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朱郎才尽
“既如此,汝等退下吧,惟中你们留下。”
嘉靖帝对徐海等人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告退,令严嵩、徐阶等人留下。
“臣等告退。”徐海等人告退。
“惟中,华亭,关于朱小子提出的密折,你们怎么看?”
徐海等人在走出冬暖阁的时候,听到背后嘉靖帝询问严嵩和徐阶的声音。





寒门崛起 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赖着不走了
夜未退,曦未至,漫天残星半明半暗,朱平安已经早早起床洗漱了。
“你这官当的真是无趣,要是别的当官的,现在还在小妾被窝里呢。你睡个懒觉能死啊?!这一个月以来,害的姑奶奶没睡一个囫囵觉。”
妖女若男顶着一双熊猫眼,一副睡眠严重不足的样子,将朱平安的洗脸水,端着泼到了门外,回头打了一个哈哈,忍不住冲朱平安抱怨了起来。
“在其位,则谋其政,当官不等于享受,而是责任。还有,什么叫我害得你没睡一个囫囵觉啊,熟归熟,你这样乱讲,我一样告你诽谤哈。”
朱平安闻言,无语的扯了扯嘴角。
“口口声声说责任,结果自己做的好事还不认账了?!果然渣男!”妖女若男翻了一个白眼,抱着脸盆,依在门前,一脸鄙夷的看着朱平安。
“我做什么好事了?!”朱平安更无语了。
“要不是你睡得那么晚,我和画儿妹子还要给你端茶倒水,不然姑奶奶至于睡得那么晚吗?!要不是你起的这么早,我和画儿妹子还要给你准备早膳,不然姑奶奶至于起的这么早吗?!”妖女若男怨气十足的说道。
“那都是画儿做的好吧,至于你......呵呵......”朱平安扫了妖女若难一眼,呵呵了一声。
晚上自己在书房加班的时候,端茶倒水服侍的都是画儿,这妖女向来都是霸占着小床,恍若安胎一样,端茶倒水什么的,压根不存在好吧。
“你个没良心的,刚才的洗脸水是谁倒的?!”妖女若男掩面装哭,楚楚可怜。
朱平安视若无睹,一点也不捧场,任由妖女若男在哪一个人自演自赏。
“昨晚的鸡汤都喂狗了!”妖女若男见朱平安不理会,咬牙切齿道。
“你喝的最多好吧?!”朱平安无语的瞥了她一眼,淡淡的说了一句。这妖女若男简直无肉不欢,一日三餐要有肉,便是连早餐都不例外。虽然有时候下厨,但朱平安怀疑是她嫌弃画儿厨艺不好,而且吃的也最多。比如,昨天晚上的鸡汤,这妖女一个人喝了足足两碗......如果说昨晚的鸡汤都喂狗了,那你就是那只喝的最多的小狗。
妖女若男气恼的一把将肩上的毛巾用力的丢向了朱平安,气死姑奶奶了,能让姑奶奶偶尔给你端个洗脸水,偶尔下厨炒两个菜,不知道是你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你不感恩戴德也就罢了,竟然还敢嫌姑奶奶吃的多。
朱平安伸手接过毛巾,随口说了一句谢谢,然后一边擦脸,一边接着说道,“谢谢,话说这都一个多月了,您老人家是不是也该挪窝了?”
“什么老人家?!”
无论什么年代,女生对于年龄都是特别敏感的,听到朱平安说她老人家,妖女若男立马黑了俏脸,手里变戏法一样出现了一把锋锐的匕首,在掌心盘旋飞舞,划出一圈圈寒光。
你这家伙就是讽刺我年龄大!姑奶奶我还是黄花大闺女好不好?!
妖女若男像是被冒犯了一样,咬牙切齿道:“姑奶奶也就比你大个三五岁而已!”
