不起我是不是,他能掀了你的桌子,我难道不能!

    就这样,粮商差点把自己铺子的股份全给送出去,即便是这样,也不够!

    到了最后,真有权贵出手,一下子把桌子给掀了——长安粮案,爆发!

    你别看那些权贵讨要干股的时候,一个个跟饿虎扑食一样,现在出事了,谁都不管!

    没办法,还得是司农寺出面收拾残局。

    可是陈思问也难啊,粮商、常平仓、全部卷入了长安的这场粮案之中,要说司农寺一点责任都没有,人家李老三也不能认!

    怎么办

    壮士断腕!

    陈思问竟然把高大哥扔出来背锅!

    判了斩刑!

    高主事说到这里的时候,一顿咬牙切齿!

    “高某刚刚听到这样的消息,只觉得天崩地陷!

    我高家发展到了今天,全是依仗我家大哥读书进学、选官当官!

    我怎么如何能够眼睁睁地看着我大哥身首异处!

    所以,我一定要到长安去营救我家大哥!

    可惜的是,我的地位太低了,只是一个河南府士曹的主事而已,即便这些年积累了一些钱财,但是我这个身份,和待宰的羔羊又有什么区别,我就算是有钱也送不出去啊!

    所以,我只能求助于他们。

    漕帮不过是洛阳城本地一个帮派,根本帮不上忙……

    含嘉仓的一众吏员,知道我家大哥卷入了洛阳粮案,一个个吓得跟鹌鹑一样,根本不敢近前……

    我就只能把希望放在了杨玄璬和林会长的身上。

    林会长虽然只是一介商贾,但是他早早就开始资助参加科考的读书人,杜九郎,现在的监察御史,当时就在长安为官校书郎,我找林会长,请他写封信,我好通过杜九郎去运作此事,结果林会长告诉我,他资助的读书人,日后还有大用,不能消耗在这种事情上……

    我又去找杨玄璬,他虽然不过是河南府的士曹参军,但是弘农杨氏千年华族,自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无论人脉还是血亲,能帮上忙的人太多了,别人不说,杨洄,弘农杨氏大观王房的嫡系,当时已经和咸宜公主订了婚,只要杨玄璬肯帮忙,我宁愿倾尽所有,用全部家产来换取杨洄的帮忙,可是,他根本没答应,连理由都没有,就是不管!”

    高主事说到这里,一脸愤恨地看着谢直,恨恨地说道:

    “谢御史不是奇怪我为什么这么配合嘛,我实话告诉你,我就是要他们所有人,给我大哥陪葬!”

    原来,高主事在洛阳城中四处碰壁之后,高主事还是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去了长安,结果真的如他所说,他的位置太低了,没有人引荐的话,就算有钱也送不出去。

    然后,高大哥果然被斩首了。

    高主事悲愤之余,只得收敛了大哥的尸体,带着大哥的遗孀和自家侄子,回到了洛阳。

    结果,漕帮、含嘉仓、杨玄璬、林会长,一群人又全都冲上来了,长安粮案完事了,咱们接着干吧……

    高主事当时差点没被气死,你们都他么掉钱眼里了长安常平仓刚刚出事,还敢继续!

    不过,他转念一想,想继续干好!我就成全了你们!让你们一个个对我大哥见死不救,等到查处长安常平仓的人到了洛阳,你们要是不接着干,我还真不知道怎么让你们给我大哥陪葬!

    就这样,他继续串联各方,静静等待,直到谢直在金銮殿上连放三炮!

    他知道,时机到了!

    只不过他也知道,如果主动找上谢直揭开洛阳粮案的种种,他可能就一去不回了,他要在走之前,安顿好大哥的遗孀和侄子。

    就连高主事也没有想到,谢直的嗅觉竟然能够如此灵敏,仅仅第二天就摸到了他,不愧是号称“大唐办案第一人”的汜水谢三郎!

    尤其是到了御史台,一眼看到了张员外郎,高主事就知道断无幸理了。

    如此也好!

    早一天,晚一天,他自己没关系,但是能够早一天的话,就能早一天给大哥报仇!

    这才有了此后的种种……

    谢直听了高主事的故事,一声长叹,随即郑容对高主事说道:

    “你放心吧,只要与粮案有关系的人,谢某一定要将他们绳之以法!”

