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朱郎才尽

    张县丞说到此处,忍不住一脸的得意,很是为他把握机会的决断感到得意。

    当然,张县丞并没有对众人说,他将他祖传的一颗大珍珠献给了谦公公。

    这才是结识的关键。

    张县丞家以前是个普通家庭,不知那一代先祖侥幸得到了这颗大珍珠,然后就转运了,张家就发家了,从此后这颗珍珠便作为他们张家的转运珠,成为了他们张家的传家宝,历代祖宗皆有遗命,这颗珍珠要作为传家宝,代代相传。

    不过,张县丞对于祖宗的遗命是不在乎的,什么传家宝啊,哪有实打实的利益重要。如果能用这颗珍珠结识了贵人,那我以后的仕途可就顺利多了,我仕途顺利了,那我张家自然也就更旺,那这颗珍珠自然也就发挥了价值了。

    听说谦公公是来台州府采买金宝珍珠的,张县丞毫不犹豫的便将自家的转运珠传家宝献给了谦公公。这颗珍珠它又大又圆,成色也好,经过张家历代温养,珍珠隐隐有一股灵气谦公公收到珍珠后,大喜过望。

    御马监掌印陈公公来江南采买金宝珍珠,为了提高效率,往下面派了两个干儿子。除了这位谦公公外,还有一位柳公公,两者处于竞争关系,都想办好差压对方一头,赢的陈公公的看重。谦公公被派到了台州府,柳公公被派到了苏州府。

    不过,谦公公运气不好,才来台州府没几天就遇到了倭患,运气不好被困在了山里。这采买金宝珍珠的差事自然耽搁了,一想到柳公公那小人得志的模样,谦公公便懊恼心烦不已,不成想竟然在此时收到了张县丞进献的祖传珍珠,而且这颗珍珠还是一颗少见的极品珍珠,谦公公自然大喜过望,顺带的对张县丞这位进献珍珠之人也顺眼了不少。

    张县丞因此结识了谦公公。

    在收了张县丞的祖传珍珠,又收了很多财物后,谦公公应下了张县丞的邀请。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谦公公登场
    清晨,薄薄的晨曦笼罩在柳河镇上空,宛若给小镇洒上了一层金辉,白墙绿瓦的江南镇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宛若贵气的少女亭亭玉立。

    柳河镇镇口的青石小路上,张县丞、姚主簿、李典史三人站在最前头,向着远处翘首以盼,在他们身后是一干被革职的胥吏,手里捧着各种欢迎礼物。

    今日算是他们起得最早的一次了,晨曦才露一点苗头,他们就来镇口了。

    他们如此,就为了迎接张县丞邀请的贵客——谦胥谦公公。

    晨曦喷薄,东边的天空宛若火烧,一片彤红连着一片金黄缓缓蔓延,然后变成了鱼肚白,接着朝阳像是害羞的少女在千呼万唤中露出了头。

    太阳升起了。

    张县丞、姚主簿等一行人在镇口看了一个完整的日出。

    不止如此,他们还看着太阳从朝阳越升越高,越升越高,越来越亮。

    直到日上三竿。

    柳河镇早就醒来了,进镇的,出镇的,很多人都看到了张县丞他们一行,然后都不由将目光在他们身上多停留几眼,这是在等人吗?这么隆重?!

    太阳还在上升,缓缓向正中逼近。

    出镇办事的人都回来了,看到张县丞他们依然在镇口,不由侧目,咂舌不已。

    “姐夫,这都什么时候了,这谦公公怎么还不来?当初给他说的今天上午吗?”

    李典史站了半天,站的的腿都麻了,加上太阳又热又晒,以及路人异样的眼光,他早就等的不耐烦了,忍不住对一旁的张县丞抱怨了起来。

    “就是啊,这都快中午了,怎么谦公公还不来啊?不会是忘了吧?!”

    一干胥吏早就忍不住了,听到李典史抱怨,他们也不由得跟着附和了起来。

    相对于不耐烦的李典史等人,姚主簿则是立在原地,轻摇折扇,面上淡定不已。

    “哼!这点耐性都没有?!还想结交贵人?!当初刘皇叔三顾茅庐,才请来了命中的贵人诸葛亮,现在不过是让你们多等了一时片刻,你们便受不了了?!如何成就大事!”

