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朱郎才尽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徐海暗杀汪直的原因还有很多,不过导火索却是因为一个女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女人——徐海的女人王翠翘。
王翠翘。性别:女。职业:以前从事于古老的皮肉生意,是名动一时的江南花魁;现在是徐海八抬大轿娶回来的正妻。出身:北方官宦之女,父亲做官,后父亲因罪罢官,王家家道中落,王翠翘沦落秦淮河畔风尘之所,因为人长的漂亮,身段苗条,声音娇嫩,知书达理,软玉温存,而且又具有北方女子的豪气,性格坚毅,行事干练直爽,长相和性格具有天大反差,因此名噪秦淮河畔,乃是当时秦淮河畔艳名远播的花魁。有一次去某达官显贵之家做生意的时候,在路上遭了倭寇,被倭寇活捉。倭寇将王翠翘献给了他们的头目——徐海。徐海对出身名门、气质高贵、知书达理、身世坎坷的王翠翘一见钟情,用八抬大轿将王翠翘娶为正妻。一个艳名远播、名噪一时的花魁,一个倭寇届冉冉升起的新星,两人的结合不缺流量,在当时的倭寇圈,传为一时佳话。
不过,奈何王翠翘艳名远播的太厉害了,都播到了毛海峰、汪直等人耳中了。
嘉靖三十一年是汪直五十岁的寿辰,汪直的干儿子毛海峰在舟山沥港为义父大肆操办寿辰,一干倭寇大小头目皆出席,席间毛海峰借着酒意,以势“请”徐海妻王翠翘歌舞一曲助兴,一众倭寇皆是鼓噪,徐海无奈只好同意。王翠翘过不愧秦淮花魁,一曲歌舞,艳惊寿宴,令一众倭寇神魂颠倒,便是汪直也不免为其动容,令王翠翘上前斟酒祝寿。
这一日寿宴过后,倭寇圈里便有消息传言,汪直有意将王翠翘纳为姬妾。
这可是夺妻之恨啊。
徐海听后毫不怀疑,心中大恨,寿宴时汪直令王翠翘上前斟酒,徐海便已经暗恨在心,此刻听闻汪直要纳王翠翘为姬妾,心中更是恨意难平。
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此乃男人不共戴天之恨。
于是,徐海在其叔父徐惟学又鼓动唆使了一番后,便动手实施暗杀汪直。
奈何,汪直在刀口舔血走至今日,又岂是容易被暗杀的,徐海的暗杀在筹备阶段就被汪直给发现了,尚未开始暗杀就被汪直人赃俱获。
徐海暗杀失败后,差点被汪直杀了,经过其叔父徐惟学不断劝说和哀求,汪直网开一面,放过了徐海。后来,徐惟学曾经唆使徐海暗杀汪直的消息不知被谁传了出来,徐惟学担心汪直报复,又早就不满汪直独占利润和权势,便索性带着徐海及一部分倭寇离开,与汪直分道扬镳,开始单干。
但是,奈何徐惟学心比天高,能力和运气却是差的一塌糊涂。
徐惟学拉着徐海出来单干后,摩拳擦掌,招兵买马,准备大干一番。
第一次,徐惟学选中了江浙台州,准备抢出一个泼天富贵。
破釜沉舟!
全军出击!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徐惟学将全部人马全都拉上,当众凿穿了三艘小船,向麾下倭寇表示破釜沉舟的决心,将麾下倭寇士气鼓动的嗷嗷叫,徐惟学意气风发。
但是奈何运气太差,徐惟学这一次全军出击,还未到江浙沿海,半途就遭遇了台风。对,没错,就是那个台风,那个让江南暴雨成灾的台风。
一场台风下来,徐惟学的意气风发被葬送在了大海,八百余艘海盗船,仅剩了不到三十艘,麾下的数千倭寇也几乎全都葬送在了大海之中。
寒门崛起 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倒霉的徐海(下)
虽然一场台风葬送了徐惟学的意气风发,但是徐惟学并没有被打倒。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徐惟学对此深信不疑,既然鄙人能从台风中死里逃生,日后必然大富大贵。
怀着这种信念,徐惟学带着徐海等幸存者,驾着幸存的三十余艘海盗船,来到了倭国肥前国,找上了在汪直麾下时积攒下来的倭国人脉——肥前国平户大名松浦家(标准的倭寇),凭着粗浅的交情和许诺的重利打动了松浦家督,从松浦家借了三千两黄金和三百名战力彪悍真倭。
于是,徐惟学再度东山再起,招兵买马,很快又拉起了一支倭寇队伍。
但是,奈何徐惟学真不是领导的料,能力不足,智短谋浅,运气又差。
东山再起后的徐惟学一直不顺利,接连数次海盗行为不是遇到明军,就是遇到风暴,甚至还被其他倭寇黑吃黑了两次,几次下来,徐惟学血本无归。
其实,海盗也是需要成本的,你要准备船只、武器、走私货物,这些都是成本,另外招募的海盗也不可能用爱发电,也要给他们发粮饷。
血本无归的徐惟学,焦头烂额,无以为继。
最糟糕的是,他从松浦家借的三千两黄金和三百名真倭,利滚利下来,已经变成一万两千两黄金了,这还没有算三百真倭的佣金,其他人的欠款也可以拖着,可是松浦家的债必须要还的,松浦家可是货真价实的倭寇!杀人不眨眼!凶残无比!你要是不还债,他们可是要杀人的。
距离松浦家还款截止日期仅剩最后一天的时候,徐惟学带着徐海登门了。
途中,徐海问过徐惟学,叔叔,我们血本无归,身无分文,拿什么还松浦家?!
