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罗弘笙
科考进行得很顺利,三月底放榜,榜上优胜者共计九十三人,有贵族有平民。
四月初,新姜离王在承运殿上,亲自接见了这批过五关斩六将走过独木桥的学子。
穿着大红喜服的学子按照排名,第一自然是站在最前面,依次类推。礼官大概与他们讲过流程规矩,所以他们很顺从的行礼起身,规矩的站着不乱动不乱看。
耳边是梨子念着一个个的名字,以及他们写的文章。
君悦看着面前的一众红衣男子,可真是一言难尽。有认识的不认识的,还有一面之缘的。
站在最前面的两个圆脸少年,一个是脸圆身材圆海拔不高。一个只脸圆身材不圆且长得比她高。
她是怎么也没料到这货竟然一考就考到了第二名,傅先生给他漏题了
兰若先微微抬头,给了她一个笑脸,君悦回以一个白眼。
梨子念完,回头对主子道:“王爷,该你出题了。”
君悦嗯了声,第一句话就是:“恭喜各位从千军万马中,一路拼杀,榜上提名。”
这话可接地气,从成百上千的学子中一路奋战到此,可不就是从千军万马中杀过来。
因了她这话,殿内的气氛缓和了些,初进王宫的学子也没那么紧张了。
君悦再道:“本王的年纪跟诸位差不多,不用那么拘谨,都把头抬起来吧!咱们相互认识认识。”
众学子内心一怔,还是个平易近人的主子。
主子虽是这么说,但也没有多少人敢真的抬起头来。刚才礼官说过了,没有王爷允许不能胡乱看.....
哦,那是没有王爷允许,现在王爷允许了...
有好奇的胆子又大的,还真的悄悄抬起头来看上去。
站在后面的距离太远,看不清,只知道穿着身黑色王袍,人很瘦小,脸很白。
站在前面的微微蹙眉,好熟悉,在哪见过。
哦,对了,他他他他,他不是那......
最前面的贺子林往自己的右手边斜后方瞄了眼,那边站在一个娃娃脸身后的杨白山也正好瞄过来。
原来是他呀!
上首那他传来声音:“经史子集想必你们最近也都繁腻了,本王就不考了。我出两个题,很简单,谁都可以回答。放松,超简单。第一题,1+1等于几”
“哈!”话音刚落,殿上众人惊掉一地下巴。
这个的确简单,简单到他们都怀疑这位领导者的智商了。
请问姜离王,你的智商是两岁吗
殿上众臣窃窃私语,梨子侧头看了主子一眼,额头一凸一凸的跳。
王爷,这可是您袭位以来做的第一件大事,你可别搞砸了。
众臣前面的傅先生捋着白须,悄悄的笑了。果然是别出心裁啊!
君悦是别出心裁,这可是在现代面试中,经常遇到的一个测试题。测试应试者的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等等。
众学子没有人回答,或者说不该从何回答。
赵之岩道:“王爷,这个问题也许不适合现在作答,不如你换一个”
君悦摆摆手,“他们还没回答呢!你急什么。”
赵之岩只好不再劝。
又过了半分钟,殿上安静,还是没有人回答。
四十一章 韬光养晦
君悦最后根据殿上的人所做的答案,勾住了几个名字。
既然有才之士选出来了,接下来自然是要把他们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
承运殿上,王德柏说道:“王爷,如今吏司副司一职空缺,臣推荐臣的嫡子王昭礼担任。昭礼自幼饱读诗书,学识渊博,又是今次科考第三,是最合适的人选。”
君悦冷笑,你们还真是一家。
“这不妥吧!”户司司正赵之岩道,“王昭礼只是第三名,一入仕途就是副司之职,那你让前面的一二名如何作想,难道要让他们任司正之职”