    张县丞冷哼了一声,拿眼睛扫了一眼众人,尤其是对李典史重点关照。

    “是是,张大人教训的是。”

    一干胥吏连连点头,重新打起了精神。

    众人继续在镇口,翘首以盼。

    太阳继续高升,距离正午也就差不了一个时辰了,深秋的太阳很毒,镇口等待的张县丞等人不由得汗流浃背。李典史等人又故态萌发,怀疑抱怨了起来。其实,此时张县丞也不由有些怀疑动摇了,面有担忧,在原地踱步了起来,谦公公该不会真是忘了吧?!还是说记错时间了?!

    就在张县丞等人快要放弃的时候,看到了原处一顶华丽的轿子出现在视野中。

    这是一顶四人抬的轿子,轿子很是华丽,两侧还跟了四名挎着腰刀的护卫。

    一看到这顶轿子,张县丞眼睛都亮了。

    这顶轿子他认识,谦公公被困在山里,他去拜访的时候,谦公公就歇在这顶轿子里。

    “快快快,都给我打起精神来,谦公公来了。对面过来的这顶轿子里坐的就是谦公公。”张县丞一边整理衣冠,一边对李典史等人说道。

    “啊,谦公公来了。”

    “谦公公终于来了。”

    一干人等激动了起来,终于没有白等啊。

    远远的,未等轿子近前,张县丞便带着姚主簿等一干人等迎了上去。

    “谦公公大驾光临,我等有失远迎,真是罪过罪过。”张县丞迎到轿前,躬着身子说道。

    一干胥吏等皆跟着附和,说着欢迎的话,一个个身子躬的跟虾米似的。

    抬轿子的四人穿着青色内侍衣着,一个个都是眉清目秀的小太监。

    在张县丞等人面前放下轿子,前面的一个内侍弯着腰掐着兰花指掀开了轿门。

    “呵呵,杂家就一介小黄门,哪里当得起什么大驾。”

    一声尖细的笑声从轿子中传来,接着一只掐着雪白绣帕的手从轿子里伸出来,前面的内侍殷勤的扶了一把,轿子里的主人从中走了下来。

    这是一位眉清目秀、眼角带笑的小太监,年纪约十**左右,身着一身紫色内侍服,衣着料子一看就比抬轿子的小太监要高好几个等级。

    此人正是谦胥谦公公。

    “当得起,当得起,谦公公可是服侍圣上的,劳苦功高,若是谦公公当不起,哪还有谁当得起呢。”张县丞等人忙不迭上前恭维了起来。

    “呵呵,杂家就是一介奴才而已,只是祖上修了福气,才有幸帮万岁爷分忧,服侍贵妃娘娘。”谦公公将绣帕放在唇边,呵呵一笑,声音很是尖细。

    张县丞等人慌忙又是恭维,接着将礼物送上。

    谦公公搭眼瞧了一眼礼物,嗯,一摞银票,一盘银元宝,一盘珍珠......这礼物很贵重嘛,嘴角的笑容更是灿烂,“哎呀呀,瞧瞧你们这是做什么,这不是让杂家犯错嘛......”

    谦公公嘴上说着拒绝的话,看着礼物,眼睛却是放光,视线也没有挪开的意思。

    “哪里哪里,谦公公替圣上分忧,不辞辛苦,千里下江南采买金宝珍珠。我等不才,世代沐浴皇恩,也想为圣上略尽绵薄之力,这些都是我们的一份心意,还请公公成全了我们。”张县丞躬着腰带头说道。

    “是啊,是啊,谦公公,我们也想略尽绵薄之力,还请谦公公成全。”一干胥吏纷纷出言。

    “哎呀,原来是这样啊,你们也不早说,害杂家差点误会了你们。既然你们也想为圣上效劳,杂家也不能不近人情,阻止了你们尽孝不是。你们的这份心意,杂家就越俎代庖收下了,替你们一并为圣上分忧解难。”

