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于是罗斯福回复英法两国,希望两国能够初步确定可以接受的调停条件,这样美国才好进行周旋活动,否则只是空泛的去调停,恐怕是很难成功,那样美国最多只能替英法两国向华东政府传话,表达两国希望谈判的意图,但不会以调停人的身份出现。

    如果只是让美国帮着传话,就意味着英法两国首先向华东政府服软了,这是当然英法两国不能接受的。必须要让美国以调停人的身份介入,向各方发出调停建议,这样英法两国和华东政府才能对等起来。但美国又要求两国必须确定可以接受的调停条件才肯出面,于是英法两国又商议了一番,终于制定出了谈判的条件,底线很明确,就是不能赔款,不能出让亚洲的殖民地,而华东政府己经取得的成果,两人也基本都认了,并以承认华东政府地位,不再支持日俄荷三国作为对华东政府的让步。说白了就是打算把清廷和日俄荷三国都卖了,换取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

    而拿到了英法两国的调停条件之后,罗斯福又和自己的幕僚们协商了一下,众人都认为可以一试,成与不成都无所谓,关建是可以借计试探一下华东政府的态度,如果华东政府接受了这个条件,则表示华东政府没有改变地区局势的野心,美国也可以稍稍放心;如果华东政府拒绝,则意味着华东政府在奉行对外扩张的政策,那么美国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第六八六章 结束战争(七)
    收到了美国的调停询问之后,华东政府也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认为这是英法两国承受不住压力,开始寻求和平解决,停止战争的途径,但两国又拉不下面子,主动来找华东政府,因此只好请美国出面,这对华东政府来说当然是好事。

    不过英法两国提出的调停条件是不赔偿,不让出土地,在此之前又唆使清廷中断与华东政府的贸易来往,并又联合日俄荷三国发表对抗到底的声明,这又表明两国还怀有一些侥幸心理,企图以故作强硬恣态来讹诈华东政府,达到少付出代价达成和平的目地。

    华东政府内部也有一部份人认为英法两国的态度也是可以考虑的,毕竟现在华东政府是以一敌五,确实有些吃力,而且目前的物资供应也开始紧张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既然英法两国主动提出谈判,不如也考虑对英法两国妥协一些,放弃对他们的赔款要求,华东政府虽然没有获得英法两国的赔款,但可以从其他三国身上再捞回来。而且英法两国承诺的其他条件,对华东政府也是有益的,由其是承认华东政府是独立合法政府,对提升华东政府的国际地位是十分有利的,另外在未来博奕中就将英法两国排除,华东政府可以集中力量,对付日俄荷三国。

    但妥协的态度也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因为虽然英法两国是日俄背后的支持者,但华东政府的参战并非是针对英法两国无关的,现在仗打输了,就想要全身而退,还不想赔款、割地,那有这么便易的事情呢?至于英法两国承诺的其他条件,基本都是华东政府在战场上己经取得的成果,英法两国无非就是做个顺水人情,而承认华东政府是独立合法政府,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华东政府本来就是一个主权独立的政府,合不合法根本无需要英法两国承认。而且华东政府的国际地位是靠自己打出来的,不是靠别人承认得来,取得了远东战争的胜利之后,华东政府的国际地位必然会得到一次飞跃性的提升,英法两国承不承认,影响根本不大。因此决不能对英法两国妥协,必须要求英法两国做出实质性的赔偿。

    强硬的声音很快就压倒了妥协的声音,而且这时夏博海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华东政府对英法两国妥协,可以换取英法两国退出争斗,华东政府就可以集中力量,从容对付日俄荷三国,这种想法是相当天真的,既使华东政府对英法两国妥协了,在谈判结束之后,英法两国还会仍然继续支持日俄荷三国,决不会让华东政府从容的对付三国,而且由于英法两国未能在谈判中付出代价,或者会认为华东政府易于妥协、软弱可欺,对三国的支持力度反而会更大。因此这次决不能轻易的放过英法两国,必须要让英法两国付出沉重代价,知道疼痛,这样在以后和华东政府作对时,就会谨重考虑将可能付出的代价。

    夏博海的观点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因此应对美国调停的建议决策,就这决定下来。当然华东政府不能直接拒绝美国的调停建议,于是提出了自己接受调停的条件:1是英法两国必须承认成立远东远征军,参与远东战争的错识,并为此付全部责任;2是英法两国必须对华东政府作出合理赔偿,而且赔偿形式不限;3是英法两国必须解散英日同盟、法俄同盟,并保证不建立针对华东政府的同盟。只有英法两国接受这3个条件的基础上,华东政府才能接受美国的调停,和英法两国进行和平谈判。

