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上海救灾指挥总部向救灾营地派出巡视团和采访团,也表示救灾工作的第一阶段工作已经基本结束,灾民收容营基本都建立起来,而下一步是收容更多的灾民,并尽力组织灾民,为大水退了以后的生产自救做准备。因此上海救灾指挥总部也向华东**发来了一份阶段性的总结报告。
而华东**也组织人员讨论这份报告,并对上海救灾指挥总部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好评。因为现在灾民收容营己经全面铺开,并收容灾民超过60余万人,己经取得了相当良好的实质效果和社会效果。
王云鹏道:“这次他们确实干得不错啊!能够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将救灾工作搞成这个局面。”
徐济超也道:“是啊!现在我们的救灾行动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坦白说只从社会效果来说,这次救灾行动的影响力并不亚于一场战争的胜利。”
夏博海道:“到目前为止,效果确实是不错,这也说明我们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不过我们到目前取的成就都是在基本没有什么干扰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是由于清廷的反应太慢,清廷的地方官员也不愿多事,而我们的救灾行动在一定程度上还帮助清廷的地方官员解决了灾民的问题,因此我们的救灾工作才没有受到多少干扰。但现在清廷显然是反应了过来,在北京,清廷已经向我们提出了停止救灾的要求,而在地方上,安徽巡抚恩铭已经下令地方官员驱逐我们的救灾人员。现在看来,后面才是真正的考验。”
王云鹏道:“对,后面恐怕会面临复杂的斗争,我们需要更小心。”
徐济超道:“清廷会对我们采取什么动作呢?出兵进攻我们的营地吗?”
王云鹏摇了摇头,道:“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并不大,因为我们在每个营地都派驻了军队驻守,而清廷也难以从河北调北洋新军过来,长江流域最强的军队是张之洞还在的时候创办的湖北新军,但总兵力连2万都不到,而且湖广总督赵尔巽是个聪明人,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调动湖北新军来进攻我们的营地,而除了湖北新军之外,其他地方的军队都不足为滤,当然估计这些地方的官员也不敢对我们开战。恐怕是会采用其他的方式对付我们,毕竟这样的做法,在舆论上太被动。”
徐济超道:“那么会用什么方式对付我们呢?”
王云鹏道:“根据安全部的推算,利用当地的土匪势力,或者是己经成规模暴动的灾民来对付我们,这样官府就可以置生事外,避免许多麻烦。”
夏博海点了点头,道:“通知上海救灾指挥总部,要求各灾民营地加强警备,用时要求安全部加强情报收集,提前给灾民营地提供预警。”
王云鹏道:“是。”
夏博海又道:“东北那边的情况怎么样?现在东北的事情应该差不多了,可以把老秦调回来了,现在我们这边还需要老秦。”
肖建军道:“他正在和指挥部讨论陆军改制的事情,只要这件事情一完,老秦就可以回来了。”
人民军击败了蒙古军队,占领了赤峰之后,东北的局势也基本全部安定下来,最后一件事情就是陆军改制,之所以要将陆军改制的工作放在东北做,是因为东北地区广阔,又与俄国、朝鲜、蒙古等地接壤,现在华东**6成左右的陆军均布置在东北地区驻防,而就算陆军改制完成,撤消了东北管理委员会、东北战区司令部这两个临时的战争机构,人员军队都撤回来,也必须在东北地区保持足够的兵力,因此就在东北地区完成陆军改制,确保在改制之后,依然在东北地区保持足够的兵力。
现在人民军陆军共计有6个军的编制,每个军有4个师,2-3个后备团,以及其他若干辅助军队,因此共计有24个师、15个团,总兵力约45万左右。
这样的兵力当然是不少,如果是在远东战争之前,甚致是多了,但现在华东**的领土面积总计达350万平方公里,人口8500余万,陆军兵力应保持在60万左右才够用。
虽然取得了远东战争的胜利,但陆军和海军一样,在编制上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改调整。