“俗话说三岁一个代沟,四舍五入,五岁的话也就两个代沟了,相隔两代,岂不会老人家了。”朱平安嘴角勾起一抹笑容,淡淡的说道。
“朱平安!”妖女若男登时抓狂了,颇有一种匹夫一怒、血溅五步架势。
“好好好,我是老人家好不好。”朱平安微微笑了笑,不在意的摆了摆手,继续说道:“时间也过去一个多月了,若男姑娘你是不是也该走了?”
“怎么,你想赶我走,然后好方便你大肆贪腐是不是?!别做梦了!”
妖女若男冷笑了一声,狠狠的瞪了朱平安一眼,方才年龄之辩,朱平安突然收兵退避三舍,让她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一样,憋出了内伤。
朱平安抬眼看她,淡淡的说道,“如今都过去一个半月了,募捐款也用了七成了,以工代赈也进入收尾阶段了,况且衙门外每日都会公示捐赠收支情况。若男姑娘实无必要在这监督,影响姑娘睡眠,在下实在于心不忍。”
“捐款还有三成呢!你着什么急呢!?你急就证明你心虚。你们读书人常说的那句话叫什么,行百里者,半于九十;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我可不能半途而废。做人就要做到底,送佛就要送到西,监督你就要监督到底。谢天谢地吧,能有姑奶奶给你做婢女,不知道是你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呢。”妖女若男收起匕首,抱着洗脸盆,一仰下巴说道。
“姑爷,吃饭了。”
就在这时,包子小丫鬟画儿的声音从客厅传了过来。
“来了。”
妖女若男闻言,眼睛顿时亮了,忙不迭的应了一声,撒开脚丫子跑了出去,动作之迅速,难以言喻,以实际动作诠释了什么叫动如疯兔。
得!你是舍不得这儿的饭吧!朱平安看着妖女若男的背影,一脸无语。
朱平安将毛巾挂起来,缓步走到客厅。
客厅里妖女若男早就不客气的就坐了,拿起筷子就要夹盘子里的鸡腿。
“你怎么这么没规矩,姑爷还没动筷子呢。你现在可是婢女。”
画儿眼疾手快,用筷子敲了下妖女若男的爪子,鼓着腮帮子教训道。
妖女若男收回爪子,悻悻的嘟囔道,“你们家姑爷还说我是贵客哩。”
“哪有赖着不走的贵客。”画儿哼了一声。
“什么叫赖,我这是监督你们家姑爷,省得他贪腐老百姓的救命钱。”
妖女若男辩解道。
朱平安落座后,包子小丫鬟画儿便殷勤的将盘子里的鸡腿夹到了朱平安碗里。
这下该我了吧?妖女若男伸筷子准备夹鸡腿,却又被画儿给敲了一筷子,顿时忍不住抬头看画儿,“他都夹了一个鸡腿了,我夹一个有何不可?”
“姑爷午饭和晚饭都在工地吃,工地大锅饭你又不是没吃过,清汤寡水的,这两个鸡腿都是姑爷的。姑爷每日都是早出晚归的,这么辛苦,不好好补一补,身子骨哪里扛得住。”画儿瞪了妖女若男一眼,坚持道。
妖女若男闻言,也就不作声了。
“没事画儿,我昨晚鸡肉吃的够多得了。这鸡腿你们吃吧。”朱平安不由得笑了笑,将鸡腿一个夹到画儿碗里,一个夹到妖女若男碗里。
“都沾你碗了,我才不要。”妖女若男依依不舍的将鸡腿复又夹给朱平安。
画儿更是坚持将鸡腿夹给了朱平安。




寒门崛起 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男人都是大猪蹄子
“观察口要内窄外宽,朝左或朝右或者朝下倾斜,不要正对着前方,这样既方便射箭防御,又便于观察,还可以防止倭寇等敌弓箭伤人。”
“哨堡二层墙上还有堡门大门上多安插碗口粗细毛竹筒,到时若有倭寇攻堡,就可以利用毛竹筒倾倒金汁、沸水,使倭寇匪类不得靠近堡门或攀爬堡墙。万一倭寇火攻的时候,也可利用竹筒浇水灭火......”
