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罗弘笙
看向岳锦桐的身后,拉了几车子东西,带了不少人,笑道:“你这回又拉的什么东西回去”
“茶叶,丝绸还有一些东西。”
金沙城地处西蜀,气候恶劣,像茶叶棉花这些精贵的东西是种植不了的,所以当地商人大多都从其它地方购入。
岳锦桐继续道:“前段时间四国压姜离边境,导致姜离境内物价上涨。我趁机拉了好几车东西过来,全部兜售一空,赚了不少银子呢!”
君悦惊叹:“你倒是会做生意。”
“怎么,赚了你的银子,不爽”
二一六章 遗诏
“方家的孩子没了,你说说,该找谁家的姑娘前去姜离与君世子成婚”
勤政殿中,齐帝问向自己最信任的丞相大人。
房定坤在进宫之前已经有了想法,道:“陛下,这京城中的贵女不少,可要送去姜离联姻,此事非同小可。且不说君世子是未来的姜离王,身份尊贵,单就我们选的和亲女子,必定也是门当户对,且知书达理,温婉端庄,才能不失朝廷的颜面。”
这说等于没说。
姜离虽说也是齐国的国土,但那也是边境,与恒阳遥望千里。谁家的父母舍得自己的女儿嫁到那么远又那么穷的地方去。
当初要不是齐帝指名让他的女儿去姜离,他也是不愿意的。
房定坤才不做这个小人,遭来同僚的记恨。
齐帝道:“那就把这恒阳的贵女都报上名来,让皇后来决定这事。”
齐帝决定让皇后来做这个恶人。
他一辈子注重名声,在百姓心中是个勤政爱民的好君主,在大臣心中也是个广言纳谏的好皇帝,他不能做个坏人。
他不仅要做个好皇帝,还要做个关心臣子的好皇帝。于是他问道:“你女儿可回府了”
房定坤点头道:“是,前阵子臣已经将她接回来了。今早进宫向皇后娘娘问安,这会应该在福临宫里。”
“房相真是教女有方。”
“陛下过誉了。”
---
齐帝的口谕传到福临宫时,岑皇后正在和房绮文以及齐晴聊着家常。
方达传达了口谕后就出去了,岑皇后却是心里明白得很。齐帝不想得罪朝中大臣,却让她来做这个恶人。
不过这姓君的事终于落到了她手里,也算是一种解气,心里平衡了不少。
“永和公主,你是从姜离回来的,你觉得那边的生活如何”
永和公主,自然是房绮文。她被赐婚于君鳯时,齐帝亲封的公主。
房绮文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姜离的生活习俗,却与我们恒阳多有不同。”
话说的很圆滑,既不褒哪一个也不贬哪一个。
岑皇后再问:“那你与君世子可有过接触”
“是有过,但不多。”
“那依你之见,君世子喜欢什么样的女子”
“这......”房绮文又不是个傻的,怎么可能会回答这个问题。要是到时岑皇后选中了哪家贵女,非说“这是永和公主说的,君悦喜欢这样的女子。”那房家岂不成了那个恶人。
“臣女与他接触不多,也从未听他提起过喜欢什么样的女子。”
齐晴插话道:“母后,那时候君世子与方家姑娘已定了亲,他不敢肖想别的女子也是正常的。”
房绮文端着杯子喝茶,视线掠过对面的齐晴,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
那个白衣飞扬,神采肆意的男子,原本以为离开了就会将他忘记。可爱情这东西,就像毒药一样,一旦流入身体,想再除去又岂是那么容易。时间久了才发现,毒性越来越深,非但忘不掉,反而记得更清晰。
他为她得罪公孙家的样子...
他为她恶言警告的冷语...
还有他送别她时的神情...
