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朱郎才尽
“唉,闹了灾,粮食减产,可是这赋税却是一分也未减,这日子难过啊......”老农长吁短叹。
“老丈,咱们村子发生水涝、蝗虫灾害,村子里正没有组织向县衙上报吗上报后,县衙派人勘定灾情,上报州府,可以酌情减免部分赋税的。”朱平安不解的问道。
“上报了,怎么没上报,这么多年,每年发生灾害我们都上报,可是没用啊,也没见有谁管我们啊,这么多年了,赋税该交多少还是多少,交不上就罚,甚至还抓人。这些当官的只知道收赋税,那里管我们死
第一千八十九章 惊天之举,冒天下之大不韪
朱平安在姚老家拜访了近一个小时,一边唠家常一边请教大姚村及附近几个村子的情况,姚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朱平安得到了很多第一手资料。
朱平安从姚老家离开后,又继续走访了两个村子,然后便返回了县衙。
通过走访,朱平安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一返回县衙,便令衙役升堂。
“这都下午快放衙了,怎么突然升堂了小县尊是不是吃错药了”
“要是不会做知县,干脆就别做了,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升堂!惹人笑话。”
“小县尊要出什么幺蛾子!”
县衙一众官吏收到升堂的通知,一个个腹诽不已,对朱平安各种诋毁。
“且看看小县尊要做什么,我等再随机应变。”张县丞如此授意众人。
六房胥吏等心领神会,跟在张县丞、姚主簿身后,陆陆续续赶到了大堂。
“张典吏,通知监牢狱吏,将监牢中所有没有交纳赋税的囚犯,带至大堂。”
朱平安从签筒里取出一根“执”签交给刘牧,由其交给刑房典吏张大年,令其通知监牢,将所有因为没有缴纳赋税而关押的囚犯带至大堂。
将所有没有缴纳赋税的囚犯押至大堂!那不得有百十号人啊!
小知县这是要干什么!
张典吏接过令签,并未立刻执行朱平安的命令,而是下意识的看向张县丞。
张县丞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张典吏收到了张县丞的默许,这才领命去监牢。
朱平安眯着眼睛,将这一幕收入眼中,心中了然,面上未做什么反应。
在张典吏离去后,大堂上的一众胥吏交头接耳,大堂都是他们嗡嗡的声音。他们不明白朱平安为什么要将所有未缴纳赋税的囚犯带到大堂,审判!不需要啊,他们就是因为没有缴纳赋税才被逮捕的啊,已经过堂了。可为什么小知县又要将他们带到大堂呢再审一遍耍耍威风!
还是说要用刑,狠狠的打他们一顿棍子,上一顿酷刑,责令他们缴纳赋税!
如果真的对这些个不交赋税的囚犯大刑伺候的话,说不定还真有可能逼的一部分人缴纳赋税。
你别说,这还真不失为一种方法。
啧啧啧,真是没想到啊!
亏他还是读书人呢,看着憨憨厚厚斯斯文文,年纪不大,没想到心够黑够狠的啊!
如果真要他这么整了,说不定真的能让他逼得一部分人补缴赋税钱粮。这多多少少也算他上任后的一点业绩啊,这可不行,不能让他阴谋得逞了。
张县丞想到这一点,不由得抬头看向一旁的姚主簿。
姚主簿心有灵犀,张县丞的一个眼神,他瞬间就秒懂了,微微笑了笑,低头小声的对张县丞说道,“张兄勿忧。《大明律》有故禁故勘平人之罪,严禁官员滥用刑罚,只有满足4个条件‘犯了重罪’、‘赃仗证佐明白’、‘不服招承’、‘明立文案’,才能对犯人用刑。成化年间对官员用刑更有严格规定:除人命案、强盗案外,其余案犯犯人只能用鞭扑。若需动用挺棍、夹棍、脑箱、烙铁等刑具,必须逐级奏请方可。若知县违规用刑,则以全出入人罪处罚。他若想用刑逼税,我等身为朝廷命官,自然不能坐视县尊他违背律令,滥用刑罚,欺凌百姓。”
张县丞经姚主簿提醒,顿时放下心来,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很快,张典吏就带着监牢狱卒,押解着一百余名没有缴纳赋税钱粮的囚犯来到了大堂。
囚犯人数太多,大堂站不下,有一部分囚犯站到了大堂外,被狱卒、衙役看管着。
“跪下!”
衙役、狱卒喝令众囚犯下跪。
“威武!”
