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而就在这时,双城堡站收到扶余站发来的电报,俄军的火车已在扶余站停靠,正在进行补水。扶余站离双城堡站约为50公里,也就是说人民军还有2个小时的准备时候。
班建威立刻命令双城堡站的电报员按正常的回复回电,又命令军队就地布置阵地,准备战斗,另外又命自行火炮和迫击炮都马上布置到位,测定射击单元,目标设定为双城堡城前3-6公里,进行2道火力拦截,并安排观测员,只等俄军的火车一到,立刻对火车进行炮击,先给俄军一个迎头痛击。
两个小时的时间在忙碌中很快就过去,第1号观测员发回报告,俄军第1列火车进入6公里范围。班建威点了点头,道:“第1道火力拦截准备。”
第1道火力拦截是由200毫米自行火炮组成,虽然只有1门火炮,但威力巨大,而且火力拦截的目地并不一定是要击中火炮,只要将铁轨炸断就行了,这时自行火炮的射击单元都设定好了,收到了命令之后,立刻填装炮弹,只等命令。
这时第2号观测员发回报告,俄军第1列火车进入5公里范围。班建威这次并没有作声。
只到第3号观测员发回报告,俄军第1列火车进入4公里范围;第1号观测员又发回报告,俄军的第2列火车进入到了6公里范围。班建威点了点头,道:“第2道火力拦截准备。”
第五二八章 攻占哈尔滨(三)
击败了俄军的第2批援军之后,李立新这才带领军队,逼近哈尔滨,在距离哈尔滨不到20公里的白家油坊和俄军的防守军队发生激战,经过了2个多小时的交火以后,俄军撤退,不过人民军也没有继续追击,毕竟现在人民军也只有2个团的军队,而哈尔滨原来的守军就有近3万人,现在又撤回来了1个师,和李立新现在手上只有2个团相比,在兵力上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因此李立新也不敢轻易冒进。
好在是现在截断了俄军的援军,因此人民军到也不用急于进军,于是李立新派出了大量的侦察兵,去侦察俄军的动静。
而就在第二天,侦察兵回报,从白家油坊到哈尔滨的沿途都没有发现成建制的俄军守卫,另外现在哈尔滨城区内十分混乱,虽然侦察兵没有深入城区内,但远远的能够听到城中不时有枪声、哭喊声传出,另外还有不少居民从城区中逃出来,显然是城区内发生了较大的动乱。
收到了这些情报信息之后,李立新也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命令侦察兵移动到哈尔滨的西侧侦察,同时派出1个营的部队,以连为单位,分三个方向朝哈尔滨进行试探性进攻。
到了下午的时候,哈尔滨西侧侦察的侦察兵发回报告,这时在哈尔滨城中有大量的军队、居民正在向西撤离,有两名冒险混入哈尔滨域区的侦察兵回报,这时在哈尔滨火车站,集中了大量的人员,多以外国人为主,正在疯狂的争挤两列火车。另外在城中也发生了大量的抢劫,斗殴事件,基本没有人维持秩序。
另外三路试探进攻的人民军部队也都十分顺利的突进哈尔滨的城区,并没有遇到大股的俄军抵抗,只是偶尔有零星俄兵,甚致有一路人民军遭遇了一起团伙抢劫事件,根据被解救的俄国商人交待,俄军从今天一早,就开始从哈尔滨撤退了,现在这三支人民军都在哈尔滨的城区东侧的区域建立了临时阵地驻守,维持秩序,收容难民,并等待师部下一步的指令。
原来得知第二批援军被人民军击败之后,林涅维奇在震惊之余也知道哈尔滨的大势已去,人民军实在是太厉害了,这一下可真是釜底抽薪,击中了哈尔滨的死穴了。而俄军现在只撤回来了一个师的兵力,这样的兵力是肯宾不足以守住哈尔滨,尽管现在赶到哈尔滨的人民军也不多,但从长远来看,人民军的大队赶到哈尔滨只是时间问题,而林涅维奇对沈阳的俄军能突破人民军的拦截,赶来救援哈尔滨也基本不抱信心,因为林涅维奇己经收到了沈阳的报告,知道人民军正在向沈阳发动全面进攻,林涅维奇当然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指望沈阳的俄军能够极时的回援也是不现实的。
当然现在留在哈尔滨到还不会有什么危险,但等人民军的大队人马到达以后再想离开可就不容易了,因为人民军的战术实在是太难以预料了,说不定什么时候绕到哈尔滨的西侧,截断了自己的退路也不是不可能的,因此哈尔滨是绝不能久留了,必须尽早的离开,撤到满洲里去。
既然决定放弃哈尔滨,林涅维奇到也不再迟疑,说走就走,于是就在今天一早,林涅维奇首先乘座火车,离开了哈尔滨。而俄军也陆续从哈尔滨开拔,向满洲里的方向撤退。其实哈尔滨的军队虽然不多,但是俄军的总后勤基地,因此屯集着大量的物资,要想全部都搬撤到满洲里去,既使是有火车,也需要10余天的时间,根本就来不及搬运,只能带走一部份,而带不走的就只能全都放弃。
