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朱郎才尽





寒门崛起 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南蛮叛乱
暮色降临,残阳如血,西边被染的一片殷红,宛若天神喋血洒了一地。
东湖工程区即将完工,朱平安官袍掖在腰间,卷着袖子,跟老百姓一起抬青石,加固湖堤。这是最后三百米湖堤了,加固完这截湖堤,东湖工程区就竣工了。
“报!!!!!!!县尊!大事不好了!”
一个头发散乱、身上染血的差役拼命的踢踹马腹,一边疾驰,一边大喊道。
速度很快!马蹄声如狂风暴雨,身后尘土飞扬,掀起一道黄色的沙尘。
“公子小心。”刘大刀、刘大枪等人本能的挡在了朱平安身前,防止出现意外。
“是何小二!”
朱平安看到来人,不由瞳孔一缩,何小二是勇于守城抗倭的青壮,后来报名录用的县衙差役,为人老实勤恳,朱平安对他印象很好,只是何小二此刻怎么会一身鲜血?!所谓的大事不好,又是发生了何事?!
“县尊!”何小二看到朱平安,用力一拉缰绳,马速降了下来,可是自己却力竭不支的摔落马背,重重的摔在地上,顺着新砌好的湖堤一直翻滚了下来。
就在何小二翻滚的方向有一块还没有处理的青石,若是撞上,后果不堪设想。
“快救人。”朱平安急忙大喊。
刘大刀应声快步上前,脚步如飞,翻身越过巨石,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下了何小二。
“何小二,你怎么样?发生了何事?!”朱平安快步上前,蹲下身问道。
“咳咳......”
何小二想要着急汇报,可是一开口便不由吐了一口血,脸色憋的红紫。
“不急!不急!”朱平安用手帮何小二顺了下气,扭头对下面喊道,“水,拿水来。”
有人从下面飞奔上来,递上来一个水袋。朱平安接过,喂了何小二一口水。
何小二喝了一口水,用力的将卡在嗓子里的血痰咽下,刚能喘气便急着向朱平安禀告道:“县尊......大事不好了,东南山区的南蛮苗裔叛乱,他们攻破了东南避洪区,抢走了避洪区里的三千石存粮,还劫走了大批难民百姓......”
“什么?南蛮子又叛乱了?!这可怎么办啊?!”
“天啊,这些杀千刀的蛮子怎么又下山了!这些蛮子比倭寇还可怕一万倍!他们可是喝人血、吃人肉的啊!那些被接走的难民百姓哪里还有活路啊!”
“我滴亲娘咧,这些天杀的南蛮子怎么又叛乱了!这可如何是好啊?!还记得五年前南蛮苗裔叛乱吗?那一任知县邀请了卫所带兵五千去平叛,结果叛没平了,人还被南蛮子给杀死了,卫所兵也死伤大半。”
“别说了,想想就害怕啊,那一次南蛮子下山叛乱,像是蝗灾一样,所过之处寸草不留,好多村子都遭殃了,还差点就把县城给攻破了。”
东湖以工代赈工程区的老百姓听说南蛮苗裔叛乱后,一个个吓的脸色惨白,他们听到南蛮苗裔叛乱后,比听到倭寇围城时还要恐惧数倍不止。
南蛮苗裔叛乱!!
朱平安听了何小二的禀报后,不由一震。自己入政靖南时,便听说过靖南有五大害,一害贪官恶吏,官匪勾结,官商勾结,官矿勾结,鱼肉百姓;二害南蛮苗裔叛乱,百姓遭殃;三害山贼进犯,四害海贼进犯,五害倭寇屠掠。这南蛮苗裔叛乱是位列第二的大害,比山贼、倭寇还要更害!
只是自己主政靖南时间尚短,且忙于倭寇、抗洪等事,南蛮苗裔又一直没有动静,自己也就忽略了。没想到,这个节骨眼上,南蛮苗裔竟然叛乱了!攻破了东南避洪区,抢走了粮草不说,还劫走了大批难民百姓!
好!
来得好!正好在我赴任走前,为靖南再除此害!朱平安坚定了目光。
“何小二,你做的很好,消息本官已经知晓了。你好生养伤,剩下的交给本官。”
朱平安赞许的拍了拍何小二的胳膊,对下面人吩咐,令他们好生照料何小二。
“诸位父老乡亲无需担忧,只要有本官在,必保诸位父老乡亲无恙!”