编制问题首先是军的规模,现在一个军的编制兵力在7-7.5万之间,这在大规模战争中到是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在中小规模的战争,就有些上不上,下不下的尴尬,因为如果是应对小规模战争,7万的兵力显然是多了,而要应对中大等规模的战争,又有些不够用。
陆军部决定,缩小原来军的规模,并正式定名为野战军,同时和海军陆战队一样,在陆军中也增加旅一级的编制,这样兵力的配置调动更为灵活,一个野战军下设2个师、1个旅、一个炮兵团,另外根据各野战军驻地的实际情况,还可以配置如骑兵团、重炮团、装甲列车等军队,一个野战军的兵力控制左4-4.5万之间。现在华东**陆军共编制12个野战军,总计大约有50万的兵力,加上海军陆战队的8万余兵力,总数在60万左右,这样的军队规模也符合华东**目前的地域与人口。
不过野战军是人民军陆军的基本编制,在野战军之上,再设集团军、方面军两个更大的编制,在和平时代,和小规模战争时,只保持野战军的编制就够了;发生中大规模战争时,集中2-3个野战军,组成集团军;而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则集中3-5支集团军组合成方面军应对。这样人民军陆军形成野战军-集团军-方面军的三级编制,以应对不同规模的战争。
还有一个到不是陆军编制问题,而是由于现在华东**的领土面积大增,由其是东北、上海、婆罗洲都不和山东相连,因此军队的布置、防区也需要进行合理的分配布置,当然婆罗洲是个海岛,目前由海军陆战队负责驻守,陆军暂时可以不管,但东北、上海怎样分配驻守的兵力。另外华东**已经制定了推翻清廷、建立新中国的计划,那么考虑军队的布置、防区还要兼顾建立新中国以后的调整,而且这种调整尽可能小,不要推倒重来。
陆军部经过讨论之后,决定按东北、东南、中部、西北、西南设置5个军区,这样在建立新中国建立之后,这5个军区可以直接对应到全国的布置。
而在目前,5个军区的驻地、兵力分布为:
东北军区,司令邱亚辉,辖第2、7、8、10野战军;驻守东北地区,司令部设在沈阳;其中每支野战军均配备1个骑军团,第2、8野战军配备甲列车部队,7、10野战军配备重炮团。这个军区的任务就是守卫东北地区,由于守卫的地域最大,同时又和俄国,朝鲜、蒙古均有接壤,因此布置的军队也是最多,当然东北地区也需要这么多的兵力。
东南军区,司令刘铁,辖第1、9野战军;驻守上海,司令部设在上海。这个军区的任务当然是守卫上海,同时兼管长江流域,不过由于上海本身不大,而且还有海军陆战队驻守,因此这个军区只设2个军,并且作战方向主要是在河流、湖泊地区,也就没有配骑军团、重炮团。
中部军区,司令张正杰,辖第3、4、11野战军;驻守山东,司令部设在青岛,其中第3野战军1个骑军团,第3野战军配备甲列车部队,第11野战军配备重炮团。这个军区的任务是守卫山东,也就是华东**的中枢,兵力自然要雄厚,加上驻守的海军陆战队,实际兵力并不比东北军区差多少。
西南军区,司令靳绥东,辖第6、12野战军;驻守河南,司令部设在洛阳,其中每支野战军均配备1个骑军团,第6野战军配备重炮团。这个军区的任务是守卫河南,切断清廷的南北联通,2个野战军确实是少了一点,不过河南与山东相连,其实山东的驻守兵力有些过剩,随时可以支援河南。
西北军区,司令汪建平,辖第5野战军;驻守潞州府,司令部设在长治,并配备1个骑军团。这完全是一个先把编制建立起来的军区,因此只设一个野战军,等新中国建立之后,正式在西北驻扎,再进行扩编。
第九十六章 巡视(一)
另外,人民军原有的4门200毫米车载自行火炮,16门155毫米汽车牵引火炮部队的编制将被撤消,因为这两个部队编制是基于穿越带来的现代载重卡车和大排量越野汽车的平台,但这些平台基本没有替代品,而且经过远东战争的消耗之后,现在车载自行火炮已经坏了1辆,汽车牵引火炮坏了7辆,剩余的虽然还能使用,但大部份也磨损比较严重,用不了多长时间了,因此借这次陆军改制,干脆将这两支部队全部撤消编制。
还有就是猛士装甲车和两栖装甲部队。猛士装甲车的使用频率也很高,不过这型轻装甲车毕竟是军用产品,质量和耐久度都要比民用好得多,而且穿越时也带了一部份配件,虽然也有一些损坏,但将损坏的车辆拆分,还可以获得一部份零配件,还有些零配件可以从穿越低民用汽车上找,因此最终确定,可以保留12辆猛士装甲车,但这些猛士装甲车由陆军部直接管辖。