    谦公公掐着兰花指夹着绣帕,半掩微弯的嘴唇,笑着点了点头,示意跟随的小太监将礼物全都收下。

    “多谢公公成全。”张县丞连连道谢。

    “多谢公公成全。”一干胥吏跟着道谢。

    “好说,好说,都是替圣上分忧解难嘛。”谦公公笑着摆了摆手,眼睛弯成了月牙。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循循善诱
    昨日张县丞他们踩好点的画舫,今日被装饰的更盛昨日,不仅张灯结彩,更是铺设了红毯。张县丞等人躬着腰殷勤的将谦公公引进了画舫。

    “你们有心了。”

    谦公公掐着兰花指,摇曳着身姿,走进了画舫,自然而然的坐在了主位上。落座前,谦公公洁癖的以绣帕擦了一下椅子,见上面没有一丝灰尘,满意的点了点头。

    得到了谦公公的肯定,张县丞一干人顿时如饮了甘醇的美酒一样,美的不行,觉的他们提前了一天的奴隶没有白费,愈发的殷勤了起来。

    张县丞为了讨好谦公公,特意托了好几层关系,重金从府城请来了三位大厨,不计成本烹饪各种山珍海味、珍馐美食,自从谦公公落座后,一盘盘一叠叠的珍馐美味流水似的往桌上端,窖藏了百余年的美酒陈酿开了一坛又一坛。

    河岸两侧,追逐画舫的流浪狗更多了

    张县丞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精心准备的山珍海味,却未能让谦公公满意。

    “这道龙井虾仁,讲究的是虾肉白而鲜嫩,芽叶阵阵清香,可惜,这盘火候把握的不够,浅了三分,嫩则嫩矣,芽叶的清香未能浸入虾仁之中”

    在张县丞他们殷勤的推荐下,谦公公尝了一口龙井虾仁,虾仁只吃了一半,便撂下了筷子,用绣帕擦拭了一下嘴唇,淡淡的点评了一句。

    火候不到吗?

    一干胥吏尝了一口虾仁,差点没把舌头吞进肚子里,我们怎么吃着好吃的不得了啊!?

    “咳咳,谦公公尝尝这道西湖醋鱼,这道菜可是江南菜当之无愧的‘魁首’。我们特意从台州府城请来的刘师傅,正是台州府台州府最擅长做西湖醋鱼的大厨。”

    张县丞见谦公公没有吃好,不由有些着急,正好此时上来了一道西湖醋鱼,张县丞脸色大喜,慌忙亲手接过这道菜,双手殷勤的放在了谦公公身前。

    谦公公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伸出筷子夹了一块鱼肉放入口中,轻咬了一口。

    一口鱼肉入口,谦公公轻轻咀嚼片刻,缓缓的吐出了几根细微的鱼刺来。

    众人期待的看着谦公公,等待着谦公公的评价。

    这刘师傅可是做西湖醋鱼的行家,在整个江南都是大名鼎鼎的存在。

    张县丞等人信心十足,相信这道西湖醋鱼一定能得到谦公公的好评。

    不过,又让他们失望了。

    “这料汁调的马马虎虎还算凑活,鱼肉也够鲜嫩,不过这精细劲儿可就不行了,宫里的御厨做这道西湖醋鱼,可是吃不出一根鱼刺来。在烹饪前,御厨已经将每一根刺都跳出来了,这鱼刺啊放到盘里,刚好拼成一条鱼形”

    谦公公用绣帕擦了一下嘴,微微摇了摇头,对这道菜的评价也不高。

    “呵呵,也是,谦公公在宫里什么样的山珍海味没吃过,是我等贻笑大方了。”

    姚主簿微微笑了笑,恭维的说道。

    “哪里哪里,杂家也就是服侍娘娘,蒙娘娘恩宠,跟着沾了点光”

    谦公公绣帕半遮嘴唇,谦虚的说道,话语里谦虚不已,脸上满是骄傲。

    不男不女的,真特娘难伺候!

