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不过毕洛也知道,这些话是不能对威廉二世直说,那只会让皇帝对自己心生不满,但毕洛到是政治经验丰厚,很快就想到了应对之策,他首先向皇帝建议,应该支持华东**的主张,看到威廉二世流露出了不满的神情,立刻又阐明了自己的理由,因为割地和赔款都可以削弱俄国的实力,而一个被削弱的俄国,无疑是对德国最有利的,即使是德国最终将俄国又重新拉回到三皇同盟的框架下,但一个被削弱的俄国,也容易被德国控制。

    听完了首相的解释之后,威廉二世也不禁两眼放光,这确实是一个好建议,德国当然需要一个听话的俄国,而要让俄国听话,当然是先要削弱俄国,于是威廉二世立刻放弃了什么亲属之情、民族之情,毕竟国家利益才是最重要的,看来削弱俄国还是有必要的。于是威廉二世立刻将华东**提出的条件向俄国进行了转达。

    而收到这个消息之后,俄国**却爆了,首先要求俄国接受赔款、割地的条件才能进行谈判,这简直就是直白的羞辱,俄国什么时候接受过这样屈辱的条件?斯拉夫民族可不是只会玩艺术的法国人,当初拿破仑连莫斯科都占领了,俄国不是照样没有屈服,最终还是反杀成功,撼动了拿破仑帝国的根基,区区黄皮猴子,竟然敢向战斗民族提出这样污辱的条件,实在是太可恨了,因此俄国的大臣们纷纷向尼古拉二世表示,绝对不能接受这样的条件,还是要和华东**死磕到底。

    当然在这个时候主张谈判的俄国大臣是不好直接反对继续战斗,只是抛出“这一战怎么打?”“谁愿意去远东接手后面的战斗?” 等问题时,却无人应答,毕竟打嘴炮容易,但真要是干实事,却没有几个人能接手。这也让沙皇相当的恼火。

    这时陆军大臣萨哈罗夫向尼古拉二世提出了一个建议,可以再从欧洲方向调集一部份军队去远东,现在俄国在欧洲方向上共计还有大约60万军队,如果能够抽调一半,也就是30万军队去远东,那么也足以在远东地区和华东**再战一场。

    但维特马上向陆军大臣反问,如果调30万军队去远东,那么空出来的欧洲防务空白怎么办?调30万军队去远东,需要多少后勒辅助人员,需要多少物资,需要多少运力,要多少天才能完成这个增援任务?而在这段时间,人民军再次发动进攻怎么办?如果这一次增援的军队又被人民军击败了怎么办?

    其实萨哈罗夫提出这个建议,本来就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因为自己身为陆军大臣,却拿不出有效的应对方案来,沙皇的脸色已经很不好看了,因此才想出这个一出,根本就没有考虑什么细节,当然回答不了维特的这些问题。

    但尼古拉二世却对这个建议很感兴趣,于是责令萨哈罗夫,立刻研究细节,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同时还指出,如果30万军队不够,可以考虑抽调40万,甚致是50万军队去增援远东。至于欧洲方向的空白,可以考虑征招预备军。

    而维特听了,也吓了一大跳,难道沙皇想再来一次陆地上的环球远征吗?上一次海军的环球远征彻底让俄国的海军被打残了,现在俄国就靠欧洲的这60多万军队维持俄国在巴尔干半岛、波斯尼亚、小亚细亚等地的强势,一但这支陆军再被人民军打残,俄国可就彻底完了。

    但维特也知道,在这个时候是不能劝的,劝的后果肯定是被沙皇解职,现在维特的职务是内阁大臣,可不是原来的财政大臣,还有些舍不得现在的位置。

    不过就在第二天,维特就不纠结了,因为法国得知俄国己经有拒绝与华东**谈判的打算,并且正在制定新的作战计划,还打算将布置在欧洲的军队调到远东去作战,顿时就不干了,因为法国可不需要这样的盟友,而华东**提出的条件,法国看来根本不是什么事,要知道这次战争,法国向华东**赔偿了15亿法郎,英国把1/4个加里曼丹岛都割让给了华东**,英法两国都能够认赌服输,向华东**赔款割地,凭什么到了俄国这里就不行了?也不看看这次远东战争俄军打得什么样子,还端着架子不放?

