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这一下顿时震住了所有人,有些还想和人民军顶一顶的人也终于都怂下来,老实的服从人民军的管理。




第五章 收关行动(五)
    稳定了伯力之后,刘铁立刻指挥第2师,沿阿穆尔河进发,向阿穆尔城发动进攻。

    黑龙江原为中国内河,是仅次于长江、黄河,为第三大河流。但沙俄迫使清**签订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之后,黑龙江的上中游被划为中俄两国界河。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以下的下游则全部成为俄罗斯的内河,并由尼古拉斯耶夫(庙街)流入鄂霍次克海峡,俄国称其为阿穆尔河。

    而阿穆尔城是位于俄国境内的阿穆尔河中段,距离伯力约280公里,距离庙衔约380公里。不过在旧时空里,阿穆尔城有另一个广为人熟知的名字,就是阿穆尔畔共青城。是原苏联及俄罗斯重要的军用飞机生产基地,著名的苏霍伊飞机设计局就位于这里,苏27、苏30、苏33、苏35、苏37、苏57等旧时空的知名战机均是从这里起飞的。

    虽然在这个时代,阿穆尔城其实还只是一个数千人口的小镇,但由于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是控制阿穆尔河流域的中心枢纽,因此人民军必须攻占阿穆尔城,才能稳住伯力,并进一步威胁了庙街。

    不过等人民军沿着阿穆尔城进军,到达阿穆尔城的时候,却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之力,俄军在两天之前就己经从阿穆尔城撤离,现在阿穆尔城完全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

    原来马卡维奇退到阿穆尔城之后,身边的士兵己不足百人,而俄军在阿穆尔城也只派驻了一个连,加起来也不过200多人,如果人民军进攻阿穆尔城,只靠这一点兵力,是根本抵挡不住的,因此当马卡维奇得知人民军果然向阿穆尔城发动进攻时,立刻率领剩余的军队,从阿穆尔城撤退,逃往尼古拉斯耶夫,其实俄军在尼古拉斯耶夫也没有多少兵力,只有两个连驻守,如果人民军真的打到了尼古拉斯耶夫,一样是守不住的,但也是能躲一时是一时,留在阿穆尔城则完全就是找死,逃到尼古拉斯耶夫,也许还有一条生路,说不定人民军打到阿穆尔城就收手了呢?

    人民军兵不血刃就占领了阿穆尔城,刘铁也确为感慨,不知道在这个时空里,还有没有苏霍伊设计局的出现,那些旧时空里闻名遐迩的飞机还会不会有呢?

    刘铁虽然不是空军,但对苏霍伊飞机设计局还是有十分特殊的感情,因为在旧时空的中国空军的作战飞机带有浓厚的俄式血统,可以说是一脉传承下来,不过在建国的前30年是走的米格系列的道路,而后30年则转投到了苏霍伊的门下,并从购买、学习、仿制再到自我研发,不仅完成了对苏霍伊的逆袭,而且也赶超了世界先进水平,达到颠峰,至少是颠峰之一。因此刘铁站在这块旧时空里,中国空军起飞的土地上,自然是思绪万千,也许当年中国从俄罗斯购买的苏27战机就是从自己脚下的土地飞起,飞向南方的中国,从而开启了中国空军的新时代。

    但不管怎么说,在这个时代,这一块土地己经被穿越者夺回,也不会再被丢掉了。

    而拿下了阿穆尔城,这一次出兵的目标己经都达到了,是否继续进攻庙衔,还要听候战区司令部的进一步指,因此刘铁下令,就在阿穆尔城驻军休息,并向司令部发电,请示下一步的行动。

    当然,不仅仅是东路军的进攻,西路和中路的进展也同样都取得了战果,不仅完成战前制定的目标,并且成功渡过了黑龙江,在黑龙江的北岸,也就是俄国的领土内建立了几个据点。而且各自的兵力也都没有多少损失。

