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那把总回头看了一眼,追来的骑兵有数百骑之多,一个个头盔上都缠着一条白带,衣甲外面披着素衣,连兵器上也缠着白巾。
骑兵们纵马驰骋,仿佛一座移动的雪山,他们身上白带飘飘,手中战刀雪亮,在阳光照耀下发出炫目的光芒。
骑兵速度极快,清兵心中叫苦连天,哪里还顾得上车辆和壮丁,纷纷撒手就跑,但是两条腿的人,怎么跑得过四条腿的战马。
明军骑兵像驱赶羊群一样,分成两队,从两面包抄,将四散的绿营兵,又驱赶着聚拢起来。
 
第747章誓灭胡
在王彦击败博洛六万主力后,十多万清军结下的大网等于一下开了个大洞,清军之前的战略完全被打乱。
大胜关外的这场对决,王彦击溃博洛,清军遭受明军死命追杀,从大胜关以西到秣陵关外,清军伏尸四十余里。
明军斩杀清军近两万余人,俘虏三万余众,缴获物资战马无数。
在宁国府,满清浙江巡抚萧起会与孙守法激战于敬亭山,忠武镇追杀败军到秣陵关外后,调头急扑向西南,骁武营指挥使田化龙,两天疾走一百多里,如神兵天降,突入清军右大营,斩杀数千清兵,萧起会败回宣城。
之后,刘顺大军赶到,与孙守法合兵直扑宣城,萧起会见明军援兵杀到,判断内线战事以出现变化,不敢恋战,引兵退回浙江。
北面牛屯河岸,多铎凭借优势兵力,再次击破李过,大军追至濡须口,恰逢高一功渡江接应,双方一场大战,未分胜负。
忠贞镇刚经历了一场大战,士卒十分疲乏,多铎也不好受,他急着与博洛汇合,所以不惜代价的攻击李过,清军虽然两次突破了李过的阻拦,但是自身也损失惨重。
同样,在高一功部出现后,多铎也知道内线战事可能已经结束,清军织下的大网,被王彦这条蛟龙挣破,他继续包抄等于是往王彦怀里钻,自取其败。
两军交战一场,难分敌手,这时扬州马光辉又传来急报,朱以海趁着多铎主力在西,在东线大大出手,贼将谢迁攻淮安,朱以海亲自督军攻打扬州,而马光辉人少,只能集中守卫扬州,淮安已经落入贼军之手。
淮安是黄河、淮河、大运河交汇之处,位置极为重要,多铎绝对不允许落入明军手中。
眼下多铎奈何不了高一功,江面上又有明军水师云集,且多铎也担心江宁的情况,随即罢战东归扬州,明军也撤回长江南岸。
清军负责包抄的南北两路大军被逼退,王彦的后路安全,进攻南京的时机已经成熟。
由于承担阻击多铎的李过部损失巨大,战兵只剩万五之数,王彦便下令李过驻守芜湖,又快马传令戴之藩,令其放弃攻打合肥,退回安庆,以保证湖广到南京的运输线不被斩断。
军令传达之后,王彦一面尽起大军,扶皇帝灵柩杀奔南京,一面以大将军,武臣之首的身份,号令诸军,传令孙守法、郑成功、鲁王会猎南京。
隆武四年八月七日,王彦引大军兵临南京外郭,这里曾是大明的南都,曾是帝国的中心,天下间最富庶,雄伟的城池。
时隔四年,当初安宗出逃,钱谦益等人在大雨磅礴中跪迎清军入城的凄凉和耻辱,半百的礼部主事黄端伯,磕墙而亡的悲愤惨烈,这些景象,仍旧历历在目,可今天,明军又回来了。
南京城外,披着素衣的士卒,绵延不断的从西面旷野上走来,在城下两里处停下。
城上的清兵,只见城外人影越聚越多,但凡目力所及之处,都是披着素衣的明军,什么人山人海,肩摩踵接都不足以形容明军兵势之盛。
清兵只见城下一片人头攒动,仿佛成群的白蚁挪窝一样。
关键是这么多人,整个旷野上却是一片寂静,似乎是有一股杀气在运量着,让清兵有些透不过气来。
除了人多,在这片白色的海洋中,还耸立着一座座如山丘般的器械,这
