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于是在发现蒙古骑军之后,欧阳隆兴立刻着手开始布置,首先下令步军布置防御阵地,而骑军部队和猛士车则暂时按兵不动。
蒙古骑军向人民军工地发动进攻之后,很快就遭到了人民军的猛烈阻击,尽管蒙古骑军分从多路发动袭击,但人民军的防御几乎无懈可击,在每一处可能的漏洞都布置了防守的兵力,让蒙古骑军找不到一点空隙,反而在人民军猛烈的火力阻击下,伤亡了百余人。当然这样一来,人民军也无法完成对蒙古骑军的围歼。
激战了大约1个小时之后,陶古陶胡从各路进攻的军队报回来的消息得知,人民军早有防范,蒙古骑军的进攻不利,也知道不可能突破人民军的防线了,于是只好下令收陇军队,准备撤军。但就在各路蒙古骑军聚陇之后,欧阳隆兴也终于等到了一直在等待的好机会,于是果然的下令骑军和猛士车出击,向蒙古骑军发动进攻。
听到了在黑夜之中“隆隆”的马蹄声传来,并借着月色看到了影影绰绰的骑军身影向自己冲杀过来,陶克陶胡和白音大赉也大吃了一惊,意识到情况危机,而且在黑夜之中,两人也不知道人民军到底派出了多少骑军,因此也不敢和人民军交战,立刻下令撤退。
但蒙古骑军撤退还不到1公里,只见迎面传来一阵闷雷般的轰鸣,前方突然亮起了6团刺眼的亮光,冲在前排的10余名骑士因为眼睛被亮光刺得睁不开,失去了在马背上的平衡,跌落下马来。
而还没等蒙古骑军反应过来时,“嗒嗒嗒嗒”三道闪亮的火舌迎面如狂风暴雨般横扫过来,顿时人喊马嘶,人仰马翻,身体倒地的声音不绝于耳,整个队伍也都大乱了起来。
陶克陶胡和白音大赉互相看了一眼,两人都明白,又遇到了人民军的那种怪车,由于这种怪车无马拉动,但却可以奔驰如飞,而且刀枪不入,火力强大,在上一次战斗中,给两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像,而今晚人民军又出动了这种怪车,并且还是拦在蒙古骑军撤退的路线前方,显然这是给蒙古骑军设下的一个圈套。
到了这个时候,陶克陶胡和白音大赉都意识到了严重的危机,那还敢再犹豫,两人立刻决定,分散逃走,回赤峰去汇合。
但这次人民军显然是不打算放过他们,骑军也分成两批,在猛士车的带领下,死死的咬住蒙古骑军、紧追不放。虽然在追击的途中,蒙古骑军不断的分散,但人民军也随着分散,连分散成排、排分散成班,但始终紧紧追击着蒙古骑军,一刻也不放。
而在这追击之中,蒙古骑军却渐渐有些体力不支了,毕竟蒙古骑军是趁夜袭击,在战斗开始之前,就己经赶了不少路,而且在进攻人民军的阵地,又消耗了不少的人力马力,而人民军骑军却一直都在养精蓄锐,以逸待劳,何况还有猛士车,时而跟在后面开枪射击,时而加速冲到前面去拦截,因此有不少蒙古骑军被人民军骑军追上,于是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其实这个时候蒙古骑军的总人数还在人民军骑军之上,但这时双方的体力、士气、精神均不在一个层面上,因此蒙古骑军在近身交战中也不是人民军骑军的对手,被杀得纷纷落马身亡。未完待续
第七十五章 进攻赤峰(下)
一直追击到天光放亮时,人民军已经分散成10多路追击的部队,仅仅只回来了3路,共计是5个排,而3辆猛士车都没有回来。
不过通过猛士车上的电台,欧阳隆兴得知其中有一路追击的军队这时己快追到赤峰了。毕竞现在人民军的大队距离赤峰也不过70多公里,骑军快速行进的话,只用2个小时就可以到达。
即然是战斗进到了这一步,欧阳隆兴也决定不再按步就班的进行,立刻下令张作霖,带领两个营的部队出击,赶奔赤峰,配合骑军一举拿下赤峰。
张作霖领命之后,也不敢怠慢,立刻整军出发,由于军队是轻装上阵,因此行动的速度行快,虽然只是步行军,但仍在在中午12点左右的时候赶到了赤峰,并和人民军的骑军汇合。并在吃过午餐,又经过了短暂的休整之后,人民军在下午2点的时候,向赤峰发动进攻。
和白音大赉分开后,陶克陶胡带领着数百骑军,向赤峰的方向撤退,而人民军在后面紧追不舍,陶克陶胡在途中又将队伍分成数股,分开逃窜,但人民军也同样分开追击,因此陶克陶胡始终无法摆脱人民军的追击。
虽然也有人向陶克陶胡建议,回身去和人民军交战,歼灭了追击的人民军之后再撤也不为迟晚,因为追击的人民军骑军的数量并不比陶克陶胡身边的蒙古骑兵多,因此不少蒙古骑兵都认为自己可以战胜追击的军队。