    尽管人民军建立的据点都并未深入俄国境内,但由于俄国在这一带地区驻守的兵力极少,因此人民军随时都可向俄国境内的纵深地带发展。

    而东北战区司令部见各路部队均完成了各自的作战任务,尽管各路部队几乎都没什么损失,但考感到天气因素,因此司令部还是决定,结束这次收关计划的作战,只是叮嘱各路部队自行分派好兵力,守卫好占领的地区。

    东北战区司令部的决定也得到了军委的认同,毕竟这次作战的主要目地是向俄国施压,迫使俄国回到谈判桌上来,并接受华东**的条件,并不是一定要夺回多少土地。而仗打到这个样子,己经完全足够了,现在就看俄国是如何反应。

    就在1月20日,华东**收到了德国的外交公文,希望派出一支代表团,对华东**进行正式的国事访问,与华东**协商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的事宜。同时也向华东**转达,希望调停俄国与华东**的战争。而担任国事访问的代表大臣将由正在青岛的海因里希亲王担任。

    海因里希亲王原来是德**事观察团的团长,在远征军出击之后,军事观察团都返回了德国,但亲王却一直留在青岛,负责华东**和德国之间的联络,沟通。己经在青岛停留了快一年的时间。

    原来在台湾海峡之战结束之后,德国也引起了极大的反应,因为在战争开始之前,德国参谋总部也对这场战争进行了多次的兵棋推演,华东**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放弃制海权,退守陆地和远征军打长期消耗战,最终各让一步,握手言和。但谁都没有想到,华东**竟然取得了大胜,几乎全歼了远征军的舰队。

    而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在震惊之余,却又大喜,因为在普茨矛斯谈判之前,威廉二世就有与华东**结盟,以对抗法俄及英日同盟的想法,只是普茨矛斯谈判破裂,英法两国决定组织联军赴远东参战,德国才暂时终止了这一计划,但现在华东**已大败远征军,如果德国能与华东**结盟,不仅可以在远东地区获得一个强大的盟友,还可以在俄国的背后埋下一把利刃,彻底瓦解俄法同盟对德国的威胁。

    但就在威廉二世打算和华东**进行结盟谈判的时候,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又一次打断了实施这一计划的进程,原来是为了解决摩洛哥危机,英法两国决定在西班牙的阿尔赫西拉斯举行国际会议,讨论摩洛哥问题,参会的国家除了当事的英法德西摩五国之外,还有美俄奥意荷比葡瑞,共计十三个国家。

    由于这次的摩洛哥危机本来就是德国主动挑起,而且威廉二世打算利用摩洛哥危机向英法施压,并试探俄法同盟的底线,当然也想在摩洛哥占到一些便易,自然是要认真的应对,因此只能暂时将与华东**进行结盟谈判的计划暂时放下。

    不过阿尔赫西拉斯会议的进程却大大出乎威廉二世的意料,与会的十三个国家中,只有奥匈帝国支持德国的主张,其他国家都支持法国,由其是与德国、奥匈帝国同为协约国的意大利竞然也在这次会议中反水,支持法国的主张,而奥匈帝国虽然支持德国,但却反对用战争解决摩洛哥危机,而是应该谈判解决。

    在这样几乎众叛亲离的局面下,德国也不得不作出了让步,放弃了自己的要求,最终会议决定,承认摩洛哥独立,但规定:摩洛哥的警察组织和治安权力交由法国和西班牙管理;对摩洛哥财政实行国际监督。由与会的几个大国提供资金,成立摩洛哥国家银行,但法国占较多股份,因此银行的业务活动受法国法律的管辖。

    结果德国拆腾了半天,不仅什么都没有捞到,反而让英国、法国走得更近,连意大利都与自已离心离德,可以说是成为这次摩洛哥危机的最大书架。

    阿尔赫西拉斯会议结束之后,威廉二世立刻决定启动与华东**进行结盟谈判的进程,这到不是要把在摩洛哥危机丢掉的面子找回来,而是在摩洛哥危机之后,德国的外交环境相当恶化,俄法同盟不仅没有解除,英国还在与法国走近,加上意大利的反水,威廉二世发现,德国除了奥匈帝国之外,竟然再没有一个朋友了,在这个时候与华东**结盟,是缓解德国战略压力的最好方案。

