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开元盛世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匹夫带刀
从洛阳粮商总会林会长那里算,高主事娶了林会长的妹子,直白一点说,林会长是他的大舅子。
从洛阳含嘉仓来说,前任含嘉仓的仓令,是他的堂兄,按照宗族排行来说,高主事一直管前任含嘉仓的仓令叫大哥,而且必须说明一下,高家这一代的男丁不多,只有他们两个,所以两人的关系一直保持得很好。
从漕帮那里算,这回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姻亲关系了,是因为高主事跟漕帮的老帮主有关系,准确地说,是漕帮老帮主对他高家有大恩。
谢直听了之后,这才恍然大悟。
明白了,全明白了。
你就看看人家这关系,要不说人家高主事是洛阳粮案的关键人物呢,漕帮、杨玄璬、含嘉仓、粮商,所有洛阳粮案里面的利益相关方,跟高主事都关系匪浅,不是血亲就是姻亲,即便没有这样的关系,也全是救命之恩、提携之恩,这么一算,没有高主事这位关键人物在其中串联,估计洛阳粮案都不会成型。
谢直想明白这些之后,不由得感叹,李尚隐给他介绍案情的时候,对长安粮案和洛阳粮案做了一个比较,专门提出了两场粮案之中大同小异的地方——杨玄璬!
长安粮案之中,没有京兆府士曹在里面掺和,但是在河南粮案之中,就多出来一个杨玄璬,而且以他在通济渠的种种表现,看意思他还是洛阳粮案之中比较重要的一环。
当时御史台老大李尚隐就提出来了一个疑问,洛阳粮案之中为什么会比长安粮案中多出来一个杨玄璬
现在听了高主事这么一说,谢直算是明白了,哪里是多了一个杨玄璬,分明是多了一个高主事!
高主事不知道自己仅仅介绍自己的人际关系,就给谢直解开了一个疑惑,继续介绍自己的过往。
刚才说了,这一辈高家的男丁,只有他和他大哥两个人。
而且必须强调一点的时候,高家在他们发迹之前,很穷。
要说高大哥也是个狠人,经过武朝武后对科举的改革之后,就看明白了以后肯定是科举在大唐大行其道,这是他们高家弯道超车的好机会,一狠心,读书!
刚才说了,高家很穷啊,而且在大唐读书的费用也很高啊。
没钱怎么办
借!
借钱也好读书!
跟谁借!
漕帮老帮主!
巧了,当初高家的上一辈,也曾经是漕帮的帮众,只不过算不得漕帮的创始人,可惜的是,高家长辈寿命不长,把高家这两个兄弟拉扯到了十五六岁就撒手人寰了。
当时漕帮的老帮主为人真的不错,亲自来吊唁,伴着操持了高家长辈的后事之后,对高家兄弟说,你们兄弟也十五六了,咱们这些穷苦人家自然比不得那些高门大户,这个年龄就也能算是顶门立户的男丁了,这样吧,明天就到漕帮干活吧,大富大贵肯定没戏,不过终究有你们一口饭吃。
这话真是好话,等于给高家兄弟了一条活路。
高主事动心了。
但是高大哥不干,说我要读书。
漕帮老帮主一听,知道高大哥这是要一门心思出人头地,自然没有拦着人家奔前程的道理。
随后,高主事去了漕帮干活,高大哥闭门读书。
但是,即便漕帮老帮主有意相助,仅仅指着高主事一个半大孩子卖力气,别说读书的钱了,就是兄弟俩人吃饭都成问题。
在这个时候,就能看出人家高大哥的果决了,直接上门,向漕帮老帮主借钱,读书用。
在这个时候,也能看出人家漕帮老帮主的为人了,二话不说,借!不但借了钱给高大哥,还让高主事只用干半天活,剩下的时间,可以直接回去帮高大哥做饭之类的。
这份恩情可就大了!
高家兄弟一直记着这份恩情。
不过高大哥也知道,漕帮老帮主这样的恩情,纯属人家为人善良宽容,可一可二不可三,就算高价长辈留下的余荫,也不可能让高家兄弟从漕帮老帮主那里,没完没了地借出钱来。
所以,即便有了漕帮老帮主的支持,解决了后顾之忧,高大哥也把科举当做了自己的背水一战。
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高大哥科举考试,一句明经登科!
这回就好了,高家翻身了!