一幕幕,一字字,仿佛已经是烙印在身上的纹身,去不掉了。
可事事造化弄人,她为何要成了他嫂子呢
岑皇后问房绮文这个问题的目的,根本就不是她们认为的那个意思。
她只是想知道,这姓君的到底喜不喜欢女人。
如果这姓君的不喜欢女人而喜欢男人,那他跟小五岂不是早已......这事想想都觉得恶心。
---
琉璃宫中,连城去给芸贵妃请安。
芸贵妃自从女儿远嫁后,便很少出现在众人面前。平日里除了伺候齐帝,便一直呆在自己的宫中,倒也算安分。
“陛下的身体表面上看着没什么,但只怕实际情况已没那么乐观。”
芸贵妃道:“我去伺候陛下的时候,经常见他双手发颤无力。我又悄悄跟太清宫的宫女私下了解过,陛下夜里经常出汗,睡不安稳。”
连城细细听着,问道:“可有办法跟太医打听到什么”
芸贵妃摇头,“太医院那里嘴巴紧得很,不可能打听得出来。我怕问得太多又会引起注意,所以了解得也不多。”
“知道了。”
其实这已算了解得很多了。太医院越是嘴巴紧,越说明陛下的身体已经到了枯萎的时候。
“你那边的事情安排得怎么样了”芸贵妃问道。
陛下迟迟不立太子,只怕是想直接跳过这一环节,到时直接留遗诏,选哪位王爷为帝。
芸贵妃突然冒出了个想法:“你说,陛下会不会早就立了遗诏藏了起来,所以才迟迟不立太子”
这个想法,可真是把
二一七章 闲得慌
君悦人千赶万赶的赶回赋城时,一切已成定局。
姜离王迫于三大世族的压力,不得已将矿山开采和整治龙江的主事权交给了三家。包括军队和工人的食宿、做工、工具,以及资金、账册、人事、管理等等,君家一杯羹都分不到。
吴、楚、蜀三国动作到也快,已经派了主事之人过来,商量着要在年底之前将龙江分段截断、引流。朝廷也派了官员和军队下来,准备着开采矿山,年后开始动工了。
一切,都在竟然有序的进行。
只是,出现了一点小小的插曲。
整修龙江是大项目,有朝廷批准,工司拟出章程,再将详细的方案交给营造局来实行。
可营造局为难了,没钱啊!
矿山还没有开采,金子银子还没有冶炼出来,前期工作可不就得由营造局先投入准备资金。
“我刚回来的时候,查看过各司各局的账册。齐大人,你营造局本应还有十二万两银子周转,如今你却跟我说没钱了。那这十二万两去哪了”
承运殿上,君悦质问齐朝元。
“这...这...”齐朝元委屈道,“世子,前段时间王宫不是举行您的册封礼和招待各国使臣吗这修驿馆,搭戏台,包括使臣的吃穿用度,银子可都花在这上面了。”
君悦讽笑,“吃穿用度你营造局只管工程项目,什么时候插手到别人的吃喝拉撒上来了”
“世子,咱们姜离银子短缺这您是知道的,为了办一件大事,各司之间可是使劲了浑身解数筹集银子,各司之间相互帮衬也是常事。”
“是嘛!”君悦沉沉道,“那上次梅县赈灾,怎么没见你们各司这么齐心协力。”
殿内众人闻言或别过脸去或低头,不置一语。
君悦冷冷道:“我告诉你,关于册封典礼和使臣的吃穿一事,共计七万六千两,用的都是内廷司的银子,没有花到前朝一分钱。”
怎么可能
殿内众人惊讶的目光齐齐落在君悦的身上。
他哪来这么多的银子
黎磊讶道:“世子,你的意思是说这笔银子,是你自己出的”
“怎么,不信”君悦挑眉,“这一笔一账可都记录在册,有空你可以去内廷司问问,我让他们给你看看账册。若你真不信,你们都说说,为册封典礼和招待使臣,你们各司都出了多少银子,都买了些什么东西”
斗鸡赛上赢来的二十万两,除去这约八万两,剩下的也就勉强够梅县百姓今年到明年春的生活。
各司之人继续面面相觑,皆是疑惑不已。
册封典礼和招待使臣,各司之人心里清楚得很,他们一分银子都没出。他们都以为君悦是从其它司调的银子呢!