    而皇帝的决定,首先得到了海军大臣提尔皮茨的全力支持,因为就在1906年12月,英国宣布,最新建造的无畏号战列舰正式加入皇家海军服役,并为此举行了盛大的入列典礼,并且称其为世界最强的战列舰,一艘战舰的实力是任何一艘老式战舰的两倍。

    原来远征军舰队全军覆没之后,虽然海军大臣费舍尔引咎辞职,内阁也宣布集体下台,英国将重新举行大选,但民众的愤怒却并没有平息,因此在这个时候,需要有新的事件来刺激民众,以转移民众的视线,并且最好是能够提振民众对海军的信心。

    而无畏号战列舰的入列,显然是具备这些所有的条件,因此英国内阁、海军部才决定对无畏号战列舰的入列进行盛大的宣传。



第六章 无畏号战列舰
    当然,英国对无畏号战列舰的宣传也不完全是为了转移民众的视线,因为无畏号战列舰不仅是这个时代建造的最大战列舰,也是一艘具有划时代设计的战列舰,因此它的服役确实是海军发展历史上一次重大的革命性变化。

    与无畏号战列舰之前的战列舰相比,至少有三大技术突破,首先是全重火力设计,无畏号战列舰布置了5座双联装305毫米主炮,而在侧舷射击时可以集中8门主炮同时开火,其火力是其他任何一型战列舰的2倍;其次是釆用了统一的火控指挥糸统,各炮塔不再单独进行瞄准射击,而是由舰上的中央火控系统进行统一的指挥,并形成齐射的弹幕打击,可以大幅提高火炮的命中率;而在动力系统上,蒸汽轮机取代了往复式蒸汽机,不仅可以获得的动力更大,而且无论是可靠性还是稳定性都得以大幅提升,使无畏号战列舰的最大航速可以达到21节,并可以维持10个小时以上。

    种种这些变革,使得无畏号战列舰的出现,成为战列舰建造技术的分水岭,成为现代战列舰的始祖。令以往建造的战列舰在一夜间全部过时,开创了海军学术史上巨舰大炮的新时代,并确定了在未来近40年内,世界海军强国战列舰设计的基本模式,因此在此以后各国建造的战列舰也均被称为无畏舰。

    不过无畏号战列舰的出现,对德国来说却是五味杂呈,有羡慕,有震惊,也有后悔。原来这几年来华东**和徳国的军事合作,由其是和德国海军的合作十分密切,华东**在德国定制了2艘防护巡洋舰,2艘装甲巡洋舰,和1艘战列舰,德国还派遣技术人员,指导华东**自行建造军舰。

    而华东**则是为徳国提供了一系列的军舰设计,首先是以青州级防护巡洋舰为蓝本设计的萨摩亚级防护巡洋舰,徳国己经建成了4艘,其性能在徳国海军中广受好评;而随后德国又采用了华东**的赤兔级装甲巡洋舰设计,建造了两艘卢恩级装甲巡洋舰,经过海军的试用之后,也是好评如潮,认为无论是性能还是战斗力,都远胜过德国自建的4艘装甲巡洋舰。

    而在战列舰方面,华东**帮助德国修改的布伦瑞克级战列舰的设计,引入了2级主炮的概念,而德国很快就在当时英国刚下水的爱德华七世级战列舰上看到了相同的设计。因为英国是这个时代海军技术的领跑者,因此各国的战列舰设计也基本都是跟着英国走,原来提尔皮茨釆用华东**的修改方案,多少也有试一试的意思,而见华东**的设计方案竞和英国完全相同,提尔皮茨也终相信华东**的战列舰设计能力,于是又委托华东**为徳国设计新一代的德意志级战列舰。

