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开元盛世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匹夫带刀
亲自动手的,是漕帮侯七。
具体缘由,是侯七要谋夺王公子手上的一副瘦金体字帖。
侯七招供,是你儿子张公子指使他去夺贴的,并且暗示他,可以采用任何手段,事实上,这幅“可愿柳下走”的瘦金体字帖,也最终落到了你儿子的手上,并且以此为礼物,用来讨好洛阳南市田记金银铺的瑾姑娘。
但是,你儿子招供,承认了指使侯七夺贴,却没有指使侯七杀人,并且提供了一条新的内容,说给了侯七六十贯的费用,用来奖赏他办事。
介绍完了情况,谢直就停口不言了,看着张员外郎,不说话,意思听简单,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你看着办吧。
张员外郎听了直嘬牙花子,人家也做过河南县的正印官,对司法审判的案子也不陌生,一听谢直介绍完案情,就知道这事麻烦了。
死人了,是既定结果,谁都无从更改。
人是侯七杀的,他跑不了。
问题就留在了张公子的身上。
侯七说他是受了张公子的指使,如果查实,就是“谋杀”,张公子属于“造意”,按照“造意为首”的大唐法理,张公子就是首犯,判罚只会比侯七重不会比侯七轻,具体到这个案子,就一块上断头台吧。
张公子却说不是他指使的,瘦金体字帖是他花钱买来的,一经查实,那么罪行就轻了很多,最多不过是花钱卖了贼赃而已,收缴非法所得,再罚点铜钱就过去了。
但是问题就在这里了——他们两个人说的,到底哪个是真的或者换一种说法,审案的法官,到底愿意采信哪一个说法!
至于什么查个水落石出
别闹了!
两个人面对面说话,到底说了啥,谁能知道这叫法不传六耳!平常人家交代家里钱藏哪都用这种方式……
至于那六十贯钱,根本不能做什么证据,张公子说那钱是买字帖的,侯七还说那六十贯是买凶杀人的费用呢……
所以,这件事情,到底如何宣判,就落到了主审法官的身上了,他说张公子有罪,那么张员外郎就得看着儿子上断头台,如果他说张公子无罪,那就能交点罚款,回家继续他纨绔子弟的生涯。
张员外郎想到这里,不由得一声长叹,大丈夫存世、难免妻不贤子不孝啊,我这一路奔着家族香火鼎盛使劲呢,儿子倒好,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
不救真不行,就这么一个儿子,他没了,张家的香火就断了。
救真不知道谢直那里会提出什么要求来,弄不好还得把自己折进去……
所以,张员外郎还想抗争一下……
谢三郎,你少来这套,不就是我儿子跟你是情敌,你才这样嘛你这个小子讲理不讲理啊瑾姑娘是不错,但是也是我儿子先看上她的,再者说了,当初我儿子要讨好瑾姑娘的时候,你还不认识人家姑娘呢,怎么着,这都不行
你汜水谢三郎也太霸道了吧
行,你霸道,我们张家认了,我儿子从河南县大牢里面出来之后,我也曾严词交代过他,让他以后躲你远点,最重要的,千万不能再惦记那位瑾姑娘,就当没认识过,咱们老张家对你谢三郎退避三舍!
所谓杀人不过头点地,我们惹不起你,就躲着你走!
这还不行吗!至于让你处心积虑地对付我儿子吗
老夫为官多年,也是进士出身,抛开你与我家儿子之间的恩怨,老夫作为一个科场前辈、一个官场前辈,要提点你一句,你谢三郎如今声名显赫,又有张九龄、严挺之、李尚隐一众朝堂大佬的看重,只要不行差就错,日后必然高居朝堂,如果你再能把你曾经提议的盐法改革推行下去,青史留名指日可待!
不过,你自己可要留神,越是这种情况,越是要爱惜羽毛!
老夫想,你就算日后青史留名,也不愿史官史笔如刀,写下你汜水谢三娘睚眦必报吧
今日你如果一定要攀咬我家儿郎、让我张家断送香火,我老张日后别的事情也不做了,一定要把你这份心胸狭窄广而告之,我就要全大唐都知道,你谢三郎为了一个区区匠户之女、没完没了地欺负我老张家!
到了那个时候,不管是谁来执笔大唐国史,也断然不会给你留下一个极佳的评价!