    而罗斯福收到了华东政府的调停条件之后,也不由得苦笑了一声,这不明摆着就是拒绝了调停吗?看来华东政府真的是要选择扩张的道路,而美国也确实需要早些做好和华东政府竟争的准备了。

    等美国将华东政府的回复转交给英法两国之后,两国都大失所望,同时也没有想到华东政府的态度会如此强硬,但问题是国内的压力令两国政府都有些承受不住,必须要尽快迫使华东政府妥协才行,现在只能牢牢抓住华东政府的物资供应紧张这个唯一的弱点。

    于是英法两国在协商之后决定冒险一招,宣布对华东政府实施贸易禁令,并要求其他国家也中止和华东政府的贸易来往,同时下令在中国的英法两国商人尽力给华东政府的国内贸易制造障碍。

    其实这一招确实是对准了华东政府的软肋,虽然华东政府的物资供应主要是靠国内,但也有相当一部份是靠国外引入,由其是与军事有关的设备、零配件等,而且一但国内的物资供应不足,华东政府也会寻求从国外补充,虽然这个禁令管不住美德这样的大国,但对意奥比萄西这样的中小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而英法两国都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帝国主义国家,经过了数十年的经营,两国在中国的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形成了一个依附于英法两国的买办阶层,一但两国在中国的商人整合起来,确实是可以华东政府的国内贸易制造相当大的障碍。

    但这一举动也有相当的风险,因为强令其他国家中止和华东政府的贸易来往,是很得罪人的事情,而且需要英法两国用一部份利益与其交换;而两国在中国的商人确实有十分强大的能量,但主要是集中在经济领域,在安全领域的能力很弱,而现在英法两国也不可能给这些商人提供安全,如果华东政府采取极端行动,对英法两国在中国的经济势力,将是很沉重的打击。毕竟在此之前,华东政府已经没收了英法两国在上海租界的所有资产,又封锁了长江航道,这也导致了英法在两国在长江流域的经济实力大减,因此一但英法两国的在华商人给华东政府制造贸易障碍,那么华东政府是很有可能采取极端行动。

    而接下来双方比拼的就是互相的承受能力,如果英法两国能够扛得住经济损失,一直扛到华东政府的物资危机爆发,那么华东政府就有很大的机率在谈判中妥协,而反之英法两国就只能接受华东政府的条件。

    不过英法两国经过评估之后认为,在经济领域的较量,自已获胜的机率还是相当大的,因为在这样的经济封锁下,最多半年华东政府的物资危机就会爆发,而英法两国完全可以扛得住这半年的损失,毕竞中国的市场在英法两国的海外殖民地中,虽然不能说是无足轻重,但也绝不是重要的部份,英国最重要的海外殖民地是印度,而法国是中南半岛。

    另外,一但华东政府采取极端行动,比如没收英法两国在中国其他地区的资产,就势必会对中国的经济造成重大的影响,毕竟现在英法两国对中国经济有相当大的影响,在华东政府收回上海租界,封锁长江航行,不仅打击了英法两国在长江流域的经济势力,同时对长江流域的中国经济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不少长江流域的商人、士绅都对华东政府有相当大的怨言,在台湾海峡之战前,有相当一部份人都不看好华东政府,甚致希望华东政府失败,这和华东政府封锁长江航行,损害了相当一部份人的利益,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华东政府采取极端行动,没收英法两国在中国其他地区的资产,很可能会失去一部份人的支持,这样自然对英法两国有利。

    不过这样一来,英法两国确实会受到相当大的经济损失,甚致会超过对华东政府好赔偿,但可以保住英法两国的大国尊严,以及国际威信力,另外阻碍华东政府的发展,还可以鼓舞日俄荷三国和华东政府对抗到底的决心,继续消耗华东政府的实力,让华东政府在谈判桌上得不到想要的利益,在战争结束之后,英法两国可以继续整合其他国家,一起来遏制华东政府的发展。

    果然,英法两国宣布了对华东政府实施贸易禁令之后,美国、德国首先表示了反对,并且宣称会保持和华东政府来往不变,而意大利、奥匈帝国、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等地也都纷纷表态,宣称不会尊守英法两国的禁令,但日本、俄国、荷兰,还有一些小国,以及殖民地政府则都表示了支持。

    这个结果到也在英法两国的意料之中,毕竟宣布贸易禁令只是一个恣态,接下来就是在外交方面的努力,要和其他国家进行沟通、谈判和利益交换,争取得到更多的支持。

    在美国的调停建议失败之后,英法两国首先抓住了华东政府的软肋出招,而且这一招也不可谓不狠,不过国际社会都在等着看华东政府的反应,因为自从华东政府成立之后,都是秉存以超强硬对强硬,从来就没有怂过,这次就更不可能坐以待毙,就看华东政府如何反制了。