虽然两栖装甲部队使用的频率比猛士装甲车少,损坏率也低一些,但现在装甲部队的穿越军人普遍都不愿继续留在装甲部队里,因为出战的机会少,没有立功的机会,因此陆军部最终决定,将所有的装甲战车全部封存起来,装甲部队的士兵都下放到各部队中去。
当然,撤消车载自行火炮,汽车牵引火炮部队,封存装甲战车也是和现在人民军的规模、装备、战斗力等都有了大幅的提升有关,不需要再用这些开挂的武器,另外研发这个时代的机械化武器己经在华东**开始,预计在10年左右的时间,将会有成果出现,虽然在性能上远不能和现代武器相比,但在数量上有绝对的优势,因此也完全可以取代这些武器。
陆军改制的方案由东北管理委员会和东北战区司令部联署传到青岛,又经过军委的讨论研究之后,认为这个陆军的整编方案是可行的,军队的规模,驻守分布合理,以及在建立新中国以后的调整,也是最小的。同时取消的部队编制也是完全合理。
于是军委很快就批准了这个方案,同时又下令东北战区司令部,可以优先成立东北军区,并将东北地区的防务任务全新移交给东北军区,而在移交完成之后,东北战区司令部将自动撤消,多余的军队、人员设备等均全部撤回山东。
现在东北战区共计聚集了旧编制的3个半军,计有14个师、9个后备团,两个骑兵旅,3支装甲列车部队,1个车载自行火炮营,一个汽车牵引火炮团,总共有约28万军队,占目前人民军陆军的60%。在战争结束之后,在东北地区依然聚集这样庞大的兵力,显然不是正常现象,何况东北地区和山东并没有直接的领土相通,只能靠海运联通交流,华东**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力当然没有对河南省那样强,自然要尽快改变这种不正常现像。
于是东北战区司令部经过认真的研究,并充份考虑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之后,最终决定在东北军区留下8个原编制师,4个后备团,这样每支野战军保持有2个原编制师,而旅则在后备团的基础上进行扩编,其他的辅助部队,如炮兵团、装甲列车部队都是原有编制的部队,而骑兵团则保留一半原有编制部队的兵力,另一半骑兵团的士兵,以及重炮团部队就在当地征兵扩编。同时还给东北军区配备5辆猛士装甲车。
这样东北军区的老兵、老编制占比,将高达90%左右,这样部队的战斗力也基本完全保留了下来。这是由于东北军区不仅需要守卫广阔的区域,同时还面临着俄国、朝鲜半岛、蒙古三个方向的威胁,因此不仅需要保留大量的兵力,同时也要保留最多的老兵、老编制,以确保东北军区的战斗力。而相比之下,其他几个军区的守备任务,面临的威胁都要比东北军区小得多,有足够的时间扩编、训练。
而这个方案上这也得到了军委的认可,首先是东北军区确实需要这样的军事规模和战斗力,才能够确保东北地区的稳定和安全。而且既使是按这个方案,东北军区的总兵力仅仅也占陆军的1/3左右,并且还不包括海军,和现在的情况相比,显然是要合理得多了。
陆军的改制计划就这样确定了下来,东北战区司令部也开始着手组建东北军区,而就在这时,青岛行政院又给东北管理委员会下令,要求东北管理委员会尽快将东北地区的政务管理事务全部移交给东北地区的各省级**机构,然后撤消东北管理委员会编制,而东北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除部份留在当地工作之外,其余的人员全部撤回山东,原来在山东地区有工作的,仍然恢复原职,而没有工作的,由青岛华东**进行安排。当然行政院也要求东北管理委员会尽快提供撤回山东的人员名单。
这是因为东北管理委员会和东北战区司令部都是应对远东战争,和在战争期间对东北地区的有效管理而成立的临时机构,现在战争己经结束了,而且东北地区的社会秩序、生产都己经恢复,各地各级的**机构也已经成立,并且还成立了东北军区负责军事管理任务,因此这两个临时机构自然也就应该取消了。
不过这份命令发到东北管理委员会时,秦铮却并不在沈阳,而是去了锦州,这是他巡视东北地区计划的最后一站。
其实秦铮心里也清楚,在远东战争正式结束之后,东北管理委员会也基本结束了,既使行政院不提,他也会主动向行政院建议,当然是在完成巡视东北地区计划之后。本在这个计划在华东**和俄国谈判结束之后就进行,而且当时秦铮就在哈尔滨,正好由北向南,完成对东北地区的巡视计划,但这时发生了锦州战争,尽管这场战争的规模并不算大,但由于涉及到了蒙古的分裂势力,因此秦铮也不敢大意,在谈判结束之后,秦铮从哈尔滨赶回到沈阻坐镇,遥控指挥这场战斗。结果一直到人民军攻了赤峰之后,秦铮这才放了心,并且开始了自己早就计划己久的巡视东北地区计划。
