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而英法日俄四国自然也对这次访问十分紧张,因此一但德国和华东**缔结了同盟,必然会给四国造成巨大的压力。德国是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和第二经济大国,并且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同时还有奥匈帝国这样的铁杆盟友,英法两国这10余年来,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机,并且各自进行妥协,才在欧洲构建了旨在压制德国的三国协约,形成对德国的战略优势,也将化为乌有。
俄国是在远东战争中输得最惨的国家,不仅向华东**支付了大量的赔款,并失去了远东地区的大量战略要地,可以说是元气大伤,因此才不得不和英国妥协,一方面是无力再和英国竞,另一方面也是找个朋友,毕竟在远东失利之后,俄国只能又回到欧洲方向,虽然俄国和德国没有利益冲突,但和奥匈帝国一直都在巴尔干半岛上有激烈的利益竞争,而奥匈帝国的背后就是德国。
俄国最终退出三皇同盟,而选择和法国结盟,也就是因为德国在奥匈帝国和俄国之间,基本都会选择支持奥匈帝国。但如果华东**和德国结盟,再加上奥匈帝国,俄国就将陷入到东西两方的夹击中,这样的局面自然是对俄国极为不利的。
虽然日本在远东战争中的损失比俄国要好一点,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且由于日本的国力弱小,因此其实也是元气大伤,而且英法俄三国毕竞都是在欧洲,互相之间好歹还能有个照应,只有日本孤悬在远东,独自面对华东**的压力,如果华东**再和德国结盟,尽管德国不大可能到亚洲来作战,但却可以做为华东**的一个强大的外援,日本恐怕就永无翻身之日了。
于是在德国使团访问华东**期间,英法日俄四国一方面严密的关注着这场访问,一面也不断的互相协商对策。不过四国显然都没有能力影响华东**和德国,因此协商虽多,但却拿不出什么有用的办法。
不过华东**和德国签定后【协议】与【宣言】发布之后,英法两国也都稍稍的松了一口气,因为两国都十分认真的研究了【协议】与【宣言】的内容,尽管华东**和德国确定了双方的关系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但却并没有找到有关于军事协议、战略同盟的内容,这也说明华东**和德国签定的【协议】与【宣言】也好,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也好,都不是军事同盟的关系。
只要不是军事同盟的关系,就意味着华东**和德国并没有真正携起手来对付英法日俄四国,当然英国其实也没有和法国、俄国签定同盟条约,签定的只是友好协议,但过去英国和法国、俄国都有诸多的战略利益冲突,而在友好协议中,双方都作出了妥协与退让及利益交换,将各自之间的战略利益冲突化解或是缓和下来,因此在友好协议签定之后,实际也可以意味着英国和法国、俄国放下了过去的矛盾,而将主要的矛头对向了德国。
华东**和德国并没有什么利益冲突,而且过去的关系也还不错,因此即使是签定友好协议的实际意义要比英国和法国、俄国签定友好协议要差得多。
不过英法两国也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首先华东**和德国确实有缔结军事同盟的述求和基础,只是缔结军事同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双方进行多次的沟通协商才行,因此签定友好协议,也可以称为是缔结军事同盟的第一步。而如果英法日俄四国不采取措施,任由华东**和德国这样发展下去,那么华东**和德国的友好协议就有很大命概率发展成为缔结军事同盟。
其实处理这种事情,英法两国都是有丰富的经验,缔结军事同盟的前提条件是缔结的双方都要有强烈的不安全感,由其是像华东**和德国这样两个相距甚远的国家,因此只要消除了其中一方的不安全感,那么军事同盟也就是缔结不了的。
当然,这里的所谓消除不安全感,就是对其做出让步,让其不感觉到受到了威胁,而在华东**和德国之间,显然是只能够选择华东**为突破口,因为英法两国都不可能对德国做出让步。
第七十三章 进攻赤峰(上)
就在德国使团离开青岛,返回德国的第5天,英法两国驻青岛领事联合向华东**发来了一份外交公函,提出希望和华东**进行双边贸易谈判,消除互相之间的贸易壁垒与障碍,扩大华东政与英国、法国之间的贸易规模和经济来往。
同时两国还表示,鉴于远东战争对远东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并且给远东地区相关各国都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为了不再重蹈覆辙,英法两国提出建议,希望举行一次旨在协商并确定远东地区的利益分配,各国之间的行为准则、规范,保障远东地区的和平稳定的国际会议,拟将请远东地区的相关国家参与。特意询问华东**是否有兴趣参加这样的国际会议。
收到了两国的外交公函后,外事委立刻上报给行政院,王云鹏看完之后,笑道:“英国、法国给我们发来这个外交函是什么意思?”