    本来法国**打算干脆就向俄国下最后通谍,如果俄国执意要再次发动战争,那么法国将决定暂时冻结俄法同盟,但经过认真的讨论之后,还是决定要委婉一些,毕竟在这个时候如果把俄国逼得太紧了,也许真的会将俄国推到德国那一边去,那样法国可就是得不偿失了,因此法国最终决定,向俄国提出,法国不想干涉俄国的内政和**决议,但法国向俄国提供的资金是用来保持俄国的经济运行,社会民生,而不是用于战争的,如果俄国要再发动新的战争,必须另行筹备资金,但不得使用法国所提供的资金。

    这样的做法当然要比最后通谍委婉得多了,同时也把球踢给了俄国人。而且法国也算定了,没有法国的资金,俄国根本发动不了新的战争,而就为了这个让俄法同盟破裂,对俄国来说肯定是不划算的,就看俄国怎么选了。




第十章 五年规划(一)
    收到了法国的通告之后,俄国**也意识到,自己的盟友的忍耐己经到了极限。但没有法国的援助,现在的俄国是根本没有能力再发动新的战争。虽然也有人赌气提出,干脆终止俄法同盟,重新回到三皇同盟的框架下去,以德国给俄国提供经济援助为条件,这样就可以彻底摆脱法国的干扰,免得法国总是阻碍俄国在远东扩张。

    不过这个建议很快就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虽然德国确实有这个经济实力,可以取代法国给俄国继续输血续命,但前提是德国必须要和法国进行一个无缝对接,因为现在俄国的经济基本崩溃,完全是靠法国输血才能生存,一刻都不能断,而法国资金己经完全渗透进俄国的社会经济,如果在其中有一个环节没有对接好,俄国就会立刻休克,但如果俄国要终止俄法同盟,法国会和德国进行一个友好的交接吗?这是用大腿想,也能够出结果的。

    而且终止俄法同盟,固然是可以摆脱法国的干扰俄国在远东地区的发展,但德国也不是白莲花,俄国和德国虽然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但俄国和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上的争夺中有尖锐的矛盾,而德国在其中是明显遍向奥匈帝国,这也是俄国退出三皇同盟的主要原因。因此如果俄国重回到三皇同盟的框架下,那么在巴尔干地区的扩张就会受到德国的阻止,对俄国来说,这是得不偿失的,毕竞俄国的重心还是在西方。

    其实俄国大多数人都明白,现在俄国没有什么本钱和华东**讨价还价,赔款割地基本是不可避免,连英法两国都免不了向华东**赔款割地,何况是俄国。只是在面子上实在是过不去,这次如果换成是对一个欧洲国家,那怕是奥匈帝国、意大利这样的二流国家,俄国也许早就服软了。

    但现在正好是一个妥协的好机会,大可以顺着这个梯子下来,将服软的责任推到法国身上去,不是俄国不愿战斗到底,而是盟友实在不给力,自己向华东**服软不说,还要拉上俄国一起屈服,并且禁止俄国将法国的援助用于战争,因此俄国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接受华东**的条件,进行谈判。

    于是俄国最终还是回复德国,表示愿意接受华东**提出的条件,同意向华东**支付赔款,并出让部份土地,以求恢复两国的和平。

    见俄国终于选择了屈服,威廉二世也十分高兴,由其是得知俄国是在法国的逼迫下屈服,威廉二世就更是认为拆散俄法同盟的成功在即,只等俄国与华东**的谈判一结束,自已就可以着手拆散俄法同盟,将俄国重新拉回到三皇同盟中来。

    而华东**和俄国又以德国为中间人,进行了几轮协商,最终确定将谈判的地点定在哈尔滨,俄国的谈判代表是维特;而华东**的谈判代表是秦铮。

    不过双方虽然确定了谈判的地点和谈判代表的人选,但从圣彼得堡到哈尔滨,大约需要2周的时间,再加上俄国准备的时间,估计会在20-25天,甚致是一个月,而从青岛到哈尔滨最多一周,因此秦铮也没有立刻返回东北,而是仍然留在青岛,主持元老议院的工作。

    新年之后,华东**进入第二个执政周期,有一系列有关于华东**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规划、计划等都需要在元老议院里进行投票表决,只有通过了表决之后才能形成法案,由行政院执行。

    秦铮作为元老议院的议长,在这个时候当然要在议院里坐镇,主持各项议案的咨询、答辩和投票,当然秦铮不能左右元老议员的投票,但议长可以在咨询、答辩时,引导议题的方向,增加或减少议题的通过机率。

    其实就在俄国还没有确定是否与华东**谈判的时候,元老议院里就己经开始就各项议题进行表决了,首先进行的议题就是在年前的行政会议上决定的,在这个五年周期内正式建国。

    当然这个议题在元老议院里基本没有什么争议,以超过九成的赞同票通过,毕竟对绝大多数的穿越者来说,也希望早些正式建国,这样才好名正言顺,而且在华东**取得了远东战争的胜利之后,也给穿越者们带来了极大的信心,因此推翻清廷,正式建国的言论,在穿越者也中有极大的市场,行政会议的这个决策也算是顺应了民意。

