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崇祯十七年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对于此事,他本没有报多大希望,毕竟晋商已经不能回头,他想着是有枣没早,打一竿子,没想到晋商还真派人来谈了,不过这事也给王彦提了个醒,他一直是鼓励商业的,这商业一旦发展起来,商人必定成为一方大势力,今后必然会左右朝局,晋商和早前的浙东




第618章 豪格会代善
    阎从念只是范家的一个掌柜,没有什么权利,范从斗给他的底线,肯定不能满足王彦的需求。最新最快更新,提供免费阅读

    湖广扩军十万,每岁光军饷就要增加一百二十万两以上,这还不算米粮,这么大的窟窿,得有人来填,王彦这次是一定要从晋商身上拔下块肉来。

    王彦的要求,阎从念肯定无法做主,所王彦并不打算与他交谈,王彦直接将条件提出,并且告知,如果范永斗同意,便先送来银子,封锁长江的明军自会照着条件来办,如果不接受,那他也不用在来,洗干净脖子等着明军收拾就行了。

    王彦表达了态度,便起身离开,他态度虽强硬,但他相信范永斗最后还是会答应。

    这事如果定下来,对于王彦来说绝对是个意外之喜,最起码扩军的财政问题会解决大半。

    至于范家财物趁机逃出江南,王彦也有自己的考虑,他允许运送的都是丝绸、瓷器、木器、书画这样的物品,这些东西运入北方,普通老百姓可消费不起,大都会流入满洲贵族的手中。

    这样一来可以消耗满洲贵族的财力,二来满洲贵族开始玩玉器,古玩,被这些器物吸引,还拉什么弓,骑什么马呢这也是王彦弱化满清的一个手段。

    这并不是王彦的想法,而是宋人的智慧,在澶渊之盟后,河北开了四个榷场同辽国贸易,粮食、盐铁这些宋朝都限额交易,但书籍,绫罗绸缎,犀角、象牙,却是什么东西贵,就拿什么东西往辽国卖,而且绝不限定额度,要多少卖多少,而辽国呢生产力低下,只能用羊、马、骆驼等牲畜来换。

    这样一来,宋朝这边全是深加工产品,而辽国这边都是初级的生产物资,一本书换几头羊,一双象牙筷子又换几头牛,两相一比较,宋朝虽然每年是给了辽国三十多万贯,但仅仅河北四个榷场就倒赚两百多万贯。

    除此之外,辽人出售的羊、牛这样的生活必须品,而宋这边出售的是书籍、瓷器这样的奢侈品,长久下来,普通辽人的生活必然贫苦,而宋人越富。

    宋人还利用辽人对中华文明的向往,培养起了辽国贵族的奢靡之风,让他们忘记骑射,读汉书,写汉字,穿华服,做诗词歌赋,把契丹人汉化,宋人打仗比不上辽人,但比读书那还不是辽人的祖宗。

    王彦这次不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大概也有那么一丝意思,最主要的是他连书籍、瓷器这样的物品也不用出,只要设卡收钱就行,这雁过拔毛,十抽其四,也着实心黑手黑。

    在阎从念被送走后,朝廷对金声桓的封赏,也终于在邸报上登了出来,赣地诸臣都得到了大肆的封赏,江西一省之地,居然册封了二公二侯十三个伯爵。

    金声桓为豫国公,万元吉为安国公,王得仁为建武侯,孙守法为建信侯,李元胤、胡一清、赵印选等十三人为伯爵,可谓赏赐丰厚。

    这事果然不出王彦的预料,而关于王彦的赏赐,却迟迟没有下来。

    王彦已经让他收的狗腿袁彭年上书,请封他为衡阳郡王,但王彦在内阁终究比较弱势,封王的大事,没人敢帮着说话,奏本没有形成影响,应该是被皇帝压了下来。

    眼看这年底将至,江西已经得了厚赏,而王彦这边还没动静,甚至何腾蛟这边也没消息,诸将都开始不满起来。

    王彦见此,加上湖广诸事已经渐入正轨,唯一欠缺的就是银钱,王彦便决定,启程回粤述职,一是要争郡王之爵,二是要进一步拉拢广南海商,筹钱筹粮。

    十月底,在明朝地方大员,赶往广京朝廷,准备述职,向朝廷陈述经略地方的得失,以及战事时,北京的满清也同样做着



第619章 礼亲王的心思
    清顺治四年,对于大清朝来说是流年不利的一年,不仅延续了去年的坏运气,在灭明的战事中毫无进展,连吃败仗,而且战争的失败,也使得满清内的政局再次出现了动荡。