但陶克陶胡拒绝了这个建议,因为他对人民军的猛士车有极深的恐惧,尽管就在他身后追击的军队中并没有猛士车,但陶克陶胡却不敢放心,他十分清楚,这种战车随时都可能出现。
于是陶克陶胡带领着队伍,一口气逃回到了赤峰的营地,这时他的身边仅仅只剩了40余人,虽然这时人马都己跑得人困马乏,疲惫不堪,不过好在由于在营地里还有留守的土匪,得到了他们的接应,因此人民军的骑军到也不敢向营地发动进攻,只是在营地的外围徘徊。
陶克陶胡也因此这才松了一口气,这才让士兵下马在营地中休息,自己也解下武装,在自己的帐蓬中休息。而随后又陆续有几支骑兵逃到回来,加起来共计约逃回来近200余骑,但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人民军赶到了营地的附近,并且还来了一辆猛士车。
于是陶克陶胡的心顿时又悬了起来,因为看来今天赤峰营地是守不住了,不过陶克陶胡从来没有死守赤峰营地的打算,他原来就准备在人民军杀到之后,就放弃营地逃跑的,因此按陶克陶胡的想法,在这个时候就应该马上撤离营地,继续向蒙古深处逃走,但由于这时白音大赉还没有回到赤峰,虽然陶克陶胡对白音大赉凶残好杀的作风非常不满,但两人毕竟是一同起事的同伴,又一起数次的出生入死,当然不能放弃白音大赉自己逃走,于是陶克陶胡才依就守在营地里,等着白音大赉回来,只是吩咐士兵将战马都备好马鞍,挂好武器和其他的物品,以便随时都可以出逃。
结果一直等到了下午,白音大赉都没有回来,但人民军的大队人马却赶到了赤峰,同时又到了一辆猛士车,并向陶克陶胡的营地发动了进攻。
虽然陶克陶胡不想放弃白音大赉,但到了这个时候,也不能留在营地里等死,因为他心里十分清楚,只靠这么一点兵力,是根本不可能守得住营地,因此陶克陶胡下令撤出营地。由于蒙古骑军早就做好了逃走的准备,动作到也十分迅速,上马就可以离开,而且战马得到了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并啃食了一些青草,马力也恢复了不少,于是陶克陶胡率领蒙古骑军逃出了营地。
而这一次,陶克陶胡的目地是自己的家乡,哲里木盟郭尔罗斯前旗。这一次出兵,陶克陶胡可以说是损失惨重,现在手下仅仅只有200余骑了,肯定是无法再战下去了,因此现在陶克陶胡能够去的地方只有家乡,因为他在家乡还颇有威信力,陶克陶胡自信,回到家乡之后,以自己在家乡的号招力还可以再拉扯起一支队伍,并且获得当地蒙古贵族的财力支持,这样还可以卷土重来。
不过陶克陶胡带走的只是蒙古士兵,而原来留守营地的土匪却没有带,一来是没有那么多的马匹,蒙古骑军多余的马匹只有80余,而留守营地的土匪却有近300人,根本不可能让所有留守营地的土匪都骑马逃走,二来陶克陶胡也从来没有把这些土匪当作自己的部下,只是在当初收容残兵时顺便收纳的,留下来也只是凑人数,因此现在陶克陶胡要返回家乡,他当初在家乡聚众起事,就是为了抗击清廷的“垦荒”计划,维护蒙古人的利益,当然不能带着这些汉族人,扔下也就扔下了,就让他们自生自灭。
本来土匪们就没有什么战斗意志,蒙古骑兵一撤,就更是无心恋战了,如果是在东北地区,土匪们也许还会一哄而散了,逃进深山老林里,但这时是在蒙古境内,人生地不熟,又没有马匹,在蒙古草原上没有马匹就等于是没有了半条命一样,而人民军可是有骑军的,因此就算是逃出去也是死路一条。于是土匪们只能一边咒骂把自己扔下的蒙古人,一边放弃抵,向人民军投降。
最终人民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就占领了土匪的营地,攻占了赤峰。到这一天晚上,战斗基本结束,各路追击的人民军骑军也陆续归来,并且给欧阳隆兴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蒙古军的首领之一,白音大赉在战斗中被击毙,尸体也经过了其他俘虏的确认。
白音大赉在蒙古骑军中是仅次于陶克陶胡的首领,他在战上被人民军击毙,具有很大的像征意义,表示人民军虽然没有全歼蒙古骑军,但也给予了他们重创。
虽然己经拿下了赤峰,但沿途的堡垒还是要继续修建,毕竟陶克陶胡己经逃走,从他在蒙古地区的号招力,是绝对有能力再拉起一支队伍,卷土重来,因此由朝阳县到赤峰的这条补济线必须保证安全,该建的堡垒自然还是要建的。不过欧阳隆兴也就没有必要在修建堡垒的地方等待,于是就在第二天一早,欧阳隆兴只留下一个营的兵力,继续监督完成堡垒的建设,而欧阳隆兴带领着其他的人马,赶到赤峰,与张作霖汇合。