肖建军道:“还能有什么意思!不就是打不过了,所以就谈判,大家交个朋友,以后就好好的做生意,这也是帝国主义的正常操作。”
徐济超道:“要求进行双边贸易谈判到是可以理解,但召开国际会议又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开什么国际会议呢?”
夏博海笑道:“因为现在单靠武力己经压制不住我们了,而英国、法国又怕我们在远东无限制的扩张,影响到他们在远东的利益,因此希望召开国际会议,制定国际规则来限制我们的行为。”
王云鹏点了点头,道:“应该差不多就是这些意思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办?该不该参加这个国际会议呢?”
夏博海笑道:“当然是应该参加,虽然英国、法国的目地是制定国际规则来限制我们,但我们也同样可以利用参加这种国际会议的机会,制定对我们有利的国际规则。战争是政治的沿续,国家之间的竞争,并不全是靠战争来解决,更多的还是靠制定规则,因此我们以后也要学会这些玩法。”
徐济超道:“不过这年头要召开一个国际会议也不容易啊,准备时间至少要1、2年,甚致是更长的时间才能够开得成。”
夏博海道:“那是该英国、法国去操心的事,我们就等着好了,而且可以先谈贸易的事情,这对我们也是有利的。”
王云鹏也点了点头,道:“也对,如果和英国、法国也签定了贸易协议,对我们的经济发展是有很大的帮助,要比和德国的贸易协议更有用。”
夏博海也道:“这件事情就交给商业委去办吧,只是辛苦王主任盯紧着一点。”
王云鹏道:“这没什么,也是我的工作。”
这时肖建军道:“现在德国的访问己经结束了,那么我们进攻赤峰的军事行动也该进行了吧,这次军事行动本来在两个月前就应该进行的,计划都己经做好了,只等着军委批准。”
夏博海点了点头,道:“我看可以,早一点把这一战打完,东北那边的事情也就可以告一段落了,这样就能让老秦早点回来,坦白说以后我们将会面临复杂的外交局面,需要老秦的智慧。”
肖建军道:“好,我马上就向东北那边发令。”
进攻赤峰的军事行动是锦州战争的后续,一方面将赤峰做为锦州的屏障,挡住蒙古分裂势力对锦州地区的侵扰;另一方面也是华东**将势力伸入蒙古地区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华东**在东北地区的最后战争,除非是在人民军占领赤峰之后,蒙古分裂势力还不甘心失败,而要继续与华东**为敌。
这时王云鹏道:“还有一件事情,现在己经是5月下旬了,长江中下游己经有部份地区出现水灾,看来今年的水灾比去年还要大,我们为了这次水灾己经做了不少准备工作,现在也可以开始着手进行救灾的工作了。”
夏博海又点了点头,道:“嗯,这件事情很重要,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这次水灾在旧时空里十分有名,持续的时间实际长达5年,受灾的地区包括整个长江中下游,其中以安徽、江苏两省的受灾最为严重,受灾的人数总计达到5000万人左右,总之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较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当然这也和清廷救灾不力有关,天灾往往都是和**联系在一起的。而且这次救灾行动,是在我们取得了远东战争的胜利之后,进行的一次俱社会公益性的活动,也是扩大我们声望的一次大好机会,过去我们主要是在战争维护国家利益,而这次要让民众知道,我们在社会日常的生活中也同样能够发挥重大的作用。我想在这一次救灾之后,没有人再会怀疑我们取代清廷的能力了。”
王云鹏道:“这次的救灾首先要成立一个统一的指挥部,我认为指挥部就设在上海最好,并且由李松晨担任这次救灾的总指挥。”
徐济超也点了点头,道:“我看可以,上海的地理位置确实是最适合救灾的物资运输和调备,做为救灾指挥部的地点是最合适了。而且李松晨市长这几年表现出来的能力,也足够担任救灾的总指挥。不过这次救灾,主要还是靠青岛这边的力量,大部份的物资恐怕还需要由青岛这边供应,另外救灾还离不开军队的参与,因此协调工作也要做好。”