徐惟学一脸自信,胸有成熟的说,贤侄勿忧,叔叔自有良策,这一次不仅欠款无忧,甚至还能再得松浦家的黄金白银和武士资助,令你我叔侄再度东山再起。
徐惟学的自信、淡定令徐海放下了心中的担忧,想来,大约是叔叔和松浦家的交情不一般,应该有什么自己不清楚的交情吧,比如救命之恩什么的。
不过,徐海想到了开头,也想到了结果,但他万万没想到事情过程。
松浦家督接见了徐惟学和徐海叔侄俩,开门见山,让他们按约定还钱。
徐惟学言一文也没有。
松浦家督大怒,喝令武士拿下徐惟学和徐海,要将他们两人杀了抵债。
徐海见状愣了,尼玛不对啊,叔叔不是和松浦家督交情不一般嘛?!怎么听说没钱可还,就要杀人抵债啊?!这交情连纸糊的都比不上啊!不是说不仅欠款无忧,还能再得资助吗?!跟预想中的剧本一点也不一样啊。
不过,徐惟学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种局面,他丝毫不慌,丝毫不乱。
在松浦家的武士还没进门前,徐惟学便干脆利索的噗通一下子跪下了。
“松浦殿下还请听我一言。我华夏有言,胜败乃兵家常事!又有言,失败乃成功之母!我徐惟学近来时运不济,接连败北,不过失败乃成功之母,胜利即在眼前!还请松浦家督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徐惟学定当涌泉厚报!”
徐惟学跪在地上,一脸挫而不折、败而不馁的对松浦家督慷慨而谈。
松浦家督狼一样的目光,不屑的扫了一眼徐惟学,哼了一声,便扭头看向门外,似乎即将催促武士快些动手。
“松浦殿下。”
千钧一发之际,徐惟学再次大喊一声松浦家督,同时将目光看向徐海。
我怎么有一股不祥的预感?!徐海被徐惟学这么一看,不由打了一个激灵。
“松浦殿下,我徐惟学自海盗起家以来,全家老小皆被明廷所杀,唯有侄子徐海与我相依为命,这个侄子是我唯一的亲人了,我将他抵押在此。还望松浦殿下,再借我三千两黄金,我徐惟学必十倍以报松浦殿下!”
徐惟学用手指着徐海,一双眼睛里含着两泡热泪,动情的对松浦家督道。
真可谓见者伤心,听着落泪!
“善!”
松浦家督点了点头。
徐惟学做到了他来时的对徐海所说的话,不仅欠款无忧,还再一次获得了松浦家督的借款,再一次东山再起!只是......可怜徐海成了松浦家的人质。
“太特么坑侄了!”徐海在两个松浦家武士的监视下,回到了房顶漏雨、窗户漏风的寒舍,吃了一口松浦家吃剩的残羹冷炙,忍不住咬牙暗骂。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叔叔徐惟学坑了!
徐海第一次被叔叔徐惟学坑,是在五年前!当时,徐海在风景优美的杭州西边湖边的虎跑寺做和尚,法号“普净”,他有一手坑蒙拐骗之术,在虎跑寺很是吃的开,混的很是滋润,是当地有名的和尚,人称“名山和尚”或“明山和尚”。有一日,他叔叔徐惟学来找他,对他说,当和尚有什么前途,你叔叔我现在在做一份前途远大、呼风唤雨、炙手可热的工作,你跟我走吧,我可以保你像我一样前途远大、呼风唤雨、炙手可热。徐海犹豫再三,耐不住叔叔徐惟学的劝说,跟他走了。
从此成了一名朝不保夕、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海盗。
嗯,做海盗,从某一方面来说,确实前途远大,大海茫茫无边无际......嗯,呼风唤雨,从某一方面来说也不算假,大海之上风大雨大......炙手可热的话,也算吧,当了海盗,一般人见了还真是怕的不行......
