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日新说313

    “你等是哪位将军麾下的”

    李儒皱了皱眉头,冷然问道。

    “咯,你来问——我,那你——又是何人”

    那名满脸通红的军士丝毫不惧李儒,打了一个酒嗝后,斜




第456章 豺虎遘患刀兵起
    号角声“呜呜”响起,前后大街的角落处,顿时冲出了一堆手持刀剑的士卒来。

    在战场上,特别是伏击战、巷战中,一方面陷于通讯手段的落后,另一方面则是限于地形遮挡、距离远近,想要通过士卒传令、旗号变换的方法,来达到伏兵同时发动的效果,是很难实现的。

    因此,就必须有诱敌深入、窥探敌情的敢死之士,在关键时刻,通过吹响号角、号声相传的方式,来使得布置在不同位置、不同距离的伏兵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同时收到信号,一起发动突击,扑向敌军。

    这些冲出来的士卒,有的手中还拿着弓箭,跑到驰道上后,就张弓引箭,向李儒这个方向射了过来。

    箭矢稀稀疏疏,并不密集,但近距离之下,力道强劲,护在李儒身前的护卫颈部挨了一箭,身子一震,咽喉咯咯发声,就往李儒身上倒去,飞洒出来的鲜血瞬间就溅红了李儒的朝服冠带。

    “快拦住他们!”

    须发染血的李儒顾不及整理,慌张地指挥身边的护卫上前抵挡,自己则连滚带爬,跌跌撞撞地向后方的牛车奔去。

    “先杀李儒!”

    那个红脸军士一开始看到李儒的护卫远远多于自己,也没有带着自己的几个士卒提前扑上去,而是等到与后面角落冲出来的士卒汇合之后,才掺和在人群中冲过来。

    现下看到今日要杀的正主李儒虽然已经被自己引出来,突遭袭击之下也狼狈不堪,但终究是见识过大阵仗的人物,身手矫捷不说,速度也不慢,脚底抹油一般连滚带爬地奔向牛车,虽然自己后面也安排了士卒截断退路、前后包抄,但还是忍不住要大声叫嚷,提醒己方的弓箭手。

    今日,他们这帮伏兵,为了不引人注意,白昼出营时都是只携带了刀剑等短兵,连弓矢也只有几副,加上没有马匹,比起李儒的护卫队,兵甲上都稍逊一筹,可别被这些不值几个赏钱的护卫缠住,反倒放跑了将军暗中下令要杀的正主。

    得了红脸军士的提醒,几个弓箭手纷纷调转对象,抬弓抛射,挣脱弓弦的箭矢嗖嗖作响,越过李儒护卫仓促之间组成的人墙,向后方乱飞过去。

    “哎呀——”

    眼看快奔到牛车前的李儒被一支乱飞冲下的流矢射中了肩头,肩膀仿佛像被利剑刺中一样,一阵剧痛立即袭来,李儒的脚步一个踉跄,直接就摔倒在了牛车前。

    所幸自己的车夫已经奔上前来,三下两除二就把被射倒的李儒拉扯到了牛车边上。

    疼得脸上肌肉痉挛的李儒满脸大汗,回头看到后方的另一批伏兵已经越来越近,己方只有几个护卫抵挡之下,根本拦不住这些人,他强忍住肩膀上的疼痛,喊着车夫说道:

    “扶我上车,快,驾车向前冲!”

    “啊”

    车夫从来没有见到这等阵仗,已经乱得六神无主,还没能理解李儒的意思,就已经在李儒的连声催促下,机械似的将李儒扶上牛车,自己也重新攀上车辕,握住了缰绳和皮鞭。

    “驾,驾,快躲开!”

    车夫按照李儒的意思,狠狠地抽打着牛臀,想要驱使这头平日里温顺和气的牲畜向前冲去,只是看到了前方还在苦苦抵挡的己方护卫之后,慌乱之余又忍不住多加了一句提醒。

    苦苦抵挡之下的护卫们得了来自背后的提醒,回头一看,能够挪开身形的,纷纷慌忙地躲避,只有几名已经陷入重围下的护卫既无心理会,也无处躲闪。

    “拦住牛车,先射车夫,先射车夫!砍牛腿,砍牛腿!”