    高主事听了,双眼热泪盈眶,再次一躬到地!




第350章 尘埃落定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奋斗在开元盛世 ”查找最新章节!

    谢直提审高主事之后的三天时间中,洛阳城风起云涌!

    有了这位“关键人物”的坦诚相告,案件的审理势如破竹。

    任何想抵赖的,全是做梦。

    单单从了解这个角度来说的话,高主事是整个洛阳粮案之最,都不用见面,仅仅听一个名字,就知道他干过什么,三言两语就能说个明明白白,不承认行,三法司直接派人,按照高主事的指点去抓人、搜查证据,一抓一个准!

    到了最后,三法司直接让高主事陪站在公堂之上,叫人,一个个过堂。

    来一个,李尚隐就问一句,这个人有啥罪行

    高主事听了名字、搭眼一看,就可以当当当地把这位的罪行说出来。

    李尚隐等人连这个人问都不问,直接派人出去拿证据。

    证据到了,齐活,这个就算审完了,下一个!

    洛阳粮案牵扯到的官员好几十个,其他人等上百人,这么多人的大案,要搁在往常,审理半年都算短的,结果有了高主事的指认,那叫一个痛快,噼里啪啦的,办完了……

    这几天,谢直没有直接参与到案件的审理之中,把高主事直接转给李尚隐之后,他继续自己“韬光养晦”的原计划。

    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啊,金銮殿上放炮揭开了洛阳粮案的遮羞布,顺藤摸瓜找到了洛阳粮案的“关键人物”,他想消停也消停不了啊,即便不参与案件的审理,满世界的闲话也喧嚣之上。

    尤其是大唐三法司,刑部、大理寺、御史台的参与办案的人员,冒着酸水吐槽,怪不得人家是大唐办案第一人,真会挑,把办案的俏活全办了,然后剩下点吃苦受累的脏活累活给咱们……没辙,功劳还是人家最大……

    谢直听了唯有苦笑而已。

    李尚隐倒是个明白人,特意把谢直叫过来,一句话说明白了一切。

    “不招人妒是庸才!”

    谢直一声苦笑,这是个屁标准啊别人妒忌就是人才,不妒忌就不是人才你要是真人才,就不应该拿“其他人的目光”那么当回事,一个人连相信自己都做不到,还得看着“别人的妒忌”找自信,那能算啥人才!说白了,这就是拿出来安慰自己而已,这种套路,据说有一位名字特别洋气的人玩得最纯熟,阿q。

    摇摇头,不理会这些狗屁倒灶的破事了,问问案件办理到什么程度了吧……

    李尚隐对谢直倒是一点隐瞒都没有。

    “得益于你抓到了高主事,案件突破极快……

    今日大朝会,我御史台与刑部、大理寺三法司将案情上报,并且奏报了天子所有犯人的处理建议……

    已然得了天子御笔亲批……”

    谢直听了李尚隐的介绍,这才知道了朝廷对洛阳粮案的处理。

    含嘉仓一众官员,或杀或流,只要是又确凿证据参与含嘉仓倒卖粮食的,一律斩刑,其他为其倒卖粮食提供便利的、知情不报的,流刑两千里到三千里不等。

    漕帮,自何大龙以下,所有漕帮的大小头目,皆斩!

    林会长、周粮商,抄没家产,林会长、周粮商两人问斩,两家男丁为奴,女眷投入教坊司。

    谢直听到这里,倒吸一口凉气,真狠啊,不是抄家就是砍头,当初长安粮案爆发的时候,长安常平仓的一众官员,除了为首几人,剩下的不管怎么说也保下了一条性命,这固然有司农寺把高大哥推出来挡在的因素在里面,但是终究杀戮不甚,这回的刑罚怎么会如此严苛

    “还不是因为杨玄璬……”

    李尚隐直接给出来答案。

    如果仅仅是洛阳粮案的话,刑罚自然不会如此严苛。

    事实上,在整个开元年间,“慎刑”才是主流。

    一来是李老三被虚名所累,天子李老三胸怀大志,一心想要做一个名传千古的圣天子,自然愿意给自己留下一个仁德的名声。

    二来是因为开元年之前就是武后朝,大唐天子李老三一番谋划,最终使得武后还政于李唐,这叫拨乱反正,不但要对武氏迫害大唐皇族反攻倒算,还要对武后朝的种种风气一一洗刷,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酷吏,武后为了维护统治,重用酷吏,李老三登基之后,自然要以“宽和”来对待大唐子民……

    总之,不管什么原因,开元年间,说着准确地说,开元年间的前期,李老三还真没有大肆屠戮过朝廷官员。

    按照这个思路来说,如果洛阳粮案仅仅是洛阳粮案,刑罚最多和长安粮案一样。

    但是,偏偏有了杨玄璬,有了他在通济渠的种种谋划和行动,刻意减少粮食供应,利用漕帮煽动通济渠青壮闹事,这个问题是啥性质

    早就超出了朝争!