第749章暗流涌动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在南宋时,瓜州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失了瓜州渡,就基本表示北兵要过江了。
瓜州渡在扬州之南,洪承畴在此设立了炮台,同南面的镇江炮台配合,以此来保障大运河的通常,但此时瓜州渡的炮台和镇江炮台,已经随着洪承畴将镇江兵力撤往南京,也跟着向南京方向运动,大炮被运到了南京对面的瓜步山,控制南京附近的江面。
除此之外,在秦淮河口,定淮门的沙洲上,洪承畴也建造了一处炮台。
这河口炮台在西,瓜步山炮台在东,正好阻止了明军水师,杀入秦淮河,以及威胁南京北段濒临长江的城墙。
现在清军凭借两座炮台控制南京城外的北段江面,多铎从江北不断把清兵送入南京,那明军这一战就基本没得打了。
此时,这两座炮台,就成了明军必攻之地,清军必保之所。
如果明军打下两座炮台,水师便可控制江面,将南京与外界的联系,彻底斩断,而清军保下两座炮台,就可以从江北,得到源源不断的支援,迟早把王彦拖垮在南京城下。
有鉴于此,洪承畴派出正白旗甲喇额真孙有光镇守河口炮台,瓜步山炮台,则派遣参将祖泽远镇守。
这两人都不是一般的将领,祖泽远乃是祖大寿的从子,多有战绩,用的放心,而孙有光则是大汉奸孙得功的后人。
当初孙得功叛变,致使王化贞全军瓦解,刘渠战死,辽事崩坏,而有这笔账在,他的后人,便别想着重归明朝,若是落入明军之手,肯定少不了清算。
洪承畴用他们,也并非说这两人能力有多强,关键是他们的身世足够可靠,在眼下人心动荡之时,一般的绿营将领,洪承畴难以安心,唯有这些没退路的人,才能被委以重任。
在王彦兵临南京之后,洪承畴就预料到明军必然要先夺炮台,所以派人再三叮嘱两人,在炮台上多准备器械,坚固营垒,务必坚守。
这二人得了吩咐,知道事情重大,不敢怠慢,遂即按着吩咐来办,在炮台上广置土袋,垒起土墙,把炮台打造成了一座堡垒,上面准备了充足的弓箭和火药,企图顽抗。
明军水师,进抵南京城外后,曾经尝试着攻击炮台,但是清军的火炮却前所未有的犀利,甚至还超过了不少明军自铸的火炮,明军火炮轰击在炮台上,不过削他一堆砖,溅起一团土,而清兵的炮弹若是击中水师战船,那就是木屑飞溅。
水师试探了几次,损失近百人,便撤了下来。
刘顺与甘辉立功心切,自请攻打炮台,议事结束后,便各自返回营中安排人马。
王彦也准备人马,攻打南京外郭。
外郭城对明军来说,基本没有什么难度,因为外郭城实在太大,即便南京有五万多人,依然无法防守,一百八十余里的外郭城,洪承畴只留下少数兵马看守江东桥,安德门等处,作为监视和牵制,并没有守卫外郭的心思。
明军营中,一时间运动起来,各镇人马枕戈待旦。
另一头,南京城中的洪承畴亦动作频繁,意图消除南京城中的隐患。
随着明军兵临城下,城中已经施行戒严,防守明显加强,城中四处都有清军巡逻盘查,以防止明军细作与王彦里应外合。
这样的举动,也确实收到了成效,清军已经在城中抓捕了不下千人,除了一些有复明倾向的士绅外,许多以前在明朝做过官的人,或是明朝的勋贵,也被清兵抓捕,统统幽闭在南城的贡院和府学内,以防作乱。
除了这些有嫌疑的人外,粘杆处也在城中破获了一个天地会的据点,捕杀数十名天地会高手,而从粘杆处破获的情报来看,这个据点在南京以存在三四年时间,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策反降清的汉官,以及绿营将领。
天地会的据点在城中活动多年,而且就在洪承畴的眼皮底下,这让他极为震惊,如坐针毯。