“贺子林虽然是此次科考的第一名,但他不过是寒门出身,见识浅薄,懂什么治世之道。”
“话可不能这么说,”兵司司正翟子淋道,“王爷安排考试,选拔人才,有言在先不论出身,只要有才皆可为官。王副司这话,可是犯上了。”
“......”王德柏噎了口,抬手朝君悦敷衍道,“臣不是这个意思。”
君悦挺背坐直,老实说这坐着还不如站着的舒服,又不能瘫或躺,老受罪了。
这个谈不拢,那就换一个。
黎镜云道:“王爷,臣觉得昨日梅书亭于殿上的表现不错,且臣还知他爱好土木,可进入工司任职。”
站在他前面的黎磊,凛凛威眸一闪。
公孙柳轩讽刺道:“一个戏子,名次还是倒数,也来做官。那咱们这议事殿,岂不成了戏台了。依臣看,他也就配给青楼选妓女这种事。”
“你...”黎镜云大怒。
殿上众人,皆是各自的低头嘲笑。昨天君悦的第二道题目,回答选三的就是梅书亭。
黎磊沉声道:“英雄不论出处,出自名门养尊处优也未必养得出聪明劲。”
公孙柳轩哼了声,扭过头去不看他。
这摆明可就是在讽刺他儿子,若应了就是自招。
君悦见差不多了,于是道:“任职一事,本王和六位司正以及傅先生讨论过,已经有了初步的安排。刚才诸位提到的贺子林、王昭礼以及名次前十的这几人,表现得都不错,本王会考虑将他们留在赋城。至于其余人,会根据他们的能力安排到地方候补。”
“可......”黎镜云还待说些什么,却被父亲制止。
如果按照君悦的说法,那梅书亭名次最后,岂不是要到地方去。
不行。
---
隔天,君悦的任职安排一出,有人欢喜有人愁。
君悦也并没有像她说的那样名次靠后的全部都下派到地方去,毕竟这里面也有不少有后台的,轻易派出去不得。
公孙府中。
公孙柳轩看着手中的人事安排誊抄副本,笑了笑扔在一旁,起身去逗弄挂在廊下的鹦鹉。
公孙展在后边道:“我们有三人留在赋城,也算是不错的结果了。”
“他倒是懂得循序渐进,不敢一下子将我们这些贵族都踢出去。”
“可他的意图已经很明显,打算利用寒门来对付我们世族。虽然那些寒门子弟任的职位无关紧要,但也是留在城中。假以时日等他们站稳脚跟,也是一股势力。”
公孙柳轩不以为意,“寒门到底是寒门,由我们在前面压着他们,不会有前进的机会。”
“依侄儿看,还是找个机会把他们赶出去的好。”
公孙柳轩摇头,“天下学子,寒门居多。咱们若是太过打压寒门,会惹咱们这位新王爷不快的,也会伤了天下寒门学子的心的。”
话虽如此,可公孙展总是不安。
君悦不会的,不会任由他们世族一时打压寒门的。
他既然留下他们,便会替他们找到出路。
他是一个从来不做无用功的人。
耳听公孙柳轩又道:“不过倒是让我意外,黎家那只知道舞刀弄枪的竟然会为一个戏子说话。”
---
“你跟那个戏子是怎么回事”
黎镜云进入书房时,黎磊正负手背对着大门。不远处传来士兵的操练声,呼喊不停。
黎镜云顿了会,道:“回父亲的话,他是我一个朋友。”
“朋友”黎磊转过身来,迟暮之年依然身材健壮,威风不减。“你喜欢听戏,我可以理解。但你今日所为,已经超过了你身份范围。堂堂黎家少将军,竟然为一个戏子说话,你让别人怎么看我们。”
“他已经离开了梨园,不再是戏子了。”
“住口。”黎磊喝道。
黎镜云心吓一跳,不敢再顶嘴。
门口送茶的小厮听到里面的怒气声,不知道该进还是不该进,杵在门口边纠结着边听。
“我告诉你,以后离那个戏子远一点。”黎磊警告道。“戏子千面,他不好好在台上唱戏,跑到政殿去做什么,定是有所图谋。”
“就算他有所图谋,对我们黎家也没有什么影响啊!”