“哨堡廊层不要设置窗户,只有二层才可以设置窗户,也要尽可能狭小......”
“堡门要设置两层,到时即便被攻破一层门,也还有一道门防御。”
“哨堡墙体一定要足够厚实,布局一定要注意,不要留死角,以免被敌所趁。”
上午,朱平安带着刘牧等人及十余名差役巡视各防倭哨堡修建情况,不时提出意见。
朱平安一共在靖南规划了一百五十个防倭哨堡,其中在沿海设置了二十八个防倭哨堡,临海靠山,易守难攻,退守便捷,侧重于警戒,设置了烽火台;在内地规划了一百二十二个防倭哨堡,设置在倭寇进犯的必经之地及容易遭倭寇进犯的地方,这些防倭哨堡侧重于防御,面积较大,每个哨堡可容纳两百余人,内挖水井,倭寇进犯的时候,附近的村落可以进防倭哨堡避难。
倭患最炽的时候就要到了,此后十余年,东南沿海永无宁日,一片生灵涂炭......
有这些防倭哨堡在,便是倭寇肆虐,靖南的一方百姓也能保留元气。
朱平安看着这一个个拔地而起的防倭哨堡,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
“报......县尊,京城的钦差来了。”
在朱平安巡视章铎防倭堡的时候,一名差役骑着快马赶到,翻身下马禀告。
京城的钦差来了?!
朱平安闻言,心中忍不住激动了一下,上次钦差来核查自己贪腐一案,十余日前便已经回京复命了,算算时间,也该是出结果的时候了。
想来,今日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只是不知道能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
徐海、张谷一你们可不要让我失望啊。
“好,我知道了。”朱平安对报信的差役点了点头,然后扭头对随行的李典吏等人说道,“刘典吏你们随我回县衙,准备接旨等事宜;李典吏你们分头去巡视防倭哨堡建造事宜,我方才提到的那几点,一定要融入到哨堡建造中,防御和警戒是防倭哨堡建造的核心,务必要注意。”
刘典吏就是灞桥村的刘老头,虽然为人比较古板,但精通各类礼仪,所以朱平安带刘典吏一同返回县衙迎接钦差,有刘典吏在,礼仪方面就出不了问题。
“县尊放心,我等定不负县尊所托。”李典吏等人纷纷拱手表态道。
安排妥当后,朱平安便带着刘典吏、刘牧等人快马加鞭返回靖南县衙。
京城来的钦差是三个小太监及一队东厂番子,并没有朱平安认识的人。
“上差大驾光临,下官有事愿望,望请恕罪。”朱平安迎上前拱手告罪道。
“小朱大人客气了,小朱大人抗洪救灾,何罪之有。杂家来之前,黄督公便有交代,一定不要给小朱大人添麻烦,影响了小朱大人抗洪救灾大局。”
领头的小太监笑着还礼道,对朱平安很是客气,一点也无倨傲之气。
“杂家这次带了圣上的口谕和赏赐,还请小朱大人沐浴更衣,准备接旨吧。”
寒暄了几句,领头的小太监说道。朱平安刚才在巡视防倭哨堡建造工地了,一身尘土,实在是不适合接旨,必须要沐浴更衣才足以显示对嘉靖帝的尊敬。
“有劳上差稍候片刻。”朱平安拱手,请小太监及东厂番子在偏厅暂歇。
“朱大人请。”领头的小太监点了点头,由刘典吏引着去偏厅暂歇。
朱平安快步去县衙后院沐浴更衣,画儿和妖女若男早就得到信了,已经将洗澡水和更换的官服准备好了,朱平安快速的洗了一个温水澡,由画儿服侍着更换了干净官服,戴上乌纱帽,快速返回县衙前院。
“人模狗样的......”妖女若男依门看着朱平安的背影,扯了扯嘴角。
“姑爷帅着呢。”画儿强调道。
“丢到人堆里都找不到,看不出哪帅......”妖女若男翻了一个白眼。
朱平安回了前衙,令人大开仪门,开始接旨。按照接旨仪程,朱平安率领县衙众人在仪门外跪迎,小太监一行从仪门进,至县衙大堂宣旨。
香案、香烛等物件,刘典吏早已经按照礼程在县衙大堂布置妥当了。
“朱大人接旨吧。”领头的小太监说道。
“臣浙江提刑按察使司佥事、行靖南知县朱平安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平安跪接圣旨。
“圣上口谕:朱小子你抗洪救灾有功,干练清廉,没令朕失望,朕心甚慰;所提密折一物,甚得朕心。朕赏你两样东西,好生珍惜,望你再接再厉,莫要骄傲松懈,好生做官,继续为我大明多办实事......”
