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崇祯十七年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这时江面上两军隔着一两百步,漫天都被火箭笼罩,如同流星火雨一般,如同蝗虫群飞来飞去,船板上钉满了火箭。

    明军火器众多,在水战上就更加明显,弓箭射出的不是普通箭矢,而是绑了火药的火箭,射程远超一般弓箭。

    距离接近,火炮的威力,也显现出来,大船中了几炮没事,但小船却容易被打烂。

    两军对射中,船舷边不时有士卒,惨叫一声,中箭跌入水中,也有像筛糠一样抖动着身体,被鸟铳打中。

    水战容易落水,士兵通常都穿轻甲,甚至只穿战袍,对箭矢、鸟铳的防御力下降,所以伤亡比陆战还高。

    管效忠指挥清船冲锋,不过很快他就尴尬了,随着船帆被烧,没了风势助力,清军的船在江流中,不进反退,将后面的战船给堵了起来。

    清军操船技术不行,但接舷战却十分勇猛,管效忠就指望着近船肉搏,船不进反退,他立刻换船。

    这时清军小船已经冒着箭羽接近明船,张名振挥手驱散烟雾,急忙命道:“火龙出水,长杆准备。”

    明船上,士卒立刻将一种形似龙身的火器抬出来,这是一种水战利器,原理形似火箭,分为两级,又有点类似鱼雷,不过它是在水面使用。

    清军一艘赤龙舟,只见水面上窜来一条飞龙,在火箭的助力下,速度极快,眨眼就撞到船身,里面的药子炸开,火焰立刻窜起,船上清兵化作火人,哀嚎着跳入江中。

    “射船帆!”

    明军只要烧了清军船帆,清军船只失去风力,大船就会被水流推着往回走失去冲撞的能力,小船就只能摇撸前行,速度会降下来。

    江面上处处火起,烟尘全往明军一边飘,严重影响视界,不少子母船趁机冲撞过来,明军士卒抱着长杆,将清船顶住,一边往船上射箭,一边先给他点燃。最新最快更新

    不过战场宽阔,总有落网之鱼,一艘子母撞在明军福船上,船头长钉深入船身,牢牢咬死,明军拿长杆根本推不开,船上清兵点燃母船,坐着小船划开,风助大火,福船立刻燃了起来。

    一艘火船,换一艘大舰,清军可谓大赚。

    船上火势太大,火苗窜起又牵连身后一艘战船,周围明船立刻形成混乱。

    此时随着火船相继被点燃,两军船只终于接近,士卒开始用长兵器互相击打,明军大船像犁地一样,冲入清船中,小船全被撞开,直到“轰”的一声撞上一艘大船,才猛然停下。

    清船被撞的倾斜过去,甲板上的清兵纷纷滚入江中,明军船头高高翘起,甲板上的士卒人仰马翻,两船重重回落下来,士卒连忙撑起身来,立刻便大吼一声,向敌人冲去。

    船就那么大,接舷战打的就是个士气,不是将敌人丢入江中,就是自身被逼跳水,一时间侧翼短兵相接,到处都是殊死搏斗,金铁交鸣之声不绝于耳。

    张名振的座船将一艘清军




第611章 鲁监国,长江破虏
    清军水师本来就比不上明军,现在管效忠的右翼并没有突破明军侧翼,无法包抄明军,而清军主阵又被明军大船撞开,败局已经注定了。最新最快更新,提供免费阅读

    江面上,满江红的唱词若隐若现,明军将士全都能看见鲁王监国的坐船冲向清军的大纛旗。

    鲁王虽然没有登基称帝,但在浙系将士心中,就是大明的皇帝,君王不惧死,身先士卒,将士哪有不血战,不舍命杀敌的道理。

    一时间,明军将士发出惊天的怒吼,声声呐喊,似喝得江水断流,各船上将官振臂高呼:“杀虏!”无数士卒被感染跟着发出怒吼:“杀虏!”