高大哥一路运作、选官,不但当上了洛阳含嘉仓的仓令,还帮着自家兄弟运作出来一个河南府士曹的主事职位,虽然连个品级都没有,但是这对刚刚开始识字的高主事来说,已经是不错不错的职位了,除此之外,给兄弟俩自己张罗婚事……
总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如果高家兄弟的故事仅仅到了这里,那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励志故事,颜真卿的那首《劝学》送给高大哥正合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可惜,高大哥读书当官之后,却开始想办法挣钱了。
为啥
很多人都觉得,人家从一个衣食无着的穷小子,成长为一个堂堂朝廷七品官了,还不得好好过日子
贪!
那玩意儿不犯法啊
其实他们就是不理解这些贪官心中的恐惧,别人不说,只说高大哥。
他是什么情况
穷疯了!
穷怕了!
穷得他不抱着钱就睡不着觉!
高大哥算是看出来了,没钱是真不行,要不是人家漕帮老帮主,看在高家长辈的情面上出手帮忙,恐怕高家这一代根本没有崛起的希望,别说啥崛起了,就是两兄弟这辈子能不能娶上媳妇还是个问题呢,这哪行!
所以,高大哥对着钱下手了……
第349章 高主事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奋斗在开元盛世 ”查找最新章节!
高大哥穷疯了之后,借助自身职务的便利,通过高主事在各家的串联,成功地开发出一种犯罪模式,成功地开始倒卖含嘉仓里面的粮食……
杨玄璬利用“国家工程”,虚报账目,漕帮负责运输,倒卖出来的粮食交给林会长发卖……
其中的种种细节就不多说了,反正高大哥开发出来的这种模式,既隐晦又安全,各方参与人员,都吃了一个沟满壕平。
不过,这种模式里面也有一个问题,难以应付来自司农寺的检查。
正所谓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含嘉仓里面的粮食都是大唐赋税,来了多少,送出去多少,都是有账目的,到时候账目和实物对不上,这玩意没法解释。
司农寺作为含嘉仓的上级主管部门,有职责有义务对含嘉仓的存粮进行管理。
面对这样的问题,人家高大哥早有准备。
具体的办法,借助了含嘉仓管理的一个小细节。
含嘉仓是管理粮食的,粮食东西吧,有储藏周期,即便后世技术条件极大提升之后,也要每隔几年就把粮食换上一批,到了大唐,更是如此,事实上,含嘉仓的管理,都是以三年为一个周期,每一年都要收入新粮之后,再把存储了三年的陈粮替换出去,当然,这种替换是一种买卖,含嘉仓卖,粮商来买。
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让高大哥给逮住了。
因为新粮和陈粮在价格上肯定不一样,如果卖陈粮的时候,把新粮倒卖出去,岂不是就有了利润空间当然,具体操作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当年丰收还是欠收,还要考虑陈粮、新粮的相关比例,还要考虑粮食储备系统里面对“保存不善”的处罚……一路乱七八糟的因素,真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明白的……
总之,高大哥就是借助新粮和陈粮之间的差价,用来应付司农寺的监察。
来人查,通过林会长大量吃入陈粮,新旧先不管,数量起码能够跟账目对上,至于全是陈粮,就一个说法,保存不善!
等人走了,这些陈粮也不糟蹋,通过杨玄璬,用来支付“国家工程”里面粮食的消耗,而且还能借着这种机会再次扩大“虚报账目”的数额,等于再次扩大了他们这个犯罪团伙的“利润空间”。
谢直听完了之后都惊了,这家伙,犯罪模式还能推陈出新呢,怪不得姓高,果然高人!
而且更加让谢直意外的,这样的高大哥,竟然还升官了!
谢直听了高主事说高大哥升官离开含嘉仓、直接调任司农寺,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这特么大唐的粮食系统里面,这升官的标准到底是个啥啊!难道看谁的犯罪能力比较高吗
只听得高主事继续介绍情况。
高大哥走了,但是犯罪还在继续,漕帮、杨玄璬、林会长早被撑大了胃口,你走就走,钱不赚了,那不行!再说了,你走了没关系,你兄弟不是还在这儿呢吗让他出面联络含嘉仓,以后挣了钱,你的那一份,让你兄弟帮你收着……
就这样,高主事被推了出来,与含嘉仓的继任者继续联系。
这件事倒是不难,一来高大哥临走的时候早就料到了这种情况,特意提拔自己的副手接替了自己的位置,二来,含嘉仓参与到这种犯罪模式里面的,也不仅仅是高大哥一个人,含嘉仓上上下下这些人,基本都被高大哥腐化了,要说高大哥一走,就不让他们继续赚钱了,他们也不愿意啊。
所以,高主事很顺利地在“后高大哥时代”,串联起这个犯罪网络,继续大发其财。
谢直点点头,明白了,经过高主事的介绍,洛阳粮案,算是真相大白了。
他想了一想,还是奇怪,突然问道:
“高主事我有一件事情没想明白,还是要问问你……
就我的感觉,你到了御史台之后,仿佛不需要我们来问,你早就憋着想把洛阳粮案的一切告诉我们了
这是我的错觉吗
如果不是的话,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高主事闻言,神色一变,先是悲伤,随即变得狰狞,差不多嘶吼出来一句话。
“因为我大哥!”