    伏兵一方因为没有携带长兵,也没有办法以长矛列阵抵御奔牛,所以手持刀剑的伏兵看到牛车冲过来的时候,也是跟李儒护卫一样,下意识地往两边闪躲。

    这落在红脸军士的眼里,顿时大急,他是看出了想要控制住这辆牛车,关键之处就是要先射落那个不断鞭策耕牛的车夫,至于手持刀剑去砍奔牛的牛腿,他喊是大声喊了,自己却没傻到螳臂当车,去正面拦住一头奔牛。

    靠着车厢的李儒听见这红脸军士在大声呼叫指挥,随即又看到了前方原本躲闪不及的伏兵开始有人从两侧包抄,想要从侧面用刀剑砍断牛腿,而奔牛也因为感觉到了前方的障碍和危险,尽管自己的车夫不断鞭策,可速度还是有些放缓下来。

    “冲过去!”

    袍服染血、冠带尽失的李儒危急关头喊出了这么一句,也不知是在跟车夫下令,还是在跟这头救命的牲畜打气,他手中的动作也不慢,不知从哪里摸出了一把短匕,抢近车夫的位置,朝着牛臀部位就狠狠扎了下去,一口气连扎了几刀。

    “哞哞——”

    驾车的老牛痛得昂起头来嘶鸣惨叫,继而仿佛化身突阵铁骑,顶着牛角就朝前方的人群冲了过去,牛角上扬之间,两个没有完全躲到一边去的伏兵瞬间开膛破肚,被远远地甩飞出去。

    这头老牛速度却不停,前方的不管是李儒护卫还是伏兵,无不被受伤飞奔的狂牛撞倒、踹飞出去,原本想要砍牛腿的两侧伏兵追赶不上,刀剑只划过了车厢,射向车夫的箭矢也失去了目标,扎到了厚实的车厢木板上。

    这个时候,奔牛在人群中犁开了一条血路之后,继续狂奔不停,彻底将所有人都远远甩在了车后。

    李儒手中的短匕也不知道在冲锋突围的时候,颠簸丢弃到了哪里



第457章 汉室亦可复兴乎
    长安,未央宫,宣室殿。

    年仅十四岁的少年天子刘协,正焦躁不安地在殿中来回踱步,眉宇之间满是与年龄并不相符的老成和忧愁之色,他身着燕居之服,此时烦躁地甩动着宽袖,就好像在尽力甩脱纠缠着自己的烦恼。

    距离长安城中诸将起兵诛李之夜,已经过去十天了。

    在这十天里,刘协内心是忧愁、欣喜、恐惧、激动各种情绪交迫参杂,白昼里勉强进膳,到夜里也是辗转难眠,一听到殿外有什么大小动静,就立即要派近侍前往察看,唯恐一个不小心就漏过了什么重要消息。