赤峰虽然属于蒙古地区,但历史颇为悠久,早在战国后期,燕国就在赤峰南部构筑的燕北长城,以防东胡的侵略,并设立右北平郡;在宋辽时期,赤峰地区曾是辽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两大都城辽上京和辽中京均设立在赤峰附近,因此现在赤峰地区虽然没有城墙设施,但却有大量的人员在这一带地区定居,并且修建了大量的房屋建筑,同时也有大量的牧民在这一带地区过着游牧生活,可以说赤峰地区是一个人员定居、游动混居的地带。
陶克陶胡、白音大赉、杜立三等人在赤峰驻扎时,是自己扎帐蓬建营地,现在这个营地己被人民军占据,而且人民军也计划在这里长期驻守,因此欧阳隆兴决定以这个营地为基础,修建一座较大规模的堡垒,供人民军驻扎。
而在三天之后,欧阳隆兴收到了秦铮的命令,向赤峰附近的蒙古各盟:卓索图盟、昭乌达盟、哲里木盟、锡林郭勒盟递交了华东**的公告,向他们宣告人民军击败陶克陶胡、击毙白音大赉,并已占领赤峰地区的消息,同时也表示,华东**并不希望和蒙古各盟进行战争,而是和平相处,互惠互利,并且又声明蒙古地区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任何试图将蒙古分裂出中国或是推动****的行为,都将不被华东**认可,并视为与华东**为敌。同时希望各盟派人到赤峰来和华东**会谈协商双方和平相处的事宜。
这份公告的递交,就意味着华东**正式将势力伸入蒙古地区,并且旗帜鲜明反对****,即有威胁也有警告,给蒙古各盟带来了极大的震摄力,毕竞蒙古地区虽然落后,但并非是一个完全封闭,人民军击败俄军的消息,多少也传到了蒙古各盟,当然有的盟知道得多一些,有的盟知道得少一些而己,另外人民军击败陶克陶胡、击毙白音大赉的消息也基本在各盟中传开。
蒙古各盟对公告的态度也各有不同,有的对华东**的公告十分愤怒,认为这就是在以武力相威胁,根本就不用和华东**进行会谈,而是各盟联合起来,组建联军,和华东**决一死战;也有的认为现在华东**的兵锋太强,连俄国都不是华东**的对手,蒙古各盟就算联合起来,和华东**对决的胜算也不大,不如先和华东**进行会谈,看他们到底是作何打算,再做决定。
而公告发出之后,华东**暂时没有再管各盟的反应,而是全心全意的进行建设,等将所有的堡垒都建好之后再说,只要人民军能够在蒙古地区内保持存在,就不用担心各盟的态度。
第七十六章 水灾(一)
就在人民军在东北地区发动进攻赤峰的战役时候,在青岛的罗岳收到了军委的命令,要求他率领海军陆战队到上海,并出任救灾工作组的副组长。
这时罗岳回到青岛己有3个多月的时间,这段时间里罗岳到也没有什么其他事情,主要的工作是完成海军陆战队的编制和布置。
由于海军陆战队原来就有一定的规模,因此扩建也并不花太多功夫,现在己经完成了一个师、五个旅的编制,剩下的一个师、二个旅的士兵也正在训练当中。
现在海军陆战队的兵力布置主要是在两个方向上,一是海岛;二是沿海的港口城市。海岛首先当然是婆罗洲,因为这里虽然是华东**孤悬于海外的一个孤岛,但却是华东**控制东南亚的重要基地,也海军陆战队最主要驻守的地方;其次就是库页岛和海叁崴,这里是目前华东**最北的岛屿和港口,并且与日本北部的北方四岛、北海道地区隔海相望,同样也是海军陆战队重点驻守的地点。
而沿海的港口城市主要是三个:旅顺、青岛、上海。青岛是目前华东**的首府,自不必说了;上海是华东**最大的港口、东南方向的边境,还扼守长江出海口,自然也是重中之重;同时这两个城市还是华东**未来对日本本土进攻的主要基地;而旅顺是守卫渤海湾的入口,并且是将来华东**对朝鲜半岛方向作战的主要基地,也是相当重要的战略要地。
罗岳计划在婆罗洲布置1个师、2个旅驻守;在库页岛和海参崴布置2个旅;在青岛布置1个师、1个旅;上海和旅顺各布置1个旅,这样可以确保将来海军陆战队在各方作战方向上都有后勤基地。
就在一个月前,罗岳己向婆罗洲派驻了一个师,向库页岛和海参崴派驻了一个旅,向上海派驻了一个旅,本来罗岳计划在这个月向旅顺也派驻一个旅,这样确保海军陆战队在驻守地点都有军队驻守,并先期在各个驻守地点建立自己的营地和训练基地,然后再慢慢将各个驻守地点的军队补齐。