领头的太监默诵嘉靖帝口谕道。
赏赐两样东西?!哪两样东西?!可千万不要让我失望啊,朱平安心道。
“圣上御赐麒麟袍一件。”领头的小太监默诵完嘉靖帝口谕,接着说道。
麒麟袍是赐服,也属于官员朝服,但不是文武官员的标准服饰,赐服不是你想穿就能穿,只有皇帝御赐,你才能穿,这在古代是官员的至高荣誉。天子赐服臣子,一般是一品斗牛,二品飞鱼,三品蟒,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皇帝轻易不赐服,只有官员立下大功,才能得皇帝赐服。
一个小太监从后面捧出了一件麒麟袍双手交给领头的小太监,领头的小太监双手交给朱平安。朱平安双手接过,恭敬的将麒麟袍放在了香案上。
这可是御赐服啊,朱平安满怀激动的扫了一眼,然后不由一脸黑线。
由于麒麟服是折叠好的,只能看到最上面的图案——一双大猪蹄子。
麒麟服没有爪子,四只脚都是大猪蹄子......
这赐服穿上身,要是被人骂“男人都是大猪蹄子”,自己都特么无法反驳。




寒门崛起 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密折,它来了
“杂家恭喜小朱大人了,本朝能得圣上赐服的,可是没有多少,五品官能得圣上御赐麒麟服的,更是屈指可数。小朱大人虽远离京师,却简在帝心啊。”
领头的小太监看着朱平安将御赐麒麟服放在香案上后,微笑着恭喜朱平安道。
朱平安也清楚,事实确实如小太监所言,嘉靖帝对于赐服很是谨慎和小气。
朱平安知道,这是嘉靖帝对权力的把控裕在作祟。
一品蟒服,二品飞鱼,三品斗牛,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蟒服是龙形,只是爪子为四爪,比真龙少一个爪子;飞鱼也是龙形,只是比龙多了两个翅膀;斗牛也是龙形,只是角为牛角。斗牛、飞鱼、蟒和龙很相似,蟒服、飞鱼服、斗牛服的纹样都是向龙看齐,这导致不仅三种赐服外观很相似,容易混淆,而且它们与皇帝的龙袍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习惯于大权独握的嘉靖帝,对于这三种赐服很是敏感和不爽。
十多年前,有一次嘉靖帝春祭山陵时,时任兵部尚书的张赞穿着飞鱼服前来朝见嘉靖帝,嘉靖帝将张赞身上的飞鱼服错认称了蟒服,顿时龙颜不悦,对一旁的大学夏言怒斥道,“张赞,区区二品尚书,何以擅自服蟒?!”夏言慌忙解释道,“圣上,张赞所穿是御赐的飞鱼服,并非蟒服,只是外观相近罢了。”嘉靖帝听了夏言解释,仍然很不满意,一脸不爽道:“荒唐!飞鱼怎么也有两个角?!与朕严禁之。”于是,吏部按着嘉靖帝的意思,上奏,文武官不许擅用蟒衣、飞鱼、斗牛。嘉靖帝准奏,并对工部官员下令,“凡有织绣蟒龙、飞鱼、斗牛等违禁花样者,工匠处斩,家口发边卫充军”。自此开始,文武官皆不许擅用蟒衣、飞鱼、斗牛,违禁华异服色。唯有锦衣卫性质特殊,乃皇帝仪仗队,获得额外开恩,规定锦衣卫指挥,侍卫者可以穿麒麟服。
所以说,麒麟服在嘉靖朝也是非常稀有了。
朱平安获嘉靖帝御赐麒麟服,对于官员来说,确实是一件了不得的荣誉和恩典。
但是奈何,朱平安对此并不感冒,甚至对麒麟的一双大猪蹄子,还有点嫌弃。