“你怎知没有”
黎镜云摊了手,有点无奈道:“父亲,如果他要对黎家不利,那我们认识这么多年,他为何不从我身上下手呢!”
“那定是他所谋极大。”
黎镜云再道:“管他谋什么大不大,反正不影响我们就是。父亲想想,他是我们的人,多一个人多一份势力,不是挺好的吗况且上次他帮了我去忻城为余员外唱戏,礼尚往来,咱们也不过是帮他说两句话回馈人家而已。”
黎磊紧盯着儿子,沉思。
&
四十二章 劫粮一案
人事安排的结果,王昭礼如愿坐上了吏司副司的位置。贺子林也进入了吏司,成了王昭礼的手下。杨白山则进了刑司,梅书亭进入工司。兰若先还是原职,做他的营造局主司。
事情很圆满的结束。
这日里,君悦正准备吃午饭时,房绮文来了。
君悦一怔,整日里忙着,倒把这号人物给忘了。
这还是自姜离王出殡之后,两人见面。
其实,现在再面对她,总觉得尴尬。
“我一直没有机会问你,你既然回去了为什么还要再来呢就算你想为我哥守节,也不需要这样。”君悦先发制人道。
“哈”房绮文一怔,“你说什么”
君悦故作疑惑:“难道不是吗我没有想到你对我哥的感情那么深。”
不是的,房绮文心道。
她不是因为他哥哥所以才找借口再回来,她是喜欢他呀!
君悦自顾道:“其实你也不用这样,我哥已经走了,而你还有大好年华。”
房绮文自嘲一笑,她认清了自己,不顾一切的追随他而来,却从未想过人家根本无意于她。
她以为临走前的暗示已经很明显,却不想是一出一厢情愿。
“这样也挺好。”她嘲讽道,“我守着你哥的灵位,不用嫁给不喜欢的人。倒是连累了你,白占了这个王妃的名分。”
君悦无所谓。“反正我这三年也是要守孝,就这样吧!”
“那就这样吧!”房绮文说完,告辞离去,背脊挺得很值。
等人不见了影,伺候的梨子才道:“这王妃,倒也有大家风范。”
君悦赞同,可不是嘛!
房绮文就算听到她这样说之后,也没有大吵大闹,或者大胆表明心意。每个人有自己的尊严和骄傲,既然不是自己的,就不要失了风度纠缠。
---
五月初时,入夏,天气渐热。
姜离派使臣,给恒阳送去了今年的第一批纳贡。同时君悦收到了来自恒阳的消息,齐帝病重,最多还能撑三个月。
她叹了口气,终究是要面对了。
可这不是她想管的事,想管也管不了。
还是管管能管得了的吧!
“郭怀玉那里的进展如何”她问向房氐。
房氐道:“已经在进行训练了。可是王爷,那里虽然偏僻,可两万人实在太多了,恐怕也藏不了多久啊!”
君悦点点头,“是得加快速度了。忻城那边有什么动静”
“有,最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公孙家运输的粮食频频被劫。”
“被劫”君悦纳闷,“谁这么没眼力劲打劫打到公孙家的头上去”
房氐道:“还没查清楚。”
“那就尽快查吧!”
不过被劫也好,反正她也看公孙家不顺眼,还要感谢那不留名的打劫者博她一爽呢!
---
君悦这爽劲还没持续个两天,就被桶冰水给浇了个透心凉。
如常,承运殿上议事。
君悦看着手中的奏折,眉头紧拧。
耳听公孙柳轩道:“王爷,犁王寨自从被您招安之后,大家都以为他们已经改邪归正自力更生,可谁知道他们贼心不改还是重操了旧业。几次三番劫去忻城运往定州的粮食,那可是数以万计整修龙江百姓的口粮啊!请王爷允准,让忻城府官直接带兵将其剿杀。”
君悦合上奏折,放在一边的王座上,问:“忻城府官又不是没围剿过他们,都以失败而告终。公孙副司有什么办法”
“哼,依臣看,既然他们冥顽不灵,干脆一把火烧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