    大清去年折了贝勒勒克德混,已经让掌握两红旗的代善对主政的多尔衮颇有微词,但本着稳定第一的宗旨,代善依然选择默认多尔衮的地位。

    可今年又折了满达海,等于代善的礼亲王一脉,最有可能袭爵的两人,都战死沙场了。

    多尔衮能够当上摄政王,代善是有一半功劳的,他的两个红旗在多尔衮主政期间,也是十分配合,可多尔衮对他的回报,却是孙子、儿子先后战死杀场。

    满达海和勒克德浑的死,虽然怪不到多尔衮头上,但连续两年大败,如今漕运还被明军切断,至少证明了多尔衮在清廷政策上的失败。

    代善往常都是临近腊月,才来参与年末大朝,但他在关外听到满达海被杀的消息后,哪里还能坐的住,才十月便到了北京。

    他这也不是因为满达海的死而忧心,他更忧心的是因为满达海的死,而给满洲内部带来的震荡,以及可能出现的内部斗争。

    如今爱新觉罗家的老一辈已经纷纷凋蔽,褚英、皇太极死后,代善作为老奴次子,已经成为爱新觉罗的大家长,在多尔衮接连失误的情况下,他觉得他有必要为大清这条大船来保驾护航了。

    豪格吩咐府上奴才去取玉带,两人各怀心思,便在殿内干坐,豪格见代善不吃点心,不喝茶,气氛难免有些尴尬,当下他扫视了自己这殿中的陈设,便找话题道:“昂帮阿玛,您看我这殿中的器物如何”

    代善听了,仔细看了看这殿内的陈设,简直可以用极尽奢华来形容。

    人说唐诗宋词,分别代表这唐宋时代的文化和艺术成就,但明代好像除了,没什么可提的,其实明代也有自己的特点,西方有雕塑、绘画、建筑,而明代的园林,陈设也是发展到了一个巅峰,各种器具的美感,并不输给所谓西方的艺术,只是后人不重视而已。

    代善虽然不为什么玉带而来,但他扫视之下,只觉得这殿上陈设的桌椅都是古物,摆放的古玩,挂着的书画都不简单,他虽然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是“美”这种东西,即便是目不识丁,也能多少察觉到,只是文化人能用言语说出个所以然,说出为什么美,俗人却不知如何形容罢了。

    满清贵族占据中原,这些玩物抢了不少,看多了自然能分出一点好坏,不过可惜代善属于后者,知道好,但却说不出个哪里好,为什么好。

    豪格随即说道:“殿内这套陈设,据说是明朝魏国公府的东西,乃朱元璋赐给徐达之物,本来就是宋朝的古物,这魏国公府又保存了二百七十多年,便更加珍贵了。这是范永斗知道本王建了银安殿,特意从江宁将这套陈设卖了下来,通过大运河运到京师,进献给本王的。”

    代善听了心中多少有些震惊,才知道他在关外,目光终究狭窄了一些,原以为旗丁孝敬上来的东西已经不错,但同豪格这些在关内征战的将领相比,收获却不知差了多少。

    他在北京的王府中,也陈列了不少属下人孝敬来的古物,但那都是摆着让人看,像豪格这样带人接物,这殿上的座椅,都是几百年的古物,那气场就完全不一样了。

     



第620章 政变前兆
    豪格这是开们见山,但代善却依然不语,豪格的心思他自然知道,可把多尔衮拉下马,豪格这个有勇无谋之人能否比得上多尔衮呢

    当初四旗支持,他都没有登上皇位,这其中有他与济尔哈朗暗中与多儿滚妥协的原因,但主要还是豪格自己能力不行,斗不过多尔衮,才被他们抛弃。最新最快更新,提供免费阅读

    代善希望能把多尔衮换掉,是希望大清能够更好,保证满洲贵族的既得利益,但要是豪格干的还不如多尔衮好,那岂不是害了大清朝,搬着石头砸自己的脚。

    豪格见代善皱着眉头,眼睛一动,他被坑了一次,原来四旗只剩正蓝一旗继续支持他,再加上几名两黄旗的老人,实力一点点的被多尔衮瓦解,他夹着尾巴的这几年里,也总算磨砺了性子,动了动脑筋,用汉人的话讲,那就是“非吴下阿蒙”了。