夏博海道:“在青岛成立一个协调小组,负责救灾的物资运输和调备,由老徐你来担任这个组长,有什么问题直接在行政院会议上提出,军队方面,最好派专人负责。”
肖建军道:“现在陆军大部份都还在东北,而且陆军的整编方案还没有确定,我看这次的救灾工作就让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来负责吧,毕竟抢救水灾需要船只,这方面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有自己的优势。我看不如让罗岳担任这救灾的副总指挥,和李松晨一起负责这次的救灾工作,这样也好协调军队的工作。”
夏博海道:“可以,就这么决定了。”
――――――――分割线―――――――――分割线――――――――
进攻赤峰的战斗仍然是由锦州指挥部负责,因为这本身就是锦州战争的一部份,攻击锦州的土匪军、蒙古军队的驻点就在赤峰,因此只有攻占赤峰,才算是彻底的击溃攻击锦州的土匪军队。
另外赤峰位于内蒙昭乌达盟、并与卓索图盟相邻,因此人民军攻占赤峰,就可以成功的打入蒙古地区,将自己的势力扩达到蒙古境内。
当然这场战斗在军事上基本没有什么困难,因为土匪军、蒙古军队在锦州战争中己经遭到了重创,土匪军基本已全军覆没,蒙古军队也损失惨重。当然,既使蒙古军队的实力未损,又是在草原这种有利于骑军作战的环境中,也不可能是人民军的对手,毕竞现在已经进入到了比较成熟的**武器时代,机枪是对付骑军最有效的武器。
而唯一需要警惕的就是蒙古骑军的侵扰袭击战术,估计这也是蒙古骑军所能够采用的最好战术,如果蒙古骑军的指挥官陶克陶胡、白音大赉的头脑还并不愚蠢的话。但要应对这样的战术也并不困难,只需要在进军的途中加强警戒就足够了,毕竞人民军也有骑军,还有猛士战车,根本不怕和蒙古骑军正面交战。
真正的困难是在战争结束之后,赤峰距离锦州约为240公里,距离进攻的发起点朝阳县约160公里,这样一段距离,会给在战争结束之后的物资运输造成极大的困难,因为驻守赤峰的军队,需要靠从锦州运送物资供应,但军不可能保护每一次的物资运输,因此蒙古骑军根本就不用和人民军进行正面交战,只用等人民军攻占赤峰之后,袭击人民军运输到赤峰的物资就行了。
锦州指挥部的指挥官欧阳隆兴和其他人协商之后,决定采取最原始的方法,就是在从朝阳到赤峰的沿途建立据点,以确保物资的运输。
据点之间的距离为20-30公里,每个据点的规模并不大,只是一个边长40-50米的堡垒状建筑,护墙是用砂袋加栅木构建而成,高约3米左右,厚度约为1.5米,并且再建造一座烽火台,而每个据点的驻守兵力为一个陆军连和一个骑兵排,加上两个60迫击炮小组和两个通用机枪组,总计兵力在180-200人之间。
建造这样一个据点并不需要消耗太多的资源,在人力和材料充足的情况下,只用大约10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建成。虽然这样一个据点的防御力并不算强,但用来防御蒙古骑军这样的军队还是完全足够的,因为蒙古骑军的火力并不强,攻坚力也不足,只要是在弹药充足的情况下,驻守据点的兵力可以承受1000,甚致是更多的蒙古骑军的进攻。
从朝阳到赤峰之间,只用修建5-6个这样的堡垒,就基本可以确保这条运输线路的安全了,一但发现有蒙古骑军要袭击运输队,运输队可以就近躲进堡垒中,然后举火示警,而赤峰或是锦州方向就可以出动军队赶来增援。
第七十四章 进攻赤峰(中)
军委对这个计划并没有异议,并且还把锦州指挥部的兵力增加到了2个团和一个骑兵营,再加上原有的两个守备团,现在锦州指挥部的总计兵力己经达到了12万左右,己经相当可观了。
进攻赤峰的兵力是张作霖的团,以及另一个步兵营,另外从骑兵营里抽调2个骑兵连,因为张作霖的团里本来就有2个骑兵连,因此这样实际参战的有4个骑兵连,大约600余名骑军,再加上3辆猛士车,兵力完全足够了。不过另外人民军还带上了1000余俘虏,以及大量的车辆。
果然,人民军从朝阳县出击之后,几乎没有遇到任何的阻碍,但人民军也没有一鼓作气的直捣赤峰,只行进了大约30公里,就停了来,挖土装袋,钉木成桩,就地展开了建设。