朱平安镇定自若,站起身来,一脸自信的对下面惊慌的百姓大声喊道。
朱平安的自信、镇定感染了下面的百姓,老百姓从惊慌失措中安静了下来。
是啊,咱们有县尊啊,县尊能赶走倭寇就一定能平定叛乱的南蛮苗裔!
“刘典吏,这里就交给你了,一切皆按从前。王里正、张里正、夏里正、陶里正,你们协助刘典吏。砌好湖堤后,召集众人返回避洪区,安下栅栏营寨,做好警戒防护。大刀、大枪你们集结差役,随我速速返回县城。”
朱平安处变不惊,将工程区的事务一一安排好后,交代了刘典吏等人几句,然后带着刘大刀、刘大枪以及集结好的数十名差役,速速回返县城。
在返回的路上,朱平安派出了数名差役,分别奔赴不同的工程区、避洪区,令他们召集所有的胥吏差役速至靖南县衙集合,不得有误。
残阳如血,朱平安、刘大刀一行人在一片血红余辉中返回了靖南县城。
县衙已经得到消息了,韩典吏等胥吏在县衙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县尊,南蛮苗裔叛乱了......”
朱平安赶到县衙后,韩典吏等人像是找到了主心骨,速速迎了上来。
“本官已经知道了。”朱平安边走边下令,“章典吏,你带人打开府库,取出所有兵甲、器械;钱典吏,你带人打开仓房,清点三万石粮草,装车备用;刘典吏、韩典吏,你们两人带人速速去召集一千青壮百姓;孙典吏,你以本官名义起草一份公文,公告全县百姓......”
朱平安的命令一条又一条的下发了下去,运筹帷幄、有条不紊,章典吏等人被朱平安的沉稳感染,在朱平安运筹帷幄的命令中冷静了下来,一个个应声领命。
朱平安回来后,县衙像是有了大脑。很快,整个县衙就被朱平安调动了起来,各司其职,快速的准备了起来。




寒门崛起 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寡不敌众
因为抗洪救灾富有成效,朱平安深受靖南老百姓信任和爱戴,深得靖南人心。征召令下发后,很快就征召了一千名年轻力壮的壮丁。
朱平安毫不吝啬府库里取出的兵甲、器械,将他们全部武装了起来。
乍一看的话,一千名青壮个个年轻力壮,军服统一,兵甲齐全,弯刀、长矛、盾牌、弓弩等军械一应俱全,装备精良,有股精兵风采。
当然,这些也只是表象,实质上他们也只是装备精良的农夫而已。
野战的话,比乌合之众强不了多少。
朱平安带上刘典吏、韩典吏及一百五十名差役、八百名青壮,点齐三万石粮草、军械,浩浩荡荡往南蛮苗裔叛乱的东南山区而去,其余人留守县城。
“听说南蛮子杀人不眨眼,吃人不吐骨头,凶残的一塌糊涂......”
行军途中,有青壮百姓忍不住有些担忧的说道,他们第一次参加征召。
“小兄弟,你怕个锤子,咱们知县大老爷可是天神下凡!你知道倭寇吗,倭寇不仅杀人不眨眼,而且个顶个的武功高强,空手接白刃都是常规操作,他们还能空手接箭,我们一箭射过去,倭寇一把就能接住羽箭。倭寇厉害吧,三千多人呢,可是那又怎么样,还不是被知县大老爷带着我们给打败了!”