原来,高大哥能够从含嘉仓调任司农寺,根本不是什么“政绩突出”之类的正经理由,而是陈思问看上他了!
高大哥在洛阳含嘉仓的这一套操作,虽然隐蔽,但是还是瞒不过有心人,尤其是司农寺的这些“专业”的有心人。
在司农寺之中,就有这么一个小小的吏员,对数字极其敏感,跟着司农寺主官去含嘉仓探查的时候就发现了不对,但是他也没敢多嘴,回到了长安之后,仔细把含嘉仓这些年上报的账目核查了一遍,还真让他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其实也怪含嘉仓这群做账的人不走心,开元二十年用了多少,开元二十一年还用了那么多,虽然上下有所初入,但是在有心人的关注之下,这就有点有问题了。
仔细一查,这位吏员明白含嘉仓做账的套路了,基本洛阳城有什么工程,不管大小、多少,都是一个消耗量,这是把每一个工程都看成了一个基本单元,有多少个单元就用多少粮食。
然后,开元二十年,河南大熟,粮食便宜,当年在任的河南府尹上马了不少正经大项目,整理水渠、开核通水啊……反正都是大项目,一共六个。
开元二十一年,河南还是大熟,粮食同样便宜,不过呢,关中却遭了灾,洛阳含嘉仓运送了不少粮食去支援,在这种情况下,含嘉仓的存粮应该不多了才对,事实上,河南府尹也知道这种情况,就没有继续上马大工程,倒是修修补补的工程有不少,巧了,也是六个,全是征发徭役之后三五天就能干完的小工程,那才能用多少粮食
要不说含嘉仓做账的人不走心呢,拿着账本一看,噢,今年也是六个工程,行,就按照去年的账目做吧,上下调整一下就行……
这么一来,不留心的,都注意不到。
但是,有司农寺这位“专业”的有心人一点一点核对账目,这不就发现了么
却说那位吏员发现了含嘉仓的猫腻之后,直接找上了陈思问,把事情原原本本地都交代了一番。
陈思问一听,嚯,在我眼皮子底下,他们都折腾这么长时间了,人才啊,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吧!
结果这一看,就把高大哥给找出来了。
还是那句话,“人才”!陈思问非但没有降罪,倒是把高大哥调任到了司农寺。
高大哥把洛阳含嘉仓的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刚到司农寺,就仿佛被陈思问迎面打了一拳一样,敢情洛阳含嘉仓的种种,司农寺的老大全知道了!当场就吓坏了,赶紧请罪。
却没想到陈思问乐乐呵呵地把他拉了起来,你是不是想多了,我要是真的怪罪你,还会给你升官吗
高大哥一听,对啊,真要是收拾我,直接金銮殿上一弹劾不就行了,别说升官了,直接在洛阳就给抓了,何必用朝廷驿路招待着我一路前来长安,直接派人把我从洛阳抓过来不就行了然后他就问陈思问,那您让我过来干什么
陈思问听了哈哈一笑,我觉得你是个人才啊,所以把你调到司农寺来,让你帮忙,把你在含嘉仓玩的那一套,在整个大唐推广一下,这样咱们不是能挣更多的钱
谢直听到这里,就算是彻底理解了“丧心病狂”这个成语是个啥意思,陈思问这是要把整个大唐的储备粮系统全毁了啊!
高主事说到这里的时候,一脸愤恨。
按照他的说法,高大哥听了陈思问的要求,不干也得干,人家陈思问直接就上威逼利诱的软硬双手。
硬手威胁,不干,你在洛阳的事情,我就给你抖落出去。
软手利诱,干吧,你只要干了,咱们以后就是一家人,大家一起发财有啥不好
高大哥能说啥
干吧!
陈思问推广计划的第一个试点,长安常平仓!
然后,没折腾一年呢,出事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