    就在这时,华东**在德国定制了干将级战列舰,并将的干将级战列舰的设计理念,包括全重火炮和中央统一火控系统应用到了德意志级战列舰的设计中,只是德意志级战列舰的主炮口径采用305毫米,而且吨位达到了17000吨左右,可以看做是干将级战列舰的放大版,而这时华东**与德国共同研发的蒸汽轮机尚未能成熟,因此在动力选择上,仍然选用了三涨式往复蒸汽机,不过由于华东**的舰体设计优秀,仍然可以确保最高速度达到20节以上,而这时无畏号战列舰还没有开建。

    但由于德意志级战列舰的设计理念过于超前,因此在德国内部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相当一部份徳国海军的高层认为德意志级战列舰的设计华而不实,全重火炮设计不过是堆砌火力,命中率并没有提高,而且射速不足;背负式结构的火力布置,则会导致军舰的重心过高,抗风浪能力下降;综合火控系统根本提高命中率,不能底了火炮的射速等等。

    其实这些争议的声音本质并不是针对军舰设计,而是针对华东**,是徳国人中的一群种族优越论者接受不了华东**指导德国建造军舰,在他们看来,黄种人是劣等民族,而日耳曼民族可是高等民族,劣等民族怎么可能设计出优秀的军舰来呢?高等民族怎么需要劣等民族的设计?

    尽管提尔皮茨并不在意这些反对的声音,但威廉二世却多少受到了一些影响,因为威廉二世在本质上也是一个种族优越论者,不过威廉二世华竟也懂一些海军的技术,华东**提出的这些理论,在逻辑上确实是可行的,因此威廉二世也不敢轻易的决定。

    出于稳重起见,威廉二世招见提尔皮茨,二人商议之后决定,原定德意志级战列舰将由建造4艘,减少为2艘,而原计划后两艘波美拉尼亚号、西里西亚号则改用布伦瑞克级战列舰的设计概念,釆用两级主炮的搭配方式,定为波美拉尼亚级,因为这是英国己经认可的战列舰设计,徳国对英国的设计还是相当认可的,这样等这两型军舰均建造好之后,进行一次性能对比,再确定以后的战列舰设计方向。

    虽然波美拉尼亚级战列舰比德意志级战列舰晚了差不多10个月才开工建造,但由于德意志级战列舰上应用的新技术较多,而且德国还要分出一部精力来建造华东**定制的干将级战列舰,因此建造的速度较慢,不仅被波美拉尼亚级战列舰赶上来,而且连英国后开工的无畏号战列舰也超过了它的进度。同时仍然还有不少人对德意志级战列舰冷嘲热讽,认为建造这一型军舰完全是浪费时间和资源,这也影响了德意志级战列舰的建造。

    而就在这时,华东**取得了台湾海峡之战的胜利,全歼了远征军舰队,令徳国大为震惊,虽然少数极端的种族优越论者大呼“这不科学,劣等民族怎么可能打败优等民族”呢?但威廉二世毕竟还是一个讲求务实的君主,立刻想到了与华东**结盟,来遏制俄国,自然就放弃了种族优越论的基调。而对德意志级战列舰也不再阻扰。

    但无畏号战列舰的下水再次证明了华东**的战列舰设计能力,因为无畏号战列舰所做的技术革新,都是华东**先一步提出过,并且在华东**定制的干将级战列舰得以体现;而且这时台湾海峡之战和纳土纳群岛海战的一些战争细节也被披露,干将级战列舰在这两场海战中均有出色的表现,战斗力明显胜过同等级别的战列舰,也证实英国所宣传的一艘无畏舰可以抵得过两艘老式战列舰不算夸大。