人民军的建设工程相当迅速,而且加上人手充、材料也十分齐备,当然建设工程的施工也并不复杂,主要的墙体是用砂袋堆砌而成,当然在砂袋墙中打入两排木桩,因此仅仅只用了3天时间,一座边长大约50米的方型小型的堡垒就己经初据雏形。而就在第10天的时候,一座大约可以容纳5600人的堡垒建成。
人民军留下了一个连在堡垒中驻守,才重新出发,而这一次仍然是在行进了大约30公里之后,再次停了下来,开始了建设。而且由于有了建造第一座堡垒的经验,因此这次的建设,速度还要加快一些,于是在第9天的时候,堡垒建成了。而人民军在重新开拔进行了差不多的距离,又一次停了下来,开始建造第3座堡垒。
这一下蒙古军的首领陶克陶胡和白音大赉也坐不住了,在锦州之战失败以后,两人率领着残兵逃回到赤峰,由于这时人民军停止了进攻,因此也给了两人以喘息之机,于是两人趁机收陇了部份败散的土匪,同时又派人回家乡去新招募了一些人手,现在两人己经收陇了大约300余名土匪,同时又招募到共计大约1200余名蒙古骑兵,并且依旧在赤峰驻扎,打算重振旗鼓,卷土再来。
不过两人也知道,自己的实力不可能与人民军正面抗衡,只能够采取偷袭的战术,不过人民军在朝阳县的守备十分严密,根本无懈可击,因此两人只能无功而返,但就在这时,人民军发动了对赤峰的进攻。
而陶克陶胡和白音大赉商议认为,想守住人民军的进攻是不可能的,毕竞双方的实力、火力差距太大了,因此只能采取避其锋芒的战术,放弃赤峰,任由人民军占据赤峰,然后充份发挥骑军机动力强、速度快的优势,袭击人民军的后勤补济运需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对抗人民军。
但人民军并没有照陶克陶胡和白音大赉商定的剧本演下去,他们并没有直接进攻赤峰,而是在沿途修建起堡垒来。一开始两人只是觉得有些奇怪,但两人亲自带领军队,赶到堡垒附近观看之后,也都不禁大吃一惊,而且如果堡垒按照这种间距,一直修到赤峰去,那么两人制定的袭击后勤战术将基本破产,因为有了这些堡垒,却么自己的行踪就再也很难以隐藏了,这就让袭击运需队的战术大打了折扣,毕竟袭击战术成功的前提是突然性和隐蔽;而由于堡垒之间的距离太近,运输队也可以随时躲进堡垒里,这就更增加了袭击的困难。
虽然这种堡垒的结构并不复杂,而且坚固性也很一般,但对付骑军的进攻却是十分有效的,因为再好的战马也不可能越过3米高的墙壁,而蒙古骑军也缺少重武器,何况人民军还有强大的火力,因此现在两人所统领的骑军队伍,恐怕连一座堡垒都攻不下来。
而尽管由于为了修建堡垒,使人民军的推进速度变得十分缓慢,但也不会需要太长的时间,毕竟修建这样一座堡垒,也仅仅只要10天左右的时间,而从朝阳到赤峰,最多只用修建5、6座堡垒就够了,何况这时人民军己经完成了3座堡垒的建造,也就是说,只需要再用大约1个月左右的时间,人民军就可以将堡垒一直修到赤峰,从而彻底确保这条运需线路的安全。
于是在陶克陶胡和白音大赉商议之后,决定只能够冒险出击,因为再这样等下去,只能够坐以待毙,如果冒险出击,说不定能够抓住人民军的漏洞,如人民军在建造堡垒时,放松了警严,也许可以给蒙古军以可趁之机的,并且为蒙古军赢得一丝转机。
但人民军并没有给蒙古军留下一丝机会,虽然修建堡垒的工程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人民军的警戒却丝毫也没有放松,或者说在采用这个计划之前,人民军早就预料到了蒙古军会采用这样的战术。因此在修建堡垒的工地外围布置了严密的警戒,甚致每隔两个小时都会放飞一架无人机,在周边20公里的范围内巡视一番,在这种情况下,蒙古骑军几乎根本不可能偷袭得手。
结果也是如此,尽管是在黑夜中,但在蒙古骑军靠近到距离堡垒大约20公里的位置时,就被人民军发现。其实欧阳隆兴一直都在等待这样一个机会,在出击之前,他就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蒙古骑军无所作为,那么人民军就这样稳扎稳打,步步推进到赤峰去,然后在赤峰和蒙古骑军决战;而如果蒙古骑军在中途对人民军发动袭击,那么自己正好可以将计就计,好不容易抓住了蒙古骑军出击的机会,集中兵力围歼蒙古骑军,就算是不能围歼,也要咬住蒙古骑军不放,尽可能的多歼灭蒙古骑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