这么说来,齐朝元根本就是在扯谎。
黎磊先发制人,厉声问向齐朝元:“说,银子哪去了”
齐朝元扑通一声跪地,脸色煞白,“将军将军”的叫了两声,视线落在前方六司司正的人身上,却不敢明说。
“给本将军老实说。”黎磊凛戾的睁着双眸道。
“是是。”齐朝元惊慌道,“是赵大人挪去了,说是暂时挪用,过后就补回来。”
“放肆。”吏司司正赵之岩手指着齐朝元道,“你敢污蔑本官。本官又没什么事,为什么要挪用你营造局的银子。”
“你是为了填补那二十万两赈灾银的窟窿。”
“住口。”赵之岩厉声喝道。
“放肆。”工司孙骁出言。
兵司翟子林骂道:“大胆,竟然敢诬陷朝廷命官。”
“我没有,是真的,那二十万两赈灾银......”
“你还敢说。”翟子林气得将手里的笏板砸在了齐朝元的身上。
六司司正打死也不会认这事,否则赈灾银的事又要挖出来了。
“都给我闭嘴。”君悦突然的厉声吼叫,喝断了殿内的争吵不休。“来人。”
年有为带刀进入殿内,恭敬等候主子的吩咐。
君悦冷声命令道:“将齐朝元拿下,另外派人封锁营造局、户司和齐府,将可疑证物给我一一带回来。”
“是。”年有为应下,招来人将齐朝元架起,冷着一张脸大步退出。
齐朝元慌张的手舞足蹈,喊道:“世子,臣是冤枉的啊!将军,你要救救我啊!将军。”
叫喊声越来越远,直至归于平静,殿内无一人出声。或者说,他们还没从君悦这一举动中反应过来。
说拿人就拿人,说封锁就封锁,雷厉风行,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等反应过来时,齐
二一八章 捏把柄
君悦动作迅速,仅用了三天时间就查清了齐朝元一案。又从齐朝元一案扯出了织造局和孳牲所。
于是又花了三天时间,将织造局和孳牲所这两个查了一遍。
查营造局齐朝元、织造局杜礼、孳牲所李阔三人贪污一案属实,公孙家和黎家极力周旋和力证,奈何再多的辩解也抵不过实实在在的证据,最后判齐朝元等三人流放之刑。另赵之岩挪用银子一事,纯属子虚乌有。
拿人,封府,审查,到流判。君悦这一举动,可谓雷厉风行,完全不给人喘息的机会。
承运殿上,君悦做完这一番处置之后,沉声道:“矿山和龙江之事,我不再参与。矿山内有朝廷的监事官,有各国派的管事,希望诸位大人尽心尽力,将此事圆满办好。至于龙江之事,我有了新的安排。”
三世家之人相互看了眼,王德柏代表发问道:“什么安排”
“既然你们都要这主事权,那为了划分责任范围,我打算将姜离境内的龙江分成三段。每一家负责一段,完成了你们可以收工,出事了你们就担责。”
“这……”三家再次相互一看。
黎磊道:“分成三段则分散了精力,恐怕不妥。”
“那要是出了事,你们相互推脱,我找谁问责去”君悦冷声道,“既然这个大工程是我组织起来的,我就得对它负责。你们要么按照我的要求来做,要么我上报皇上,由皇上直接派钦差下来主事。”
这……这是威胁喽!
三家人吹胡子瞪眼,为什么一开始不把这个条件说清楚
皇上要是直接派钦差下来,那还有他们什么事,那他们前期投进去的资金岂不是等于给他人做嫁衣。
君悦,你大爷的。
公孙展问道:“那请问世子,这龙江你想怎么分”
君悦抬手一招,边上的小太监便抬了挂着地图的屏风过来。
她指着上面道:“从西蜀与姜离的接壤东林县到铜州,是第一段。铜州到定州,是第二段。定州到与东吴的接壤莫荒镇是第三段。每一家负责一段,这样职责分明,出了事也不需要梗着脖子吵架。至于谁负责哪一段……”
“世子。”君悦话未说完,公孙柳轩抢道,“公孙家的祖籍在忻城,臣选定州到莫荒一段,靠近家门口很多事情也方便。”
“这不妥吧!”王德柏道,“谁不知道下游途径之地多为平原,整修起来花费的功夫也较少。”
“我都说了是方便。你王家祖籍在上游,不也是更方便。”
“我可不觉……”
“吵什么吵。”君悦沉了脸,“这点事情也吵。公平起见,抓阄。”
这下没人反对。
抓阄的结果,黎家负责第一段,公孙家负责第二段,王家负责第三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