旁边有参加过抗倭守城的青壮,伸手拍了拍担忧的青壮,老神在在的说道。
“就是,有咱们县尊在,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上次倭寇怂蛋,个子不高跑的怪快,害的老子没杀痛快,希望这些南蛮子硬气些,坚持久些。”
另有一位参加过抗倭守城的青壮用力的拍了拍胸膛,牛气冲冲的说道。
“我告诉你,咱们县尊那可真是用兵如神。我们单对单打不过倭寇的,可是县尊让我们摆了一个简单阵型,你说神不神,倭寇就在咱们阵下碰的头破血流,我们像是杀猪捅羊一样,把倭寇小矮子杀了个破滚尿流......到时候,你就跟紧我,保管你小子一个毛都掉不了。”
参加过抗倭守城的青壮,纷纷现身说法,给新参加征召的青壮加油打气。
在同伴们感染下,新参加征召的青壮也放下了担忧,挺直了胸膛。
如此一幕幕,在队伍中多次上演。随着行进,队伍的士气也在稳步上升。
在太阳最后一抹余晖消失在地平线的时候,朱平安一行赶到了事发地——五溪山。
“县尊,前面就是叛乱南蛮苗裔盘踞的山区了。南蛮攻破了东南避洪区后,押着粮草,劫持者百姓退回了前面那座山。”一个差役指着连绵起伏的五溪山对朱平安说道。
五溪山是东南苗裔世代居住的山区,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了上千年了。
朱平安之前看过县志,也看过县衙存档的资料,这连绵起伏的五溪山区中有一百多大小不一的苗寨,大约有七八万的苗裔居住在这里。靖南县志将之统称为“五溪苗”,言其“有名无姓”、“婚姻不必同姓。”
五溪苗相对发展落后,以农业为主,辅之打猎,只有少量使用耕犁,主要还是以相对原始的刀耕火种方式种植农业,收获远不如汉民。五溪苗介于奴隶制与封建制之间,有一百多个部落,也就是苗寨。朝廷承袭了元朝制度,设置了五溪土司,间接管理五溪苗,由五溪苗最大的部落首领担任五溪苗土司。不过,百余年来,五溪苗与靖南等地官府以及汉民矛盾不断,小打小闹不断,反叛也是时有发生,一直都是统治隐患。靖南等地官府也出兵平叛过多次,付出的代价和损失不少,但是效果一直都不理想,靖南的一任知县还死于一次平叛中。所以,这些年来,各地与五溪苗接壤的官府都视五溪苗为烫手山芋,能推则推,轻易不沾手。五溪苗多数处于靖南境内,各地官府也都将这烫手山芋推到靖南,使得靖南就成了冤大头......
朱平安估计南蛮苗裔之所以这个时候叛乱,也是因为洪灾,他们难以为继。
刘典吏是靖南县衙兵房典吏,本身也是武勇之人,他看着军容整齐的青壮和差役,信心十足的向朱平安请命道,“县尊,我去喊话,让叛乱南蛮归还劫走的粮草和百姓,并令他们土司自缚出山谢罪!”
“也好,所谓先礼后兵。若是能不起刀兵便解决问题,那是再好不过了。”
朱平安微微点了点头,但他心里也很清楚,喊话九成九解决不了问题。
不过,虽然解决不了问题,但是通过此看一看苗裔的态度也是好的。
“刘典吏注意安全,一试便好,不用勉强。”朱平安提醒刘典吏道。
“县尊放心,我看南蛮不过乌合之众,看到我军军容鼎盛,定不敢造次。”
刘典吏很有信心的说道。
朱平安让刘大刀持盾随行保护刘典吏,才让刘典吏到前面去喊话。
“五溪土司何在?速速归还劫掠粮草和百姓,自缚赎罪,否则我大军踏破尔等苗寨。”刘典吏走到前面,深呼吸运气,用力的向着苗裔盘踞的大山喊道。
“踏破尔等苗寨......”
“踏破尔等苗寨......”
刘典吏不愧是习武之人,肺活量很大,喊话的回音在山谷之间回荡。
“威武。”
一千余青壮听到刘典吏称呼他们为大军,也都齐声大喊威武,配合刘典吏营造大军气氛。一时间,整个山谷之中都回荡着青壮们大喊威武的声音。
一千壮实青壮,声音雄壮嘹亮,兵甲整齐,装备精良,确有一股大军风采。
人们信心也都上去了。
不过,很快人们的信心就熄灭了,山谷之中先是传来一声带有浓厚苗裔方言的大吼。
接着像是火药爆炸了一样,漫山遍野都炸开了。
“做梦吧狗官!”“去死吧明狗!”“孙贼,没睡醒吧?!”“上来呀......”
漫山遍野充斥着苗裔的怒吼,满山遍野人头攒动,挥舞着兵器鼓噪大喊,漫山遍野都是兵器反射夕阳余晖产生的霞光,至少有数万人之多。
山脚下刘典吏傻眼了,一千余青壮也都傻眼了,怎......怎么有这么多。
当年倭寇也不过三千多,可是这南蛮子至少有三五万了,而己方只有一千人。
寡不敌众都不足以形容。
一开始的信心,此刻荡然无存,绝望迅速的占领了他们的大脑高地。




寒门崛起 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色厉内荏
人很多,非常多,漫山遍野都是南蛮苗裔,鼓噪怒吼,声势浩大。
呼!呼!