    这一条顺利通过之后,接下来就是在这个五年周期里的发展目标,现在这个时代,还没有gdp的概念,而且各国对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标准也不同,因此华东**暂时以**的财政收入直接目标。

    在华东**成立以后,财政收入一直都不错,在1904年更是达到最高的1.2亿银元,而1905年、1906年这两年由于参加了远东战争,因此财政收入有所下降,但也保持在1亿以上,因为战争也促进了军工产业以及与军工相关的产业的增长,使华东**的财政收入并没有大幅的下降。

    而且这只是统计山东、天津、上海新区的财政收入,并未计算河南,以及东北地区,如果将河南省的财政收入也加上,那么华东**在1906年的财政收入将达到大约1.4亿银元,约合1亿多白银,而清廷在这一年的收入还不到1.2亿白银。

    在旧时空里,清廷在庚子国变之后,对财政、税收进行了改革,收入到是在逐年上升,到了1906年时,财政收入己达到接近2亿白银,但由于这个时代华东**占据了山东、河南,上海等地,因此清廷的收入也大幅的缩水。

    不过1906年的财政收入己不能算华东**的正常值,因为现在华东**的地域己包括山东、河南、东北、婆罗洲、上海等地,据财政委初步估算,华东**的正常年财政收入应在2.5-3亿银元之间,因此行政院最终决定,以1907年的**财政收入为基数,在第2个五年周期结束时,财政收入要在此基础上増加一倍。这也就意味着财政收入每年的增涨在20%左右,在不増加税率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增加投资来实现这个目标。

    其实在取得了台湾海峡之战结束之后,华东**己确保获得远东战争的胜利,行政院就开始考虑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将进行投资建设的大型项目,而且随着华东**和英法日荷4国的谈判结束,己获得了巨额的赔款,也有足够的建设资金,因此在1906年年底时,最终确定在第2个五年计划内,将上马141个大型项目,其中大型工业项目86个,基础建设项目32个,公共项目15个,其他项目8个。而具体的分布是,山东58个,东北37个,河南23个,婆罗洲12个,上海7个,天津4个。这也就是后来被称为奠定了中国工业基础的“141工程”。

    而且考虑到华东**和俄国还没有进行谈判,而且基本可以肯定,华东**将会从俄国那里再获得一笔数额巨大的赔款,因此行政院决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由地方筹资和银行贷款相结合的方式,优先建立水泥厂、火力发电厂、钢铁厂、机械厂、自来水厂这样五类工厂。这5种工厂基本可以覆盖在工业化初期所最需要的基本产品。虽然这些项目在一五、二五的上马项目中都有,但大型项目的建设周期长,而且在建成投产初期的产能有限,但产品是面对华东**的全面地域,因此摊到每个地方,其实并不多。

    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这样五类工厂,银行贷款最高可以达到建设费用的一半,同时青岛方面还可以提供技术指导,联络国外供货商等服务,力求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地区对这些最基本的工业产品的需求。

    在旧时空里的建国初期,在全国各地方,几乎只要是大型的城市,都会建有水泥厂、火力发电厂、钢铁厂、机械厂、化工厂这五种工厂,虽然从后来总结的经验来看,由于这些工厂的规模不大,技术水平也不高,而且大量类似的工厂重叠建设,造成了对资源的浪废较大;同时甴于这些工厂的产品竞争力很差,销售的范围也不广,大部份只能保障本地区的使用,只有少数能向周边扩散,因此这些工厂的营业收入有限,有的工厂甚致长期靠国家补贴才能生存,不仅成为国家的负担,也缺乏升级换代资金,并且由于生产工艺落后,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在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之后,除了其中极少数一部份自行完成了升级,或是通过注资、兼并等方式存活下来,但绝大多数都只能破产或被关停。

    但也不能否认,这些小工厂在旧时空的中国工业化发展之初,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地方提供了足够的基本必需工业产品,也促进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并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因此总体来,还是利大于弊的。而且如果在事先规划组织得当,还是可以大幅的减少损失。



第十一章 五年规划(二)
    行政院在制定五年计划时,也参考了旧时空的经验,并衡量利弊,决定还是采用这一发展模式,由**投资的大型项目和由地方投资的小型项目并行发展,只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化工水平还不够发达,还不足以形式工业化生户,于是穿越者们将化工厂改为自来水厂,也算是可以改善民众的日常生活,而这样一来,正好凑齐“金木水火土”五行,因此被命名为“地方五行工程”。