但现在海军陆战队担任抢险救灾的任务,于是罗岳也决定暂时终止了向旅顺派驻军队,将剩下的两个旅都派驻到上海,加上己在上海驻守的一个旅,共计有3个旅,作为先期参与抢险救灾任务的军队;而在青岛还留有1个旅,以及正在训练中的后备军队,因此罗岳认为在目前还不用从婆罗洲、库页岛和海参崴调兵。
不过这次是救援水灾,因此需要大量的船只,海军陆战队虽然有自己的舰队,但能用的只有8艘登陆舰,这是由于海军陆战队的军舰吃水太深,并不适合在内河中航行,只有8艘登陆舰是采取的冲滩登陆设计,吃水较浅,但也仅仅只能在长江和主要的支流中舰行,而绝大部份遭水淹的地区都基本无法航行。
这次救灾真正需要的是一批有一定搭载力,而且吃水最好不超过2米的小型舰艇。这是海军陆战队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罗岳只能要求军委进行协调,从海军和内河舰队中拔调一部份符合要求的舰艇。
收到了罗岳的要求之后,军委也不敢怠慢,毕竞这次救灾行动是华东**在今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因此从海军中抽调了12艘驱逐舰,吨位均在800吨以下。虽然这批军舰基本不可能深入救灾的现场,但在主要的河道中航行,运输物资或是为运输物资的船队护航。这次救灾,基本是在清廷的地盘上进行,谁都不敢保证清廷会闹出什么妖娥孑来,另外大灾之中必有大乱,难免会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匪贼出没,必要的安全保障是完全需要的。这次华东**派海军陆战队参与救灾,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还有24艘原本是在战列舰或大型装甲巡洋舰上搭载的交通艇,这些交通艇的排水量都在20吨以内,吃水在1米以下,搭载的人员都在30-40之间,非常适合在这种抢救水灾的行动中使用。
而在上海本来就有一支内河舰队驻守,共计有16艘内河巡逻艇,排水量在100-300吨之间,又从山东的内河舰队再抽调出20艘内河巡逻艇,一并都划归给海军陆战队指挥。这些内河巡逻艇原本就是设计在内河水道中行驶,大部份吃水都在2米以内,少量吨位稍大的,吃水也不超过2.5米,而搭载的人员在120-200人之间,因此这一批舰艇将是这次救灾的主力船只,另外在上海地区,还为这一次救灾准备了大量的木船,因此得到了这么一批舰艇之后,罗岳也觉得完全够用了,于是这才动身来到上海。
到达上海之后,罗岳首先去见李松晨。这时李松晨正在办公室里和上海市**的其他官员们开会讨论抢险救灾的工作安排,听到罗岳己经到了上海,李松晨也十分高兴,立刻结束了会议,赶到接待室里去迎接罗岳。
两人见面之后,李松晨道:“罗司令,你怎么也不事先通知一声,就来到了上海,不然我也好到码头去接你了啊!”
罗岳道:“李市长,你的事情也忙,而且我来到上海也不用这么麻烦。”
两人已经有数次共事的机会,因此互相之间十分熟悉了,李松晨也没有和罗岳多客气,将罗岳让到自己的办公室坐下之后,道:“罗司令,说实话我们现在准备工作都己经做好了,就等着你们来,才好行动,现在水灾己经在一些地区发生了。”
罗岳笑道:“为什么非要等我们来,你们可以先进行救灾的行动啊。”
李松晨道:“这次救灾全部都是在清廷管辖的范围内进行的,因此我们的救灾行动面对的不仅仅是天灾,而且还有**,如果没有军队保护,我们是不可能进行救灾行动的。”
罗岳点了点头,道:“这次我先调3个旅到上海来参与救灾,虽然军队的开拔、集结都需要时间,但现在上海还有一个旅驻守,我上岸之后己经问过了驻军的旅长,他向我承诺,现在驻守上海的军队己经完全做好了准备,随时都可以出动,因此只要救灾行动开始,军队是可以随时参加。”
李松晨道:“那就太好了。” 说着他将一张地图铺在罗岳的面前,又道:“根据我们的了解,现在水灾主要发生在安徽、江苏两省,而且是以安徽的情况最为严重,由其是在淮安、宿州、庐州、庐州四地的灾情最大,因此我们打算先在这4个地方的附近寻找合适的地点,建立难民营,收容受灾的民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