第二次被叔叔徐惟学坑,那便是被他唆使鼓动暗杀汪直!叔叔徐惟学想要取汪直而代之,不止一次唆使徐海暗杀汪直,上次叔叔徐惟学借着汪直要纳王翠翘为姬妾的传言,终于鼓动了徐海。不过,由于叔叔徐惟学酒后乱说话,致使还在准备的暗杀直接泄了密,被汪直人赃俱获,害的徐海差点掉了脑袋。
这已经是第三次了!这一次直接被叔叔当成了借款的抵押物。听说过抵押妻儿子女的,还没听说过抵押侄子的!这可是要命的抵押!如果叔叔不能按时还款,他还可以跑路,但自己绝对第一时间被愤怒的松浦家督砍了脑袋!
寒门崛起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徐海崛起
托徐惟学的福,徐海由侄子变成质子!
这一日,已经是徐海质子生活的第十五天了,对叔叔徐惟学的怨念更深了。
清晨,有一只喜鹊落在了他漏风的窗前,喳喳喳叫了好半天才飞走。
“有雀至窗前,料想今日必有喜讯。”半个月了,徐海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也就在此时,他听到了外面传来了一阵脚步声,抬头便看到松浦家督走进了院子。
松浦家督怎么来了?!
徐海先是一怔,继而心中大喜,松浦家督亲至,应该是叔叔提前还上欠款了!当初约定两个月后还款,现在才过了半个月!不然,松浦家督哪里有空见自己这质子啊。
只是,为何松浦家督的脸这么黑?!
徐海大喜过后,忽然觉的有些不对,松浦家督的脸黑的像是锅底一样,而且还臭的一塌糊涂。
怎么回事?距离还款时间还有一个半月啊,松浦家督何至于如此啊?!
在徐海惊疑不定的目光中,松浦家督一登门,便挥手指向徐海,对身后的武士下令,“与本督拿下这明国和尚,剁碎了,丢到野外喂狗!”
卧槽!
怎么回事?!
徐海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两个身材矮小但是雄壮异常的倭国武士给反手绑了,像是拎着小鸡崽一样拉到了院子里,然后两个膝窝被同时踹了一脚,接着徐海就噗通一声跪到在了地上,一个倭国武士用手拽了一下徐海的脑袋,将徐海的脖子露了出来,另一个武士将武士刀高高举起......
眼瞅着徐海就要丧命当场的时候,听到了一声大喊:“松浦殿下,刀下留人!”
是谁在喊刀下留人?!徐惟学?!不,这一声刀下留人,是徐海自己喊道。
“汝叔父劫掠大明百越之地,萧显向明军通风报信,双方在南奥岛设伏,汝叔父中伏丧命!汝叔父人已死,他欠本督的两万两黄金,只能拿你的狗命来抵了!”
松浦家督不耐烦的挥了挥手,下令武士乱刀砍杀徐海,一出心头恶气!
“松浦殿下,饶我一命,我为你效命,替叔父还清殿下欠款!”徐海连声喊道。
“你?”
松浦家督扫了徐海一眼,不屑的冷笑了一声。对于徐海的话,松浦家督一个字也不信,当初徐惟学说的也是好好的,结果害自己血本无归!
“松浦殿下,我是大明人,早年做僧人期间,足迹遍及大明东南。大明东南山川地形、军马分布、贫瘠富庶、易攻难守等等,皆在我脑海之中,有我为殿下引路,必可使殿下满载而归,所得利润百倍于从前。”
徐海见松浦家督不相信自己的话,急忙一边磕头求饶,一边大声喊道。
松浦家督闻言,一双眸子总算是正视了徐海,像是看一个可居的奇货一样,徐海见状,连忙抓着机会推销自己,“我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还请殿下给我一个机会,让我证明我的价值,绝不会令殿下失望!”
“恰好我部下明日去大明劫掠,便给你一次机会。若你能证明你的价值,本督奉你为上宾!若你不能证明你的价值,那野狗会奉你为上宾!”