    清军本就不占优势,喀喀木硬是要求出战,现在明军大船已经直奔梁化凤的坐船而来,士气还那么旺盛,根本没法打。

    “给梅勒额真发信号,请求撤退,改日再战。”梁化凤在围剿太湖的过程中,经历过多次水战,吃过不少败仗,明白再打下对清兵没有好处,他一只眼睛盯着越来越近的鲁王坐船,一只眼睛看着被他一把拉过的亲兵,急切的吩咐。

    清军后阵,喀喀木同五百督战的旗兵,分乘五艘大船,在江上一字排开,监督清军水师作战,他们不能像在陆地上那样,给擅自撤退的绿营兵直接一刀,但却可以连人带船一块用火炮砸掉。

    此时此刻明军已经完全占据上风,虽说侧翼战斗呈现胶着之态,张名振早已杀的浑身是血,管效忠也是奋力突进,两军相持不下,但这主要是因为明军在布局上,本来就是雁首强,两翼弱。

    清军连本该有些优势的侧翼都突不破,主阵的情况就更糟糕了。

    在梁化凤的命令下,清军火船前仆后继的想要烧掉鲁王坐船,这种精神十分感人,但却不明智,扭转不了战局,只能是飞蛾扑火,自寻死路。最新最快更新

    鲁王坐船,配备二十八门红衣大炮,还有千斤佛朗机,碗口铳等火器,士卒持弓拿铳站在船舷两侧,若是大船挨上几炮,并没什么问题,可小船根本经受不起红衣炮的轰击,而且他们面对也不只是鲁王一条船,而是整个浙系水师十多艘主力战船。

    此时明军以成下山猛虎,清军水师虽然大多是四镇老卒,但身上也有着绿营兵的显著特点,他们一上来猛的不行,对手若是被吓住,是枚软柿子,那他们就为大清立功了,但若是没被吓住,顶住了他们的猛攻,绿营兵便明白碰上了硬茬,立刻士气就泄。

    这时一直在后面看戏的旗兵忽然发现,一艘清军战船,居然落到了他们的后面,喀喀木见了,顿时大怒,“居然敢临阵脱逃,给本帅开炮!”

    战船上旗兵得命,手持火炬点燃引线,火苗咻咻的往药室窜,喀喀木望向目标,在轰隆的炮声中结果却十分尴尬,炮弹尽然全部打偏。

    船上的绿营兵在溅起的水柱中,惊魂未定的望向督战的旗兵战船,然后拼命摇橹离开,估计已经做好了落草的打算。

    旗兵火炮追着打,硬是没有打中一炮,脸面丧尽,喀喀木大怒,这时一员旗却忽然禀报,“统领,梁副将请命撤退。”

    “撤退”喀喀木怒气未消,厉声喝道:“谁敢言退,定斩不饶!让梁化凤给我顶住。”

    喀喀木虽然不通水战,但也不是草包,水战该怎么打,怎么指挥那是梁化凤的问题,他并不干涉,他只把握大的方向,那就是此战必胜。

    喀喀木深知这一仗打不赢,洪承畴的要求是小,清军丧失对长江的控制权是大,若是败了,从此长江上就是海寇的天下,养着十多万旗人的漕运要断,江南一地也要易手。

    汉人可以不为大清江山着想,但喀喀木是满人,他必须保证旗人和大清的利益,长江一定要掌握在大清手中。

    “将军,额真有令,不允许撤退,让咱们顶住!”望斗里,清军士卒大喊禀报。

    梁化凤听了,心里一阵骂娘。

    这时鲁王坐船已经到了眼前,而且身后跟了上百艘战船,梁化凤忽然有一种错觉,仿佛是几百头尾巴着火的野牛,用尖锐的牛角向他顶来。

    明军船头上,华伞和大纛旗下站立一人,正是明朝浙东鲁监国朱以海,梁化凤没想到堂堂国主,不仅亲征还亲冒矢石,冲杀在前。

    “也罢!拿本将的铁枪来。”梁化凤大喝道。

    喀喀木不让退,他只能全力以赴,三秦自古多壮士,他同别的绿营将领不同,他没吃过明朝的俸禄,心里从没想过前朝,他是清朝入关后以满清的武进士出仕,短短几年间就做到副将,深受大清朝的恩宠,多尔衮于他有知遇之恩,他是可以为满清死战的。