正好一股山风吹来,山上草木随风左右摇晃,与鼓噪的南蛮苗裔混在一起,从山脚下往上看,根本分辨不出哪是草木,哪是南蛮苗裔。
在人们眼中,山上随风晃动的无数草木就是一个个鼓噪的南蛮苗裔。
在人们耳中,山风吹动树木发出的呜呜声就像南蛮苗裔鼓噪怒吼的声音。
俨然明朝版的草木皆兵、风声鹤唳,青壮百姓一个个面如土灰,惊恐万分。
“怎......怎么这么多蛮子?上......上次,来攻城的倭寇有多少?”
路上那个担忧的青壮一脸苍白的看向身旁的同伴,声音都打起了哆嗦。
这才秋末,怎么这么冷?!像是寒冬一样,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三......五千吧......”路上还信心十足的同伴,此刻说话也不利索了。
当时的倭寇才三五千人,但现在叛乱的南蛮子可是漫山遍野,人多的数都数不过来,至少得有七八万啊!我们才区区一千人,怎么可能打得过啊!
看着漫山遍野的南蛮苗裔,深深的绝望自心底油然而生,野蛮生长。
“县尊,卑职无能.....请县尊责罚!”刘典吏一脸惭愧的回来,单膝跪地向朱平安请罪。
“刘典吏请起。方才便已说了,一试便好,不用勉强。再说,刘典吏也不是无功而返,通过刘典吏方才一试,我已知晓南蛮苗裔虚实。”
朱平安伸出双手扶起刘典吏,微笑着勉励道。
“啊?县尊已知晓南蛮苗裔虚实?!”刘典吏闻言,不由愣了一下,迟疑的问道,“县尊可是发现南蛮人多势众,今日事不可为?还需回去从长计议?”
刘典吏觉的他方才一试,最大的功劳便是发现叛乱的南蛮苗裔人太多了,漫山遍野都是南蛮啊。若是一开始就大军出击的话,他们这一千人还不够南蛮子塞牙缝呢。
朱平安微微笑着摇了摇头,指着叛乱南蛮苗裔盘踞的大山对刘典吏说道,“呵呵,刘典吏你仔细看,这漫山遍野的南蛮苗裔多乎哉?!”
“多啊。”刘典吏不明所以。
“呵呵,那你不觉得奇怪吗?既然对方人多势众,而我方仅有千余,缘何对方不趁我方刚到,立足未稳之时,趁势大肆掩杀过来?!”
朱平安微笑着说道。
刘典吏闻言,瞬间冷汗如雨下,若是叛乱南蛮真的像县尊说的那样趁己方立足未稳之际攻杀过来的话,己方怕是已经灰飞烟灭了。
只是南蛮子为什么没有趁机攻杀过来呢?白白放过了这个大好机会呢?!
“大约是叛乱南蛮不懂兵法吧?抓不住战机。”刘典吏迟疑了一下,犹豫不决的说道。
“非也。若是南蛮苗裔不懂兵法,鲁莽行事,看到我们人少有便宜可占,更会毫不犹豫的攻杀过来。”朱平安微微笑了笑,轻声说道。
“那是为何?”刘典吏一头雾水,不解的问道。
“那是因为他们色厉内荏,外强而中干,看着人多势众,实则虚有其表,其本身可战之人,不会比我们多多少,不然他们不会如此谨慎。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必胜的把握,正是因为他们忌惮于我军,所以才没有趁我军立足未稳之际攻杀过来。”朱平安扭头,看着刘典吏以及身后众人,伸出手指点着漫山遍野的南蛮苗裔,一脸自信的大声解释道。
“他们越是虚张声势,越是胆怯。”朱平安一脸笃定的对众人说道。
刘典吏以及众人闻言,不由得恍然大悟,土灰的脸色恢复了血色。
是啊。
县尊说的是,南蛮子看似人多势众,实则是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自家人知道自家情况,南蛮子对他们自家情况再清楚不过了,所以才不干攻杀过来。
众人心中的恐惧和绝望顿时消散了许多,濒临崩溃的士气也恢复了许多。
“刘典吏,你领三百人伐木设置鹿角、栅栏,安设营寨;韩典吏,你领两百人搭建军帐;钱典吏,你领一百人埋锅造饭......”朱平安在人心稳定了之后,便大手一挥,下令众人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伐木,安营,埋锅造饭......