第六八七章 反制(一)
    果然,仅仅只过2天,华东**亮出了自己的反制措施,宣布了3条决议。

    1鉴于以英法两国为首的远征军五国对华东**采取贸易禁令,华东**决定将对英法俄日荷5国所有商船采取扣压措施,如有敢于反抗或逃窜的商船,将给予击沉;

    2全面****本土,即日起所有国家船只均不得停靠**港口,凡****沿海12海里船只,华东**将对其采取驱离措施,如拒绝被驱离,华东**将扣压船只,甚致击沉;

    3华东**将组建舰队,三天内出航,进攻爪哇,英法俄日荷5国所有海外殖民地,均为华东**的攻击目标,华东**将根据实际情况,而对英法俄日荷5国的海外殖民地进行打击。

    这3条决议当然就是针对英法两国为主的远征军五国,对华东**采取贸易禁令而制定。由其主要就是针对英法两国。华东**并没有如英法两国所预想的那样,以打击两国在中国的经济利益为反制手段,因为这种打击对英法两国的影响并不大,相反还会造成中国的经济危机,华东**当然不可能去做这样的事情,因此反制手段必须是抓住对方真正的软肋才行。

    正如华东**的软肋是物资供应紧张,而英法两国的软肋除了本土之外,就是他们海外殖民地与贸易,华东**就针对这两条下手,才是精准的反制手段。虽然以目前华东**的海军活动范围,主要还是集中在亚洲海域,确切的说是东亚、东南亚海域,最远也就是爪哇,不会越过马六甲海峡,但这一带海域是英法两国的商船活动最频密的海域之一,包括欧亚**的海上贸易、非亚**的海上贸易、美亚**的海上贸易、以及南亚次**的海上贸易,都从这里经过,因此华东**的海军只要能够**英法两国的商船在这一带海域的活动,对两国的经济就是重大打击。而且英法两国在东亚、东南亚地区都有大量殖民地,一但华东**对这些殖民地进行无差别打击,英法两国将要承受的损失要远远超过在中国的那点商业利益。

    当然,这并不是说只要华东**打击英法两国的海外殖民地与贸易,英法两国就会立刻服输,只是这样耗下去,英法两国就未必有胜算了。一来是英法两国的损失巨大,二来华东**可以通过扣压商船、没收货物的方式补充物资,缓解自己的物资危机。

    而且华东**可不仅仅只是打击英法两国,对**、荷兰也没有留情,**是个岛国,物资供应全靠从海外输入,由其是现在**的国内经济几近全面崩溃,完全就是靠外部的输血才能免强维持下来,因此华东**全面****,可以彻底断绝**的物资输入,也就是对**进行**施压,迫使**尽早认输。如果**肯认输的话,那么华东**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不过无论是打击英法两国的海外殖民地与贸易,还是全面****,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至少也要几个月,因此华东**的主要突破口还是落到荷兰身上,这也和之前夏博海、秦铮的构想一样。而且对荷兰也没有那么多麻烦事,华东**直接釆取进攻爪哇,武力威胁的方式。

    荷兰是远征军五国中实力最弱的,在远征军舰队全军覆没之后,爪哇的安全保障实际也就是形同虚设了,而且华东**还有张振勋家族这样对爪哇的情况熟悉,并且在当地有相当影响力的人员支持,因此华东**进攻爪哇的成功机率极大。

    当然华东**的目地并不是真的要占领爪哇,而是以此来迫使荷兰倔服,现在爪哇地区是荷兰最主要的海外殖民地,但并不限于爪哇岛,还包括苏门达腊岛、苏拉威西岛、新几内亚岛和加里曼丹岛的大部份,以及周边的一些群岛地区,是以爪哇岛为核心,因此荷兰**决不可能对爪哇无动于衷,看着爪哇岛被人民军攻占,那么就只能向华东**妥协了。而这样一来华东**也就实现了突破。

    不过凡事也不能绝对,万一荷兰**强硬到底,拒不妥协,或者是荷兰**虽然妥协,但其他4国依然强硬,那么华东**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法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也就是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地区,这些地区的面积虽不算大,但却是法国最重要的殖民地,由其是越南,不仅物产丰富,而且还有漫长的海岸线和诸多的优良港口,华东**计划采用海上突击,摧毁法国殖民地的港口和沿海城市,给法国制造重大损失。