    一杆大铁枪被亲兵递到了梁化凤的手中,他握枪立于船头,要和明军决一死战。

    明军战船边冲边放炮,铁弹落在江水中溅起冲天的水柱,船上的清兵见梁化凤持枪在前,弓箭手、鸟铳手立刻列队拥向船舷,严阵以待,刀盾手也们也进入战位,备好了梯子绳索,耐心等待,一旦与明船相撞立刻跳上去肉搏近战。

     



第612章 断漕运,敲诈晋商
    鲁王监国在镇江大破满清江防水师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南京,而此时洞庭水师又大掠瓜洲渡,八月间被鲁王毁坏过的一次瓜州炮台,还没修复完成又被满大壮再次破坏。最新最快更新

    隆武三年九月下旬,鲁王与满大壮会师于南京城东的仪征县,舟船过千,大军三万,江南大震。

    两军随按原定计划,趁着满清江南水师大败,清军无力与明军江上争雄的时机,沿江扫荡清军炮台,将满清江防彻底摧毁,使得明军战船可以随时进出长江。

    明军随取扬中、靖江等江心沙洲为临时水寨,战船四处,一面将满清漕运切断,一面四处袭击清军薄弱之处,摧毁沿江所有炮台。

    一时间,千里长江处处烽火。

    明军战船机动,忽东忽西,各地清军都提心吊胆,满清将大明的南直隶改成了江南省,沿江近千里,十府三十余县,西起池州府,东至松江府都在明军的攻击范围内。

    清军在江南虽然还有十三万人,但却不可能分兵把手这么多地方,那些小县也就不到千人把守,而明军水师三万众,合而击之,除了南京、扬州、镇江这样重兵驻守的大城不能打,其他小城还不指哪破哪。

    江宁城内,洪承畴寝食难安,江南各州县的清官、绿营兵也睡不着觉,他们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明军就忽然杀到城下,要了他们的脑袋。

    洪承畴对此也没有对策,他之前数十年的经历,无论是对抗流贼还是满清,都是在北方,对于这种舟船作战,机动袭扰,是一头雾水,只能写信给多铎,“自八月海寇一入长江以来,江南人心浮动,今海寇二入长江,破我舟师,又招湖广逆贼来助,长江已非我大清所有。唯今之计,唯有假意议和,使贼寇退出长江,然后重整江防,望王爷务必尽早促成此事,否则朝天经略江南三载之功,尽覆东流,江南千里道服网巾,不为圣朝所有。”

    千里长江,每一处都能成为明军的攻击点,洪承畴为了应对,在催促多铎的同时,只能派八旗骑兵沿江监视。

    这时八旗兵多少还保持着陆上的雄风,铁蹄滚滚,在长江两岸驰骋,不过明军坐船,省时省力,八旗大爷每日跟着船跑,时间一久,屁股都磨出泡,却有些吃不消了。

    明军战船沿江袭扰,快船四处出击,八旗骑兵疲于奔命,明军乘船从岸边驶过,向岸上监视的清军骑兵射箭放铳,不时进行挑衅,八旗暴跳如雷,却无可奈何,骑兵是陆上的霸王,下了水就是旱鸭子。

    八旗骑兵只能拔马离开,但也不走远,像一块臭皮膏药一样紧贴着明军水师,在远处监视,他们不下水,也不让明军上岸。

    值得洪承畴庆幸的是,明军水师除了摧毁江防炮台之外,并不攻打城池,这也让他更加确定了明军必然有所图谋,不过明军封锁长江这是阳谋,光明正大,就是看准了满清水师不行的弱点,洪承畴知道也没有办法。最新最快更新,提供免费阅读

    斗转星移,时光流逝,明军对地方上的威胁,洪承畴还没解决,另一个问题又摆上了台面。

    北方经济破坏,民生凋敝,山东闹起了榆园贼,京师十多万不事生产的旗人要养,明军船只堵在江面上,北上的船被堵在了镇江,南下的船被堵在了扬州,漕运已经完全断掉,满清朝廷已经下诏对他进行训斥,责令他尽快恢复漕运,就更让他这匹老马愁白了头。