松浦家督目光灼灼的看着徐海,缓缓说道。
其实,松浦家督早就想找一个称心如意的明奸了,松浦家以倭寇发家,早年劫掠朝鲜,后来劫掠大明,不过大明不同于朝鲜,他们劫掠大明并不顺利,原因便是大明地大物博、人杰地灵,他们人生地不熟,往往收获并不理想。若是有一个合格的带路党,熟知大明山川地形,知道大明哪里富庶,哪里贫瘠,哪里适合劫掠,哪里应该避开......收获,肯定会大增。
当初他跟汪直合作便有这方面考虑,从宇久盛定那得知汪直的消息后,便请邀请汪直以九州外海属于肥前国的平户岛以及萨摩国的松浦津作为基地,为汪直盖造精美住宅,以便汪直长期居住。奈何汪直实力太过强大,松浦家督不仅未达目的,反而引狼入室,被汪直所节制,不得不小心奉迎汪直。
若是眼前这个名叫徐海的明奸果如其所言的话,那倒还是一个意外收获。
“多谢殿下!我徐海定为殿下证明我的价值,令殿下不为今日的决定后悔!”
徐海磕头长谢,发誓效忠松浦家督。
于是,第二日徐海便被带上了松浦家的倭寇船,作为一名低等的打杂倭寇及明奸带路党。松浦家的倭寇以平户穷困潦倒的农民、浪人以及松浦家武士为主,只有不到三成的大明海盗,徐海打杂倭寇及明奸带路党,在松浦倭寇中并没有什么地位,可以说地位低下,任人呼来喝去。
不得不说徐海在做海盗和汉奸方面是有天赋的!当然,这是贬义词!
他生性狡诈、无耻,又富有领导艺术和出色的军事天赋,具有做海盗的天赋;他出卖其国人来,良心一点也不疼,积极主动、轻车熟路且乐此不疲的引领一波又一波倭寇在大明国土烧杀抢掠,具有做汉奸的天赋。
第一次随松浦倭寇出海劫掠,他便引导着松浦倭寇踏上了松江府地界,选择了松江府较为富庶、容易得手的华亭县,领着一众松浦倭寇在华亭县烧杀抢掠了一个痛快,金银珠宝、妇女儿童装满了一船又一船......
劫掠后遭官军追杀包围,徐海又引导松浦倭寇从一条林间小路流窜出官军包围圈,甚至还引导松浦倭寇穿过芦苇荡杀了一个回马枪,杀了包围明军一个猝不及防,令明军损兵折将,徐海领着松浦倭寇扬长而去。
不止如此,在归途,徐海还协助松浦倭寇头领指挥船队,避开了明朝水军的围追堵截。
徐海在松浦倭寇的首秀,堪称完美,归途中便被松浦倭寇头领提拔为小队长。
返回松浦家领地后,松浦家督对徐海的表现很满意,将徐海进一步提拔为队长。
第二次出场,徐海出谋划策,先是以结交的名义给倭寇王麻子送了金银珠宝和鸟枪,取得王麻子信任后,便以给倭寇王麻子祝寿的名义,带领一百松浦家武士出席王麻子寿宴,待酒酣耳热,徐海突然发难,一举击杀了王麻子,吞并了王麻子麾下的一千余倭寇部众和一百多艘倭寇船。
如此一个多月,徐海便赢的了松浦家督的赏识和信任,跻身于松浦倭寇的领导层,麾下直属倭寇一千余。
一日又一日,徐海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实力也在不断的扩涨......
寒门崛起 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同兴土木
这一日,朱平安督导以工代赈归来,熬夜写了平生第一封密折,以时间为主线,分政务篇、审案篇、抗倭篇、抗洪篇等几个篇章讲述自己主政靖南的经历,声情并茂的描述了自己义释欠赋囚犯、诈破窃贼、倭临城下我睡城上安民心、浴血守城、提高粮价以钓粮商等经历......
当然,最后朱平安还提了一条建议,建议加强东南沿海城防建设。未有城郭的县城,建议筑城;城郭为土城的,建议以砖石修缮,以加强防御,防倭患于未然。
朱平安是汉语言文学研究生,又有领先数百年的阅历,在拟写密折的时候,对自己主政靖南的经历,在事实的基础上,稍稍进行了艺术加工,将密折写的既具有纪实性又具有阅读性,尤其是自己的形象丰满又鲜活,正直又多智,爱国又爱民,英勇又无畏,能文又能武......
朱平安写完密折后,自己读了一遍,都忍不住在心里给自己点了一个赞。
咳咳,自吹自擂,有点不要脸哈?!
没办法,身处这个时代,朱平安想要有所作为,必须要有位才可以。
为了位,朱平安也只好如此了。
不要脸?!呵呵,脸是什么?!价值几何?!能餐否?!