    而相比之下,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主要是缅甸、马来半岛地区、加里曼丹岛的北部地区,但主要的还是缅甸,华东**有些鞭长莫及,因此对英国只是以拦截商船为主,另外只打击法国的殖民地,也可以在英法之间制造不平衡,让法国认为我在替英国承受损失,达到分化两国的目地。

    在华东**的计划中,唯独没有针对**的行动,这是由于**是唯一与华东**有领土接壤的国家,也是无法从海上对其造成威胁的国家。而华东**的陆军相对海军来说,优势要小得多,对俄的战场也远离华东**的核心地区,因此战线过长,对**发动战争的成本太大,目前来说,华东**还是应发挥海上的优势,这也是成本最低,收益最大的做法,毕竞现在东亚、东南亚的海面上,是华东**一家独大,英法日俄荷五国,都不能给华东**造成什么威胁。**也只能排在最后。

    华东**的反制措施公布之后,又一次在国际引发了巨大的反应,因为华东**的这3条反制措施确实有些惊人,也超出了国际社会的预想,竟然大大超出了中国的范围,而且很有可能将远东战争继续扩大化,推向不可控的边缘。甚致可能整个东南亚地区都卷进战争来。

    而当事的4国反应自然是由为激烈后,英法两国几乎是在收到这个消息的当天,就发布了严厉的**,指责华东**随意扩大战争,肆意践踏国际准则,破坏**贸易,破坏航行**的原则,将有可能导致一场国际性的经济危机等等。

    华东**的反制,确实是抓住了英法两国的痛脚,因为英法两国的经济都是外向型,对海洋运输的依赖及重,现在华东**威胁要拦截扣压两国的商船,打击两国的海上贸易,无疑是击中两国的软胁,而且这个信息还引起了两国商界的**,毕竞首当其中的就是商人,因此两国的商界那还坐得住,于是纷纷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两国航运线的安全。

    英法两国**本来就压力山大了,这时又加了一座山,但在这个时候,打嘴炮是没有用的,华东**既然说出来了,就绝对不会不做,但现在英法两国还确实没什么有效的手段,采取军事行动是基本不可能的,这到并不是两国现在凑不出舰队,只是英国海军就可以再组建出一支比远征军舰队更强大的舰队来,但问题是远征军舰队全军覆没,现在也没弄清楚到底是怎么败的,谁敢保证组建第二支舰队就一定能赢?

    何况现在英法两国在欧洲的卧榻之边就不安宁,崛起的德国就如一头猛虎伏于阶陛之间,在这种局面下,英法两国又怎么敢将大量的兵力投入到远东地区。现在唯有的办法就是通过国际社会向华东**施加压力,力争让华东**放弃拦截英法商船的行动。

    不过国际社会在本质上还是奉行的丛林法则,没有份量、实力的国家牵头,是不可能给华东**造成足够的压力。现在国际社会只有两个国家有这样的能为,美国和德国,而德国是英法两国的战略敌人,当然不能指望,而且德国在远东地区也没有什么利益,干涉的意愿也不会太大,到是美国在远东地区也有广泛的利益,华东**的反制措施对美国的利益也是有一定的损害,如****就是,现在美国对**的贸易量很大,因此能请美国出来当这个牵头人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

    而**、荷兰也同样是紧张之极,**现在面临着国内经济全面崩溃的局面,全靠英法的援助才能維持,而华东**要对**施行全面海上封闭,截断所有的外来源助,这可是要了**的老命了;而荷兰也好不到那里去,尽管本土不会受到华东**的威胁,但荷兰国小力寡,爪哇是其重要的财政来源之一,因此一但失去爪哇,荷兰的财政收入将会大减,势必会造成国內的经济危机,而且英法日三国虽然受到反制,但都还能再挺几个月,华东**己宣布进攻爪哇,再加上有张振勋一族的支持,最多一个月,爪哇就要易主,因此荷兰也不能不心慌。

    但现在**、荷兰也都是没有什么好办法应对华东**,只能够依靠英法二国,因此华东**的反制公布之后,两国立刻频频与英法二国联系,协商对策。英法二国建议请美国出头,号招其他国家一起,给华东**施加压力,**、荷兰也当然没有异议,反正现在什么办法都要试一试。



第六八八章 反制(二)
    英法日俄荷五国联合向美国呼吁,希望美国能够出面,来号招国际社会向华东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华东政府停止践踏国际准则,破坏国际自由贸易,破坏航行自由的行为。而之所以推美国出面号招国际社会的原因是,华东政府的行内是在破坏国际自由贸易,同时也损害了美国的利益,而且美国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以及地区性强国,理应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因此理所当然的应该出面维护国际自由贸易秩序,维护航行自由。
1...330331332333334...5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