谢直听了,忍不住嘿嘿一乐,这老小子也真是没辙了,竟然用“身后名”来威胁自己,也不想想你多大我多大,等你死了,我还有至少三十年的大好年华呢,这么长的时间,我就不信消弭不了大唐天下的一条小小流言。
不过,这一次约见张员外郎,也不是为了啥意气之争,他张员外郎误会了咱们、带了情绪在谈事,咱不成,咱还有正事呢。
想到这里,谢直仔细看了张员外郎一眼,心中暗自冷笑,你光想你儿子了,把自己给忘了吧行,没关系,我提醒提醒你。
来,继续介绍案情!
张公子,你儿子,亲口招供,你在河南县令的任上,曾经出手为漕帮侯七遮掩过一件事情。
我派人差了一下,那位被拐来的姑娘,还有那位发现了这件事情的行商,由于你的不作为,一定要坚持三审,同时又没有对当事人进行保护,已经被侯七残害了。
张员外郎,你这个职位,乃是因为河南县令任上的政绩突出,才得以直接选官的,却没有想到,竟然是草菅人命得来的。
张员外郎一听,气得脑门子上的青筋都蹦起来了!
这样的儿子,我他么要他干啥!
我这还想捞他呢,他倒直接,把亲爹都给卖了!
张员外郎气得当时就不想管了,不过转念一想,不管还真不行,现在已经不是能不能把张公子捞出去的问题了,而是自己也有把柄被谢直握到了手里,如何自救才是最重要的。
一想到这里,张员外郎顿时老了十岁一般,再也没有刚才“科场前辈、官场前辈”的风范,彻底怂了,看着谢直问道:
“你待怎样”
谢直哈哈一笑。
“不想怎样,只想请张员外郎帮个忙……”
张员外郎听了谢直的要求,沉吟半晌之后,他却保证一丝希望问道:
“这件事情倒是不难……不过,如果我给你帮了忙,你能否……”
谢直稳压哈哈大笑,都没等张员外郎说完,就给他直接打断了。
“张员外郎,您也是官场前辈,怎么到了这个时候,还会心怀侥幸
实话告诉你吧,无论你帮忙还是不帮忙,你为侯七遮掩杀人事,必须要付出代价,具体如何,我不管,但是大唐律法如何对待你,你要自己扛!
我请你帮忙,不过是给你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将功赎罪之后,一切因果,在你儿子那里了结!
至于你自己,三郎奉劝一句,还是不要多想了!”
张员外郎听了,无奈地点了点头,谢直的意思很简单。
帮忙,你儿子活。
不帮忙,你儿子死。
至于他,大唐律法,自有惩罚!
张员外郎盘算了半天,这才点头答应了下来……
第348章 高大哥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奋斗在开元盛世 ”查找最新章节!
要说人家张员外郎也是个明白人,怪不得能够成千上万的大唐官员之中,抢到吏部本司员外郎这样的美差,他当时就想明白了。
自己如果答应了谢直,就能够保下儿子来。
如果不答应,父子两人一块大狱里面作伴去吧!
没办法,只能答应。
不过既然答应了谢直,人家也不作他想,就这么直挺挺地站在大堂之上,等着与高主事当堂对质。
高主事一看这架势,彻底没有心气了,连狡辩一下都没兴趣了。
谢直都没想到他能这么配合,还走流程呢……
“高主事是吧”
“……张公子证词中说了,你曾经居中联络,为漕帮侯七脱罪……”
“……当时你替杨玄璬出面,然后联络了时任河南县令的张员外郎,是吧”
“……现在张员外郎已经承认,可以与你当堂对质,你还有何话说”
高主事都没用别人再费事,直接点头。
“不错,是有这么回事!
既然谢御史提到了这件事情,又把在下拘捕到了御史台,想必是让在下指认杨玄璬吧
早就听闻谢三郎乃是我唐大办案的第一高手,如此一来,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果然厉害!
也不用谢三郎再次动问,在下愿意指认杨玄璬请托张员外郎为漕帮遮掩事务!
除此之外,在下还可以指认杨玄璬在粮案之中的种种违法事!”
谢直一听都惊了,还能有这么配合的关键人物呢吗!
仔细看了看高主事的面孔,谢直都有点拿不准了,沉默半天,开口问道:
“你想要什么”
没想到,高主事竟然比他还气势呢,昂然站在御史台的大堂之上,高声说道:
“在下不求谢三郎别的,只求谢三郎答应我,要将他们全部绳之以法!”