公堂下两排衙役,用力的敲响了杀威棒,大喊威武,公堂顿时肃穆了起来。
“草民/罪民拜见知县大老爷。”
众囚犯双股颤颤,一个个跪倒在地,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知县为何又押他们过堂,但是一股浓浓的不祥的预感笼罩了他们,令他们宛若要上断头台一样。
“起来吧。”
朱平安坐在高堂上,抬起右手,令众囚犯起身。
众囚犯惶恐不安的起身,两股颤颤,惶恐不安的等待着不详命运降临。
“你们都是没有缴纳赋税而被关押的囚犯。”朱平安看向众囚犯,缓缓说道。
开门见山,图穷匕见,这是要用刑逼税了吧!
张县丞等人将目光看向朱平安,准备等朱平安动用酷刑的时候,果断的按照《大明律》等律例予以劝止,以免朱平安以刑逼税的阴谋得逞。
“知县大老爷,我们不是故意不缴纳赋税的,实在是凑不齐赋
第一千九十章 张县丞发难
朱平安下令,特准众囚犯回家参加秋收,秋收结束后再返回监牢报道。
张县丞等人闻言,震惊的五雷轰顶,看向朱平安的眼神就跟看疯子一样。
这惊喜来的太大太突然了,众囚犯激动地跪在地上,不住的磕头,将地面磕的咣咣响,谢恩不止,甚至有很多囚犯激动到情难自禁的泪流满面。
“各位都起来吧,时候不早了,回家去吧。秋收后,记得回监牢报道。”
朱平安走下大堂,扶起一位激动流泪、疯狂磕头的囚犯,扬声说道。
“谢谢大老爷。”
“谢谢青天大老爷,您是俺们真正的父母官啊,净为俺们着想了。”
“青天大老爷,回家,俺给您立生祠,早晚给您烧香,保佑大老爷平安健康。”
众囚犯起身,情绪仍然激动不已,看向朱平安的目光充满了敬仰、敬重和狂热,青天大老爷,原来真的有青天大老爷啊,朱平安在他们眼中简直就是包青天转世。
“诸位回去吧。”
生祠!别开玩笑了,朱平安无语的摇了摇头,摆了摆手,让众囚犯各自回家。
“多谢青天大老爷。”
“多谢青天大老爷,俺们秋收后一定回来,青天大老爷为俺们请命,俺们一定不负青天大老爷。”
众囚犯纷纷谢恩,准备离开。
“站住!都站住!谁敢踏出一步!”
就在众囚犯转身即将离开的时候,忽听得一声声严色厉的喝止声在众人头顶响起。
众囚犯被吓的止住了脚步,扭头看向发声人,张县丞便出现在了众人视线中。
张县丞从座上起身,如塔站立,伸出手指指着众囚犯,厉声喝止众囚犯止步。
气势很足!
张县丞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给人一种高高在上、口吐律令、不可违背的气势!
“哦,张县丞有何见教”
朱平安转身,微微眯着眼睛看向张县丞,嘴角勾着一抹淡淡的微笑。
“县尊大人,这可是一百零八名没有缴纳赋税的囚犯啊,不是一个两个,您说放就全放了这可是放虎归山啊!这些人如果秋收后不来监牢报道,跑了怎么办!那可是天大的过错!县尊大人您可想清楚了!”
张县丞目光灼灼的看向朱平安,毫不掩饰他的反对,当众向朱平安发难。
张县丞一开始以为朱平安是要动刑逼税!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朱平安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竟然要放没有缴纳赋税的囚犯回家秋收!而且,还不是放一个两个囚犯回家秋收,而是一放就放全部,整整一百零八名囚犯!
这小子疯了吧!张县丞听到朱平安下令时,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震惊过后,张县丞心中忍不住狂喜。
呵呵!
原本还不知道怎么抓朱平安的把柄,找朱平安的过错,将朱平安这小子赶出靖南县呢!没想到这小子竟然自己头昏了,整了这个一个昏招:放一百多名囚犯回家秋收!
&nbs
p; 这真是瞌睡送枕头啊。
这小子竟然自己把把柄、过错送到自己手上了,呵呵,那自己可就不客气了。
尤其,当听到众囚犯对朱平安谢恩,喊朱平安青天大老爷,说他什么真正的父母官后,张县丞就更是忍不住了,什么狗屁的青天大老爷父母官啊!
靖南知县是我的!