    豪格大概知道代善在想什么,于是接着说道:“昂帮阿玛,当初我争位失败,大伙儿商量着让多尔衮和庄亲王主政,我也没有意见。这几年来多尔衮让我打哪儿,我就打哪儿,只要对大清有利,我没有二话,可多尔衮做了摄政王,皇上年幼,他得了宗室信任,应该忠君体国,殚精竭虑才是,然而此人却心胸狭隘,瑕疵必报,而且刚愎自用。最新最快更新一上台执政,便夺去了庄亲王的权利,变成了他一个人说的算。不仅打压我,而且还牵连鳌拜、索尼、巩阿岱等人,当初支持我的两黄旗将领,凡是不投靠他,都要受到打击报复,使得良将不得重用,前线屡吃败仗~”

    豪格说着也不自绝的想到这几年的委屈,他越说越激昂,但说到这吃败仗,却卡了一下,毕竟满清最主要的两次败仗,一个是代善孙子勒克德浑指挥,一个是他儿子满达海指挥,豪格不好多谈。

    代善听着却依然不发表意见,只是端着茶杯,小抿一口,显然没有听道他想听的话语。

    豪格见此眉头微皱,“如果方才这些,昂帮阿玛觉得是我个人的抱怨之语,那多尔衮刚愎自用总是事实吧。当初我便说了,光复先祖基业,与明朝划江而治,便足矣。多尔衮硬是要发兵南下,现在打了几年,明朝没有灭掉,反到是八旗越打越少,我正蓝旗的情况算是好的,可如今也没有旗丁可以补充。昂邦阿玛的两红旗恐怕情况更糟糕吧若是再由着他这样打下去,我看不用几年,不用明朝打,我们自己就完了。昂邦阿玛乃是咱们宗人的领袖,这个时候再不闻朝堂之事,岂不眼睁睁的看着大清朝被多尔滚给毁了!”

    话说道这个份上,代善不能再沉默,但凭良心来说,多尔衮南下之初还是没有错的,轻松占领了江南和浙江,这点代善也没想到,但多尔衮不懂得见好就收,却是错了。

    “当初决定三路南下,也不是摄政王一人的意思,这两年来战况不好,旗人损失确实惨重,本王在关外将东海女真、西海女真抓了不少,才勉强充实了两红旗的旗丁,但现在江南、浙江,半个福建依然在我们手里,胜负之事尚未可知,肃亲王也不能断定,南下就一定错了吧。”

    豪格冷笑一声:“哼,陈名夏一案,多尔衮杀了南方数百汉员,早把江南士绅得罪了个干净,朝廷官位大多被辽东和北地汉员把持,早把南方的人心,杀到了明朝一边。现在明朝水师断了长江,等于将我大清分成两块,南面打成什么样,我们都只能站在北面干看。昂邦阿玛或许还不知道,现在江南之地,早已暗流涌动,怕是明军一来,千里之地,尽皆道服网巾了。到时失地是小,几十万兵马损失在江南,才是大事啊。”

    代善毕竟在关外,了解的情况不是



第621章 花开两朵
    代善听了豪格的话,不管是不是真的,他姑且暂时相信,把多尔衮拉下马需要豪格冲在前面。

    满清现在已经不是关外的小部落,入关后受到了大量汉族东西的影响,豪格作为太宗长子摄政,有利于迅速稳定人心,不让满清出现动乱。

    代善终究是老狐狸,他稍微表面了一下态度,便没有同豪格继续商谈,起身告辞,只是暗示在摄政王大臣会议上会站在豪格一边。

    豪格直把他送到王府外,看着对方离开后,才暗骂一声老狐狸,吩咐包衣将那玉带,再从府库中挑选几件宝贝送去,然后回到府中。

    他其实也不愿意代善过多参与其中,到时候来分他的权利,这搬倒多尔衮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还要废掉福临,自己称帝,而这个过程中代善、济尔哈朗可能都是他的敌人。

    此时豪格心中还是很高兴,多尔衮这两年来基本没有建树,再加上明军断了漕运,使得京畿地区米价上涨,一石米粮涨到了五两银子,几乎翻了几翻,普通百姓不说,就是旗人也受到影响,使得旗人和皇族对多尔衮都生出了不满。

    之前济尔哈朗已经表示如果多尔衮动用两白旗,他不会袖手旁观,现在代善也有让多尔衮下台之意,豪格心中只觉的一阵快意,从崇德八年他争位失败到此时,他已经整整蛰伏了四年时间,终于到了夺回一切的一天。