    当然,“地方五行工程”的实施,也意味着地方权力的扩大,另外穿越者们也吸取了旧时空的教训,对“地方五行工程”的审批也做了十分详细的规定,首先是对申请建厂的地方进行认真考查,看是否适合建厂,而且尽可能不要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并尽可能考虑日后的升级换代和合并;其次是严审地方筹备的资金,与制定的项目建议书及建设计划,看项目的规模、生产能力是否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以避免投资浪废;在项目建设期间,则严格监控项目的进度、规模及资金投入情况,确保项目建设的进展、规模均符合设计要求,没有扩大和减少;项目投产之后,则做好对项目运营的监管和还贷工作,总之尽可能减少日后的损失。

    同时华东**也鼓励几个城市组成联合体,来联合建设完成“五行工程计划”,因为目前华东**除了少数的大型城市之外,一般的城市基本都没有能力单独完成“五行工程计划”的全部项目,毕竟这个时代的中国工业基础实在太差了,一般的城市几乎根本没有什么工业项目,因此几个城市组成联合体来完成“五行工程计划”要更为现实一些,这样不仅避免大量的重复建设,同时也为这些工厂日后的升级改造留下了余地。

    不过联合体建设也要比单个城市建设麻烦得多,首先要考虑产品的运输问题,毕竟这些工厂不在同一个地方,产品要运出,最好是有铁路或河流可以依托,但如果没有,就需要考虑修建铁路或公路,在无形中又增加了费用,当然铁路、路都属于基础建设,一但建成对于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还是有很大的作用。因此这样是否划算,需要进行综合的考量。另外电力的传送还需要建立高压电网,这些费用又如何分配,都需要在联合体协议书中说明白。

    另外就是联合体各方的责权利,以及奖罚措施,因为联合体是各负责一块,一个城市最多只创办两个工厂,那么工厂的经营,产品的定价,地方**的政策优惠、补贴,以及在项目投产以后,承诺每年向联合体各方提供的产品数量,还有退出联合体程序等等,也都是需要事先确定好,避免在项目的建设,以为投产以后出现扯皮现像。

    而对华东**的民营资本,以及穿越者的个人创业,仍然是持鼓励态度,毕竟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不能全靠**行为,还要充份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由其是在轻工业和服务业方面,民营资本可以极大的弥补**的不足,同时穿越者积极创业,也有利于稳固整个穿越集团的统治基础。

    当然民营资本毕竟还是私人的事情,华东**主要是在技术上提供支持,并且在税收,补贴,贷款等经济方面也可以给予一定的帮助。但最终经营是否成功,还是要靠创业者个人努力。不过在这个中国还是以自然经济为主的时代,个人创业只要是肯吃苦肯干,基本不会失败,只是成就大小的区别而己。

    这就好像在旧时空里,中国刚开始改革开放,允许个人创业的时候,第一批勇于偿试,进行个人创业的人,无论是从摆小摊经营还是利用地域的差价倒腾商品,在最初的时候基本都取得不错的成就,当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社会的发展进步,第一批进行个人创业的人由于个人素质、经营理念、开拓创新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大部份又沦于路人,正应了一句,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忽焉。但在创业之初,想要取得成功,到并不是太难的。而且穿越者毕竟是有旧时空的经验,并掌握着大量的先进技术,因此只要**加以引导,让个人创业的穿越者与时俱进,保持发展,也不算是难事。

    工业方面的发展计划就是如此,在议院里也没有多少争议,很快就得到了通过,不过这时有议员提出,应该开放民营资本进行建筑和商业房地产的开发领域。

    目前在青岛、上海、天津、济南等大城市里,由于工业的发展,城市化的加速,城区里的地价、房价均大幅上涨,但华东**的房产建设却明显有些根不上社会的发展,在城市里成片开发的住宅全部是由**负责建设、经营,而在建成之后,分为福利分配、租赁、出售三种途径,有的工厂也自己建设住宅,做为对员工的福利和奖励。但华东**不允许私人进行商品住宅的经营,工厂企业所建的住宅,也不允许对社会出售。

    但这样的住宅建设规模,显然是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对住宅的需求了,而在这个时代,即使是在大城市里,也存在着大量的空地、荒地,于是也有人从中看到了商机,于是在青岛、上海、天津、济南等大城市里,都出现了私人占地建房的行为,不过最终都遭到了华东**的严厉处罚,另外这个时代的房屋还是以土木结构为主,并多为平房,楼房也只是2、3楼,严重的浪废了空间,因此也有不少穿越者呼吁,尽快规范房地产开发,并向民间资本开放。
1...357358359360361...5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