    不确定的得到,足以让人兴奋到发狂,而不确定的失去,同样也会使人陷入到惶恐不安中。

    这一切就犹如,起兵诛李之夜,城中局势的变幻迷离。

    董承带兵冲入宫城,夺取皇宫,大肆诛灭宫中的李傕党羽,将天子以及一干近臣,既是控制,也是保护,尽数置于自己的眼底下。

    但在挥兵攻打武库时,却遭到了守卫武库的李傕兵卒的顽强抵抗。

    武库的守卒兵甲齐全,精锐果勇,而武库作为京城重地,本身就是一座坚固的城邑,董承挥兵强攻,却屡屡受挫,攻不下这处武库禁地。

    宋果一路,因为受伤的李儒冒死抢入大司马府中,造成了打草惊蛇的效果,宋果想要里应外合,袭杀李傕的原计划也全部被打乱了。

    李傕独掌朝堂之后,虽然骄奢淫逸,但终究是万军之中杀出来的战将,府中也豢养了不少健儿猛士,一经警觉抵抗起来,也不是宋果能够轻易带兵攻入的。

    而杨定的兵马,在分兵控制长安城的十二座城门时,也陷入到了缠斗之中。

    三路人马,或胜或负,进展极不顺畅,眼看着就要转入到僵局之中。

    当夜,同样也身处宣室之中的刘协,因为久久未得各路捷报,几乎焦躁欲狂。

    他虽未能亲临指挥,却也知道朝臣以及军中诸将为何要在入夜之后,就起事发兵。

    他们看中的,就是夜间通讯不畅、仓促之间虚实不明、兵马难调的环境。

    可若是他们不能够一鼓作气诛灭李傕及其党羽,挨到天明,让隐晦不明的局势再次明朗起来,那今夜举事之人,通通难逃覆灭之灾。

    幸好,提心吊胆的刘协煎熬到了寅时时分,苦盼已久的捷报终于从宫外传来了。

    先是武库被董承兵马攻下,继而是杨定挥兵击杀了李利等一批在城中领兵的李家子弟,最后是宋果纵火强攻大司马府,在付出了惨重伤亡后,成功攻入府中。

    久战无援的李傕自知城中大势已去,不得不弃车保帅,弃了府中老幼以及城中兵马,在军中健儿王昌等人的拼死护卫下,抢出还没被杨定兵马控制的雍门,向西逃往城外去了。

    大获全胜的杨、董、宋诸将趁势用兵,越战越勇,半日之间就将群龙无首、各自为战的残敌肃清,吞并、瓜分了李傕麾下的降卒。

    而多数近侍、朝臣也欢欣庆祝,以为元凶已经败亡,接下来只需要拥护当今天子亲政,重振朝纲,尔后再传檄三辅,攘除奸凶,则关中之地可以旬日抵定,大汉社稷也是中兴有望。

    结果,事实证明,朝臣们都高估了如今的汉室权威,也小觑了李傕、李儒等人的能耐。

    除了京兆尹治下的各县还遵从汉室天子的诏令,派往左冯翊、右扶风的使者相继惨遭李傕党羽的杀害。

    与此同时,连夜逃往右扶风的李傕缓过了一口气后,也紧急进行军议,为应对当前的局势,他一面树旗槐里,收聚溃卒,一面号令自己麾下的左冯翊、右扶风驻军,尽快出兵,东西夹击,与自己合兵会攻长安城。

    之前,李傕在全面控制了关中之地后,就将自己的兄弟李应、李恒派往右扶风、左冯翊驻守,以辅弼长安,成众星拱月之势,自己则带着李利等李家子侄坐镇长安,控制朝堂。

    现下萧墙祸起,先是底下羌胡义从叛逃,后是军中诸将反叛,势力衰颓的李傕被诸将合力发难,逐出了长安城,但他在左冯翊、右扶风的羽翼还在,依旧可以卷土重来,和控制长安的杨、董诸将再决死战。

    李傕在右扶风有两万兵马,用来防御西凉的马腾、韩遂,在左冯翊也有万余兵马,用来抵御河东、弘农方面的阎行、段煨,如今局势危急,两军倾巢而出,还能够拼凑出一支三万多的大军来。

    反观长安方面,算的上有战斗力的军队,是杨、董、宋三将的麾下兵马,但总兵力不过三万,而且各部人马互不统属,军力更是明显弱于李傕大军。

    强弱之势昭然,兵临城下的阴影笼罩到长安城上空,使得天子亲政的长安朝廷再次岌岌可危。

    少年天子刘协在心中,甚至都暗暗后悔,自己过早将李傕指为逆臣叛贼,现下是骑虎难下,与李傕大军成仇寇之敌,已经是不得不不战了。

    如果说之前李傕与天子、朝臣是矛盾爆发,不断使用政治、军事手段打击天子朝臣、关中名族,那现在到了这种地步,则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

    不过,在长安朝廷中,还是有些智谋出众



第458章 最是仓皇辞庙日(上)
    “陛下,叛军之将张绣泣受圣训,觉悟反正,宋将军、执金吾趁势出兵,与其内外夹击,大败左冯翊叛军,阵斩贼酋李恒、李暹之首,王师克胜,露布报捷,长安已无东面之忧矣!”