    豪格回到府中吃了一点东西,并没有呆在府中,而是趁着心中的快意还没过去,又去了几处地方,联络了几位皇族,准备在近日的摄政王大臣会议上,弹劾多尔衮,拉他下马。

    这时满清内部,还保留着部落的习性,什么事情各部首领商量着来,摄政王大臣会议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只要有资格参与会议的王公贵族和各旗大臣支持他,那搞下多尔衮就不在话下。

    花开两朵,豪格这边奔走串联,多尔衮也没闲着,却说楚赣战役失败后,多尔衮的日子便开时难过起来,特别是漕运被断之后,清廷等于空有江南粮仓,却运不出粮来,使得一直要南方漕运维持的京畿地区闹起了粮荒。

    这个时代,粮食就是人心,有粮就心中不慌,无粮,八旗兵就是在厉害,也有人敢起来争条活路,山东一地,便因为缺粮而闹起了榆园贼。

    若是一般的流贼,地方绿营就足以剿灭,但这次的榆园贼却不一样,其中居然出现了大批南方士人的身影,而且与山东地方士绅也有勾结,装备精良,甚至还有火器,而且作战非常有计划,目标明确,满清派了几支人马前去围剿,居然反被贼军消灭。最新最快更新

    这一些列的事情,可以用内外汹汹来形容,使多尔衮觉得似有滔天的大势像他压来,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但这些事情与豪格从四川返回北京相比,那都算不上什么了。

    无论是南面的明军还是北方闹起来的流贼,都威胁不到多尔衮在清廷的地位,但豪格却有这个能力把他拉下马。

    豪格作为多尔衮在满清内部主要的政治对手,足够让多尔衮提起精神应付,从他进入北京城开时,多尔衮便派人进行监视,得知他回京之后,游走于皇族宗室,以及八旗大臣的私宅内,多尔衮便猜测豪格是要串联搞事,因此分外当心,并且准备给豪格罗织罪名,把他赶出北京。

    十月底,还不是北方最冷的时候,但这几十年来,气候总是反常,雪下得特别的早,气候极为严寒。

    多铎前段时间刚治好痢疾,身体还有点虚,也不知是身体不适,还是累心焦急,从轿



第622章 各表一枝
    多铎听多尔衮这么说,虽然觉得不妥,满人能控制中原,除了八旗确实厉害外,最主要还是靠唬,毕竟八旗也就那么点人,在厉害也无法统治中原那么多汉人,他们只有在汉人面前维持八旗强大,内部团结的假象,始终保持他们的形象,才能唬住汉人。

    就个人而言,多铎是不愿意让汉人看见满人内部的争斗的,但多尔衮既然说詹霸可以信任,那他便也不在顾忌,疾声奏道:“臣弟有十万火急之事,禀告摄政王,若迟了,恐怕大清就要变天了。”u000b多尔衮听了,眉头一挑,直起了腰背,怒道:“豪格准备动手呢”

    能让大清变天,只有豪格一人,多尔衮忙让两人起来,详细说明。

    多铎便说道:“正是,豪格那厮从四川回来,就没安好心,连日来奔走于朝中皇族和八旗大臣的私宅,联络两黄旗的旧部,这点何洛会可以作证。除此之外,济尔哈朗、代善都同豪格见过面。这些人串联在一起,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在摄政王大臣会议上,取王兄而代之。”

    豪格要搞事,多尔衮自然知道,他四处联络旧部多尔衮也清楚,这些他都不是特别在意,毕竟他摄政四载,摄政王大臣会议中遍布他的党羽,他并不惧怕,然而他听到豪格同代善、济尔哈朗也会面之后,多尔衮便坐不主了。

    老奴一生共育有十六子,现在已经只剩下多尔衮、多铎、代善、阿济格四人,其中代善最长乃元妃所出,按着汉人的话讲,皇长子褚英死后,代善就是老奴的嫡长子。

    多尔衮摄政后,朝中反对他的势力,大多被他清洗干净,不是被罢免安置,就是撵出了北京,只有两个人比较特别。

    一是济尔哈朗,他虽然不是老奴所出,但是却倍受老奴喜爱,乃是老奴时期共柄国政的八大和硕贝勒之一,也是皇太极时代四大亲王之一,更是和他一样的有“叔王“封号的摄政王。多尔衮今年二月时,虽然以济尔哈朗建筑府第逾制,擅自使用铜狮、铜龟、铜鹤,为由罚了他白银二千,罢免辅政职务,但也不敢再动他。
1...151152153154155...3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