江宁城,原来明朝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大牢,现在清廷粘杆处关押要犯之所。
这种地方,阴暗又潮湿,恶臭扑鼻,除了等死的囚犯,看守大牢的士卒都不愿意多待,更加不要说上面的大官了。
此时晦暗的通道内,洪承畴却放着城防不管,同博洛领着几名官员来到了大牢内。
他不能不来,不来,他心中难安。
洪承畴自身就是叛投清廷的人,他心理上自然也担心、害怕有人要背叛他。
南京城坚,王彦就是死命攻打,一时半会也打不下来,而相比于外敌,这个老狐狸知道内部的隐患,要比外面的王彦更加可怕。
武昌、漳州,这样的坚城,都是因为内部叛乱,才被明军攻下,所以洪承畴十分注重江宁内部的团结,务必要将有复明倾向的人,都揪出来,消除隐患。
这时洪承畴与博洛领着几名官员在晦暗潮湿的地牢中走着,不时可以听到清脆的皮鞭声,一鞭一鞭的传来,显得格外的阴森恐怖。
博洛先进,一身黑色官袍,戴着碗帽的洪承畴,不怒而威,他也低头弯腰跨进一间刑房,里面的狱卒、看守立刻上前,跪地行礼,“小的们见过王爷、总督,以及几位大人。”
洪承畴四下张望,没有说话,旁边博洛低头仔细看了看自己的衣服,用手拂了拂上面的灰尘,似乎很嫌弃这个地方,半响后抬头说道:“招供没”
“回王爷的话,这几个逆贼嘴硬得很,小的们刑具都使了个遍,他们什么都不肯说。”头目跪在地上,有些懊恼的回道。
博洛眉头一挑,冷哼一声,从跪着的头目身边走过,来到几名犯人身前,洪承畴则抬了抬手,示意头目和狱卒们起来,然后也走上前来。
相比与外面晦暗的通道,此处却宽敞一些,也明亮一些,因为这里架了几个火炉,炭火闪烁,里面的烙铁,也发出暗红色的光芒。
几名施行的狱卒,忙闪开到一旁,中间一副刑架上,狱卒们用铁钩洞穿了一名汉子的肩胛骨,就像街市上的肉铺,挂着宰杀后的猪羊一样。
那汉子浑身**,头发散乱,看不清面容,身上处处皮开肉绽,已经没有一块完好的肌肤,整个人还散发着一股焦臭之味,显然刚刚被洛铁烫过。
在汉子一旁,还有三四人也这般被吊着,另外还一人被反绑着丢在地上,身下满是水泽,一动不动的,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博洛虽然杀人如麻,但多是一刀子了事,这样的场面,看的他也有些心惊肉跳,他回过头来指着那中间被挂着的汉子问道:“这人是谁”
“王爷,此人的身份原来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理刑指挥吴邦辅,后来投靠了胡为宗,为天地会在江南的骨干之一。这次是因为有不少锦衣卫投靠了粘杆处,
第750章攻打炮台
南京的外郭要被明军攻破,这早在洪承畴的预料中,毕竟一百八十余里的外郭城,没有十多万人,城墙都站不满,更不要说什么防守。
可是洪承畴,没想到外郭这么快就被明军攻破,而且是因为守卫江东门的绿营发生叛乱,轻松被明军攻占。
这让他心头一惊,但也这正说明了他的判断,内部的隐患,将会成为威胁他防守的主要威胁之一。
洪承畴站在大牢外,背上一阵发凉,目前的绿营军官,他大多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许多不太可靠的都被他拿了下来,但现在看来,即便他已经清理了一遍,绿营中必然还有暗中勾结,或者被天地会策反的人在。
他不禁扭头回看了大牢内黝黑的通道一眼,内心有些不安,吴邦辅虽死,但南京城中还是暗流涌动啊!或许他真的睡不着了!