    说他要谋反都不为过!

    实际上,李尚隐等人调查洛阳粮案之后,对参与倒卖粮食的所有人,都是按照长安粮案的故事来核定的刑罚,而对参与了通济渠事件的所有人,都是按照谋反处置的!

    谋反,大唐“十恶不赦”之一,沾上了这个,谁还能有好

    “杨玄璬,煽动青壮闹事,以谋反论,罪在不赦!”

    杨玄璬,斩!

    杨二爷,斩!

    杨家成年子弟,斩!

    杨家未成年子弟,流刑三千里!

    杨家女眷,杨氏未嫁女,没入教坊司!

    杨氏出嫁女,无论!

    正所谓一人谋反,全家论罪!

    除了自己要上断头台之外,父母、叔伯、兄弟、子侄……所有近支男丁,成年的,皆斩!未成年,流刑三千里!所有女眷,没入教坊司!

    这就是大唐版的株连九族!

    这才是真正的家破人亡!

    谢直一算,杨玄璬父母早就没了,这一辈兄弟三人,杨大爷死得早,只剩下杨二爷和杨玄璬,全杀,下一辈之中,杨铦成年,跟着上断头台,杨錡如今十五,不算成丁,留下一命、刺配三千里,杨家女儿,已经出嫁的不管,没有出嫁的,只有杨八姐和杨玉环了,被没入了教坊司……这家伙,两家子人就剩下了一个十五岁的杨錡,还刺配三千里,就以他锦衣玉食一般的长大,他的这条命,真不知道能不能走完这遥遥三千里……

    老杨家,这算是全完了啊……

    谢直想到这里,也不由得感慨连连。

    李尚隐人家还误会了呢,一看谢三郎听了杨家的结果之后竟然是这种表现,还在边上劝慰呢。

    “三郎不必如此。

    你虽然与杨玄璬杨家有些私仇,不过也都是他杨家不对在先。

    杨龟年当年与你在汜水县有所纷争,也是他诬告你在先……

    到了洛阳城之后,杨家二姐与奸夫杨七谋害李掌柜在先,随后一路抵赖,还要谋夺你同窗李公子的祖传家产,这才逼得你出手破案、审案。

    随后杨玄璬家的杨铦,非但没有对家中恶奴、荡-妇,反而在洛阳城权贵家中坏你的名声……

    这些事情,自有公论,自然不用多说,洛阳城中人,除了那些与杨家利益攸关之辈,那个不说你谢三郎持正而行

    最可恨还是杨玄璬,身为杨家家主,对家中小儿辈疏于管教也就罢了,竟然还在通济渠煽动民乱,要接着洛阳缺粮一事让你在官场上毫无寸进……

    杨家现在落了这么一个结果,是他们罪有应得而已,三郎不必在意!

    真要是说起来,洛阳城中的百姓,甚至大唐百姓都应该感谢你才对,要不是你谢三郎一手揭开了洛阳粮案,继而让老夫追查到陈思问倒卖粮食的实据,还不知道要被这些国之蛊虫倒卖了多少粮食出去……别的不说,日后真要是有什么天灾**,大唐所有常平仓都拿不出粮食来,不知道要饿死多少条人命!

    相对于成千上万的人命,你与杨家之间的那点私仇私怨又算得了什么!

    再说了,要不是他倒卖粮食在先,煽动民乱在后,你就是想以私怨对付杨玄璬也没有机会啊……那杨玄璬完全是咎由自取而已,三郎不必多想!”

    谢直听了,不由得苦笑,我是因为这个感慨吗不过他确实感慨太多,一时之间也梳理不清头绪了,索性不想了,听到李尚隐提到陈思问,不由得问道:
1...192193194195196...2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