谢直顿时都不会了,到底是你犯罪分子还是我是犯罪分子,这么理直气壮的,你是怎么喊出来的!就跟你不是犯罪分子其中一员一样!
这货到底是怎么想的,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了。
正事要紧!
不管高主事是出于什么目的这么配合,咱先掌握案情为准。
“行,只要他们确实违法乱纪,我谢三郎身为朝廷御史,断然没有放过他们的道理,如果办案的高官徇私枉法,大不了金銮殿上再上三本!”
这个承诺,很狂,要是别人,纯属扯淡,但是由谢三炮来说,正是合适。
高主事一听,顿时点头,叉手为礼,高高举起,一躬到地。
谢直一看,我去,这是感谢我呢!
行,真上道!
说正事吧!
他也坏,也不说自己知道啥,就老神在在地看着高主事。
“你自己说说吧……”
张员外郎在一边看懵了。
这是什么情况!
谢直问啥,高主事说啥……难道汜水谢三郎的威名已经如此强横了吗,只要犯罪分子在大堂上与之相对,就会不自觉地承认自己的罪行!怪不得都说汜水谢三郎办案、审案能力在大唐天下首屈一指,这问案的过程,怎么跟变戏法一样!
还有刚刚这句“你自己说说吧”,这是个什么鬼!这是让犯罪分子主动交代罪行问案的时候还能提出这样的要求!这是谢三郎问案,还是让犯罪分子自首呢
张员外郎也曾经干过一县之地的正印官,问案、审案也是日常工作之一,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别说在河南县令的任上了,就是他这二十多年几经迁转,也没有见过啊……
反正,张员外郎算是彻底看不明白了。
他突然想到了漕帮帮众给谢三郎起的一个外号,“谢阎王”,一来是说谢三郎扬名洛阳,是因为《夜审杨七》那场戏,二来是谢三郎刑罚严峻,从来没有“手下留情”那一说,上了他的大堂,就像上了阎罗王的大殿,谁都别想囫囵个地出去……
正所谓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难道,漕帮帮众一语成谶,这谢三郎审案,真的有神鬼之力相助!
如果谢直知道了张员外郎现在的所思所想,一定会笑得直不起腰来,他破案哪里有啥鬼神之力,不过是把准备做在了前面而已。
把准备去前面,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就以今天来说,他连审三场,张公子、张员外郎、高主事。
审张公子,之所以顺利,就是因为王公子的命案,侯七落网!有了侯七的指认,再加上张公子本身草包,稍稍一吓唬,就把事情全撂了。
审张员外郎,之所以顺利,就是因为张公子在他的手里面握着,张员外郎投鼠忌器,不但担心自家的独子,还被谢直掌握了他违法犯罪的实证,不管到了哪里,亲儿子指认亲爹,不是真的也成真的了,更何况在这个家族大于国家的盛世大唐张员外郎想不承认都不行,他要是真敢不承认,不但保不下他儿子的性命,还要把整个张氏一族的声誉毁个稀碎,所以张员外郎听了谢直的介绍案情,怂了,认了,服了。
至于高主事,也是一样,他亲自出面替杨玄璬传话,请当时还是河南县令的张员外郎出手,为漕帮侯七遮掩罪行,谢直就抓着这一个案子怼他,张员外郎认了,侯七抓了,连杨玄璬都被关在了御史台,一条线上四个人,三个全被突破了,别说高主事本身就没有什么抗拒的想法,就算他有,也没用,这个罪行,他想不认都不行!
所以,仔细一看谢直今天的审案,真的像高主事所说,“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还没抓到你这个人呢,所有罪行都给你准备好了,就等着你自己认罪了!
张员外郎的脑洞比较大,想到了鬼神之力,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他在破案、办案的时候,从来没有“把准备工作做到前面”,所以他才看不明白谢三郎办案的套路!
闲话不再多说,只说高主事。
高主事老配合了,听了谢直让他自己交代,点点头,就开始交代。
高主事先说了自己的身份。
从杨玄璬那里算,他是河南县士曹主事,虽然没有品级,却也是杨玄璬的左膀右臂,尤其在杨玄璬还没有调任士曹参军的时候,他就和杨玄璬相熟了,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杨玄璬升任士曹参军的时候,他便成了杨士曹最贴心、最信重的手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