秦铮之所以要进行这个计划,主要是想对东北地区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撤消东北管理委员会之后,回到青岛也好向行政院报告。
虽然这时东北三省的地方**行政机构都己经建立起来,各地的治理情况也都汇报到秦铮这里,但这毕竟是文件报告,不是秦铮亲眼所见,当然这到也不是秦铮不相信东北三省的地方**,而是由于东北地区的变化太快、也太大, 地方**毕竞只能从自身的视野出发,缺乏对全局全面的认知,另外也存在着只报告对自己有利一面,对一些小问题选择性忽视的局限性。
当然秦铮的这个计划也得到了青岛方面的批准,因为现在的华东**虽然实力大增,但也存在着不少明显的弱点,而其中最大的弱点就是华东**的领地虽然达到了320万平方公里左右,但并不是全部连在一起,而是分为4个部份,主体是山东、河南两省和河北、山西、湖北、安徽的少数地区,约40万平方公里左右;东北地区约210万平方公里左右;上海地区约6000平方公里左右;婆罗洲约74万平方公里左右。因此主体部份对其他地区的控制力度总要打一个折扣,比对直接相连的地区要差一些。
而这其中上海的面积小,到也没有太大的问题;而婆罗洲虽然孤悬海外,距离华东**的主体地区也是最远的,但因为婆罗洲是一个海岛,而且岛上的人口少,经济也落后,基本没什么现代工业,因此只要华东**保持强大的海军,也就不用太担心;只有东北地区,地域广阔,而人口基数也较大,边境的局面也最为复杂,华东**还不得不在东北地区留下庞大的兵力,确保安全,虽然现在东北地区也没有什么现代工业,但华东**的“二五计划”中,有大量项目都是在东北地区,这些项目一但完成,将可以大大提高东北地区的现代工业水平和经济发展,甚致在某些方面超过华东**的主体部份。
尽管现在东北地区的行政、军事仍然都是由元老控制,无论是政治立场和忠诚度都是可以令人放心的,但华东**也不能不担心,在统一中国之前,东北地区的地方势力坐大,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尾大难掉的局面。毕竞不能将国家大事完全寄托在个人的忠诚上面。
在远东战争期间,华东**在东北战区司令部之上,又设立了东北管理委员会这个机构,全面管理东北地区的政军财大权,并派出行政排名第二的秦铮在东北坐镇主持,虽然是为了更好的应对战争,但也是有防备地方势力坐大的考虑,因此在这个时候,也完全有必要让秦铮亲自巡视一次,对东北地区的局面有一个全面、直观的了解,做为以后华东**治定东北地区的政策、计划的重要依据。
第九十七章 巡视(二)
虽然华东**和俄国的谈判是在4月才结束,但华东**早就己经在东北的大部份地区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并且发动了剿匪战争,不仅清剿了东北地区绝大部份的土匪势力,也包括一些介于官匪之间的地方势力,其中一部份,如:张作霖、冯麟阁、马龙潭等,被人民军收容,扩大自己的力量。另外也顺手清理了一部份清廷残存的官僚、地方传统势力。
尽管清廷残存的官僚、地方传统势力并不甘心,还想和华东**讨价还价,保留一部份权力,但华东**根本不给他们这个机会,而且现在华东**处于强势地位,说什么都不好使。当然要想撤底将清廷残存的官僚、地方传统势力都清除干净也是不可能的,有相当部份选择了屈服的清廷残存官僚、地方传统势力实际都是打着暂时屈从,等待时机的念头,但在目地己经不对华东**在东北地区的统治造成什么威胁了。可以说现在华东**在东北地区拥有绝对统治权威。
社会秩序和生产都恢复,经济和商业自然也都重新恢复了发展,而且华东**的施政和效率都要远比清廷高效、廉,同时二五计划中的几个项目也在东北地区展开,从而也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从总体来看,东北地区不仅基本完全恢了了战前的社会秩序和生产,经济和商业要比战前更有活力。
秦铮的巡视计划是首先到达哈尔滨,然后沿中东铁路的滨洲线、滨绥线巡视了齐齐哈尔、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海参崴等城市,这条线路位于北部地区,是东北人口最少、最荒凉、最落后,在旧时空里,被称为“北大荒”的地区,城市基本是沿着铁路线而兴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