还有,这不是自吹自擂,这叫营销,在这个年代,想要有位,就要学会营销自己,提高自己的身价,身价高了,位置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
如此私货营销,朱平安在给嘉靖帝上密折的时候,会时不时的夹带。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慢慢的营造和加深自己在嘉靖帝心目中的形象。
做人既要埋头苦干,又要抬头看天。
核对无误后,朱平安将厚厚一叠密折放入密折匣子,上锁锁好,贴身收好钥匙,将密折交给刘牧,令其贴身携带,并带两位衙役随行,一人双马,一路不经驿站,径直上京送呈御览。
在朱平安在靖南以工代赈、大兴土木的时候,距离靖南五百余里的舟山沥港,汪直也一直在大兴土木,对沥港进行全方位的基建,建港口、修要塞、盖房屋、交易集市等等,甚至还特别为佛郎机建了三栋教堂,舟山离港的基建从白天一直持续到深夜灯火通明,俨然要建成一座港口新城的架势。
“我要将沥港建成第二个双屿港,创建海贸盛世......”汪直站在一艘挂着“徽王”大旗的巨舰上,伸手指着灯火通明的沥港,踌躇满志的对周围人说道。
此刻,汪直身着绯袍玉带,髡头倭饰,金顶五檐黄伞,身后有五十位金甲银盔的贴身侍卫,俱是腰挂明刀,刀鞘以鲨鱼皮制作,装饰宝石,熠熠生辉。
汪直脚下巨舰,硕大无比,容纳两千余倭寇,甲板上可以驰马往来,漂浮在大海上,如一座移动的营寨一样。
无一不彰显着汪直这位海上霸主的赫赫威仪。
在汪直身旁,一个身着大帽袍带锦服却放浪形骸故意赤着膀子的汉子,腰间别着一把野太刀,躬身而立,脸上堆着笑容,对汪直恭维道:“有义父运筹帷幄,定能马到功成。这天下的海洋都将是义父的领地。”
这汉子便是汪直的义子,也是汪直手下最大的船团长——毛海峰。
对于义子的恭维,汪直摆了摆手,“百年基业,哪有一定能成的?!你忘了当年双屿港之祸了吗?!累计数十年之辛苦,被朱纨毁于一旦。”
“义父放心,此一时彼一时,今日义父之心愿,必然可成。”毛海峰宽慰道。
“何以见得?!”汪直饶有兴致的问道。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以孩儿所见,这当今时务便是海贸,海禁已不合时宜。朱纨当年何其厉害,提督浙、闽海防军务,巡抚浙江,一举捣毁双屿港,但他不识时务,逆势妄为,行保甲严海禁,结果呢,未用我们动手报仇,他就被自己人给整死了。自从朱纨死后,东南无人敢言海禁事,明廷也罢巡视大臣不设,这浙闽巡抚已经空了四年了,东南海防形同虚设,战船、哨船十存一二,对我等来说,与无人之境何异。前段时间,陈思盼余党便纵横台州府,烧杀抢掠全身而退。现在,宁波府也好,绍兴府也好,杭州府也好,哪个不是默许私市,这海禁已经实质上形同虚设。”
毛海峰伸手指着不远处的海岸,点了点宁波等地方向,自信的侃侃而谈。
汪直闻言微微笑了笑,复又严肃的叮嘱毛海峰道,“官府最善变,莫要大意。”
“义父教导,孩儿铭记于心。且不说官府,民间更是如此。浙闽豪门、世家竞相与我们暗通有无,与我等交易、送货往来;江浙一带沿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涉及走私贸易,七大姑八大姨总有一个跟我们暗通关系。这段时间,我们一靠岸,就有一些小老百姓竞相卖给我们米面、油酒。我可以堂而皇之的带着麾下儿郎走到杭州府、苏州府的街头,光明正大的跟当地百姓做生意,当地的官府像是瞪眼瞎一样,管都不管。”
毛海峰用力的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就在此时,只见远处岸边一阵喧哗,似有大群人影,汪直警惕的令人探查。
很快,探查的人便回来禀告道,“回大王,方才喧哗是宁波临海的一些村民,他们争相想要将他们的子女送到我们船上,恳求大王收留。”
“呵呵,收下,全都收下,本王来者不拒。”汪直闻言哈哈大笑了起来。
“民心可用,恭喜义父。”毛海峰趁机恭维道。
“哈哈哈......”汪直很是受用,大笑不已,对毛海峰交代道,“对下面发话,对于与我们暗通有无、走私贸易的豪门、世家还有哪些老百姓,价钱都别压太低,给他们让渡一部分利益,要他们都有银子赚,如此才好更好的为我等所用。这些人便是我们在大明的耳目,也是我们纵横大明沿海的根基所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