    杨琦忙不迭地向意外出现在殿门的刘协下拜行礼,口中话语也十分激动。

    “善,大善!”

    刘协闻言拊掌赞叹,欢欣之下,也不顾君臣之礼,上前将急忙下拜的杨琦扶了起来,话中难抑兴奋地说道:

    “此皆众爱卿之功也!”

    杨琦、种辑连称不敢当,刘协还沉浸在这盼望已久的捷报之上,喜形于色,又出言催促杨琦多说一些关于东面捷报的细节。

    杨琦当即就详细给少年天子讲了这场胜仗的内容:

    原来,勇力足以自恃的张绣在叛郭投李之后,并没有得到多少之前李儒承诺的好处,李傕将他安置在西河之地,也仅仅是因为想要利用他,来对付一河之隔的河东兵马而已。

    期间,还饱受驻守左冯翊的李恒、李暹等李家子弟的排挤和打压。

    因此,当侍中刘艾带着一纸诏书秘密潜往张绣军中时,张绣见了当今天子有关官衔、名爵、辖地等许诺,再加上刘艾的大义相诱,考虑顷刻之后,就果断选择了反正一途。

    随后,约定好信号的刘艾返回宋果军营,宋果、伏完趁机进军,张绣也顺势在李恒军中唆使冯翊羌、沈氏羌等被李恒强征而来的羌胡骑兵叛乱,两方里应外合,一举击破了李恒、李暹这一支左冯翊的西进兵马。

    混战中,李恒当场被乱军所杀,追亡逐北之时,张绣带着轻骑,擒杀了想要逃亡扶风的李暹。

    长安的东面之敌,一夕之间,已经烟消云散了。

    刘协聚精会神地听着杨琦讲述战事,期间更是几度激动得紧紧攥住了拳头,待到听完了胜仗的全部过程后,他才堪堪回味过来,继而又是拊掌赞叹。

    朝廷许诺张绣的官职、爵位,这桩事情,刘协不知不觉已经忽略过去,他现下最想要了解的,就是西面的战事,可又有捷报传来了。

    得了东面大胜叛军的捷报之后,刘协已经恢复了不少信心,他此时也更加急切地期盼着,西面的杨定、董承同样能够给他送来大败李傕的捷报。

    种辑看着少年天子脸上的关切之色,他笑了笑,早有准备地说道:

    “西方兵事,陛下无需多虑。杨、董二君,皆是沙场宿将,又原为西凉军中将校,熟知敌情,筑砦固守,军报已经多次击退叛军进攻,相信得了东方捷报之后,军中定然士气大振,兵卒踊跃求战,待汇合了东面得胜之军后,破贼定矣!”

    刘协听了种辑的话,脸上难掩喜悦之情,他脑海中仿佛又看到了自己中兴汉室的一幕幕,忍不住喃喃自语道:

    “那就好,那就好,若是如此,汉室中兴有望了!”

    站在宣室殿门口的君臣欢欣之余,他们并不知道,这看似能够扭转强弱局面的东方捷报,已经将原本岌岌可危的长安朝廷拉入到了万劫深渊之中。

    东方的捷报除了往长安城露布报捷外,同时也发往杨定、董承两人的军中。

    在天子刘协得到了这一封捷报不久后,身处军帐中的杨定、董承也拿到了东方的捷报。

    不过他们可没有像少年天子那样欢欣雀跃,而是各自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宋果、伏完领军,抵挡的虽是军力稍弱的左冯翊叛军,可是他们统领的,也是以新募的士卒为主,比起杨、董二人对阵李傕所面临的劣势,也是不遑多让。

    但是,他们却利用了张绣的反正,成功击败了左冯翊的叛军,还阵斩了李恒、李暹等人。

    这几乎就是一场压倒性的大胜,相信无需两三日,宋果、伏完他们就能够肃清残敌,带着一支大军,西进和他们共同对付李傕的右扶风大军了。

    可是,这对于杨、董二人而言,却显然是忧多于喜。

    杨、董、宋三人之中,本来就是宋果的军力、权势最弱,朝堂之上,凡有兵事,天子朝臣都要依仗他们二人御敌。
1...151152153154155...2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