    十月朔,寒衣节,转眼到了立冬,江宁城也如入冬了一般,变得冷清萧条起来。

    这时从城门进来一人,形象有些狼狈,正是一个多月前在铜陵被满大壮抓获的清永昌的大掌柜阎从念,他这次是被明军放回南京来。

    明军进入长江,漕运被堵了大半个月,扬州、镇江的运河内,挤满了南来北往的商船,其中大半的是晋商的船。

    明军在长江上活动,粮食是关键,江南一部分士绅暗中为明军提供了一批粮食,但明军三万人,消耗实在巨大,江南复明士绅这几年也比较惨,并不富裕,地主家也没多少余粮,支持的粮草有限。

    明军从湖广运粮也不方便,粮船不是兵



第613章 三当家
    阎从念真是气的不行,手在小窗上再次用力敲击,不多时,吱嘎一声,窗户没开,年轻的伙计提着根木棍从旁边的门里走出。

    “清永昌,你也敢闹事,不想活了”伙计面目凶横,“看我打不死你。”

    阎从念在明军面前,丑态出尽,这回到了江宁,虽然比不上满清官员,但也是个上等人,他还能让人在他头上作威作福。

    那伙计作势欲打,手臂粗的木棍,要是挨上一棍,阎从念可受不住,他脸上一惊,边退边喊,“你把王供奉叫来,他认识我。”

    这间当铺里有十多供奉,但资历最老的还是山西过来的老供奉,倒不是眼光多独到,而是因为是范家的老人,深受范永斗的信任,这间当铺基本由王供奉打理。

    阎从念一声喊,惊动了铺子里的人,屋里人听见外面吵闹,传出一个老者的声音,“何事喧哗”

    伙计忙收了动作,先回头说道:“供奉,没有什么事,小的能够解决。”

    老者方才闻声,觉得有些熟悉,却走了出来,伙计见此忙又道:“供奉,这人闹事,我马上把他赶走。”说完提着棍子就上,但老者却制止,他上下打量一下阎从念,顿时就认了出来,又惊又喜,“阎掌柜,怎么是你你不是被明军抓了吗怎么回来的”

    “阎掌柜被抓”伙计听了一愣,但随即立刻棍子一丢,便跪了下来,能屈能伸,识时务,也是个人才。最新最快更新,提供免费阅读

    清永昌的大掌柜,帮着大清运矿铸炮,在长江上给明军逮了个正着,清永昌上下自然都知道。

    商号为大清出力不少,满清的江水,有清永昌一份功劳,所以清永昌才能那么横,但他们只能在大清横,这落在明军手里,商号上下,都以为阎从念肯定要被明军砍头,已经给他点过香,烧过纸了。

    这伙计还上过一炷香哩,他是没想到阎从念居然活着回来,伙计吓的不轻,连忙一巴掌扇在自己脸上,低声下气的赔罪,全然没了方才凶神恶煞的模样,“小的,有眼无珠,大掌柜大人不记小人过。”

    阎从念见伙计啪啪打脸,心里一阵快意,他可不是大人,心里怎么可能不记仇,不过他现在没工夫搭理,他先对王供奉拱手笑道:“王供奉,家主在江宁吗”

    “明军船只在长江上纵横,家主还在扬州,不过三当家刚从余杭来江宁。”王供奉忧心道:“大掌柜,快快进来。”

    说完王供奉便侧身,伸手做请,然后又看了那伙计一眼,怒道:“不长眼的东西,还不快滚。”

    伙计扇的面颊通红,听了若蒙大赦,饭碗算是保了下来,忙赔笑道:“小的知错,小的这就滚。”说完便真的往外滚动起来,像极了一个月前的阎从念,还真是物以类聚,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阎从念看了他这幅丑态,立刻想起自己当时大概也是这幅模样,心中十分不快,不禁一挥衣袖,冷哼一声,“你明日不用在来了。”

    说完,他便大步进了房门,那滚动的伙计顿时面如死灰。

    当铺前面是窗小门小,甚是寒酸,后面却是别有洞天,堂内十分宽广,富丽堂皇,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大概是告诉来典当的人,我也穷,方便压价。

    这时,堂内里有人问道:“王供奉,是谁啊!”
1...149150151152153...3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