所以,张县丞毫不犹豫的起身,撕下了一身的伪装,当众向朱平安发难。
“是啊,县尊大人
第一千九十一章 茶楼非议
“七碗斋”茶楼是靖南县最有名的茶馆,位于县城的中心地段,占地约两百平米,上下两层,同时能容纳百余人聚会品茶,装修格调雅俗共赏。
“七碗斋”茶楼之名,取自茶中亚圣——唐代诗人卢仝的《七碗茶歌》。卢仝在《七碗茶歌》中言:“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卢仝写尽了茶之美妙,店家以此作为茶楼店名,不仅体贴,而且非常有逼格。
不止店名取得秒,茶楼的东家也很懂经营之道,不仅茶叶、食材精挑细选,而且经常会请说书的、唱曲、唱戏的来茶楼免费表演,供茶客们欣赏消遣,因此茶楼的生意非常火爆,茶馆每日都汇聚了靖南县的三教九流,人多嘴杂消息碰撞,靖南县一多半的时政新闻和八卦消息都是在这里酝酿并流传开来的。
比如今日,七碗斋就请了说书先生来说了一段三国,茶楼座无虚席。说书先生讲的是凤雏庞统试守耒阳县令的故事,讲完之后,说书先生就去后台喝茶小休去了。说了大半天的三国,说书先生的嗓子干的快冒烟了,必须得喝小半壶茶润润嗓子,好好的休息一会才能继续说书。
说书先生下去休息,茶楼内茶客们热闹起来了。
说书先生讲的是庞统试守耒阳县令的故事,巧了,现在靖南县最火最关注的话题也恰好是新任知县。经说书先生下去后,茶客们很自然的就聊起了新任知县朱平安。
“这人跟人不能比啊,你看看人家庞统,半日的功夫,就将积压了几百日的政事都给处理了,咱们这新任知县呢!这么几天了,听说一件案子都没审,哎......咱们靖南的老百姓真是命苦啊,摊上这么一个废物知县。”
茶楼距离说书台最近的桌上,坐着一个络腮胡子的茶客,他刚才听的最是认真,这会一想到说书先生口中凤雏庞统的风采,再想到这新任知县这几日的表现,这么一对比,真是忍不住,喝了一口茶,就吐槽了起来。
“你知道为啥吗我告诉你啊。我小舅子是县衙的衙役,我从他口中听说的,咱们新来的这个小县尊被县衙的那些老油条联合起来给架空了,小县尊让人送积压案件的卷宗,这都几天了,愣是一份卷宗都没收到。”
旁边桌上一位茶客,一边嗑瓜子,一边对络腮胡子以及周围茶客解密。
“确实如此,我也听说了,我有个亲戚是县衙的文书,前天喝酒时给我提到过一嘴。据说是张县丞在背后拾掇的,六房胥吏都联合起来不合作。”
很快就有人点头附和,进一步解密。
“我早就说嘛,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小知县啊太年轻,估计毛都没长齐呢,又没有什么帮手,就他一个人哪里是张县丞他们的对手。”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咱这小知县倒好,新官上任了,火折子被下面人拿着不给,火柴还被人泼了一盆水,别说三把火了,他一丁点火苗都点不起来。”
“哎,这小知县怕是快被撵走了,即便不被撵走,也会被上峰责罚罢免。他作为一县之长,靖南县一点工作都开展不了,你说,他不被责罚,谁被责罚。”
“咱靖南老百姓真苦啊,摊上了这么一个无能县尊。瞅瞅人家淳安县,那海县令有口皆碑。咱们就倒霉了,这知县
换了这么多了,可就跟黄鼠狼下崽,一窝不如一窝了。”
“哎,我们宁愿县官贪财好色,也不愿县官无能,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啊。”
话题一开就刹不住车了,茶楼内众人纷纷你一言我一句的发表言论。基本上,听到的都是diss朱平安的声音,他们对朱平安失望到极点了。
越diss朱平安,众人就越有激情,大有英雄所见略同、惺惺相惜的趋势。
“小
第一千九十二章 名动一时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
囚犯们怒目而视的一席话,让整个茶楼瞬间都安静了下来,就如绝对零度一样,陷入了绝对安静。
什么!
他们说什么!
他们说新任知县朱平安为了不耽误农时,竟然胆大包天的给一百多名在押的未缴纳赋税的囚犯放假,让他们回去秋收,等秋收后再回监牢报道!
茶楼众人完全惊呆了,脑袋像木头人一样僵硬的扭过来,两眼发直的看向说话的几位囚犯,像是熟睡中被突然惊醒,跟个智障似的没有焦距。
啥玩意!给囚犯放假!
亘古至今,上千年了,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哪个官员敢给囚犯放假的!遍数历史上那些名垂青史的大人物们,也没有听说一个胆敢给囚犯放假的啊!
他朱平安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还是疯了!还是脑袋被门给夹了!
七碗斋茶楼绝对安静了数秒后,嗡一下子炸开了,人们从目瞪口呆中回过神来,倒吸了一口凉气,心湖一下子翻起了滔天巨浪,难以置信的围着囚犯问东问西、追问各种细节,比如释放的囚犯人数、当时的场景啊等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