    只到这时,在德国才没有人再对德意志级战列舰说三道四,不过临时增加的两艘波美拉尼亚级战列舰这时己完成了舰体建造,并快要下水,再改回来己是不可能,而威廉二世只能下令,一切资源向德意志级战列舰倾斜,尽快完成这两艘战列舰的建造,同时也批准再开工建造两艘德意志级战列舰,最终仍然完成4艘同型战舰的建造。

    当然,这也引发了一个日后军事爱好者,由其是战列舰的爱好者、研究者们一个长时期撕逼的话题,就是干将级战列舰到底算不算无畏舰,而他和无畏号战列舰到是谁才是第一艘无畏舰。

    支持无畏号战列舰才是第一艘无畏舰的人认为,干将级战列舰不能算无畏舰的理由为:首先是吨位太小,只有12000吨,而无畏号战列舰的吨位达到18000吨;其次是无畏舰的三要素,全重火力、统一火控、蒸汽轮机,干将级战列舰只满足了两条,动力仍然是往复式蒸汽机,自然不能算无畏舰;再次是无畏号战列舰服役之后,各国建造的战列舰也均被称为无畏舰,而不是干将舰,就说明各国都认同无畏号战列舰才是第一艘无畏舰。

    而支持干将级战列舰的人则认为,以吨位来划分无畏舰不妥,因为没有规定无畏舰的吨位必须要达到多少吨以上才算,而且后来各国建造的无畏舰也有小于18000吨的,但统统也都算是无畏舰;无畏舰的三要素也是同样的道理,并不是一定要全部具备这三要素,才能称为无畏舰,重点是全重火力、统一火控,用没用蒸汽轮机,并不是无畏舰的绝对条件,其他无畏舰也有使用往复式蒸汽机的,而且干将级战列舰虽然没有使用蒸汽轮机,但航速也超过了20节,与同时代战列舰的18节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并在纳土纳群岛海战中表现出远超过同时代战列舰的战斗力;至于各国均以无畏舰来命名建造的战列舰,这是由于英国的影响力大的缘故,干将级战列舰的设计理念和无畏号战列舰完全相同,但设计、建造、服役、参战均要早于无畏号战列舰,因此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艘无畏舰。

    当然也有一些人是和稀泥的,认为干将级战列舰虽然和无畏号战列舰的设计理念完全相同,在建造、服役时间上也确实比无畏号战列舰早,但毕竞不是一型成熟的军舰,而且带有很明显的试验性质,因此被称为准无畏舰,或者是小型无畏舰要更合适一些。



第七章 德国策划结盟
    提尔皮茨是一个极有胆略雄心、意志坚定,且行动坚决的人,但创新能力不足,虽然立志于为德国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但由于德国在军舰设计上的劣势,因此在具体行动中,德国只能以英国为参照物,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少走弯路,减少资源的浪废,但缺点在于永远要落后英国一步,要想赶超英国,却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另辟蹊径。

    而且现在提尔皮茨己经在海军大臣的位置上坐了10年的时间,尽管在这10年提尔皮茨的成绩斐然,成功的将德国海军由只是一支近海防御力量,带到了世界前五的行列。但提尔皮茨也意识到,自己当初的想法有些简单了,首先是英国可以集中全国的力量来发展海军,但德国却必须海陆军同时发展,这样双方在竞争中,德国从一开始就落到了后手;其次是德国海军的地理位置实在太差,只有北海这一个出海口,一但在战争时候,很容易被英国封锁,虽然提尔皮茨也提出了一个风险舰队的理论,但只靠这个理论实在是有些单薄了;还有就是海军的技术革新实在太快,英国推出的无畏号战列舰,让此前的所有战列舰全部过时,也让提尔皮茨多少感觉到有些力不从心之感。

    虽然这些并没有影响提尔皮茨的决心,但在这个时候,他也是真心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好确定德国海军未来的路到底应该怎么走,只是在旧时空里,当然是没有人给提尔皮茨有益的建议,因此提尔皮茨只能靠自己摸索,并沿着风险舰队的理论继续走下去。
1...355356357358359...5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