“王爷,江东桥和江东门失首,外郭其他各门就没必要派人守卫,但是孝陵卫和紫金山、还有石灰山必须要派兵坚守。”好一会儿后,洪承畴出了口气,沉声道。
博洛也知道,情况严峻起来,明太祖修建外郭的目的,就是将对内城防守构成威胁的隐患,全部圈起来,紫金山、石灰山,这些城外高山,如果落在明军手中,就能架起大炮轰击南京,所以外郭虽失,这些地方却不能不守。
“本王立刻就去安排!”博洛点了点头,说完便直接离开,洪承畴也带着众多官员急忙赶回衙门。
江东门的守军,发动叛乱,让王彦其实有些意外,因外他之前已经给天地会下令,让他们在城中隐忍,等关键时刻再制造事变,外郭王彦能够轻松攻下,完全没有必要提前事变,暴露势力。
江东门的清军内讧后,本来就准备进攻的明军,趁势轻松夺取了江东桥和江东门。
守卫此处的两千多清军,有一千多人参与事变,剩下的不是被杀,就是被俘虏。
王彦当即登上江东门,心中一阵感概,虽说他只是进了外郭,但离光复南京,却近了一大步。
这时他正与一众将领,站在城楼上,一旁陆士逵上前禀报,说反正的将领已经到了城门下,王彦随即让侍卫将人带上来。
几人从石阶登上城墙,见了王彦的背影,立刻抱拳,俯首行礼,“参见殿下!”
王彦转过身来,扫视一眼,见几人仍旧低着头,都不说话,随即问道:“你们先自己报个家门,好让本藩知晓,几位怎么称呼。”
王彦说完,其中一人抬起头来,看了王彦一眼,马上又低下头去,有些紧张地的行礼道:“卑职徐凯成,原是靖南侯麾下千户,靖南侯战死后,卑职被田雄裹挟投清,今来投殿下,并无二心。惟愿效力于军前,以赎往日之罪过。”
王彦点了点头,说了声“好”,便继续听剩下几人介绍,也都是黄得功当年的部署,但官位都是百户。
江北四镇,黄得功是唯一抵抗过清兵,兵败自刎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除了田雄、马得功两个暗通清军的,像黄得功、翁之琪等人部众,因为曾对清兵进行过激烈的抵抗,便一直不受重用。
他们投靠清廷四年,官职上却几乎未见变化,可见混的着实一般,但这也说明他们并未参与多少对明作战。
王彦听了一圈,最后还是看着那徐凯成,问道:“本藩大军兵临城下,你等能反正来投,足见心中忠义尚存,本藩心中甚慰,今后便军前听令,等打下南京,本藩自有封赏。现在本藩想知道,你们为何选择此时起事”
那徐凯成忙行礼回道:“回禀殿下,我等仓促起事,也是逼不得已,盖因为一直与卑职联络的天地会兄弟,昨日被粘杆处锁拿入狱,卑职怕事情泄露,遭受清军抓捕,因而被迫起事!”
第751章一战而下
若是攻城,攻不下还可以退回来,但这攻击四面环水的沙洲炮台,想要退回来,就得自己游了。
没有试探性的攻击,明军直接投入到攻取沙洲炮台的战役中。
一般的王朝,都有地方部队和中央精锐的禁军,而五忠军经过改革后,其实已经取代了明朝的天子亲卫,他们装备精良,是一支战力极强的劲旅,完全不怵什么绿营兵。
这是几年来,五忠军各部转战各地,杀出来的威名,打出来的霸气。
江面上,水师的任务是将清军水师的战船,挡在沙洲炮台的东面,以免清军战船,冲击乘坐小船抢滩的五忠军士卒,影响大军渡江强攻沙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