“臣朱平安叩谢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然,谢恩还是必须得,朱平安一脸感激涕零的叩谢嘉靖帝赐服,礼毕,微笑着回道,“借公公吉言,日后还请公公在圣上面前多多美言。”
“岂敢岂敢,日后还得要小朱大人多多美言才是。”领头小太监意味深长的笑道,“毕竟现在小朱大人在圣上面前的话语权,非同常人。”
朱平安闻弦歌而知雅意,嘴角忍不住勾起。徐海他们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
果然,下一秒领头的小太监便宣读了嘉靖帝的第二项赏赐,“御赐密折匣一件,特授浙江提刑按察使司佥事、行靖南知县朱平安密折上奏之权。”
虽然心中已经猜到,但是此刻听到小太监的话,朱平安仍然忍不住激动不已。
密折!它终于来了!有了密折上奏之权,自己就相当于有了丐版尚方宝剑了。
丐版尚方宝剑,它也是尚方宝剑,足以震慑一些对自己心怀不轨之辈了。
另外,这可是一个抱嘉靖帝大腿的好途径,相当于一个延迟版私人微信。
这是自己抗洪救灾以来最大的收获了。
领头的小太监宣读完,便从一个小太监手里接过了密折匣子,双手交给了朱平安。
“臣朱平安叩谢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一次叩首谢恩,朱平安的激动就真实多了。
朱平安谢恩完毕,双手接过密折匣子,放在眼前端详。这是一个长约八寸,宽约四寸,高约两寸的匣子,由楠木制成,外面涂抹黄漆,上面刻着“朱平安”三个字。匣子有一把精致的小锁,随带了一把钥匙。每个密折匣子都有两把钥匙,一把赐予臣子,一把留在嘉靖帝手上。
“圣上的旨意,杂家已经宣读完了,小朱大人请起吧。”领头的小太监言毕,上前一步扶朱平安起身。
“多谢公公。”朱平安道谢。
“小朱大人客气了。还未与小朱大人说呢。圣上此次总共授予八十人密折上奏之权,无一不是三品以上大员或封疆大吏,唯独小朱大人一人例外。在京师,不知道多少人眼红小朱大人呢。”领头的小太监轻声补充道。
“平安不胜荣幸,唯有誓死以报圣上信任。”
朱平安面向京城方向,拱手九十度,向千里之外的嘉靖帝表了一波忠心和决心。
这些面子活必须要做到位,谁知道嘉靖帝会不会闲得蛋疼问起呢。
“小朱大人,杂家来之前,吏部已经传出信儿,近期就要为靖南选定继任知县,令其尽快上任,好让小朱大人赴任浙江提刑按察使司佥事,以显身手。”
领头的小太监凑近朱平安,小声的说道。
“多谢公公提醒。”朱平安拱手向领头的小太监道谢,感谢他给自己通风报信。
其实这也在朱平安的意料之中。当初自己立下了抗倭之功,朝廷论功行赏,擢升自己为浙江提刑按察使司佥事,吏部以靖南知县暂未选定接任者为由,压了自己一压,令自己以提刑按察使司佥事的身份暂行靖南知县一职,等选定了靖南知县、新知县到任后,自己方可赴任。现在自己在抗洪救灾中又立了功,圣上还特许了自己密折上奏之权。吏部又岂能压的住?!所以,少则月余,多则两月,靖南新任知县定然到位。
“小朱大人,圣上口谕和赏赐,杂家已经传到、送到了。这边回京复命了。”
领头的小太监向朱平安辞行道。
“公公如何如此仓促,一路而来,千里迢迢,何其辛苦,公公且用些粗茶淡饭,歇息一日再启程复命也不迟啊。”朱平安热情的挽留道。