    李典史在心里腹诽不已,不过脸上不敢表露分毫,张县丞特意给他交代过了,要把谦公公当成亲祖宗一样供着,哄到靖南,对付朱平安。

    虽然谦公公对膳食比较挑剔,但是在姚主簿、张县丞等人的刻意讨好恭维之下,以及不计工本的流水一般络绎不绝、接连而上的山珍海味下,这顿宴席吃的也算是宾主尽欢。宴席上自然而言的就聊到了谦公公下江南的差事。

    “谦公公,采买金宝珍珠来我们靖南就对了。江浙是咱大明有名的珍珠之乡,而靖南更是咱江浙有名的珍珠宝地,便是盛名在外的诸暨也不如我们靖南。”张县丞双手捧着酒杯,恭敬的敬了谦公公一杯,饮毕说道。

    “哦?”听到了珍珠,谦公公明显感兴趣了起来。“绍兴诸暨,越国古都,西施故里,乃是我大明有名的珍珠之乡,这个杂家知道,据说月宫嫦娥仙子有一颗冠绝天下的大明珠,常常在掌中把玩,仙气缭绕。有一日,嫦娥仙子不耐寂寞,偷偷在桂花树下与吴刚私会,将珍珠留给金鸡守护。金鸡如平日一样,将珍珠抛来拱去,偷偷玩耍,一不小心,明珠掉落凡间。金鸡追逐明珠下凡,明珠掉落了诸暨的浣沙溪里。珍珠有灵性,见山川秀美的诸暨远胜寒冷的月宫,不肯回去。为躲金鸡追逐,明珠从浣沙溪飞入溪边浣纱的妇人口中。妇人怀珍珠诞下了西施,故有‘尝母浴帛于溪,明珠射体而孕’的典故,诸暨也因此称为珍珠之乡。不过,张县丞所言,诸暨也不如贵地靖南,却是何说法?”

    见谦公公对自己的说辞感兴趣,张县丞更是卖力的表现了起来,“众所周知,这珍珠自贝壳中孕育,诸暨位于内陆,止有河贝,而我靖南背靠无边大海,不仅和河贝,还有海贝。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胜诸暨。”

    “哦。”

    谦公公淡淡的哦了一声。

    显然张县丞的说辞并没有说服谦公公。

    张县丞一脸涨红。

    “咳咳,谦公公可知和氏璧否?”姚主簿咳嗽了一声,接过了张县丞的话头,对谦公公说道。

    “和氏璧举世闻名,杂家又岂会不知。”谦公公微微眯了眯眼睛,淡淡的说道,

    “谦公公知道和氏璧,可知与和氏璧齐名天下、为历代帝王所必争的,同为‘天下所共传之宝’的隋侯之珠?”姚主簿微微笑了笑,继续说道。

    “隋侯之珠?!”谦公公微微一怔,继而微微点了点头,“这个杂家好像也听过,只是知之甚少。”

    “《韩非子》一书有言:‘和氏之壁,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其美,物不足以饰’。《吕氏春秋·贯生篇》亦有言:‘今有人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是何也?’。这本传世名书对隋侯之珠皆有详尽描述。”姚主簿缓缓说道。

    “难道说隋侯之珠与贵地有关?”谦公公听了姚主簿的话,颇感兴趣的问道。

    “谦公公英明,一猜即中。”姚主簿恭维道,“西周隋候出巡封地至渣水,发现山坡有一数十丈长巨蛇,被人拦腰斩了一刀,奄奄一息,隋候动了恻隐之心,令人救治。一年后,隋侯再次巡行至渣水,中午在一山间驿站小憩。睡梦中,有一个黄毛少儿跪倒在他面前,称是去年被救的那条巨蛇化身,为感谢隋侯的救命之恩,特意前来献珠。隋侯猛然惊醒,果然发现床头多了一枚硕大珍珠,洁白圆润,光彩夺目,近观如晶莹之烛,远望如海上明月,一看便是枚宝珠。隋侯得到宝珠的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了各国诸侯的垂涎,如和氏璧一般,被天下人所争抢,最后隋珠落入楚武王之手。后来,秦灭掉楚,隋珠被秦始皇占有,被视为秦国的国宝。与和氏璧齐名天下,为历代帝王所必争。这渣水正位于靖南境内,我靖南县志对此有明确记载,一查便知。”
1...511512513514515...7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