朱平安一方就在山下堂而皇之、大摇大摆的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朱平安在众人安营扎寨的时候,叫来刘大刀、刘大枪他们,对他们说道:“大刀、大枪你们辛苦些,带五十兄弟去前面两里处警戒,防范突袭。”
“公子放心,有我们在,绝不会给南蛮可趁之机。”刘大刀他们领命而去。
兵者,诡道也。
大摇大摆、有恃无恐,只是摆给南蛮苗裔看的,朱平安实则非常谨慎小心。安营扎寨、埋锅造饭的时候,巡防、捎探、站岗俱是一应俱全。
南蛮苗裔盘踞的山上,一个赤着胳膊、穿着狼皮的汉子来到一位五十余岁的老妇人跟前,单膝跪地禀告道:“爵主,明狗在山下安营扎寨、埋锅造饭了起来。”
这位老妇人便是五溪苗的土司——彝兰夫人,她原是五溪苗土司龙鹿的夫人,后来龙鹿在一次征讨不服部落的战争中,中了毒箭,毒发身亡。彝兰夫人继承了土司之位,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彝兰夫人是个女强人,不仅压制部落内的反对声音,以女人之身继承了土司之位,还替龙鹿复了仇,铲平了不服部落,二十多年,稳坐土司之位。她在部落之中的威望比龙鹿巅峰时还要高许多,深受五溪苗的拥戴。
“有恃无恐,明人必有依仗。乾骨打,传令阿虎满他们不得轻举妄动,不要中了明人的圈套。”
彝兰夫人拄着一根虎头拐杖,在一个丫头的搀扶下,往前走了数步,来到一块突出的石头前,由丫头搀扶着登上石头,往山下观察了片刻,看着山下大摇大摆、有恃无恐的安营扎寨、埋锅造饭的朱平安一方人马,眼神越发慎重了起来,少卿扭头对单膝跪地的汉子吩咐道。
“遵命爵主。”乾骨打领命而去。




寒门崛起 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颤抖吧
天色已经黑了,放眼远望,一团漆黑,抬头仰望,天空零星点点。
五溪山脚下,灯火连营。
“县尊,南蛮虽然色厉内荏,但毕竟人多势众,我军仅有千人,正面交锋难以取胜,为之奈何?”韩典吏、刘典吏两人在营帐内,一脸发愁。
“攻身为下,攻心为上。”朱平安一脸自信的说道。
“攻心?!”韩典吏、刘典吏两人不解,“敢问县尊,如何攻心?”
“南蛮苗裔不是忌惮我军吗?”朱平安微微笑了笑,“那就让他们颤抖吧。”
韩典吏、刘典吏两人闻言,四目相对,一脸懵逼,眼睛找不到焦距,他们能听懂县尊说的每一个字,但是组在一起,却不知其所以然。
“韩典吏,你带一百人马悄悄出营,返回靖南县城,广征旗帜、号角和牛皮鼓,多多益善,等到子时后再悄悄的回营,不要让南蛮苗裔发现,我有重用;刘典吏,半个时辰后,你点齐两百人马,也悄悄出营,不要点火把,不要喧哗,至三里处的矮山背后,再点燃火把,人手一支火把,每个人间隔两米距离,队形拉长,大摇大摆的回返营地。到了营地后,歇息一刻,然后再多带一百人悄悄出营,如此重复三次......”
朱平安对两人下令道。
韩典吏、刘典吏两人闻言,顿时眼睛一亮,两人隐约明白县尊的用意了。
“遵命。”两人领命,下去准备了。
在两人下去不久,便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朱平安正要出帐查看发生了何事,便见刘大刀从外面走了进来,咳嗽了一声,对朱平安说道,“咳咳,公子,那个......那个......画儿姑娘和若男姑娘来了。”
“what?”朱平安闻言,英语都忍不住脱口而出。
“姑......姑爷......”帐门口挤进来一个小脑袋,不是画儿是谁啊。
“老爷。”接着又挤进来一个脑袋,正是若男。
两人都是女扮男装,不知从哪里找了两身兵丁衣服,穿着布面胸甲......
“咳咳,公子,我去外面把风......”刘大刀咳嗽了一声,识趣的出了营帐。
“回来......”朱平安一脸无语的看着刘大刀的背影,忍不住喊道,你把哪门子风啊?!搞的我好像要做什么少儿不宜的事似的?!
不过,刘大刀也忒识趣了,早就出了营帐了,朱平安的喊话,做了无用功。
“胡闹!你们来干什么?!”朱平安看向画儿和妖女若男,忍不住生气道。
“姑爷,人家不放心你嘛......来之前,小姐吩咐过,让我照顾好姑爷的......”画儿耷拉着脑袋,小手绞着胸甲的系带,蚊子一样回道。
“凶什么嘛,若不是画儿三番五次求我,我才不会来呢。”若男哼了一声。
1...561562563564565...7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