人家千里迢迢自京城而来,一顿饭也没吃,朱平安心里着实过意不去。
“小朱大人盛情,杂家心领了。只是杂家来之前,黄督公早已耳提面命,江南抗洪救灾正值紧要关头,严令杂家不得耽搁打扰小朱大人一分一毫。这一宴暂且记下,且等小朱大人回转京城,再请杂家不迟。”
领头的小太监笑着婉拒,很是坚决。
朱平安再次挽留未果,只好带着县衙一干胥吏差役出县衙大门相送。




寒门崛起 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倒霉的徐海(上)
在朱平安送走宣旨的太监,带着刘大刀等人继续巡视防倭哨塔建造的时候,隔海相望的倭国西北部的肥前国平户大名松浦家,迎来了一位明国客人,确切的说是一位明国人质,这是一位长相平平、一脸阴鸷的和尚。
这个和尚人质便是徐海。此徐海非彼徐海,他并不是那个十多天前来靖南核查朱平安勾结粮商贪腐一案的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徐海,而是倭寇徐海。
徐海在松浦家得到的待遇并不高,松浦家也没有将他当做贵客看待,所住屋舍也都是松浦家下人的屋舍,房顶漏雨,窗户漏风,吃的也是粗茶淡饭,连岛国特产生鱼片都不给吃,而且也没有自由,身边始终有两个松浦家的武士在侧监视,很正常,毕竟他现在的只是一个人质而已。
徐海之所以现在成了松浦家的人质,其实还要从他暗杀海贼王,不,是靖海王徽王——汪直开始说起。
徐海暗杀汪直的原因很复杂,第一,理念不同。汪直一直对朝廷抱有极大的期望,有心招安,以取代日本的朝贡位置,同大明进行贸易,垄断大明海外贸易,为达目的,一时间严格约束麾下倭寇的海盗行为;而徐海则是奉行无本生意,做什么贸易,做生意还需要成本,还有风险,哪有抢劫来的痛快,不需要本钱,抢回来都是利润。在汪直约束麾下倭寇海盗行为的时候,徐海还不时引导倭寇袭击沿海,遭到汪直严厉斥骂。第二,对待遇不满。徐海胸怀大志且自认能力不凡,尝听其母亲言其出生的那一天晚上,其母亲梦到了天狼星入怀,徐海常常自忖天狼星入怀,老子岂是凡胎?!可是汪直并没有给与他相匹配的地位。汪直部下是王下七武海,不,主要分为七大船团长,代表性的船团长有浙江人毛海峰、徐元亮,安徽人徐惟学、福建人叶宗满,徐海自认才能不下毛海峰、徐元亮等人,在他看来,毛海峰不过仰仗着是汪直的义子而已,徐元亮等人又智短,所以他多次向汪直主动请缨,表示想要当一个船团长干干,可是汪直一直未答应。第三,受人唆使。他的叔叔徐惟学多次暗中唆使徐海暗杀汪直。他的叔叔徐惟学原算是汪直的创业合伙人,摊子小的时候,双方合作很愉快,没什么上下尊卑,不过等着摊子大了,汪直由于能力远高于徐惟学,主导了创业集团,徐惟学也就成了了汪直下的一个船团长而已,汪直吃肉,徐惟学只能喝口汤。凭什么呀,大家都是创始人,凭啥你吃肉我喝汤,凭啥你要对我发号施令而我只能听从啊,徐惟学不甘利润、权势被汪直独掌,一直妄图干掉汪直,取代汪直的地位。所以,徐惟学多次暗中唆使徐海暗杀汪直,他好上位。
1...559560561562563...7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