哈尔滨地区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之一,金朝建国之初,在这里建都,称为上京,清朝建国后,设阿勒楚喀副都统区,属吉林将军管辖。不过哈尔滨市的兴起,还是由中东铁路带动起来,在中东铁路动工之前这一带地区出现了大量的村屯,居民约3万余人,而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交通、贸易、工商业等经济因素均开始膨胀,而人口也在哈尔滨一带大量聚集。而俄国趁着清廷庚子国变,侵占中国的东北地区,并将远东总督府设在哈尔滨,同时也对哈尔滨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而且哈尔滨的交通枢纽地位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便利条件,因此这时哈尔滨己经初据现在城市的规模。
这个时候,哈尔滨的常住人口己达到了25万左右,而俄国人约有近3万,主要是在这里经商、工作的俄国商人、技术人员、军人、学生、传教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是俄国在远东地区最大的
第五二九章 攻占哈尔滨(四)
当然,尽管现在人民军的胜局已定,但战争却还没有完全结束,因为现在沈阳还有30余万俄军驻守,单以兵力来说,并不在人民军之下,而逃到满洲里的林涅维奇当然也没有忘记俄军还有这样一股庞大的兵力,因此下令给驻守沈阳的俄军主将施塔格里堡中将,命令他立刻从沈阳撤军,退守到满洲里来。
尽管现在林涅維奇退到了满洲里,但身边只有一个师、一个旅的兵力,如果人民军攻占了哈尔滨之后继续西进,自己还是抵挡不住人民军的进攻,只能继续逃跑,但出了满洲里,就进入俄国境内,可不是说放弃就放弃了,因此沈阳的这30万俄军就成了林涅维奇最后的希望,如果能将这30万俄军都撤回到满洲里来,那怕是只撤回来一半,自己也有足够的兵力在满洲里布防,抵御人民军的进攻,等着国内再发来援军。
但施塔格里堡中将收到林涅維奇的电报之后,给他回电称人民军己将沈阳外围驻点全都占据,沈阳的俄军无法撤退,只能在沈阳城内坚守,请林涅维奇速向国内发电,请国内尽快再增派援军,来解沈阳之困。
林涅维奇收到电报以后,气得拍案大骂,但施塔格里堡就是不撤军,他也沒有办法,毕竟林涅維奇不在沈阳城里,指挥不动队伍。
其实如果林涅維奇现在就在沈阳的话,估计也会做出和施塔格里堡相同的选择,毕竟这个时候从沈阳撤军,确实是不现实的。因为哈尔滨失守以后,沈阳的俄军南北两线均被人民军占领,处于两线夹击的局面,从地理上来说,也是相当不利的。从沈阳离满洲里有1000多公里的距离,而且没有铁路直通,中东铁路也利用不上多少,全靠步行至少需要1个月的时间才能走到满洲里,何况30余万俄军的调动起来不是小事,可况还有大量的辎重物资,光是准备开拔就需要6、7天的时间才能完成。而且身边还有20余万人民军在虎视眈眈,他们决不会轻易的放俄军离开,一但俄军撤离沈阳,必然会遭到人民军的攻击,那时俄军就是全面溃败的危险。
除非是在俄军撤退的时候有军队接应,或许还有可能。这也是施塔格里堡对林涅維奇不满的地方,放弃哈尔滨的决定实在是太草率了,虽然回援哈尔滨的第2批俄军被人民军拦截,但毕竞己有1个师回到了哈尔滨,加上哈尔滨原有的军队,也有4、5万人,而人民军进攻哈尔滨的兵力也不过5万多人,先头部队才1个师,以哈尔滨的兵力,如果全力防守,坚守5-7天左右的时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而这段时间,沈阳的俄军就可以重新打通回援哈尔滨的路线,继续向哈尔滨增派援军,这样在沈阳的俄军全部撤退时,哈尔滨方面可以提供接应,施塔格里堡到是有把握将大部份军队、辎重物资都撤回哈尔滨,那时俄军可以在哈尓滨布置防线,抵挡人民军的进攻,并等待国内再派来援军或是日本从朝鲜半岛再次进攻辽东地区,也未必没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但林涅維奇仓促的就放弃了哈尔滨,逃到满洲里,也让沈阳的俄军顺利撤退的希望全部落空,由其是林涅维奇放弃哈尔滨也没有向施塔格里堡招呼一声就跑了,这己经让施塔格里堡心里已经很不爽了,现在居然又不管条件允不允许,就下令施塔格里堡将俄军撤到满洲里去,施塔格里堡自然不能听命了,如果在撤退途中出了事情,这个责任自然都是自己的,施塔格里堡当然不会去背这个锅。
撤退基本是必死无疑,而如果在沈阳坚守,到是还有一线之机,毕竟现在俄军还有30万军队,而且经过2个多月的经营,现在沈阳的防御设施也比较完善,另外俄军在沈阳还屯集了大量的弹药物资,因此施塔格里堡认为,俄军至少能够坚守3个的时间。如果在这3个月里,外面的局势发生变化,如俄国国内派来援军,或是日本向辽东发动进攻,到也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退一步来说,就算最终局势没有发生变化,沈阳还是被人民军攻破,但也好歹能够多活几天,因此施塔格里堡也打定了主意,只能死守沈阳,决不能向满洲里的方向撤退。
于是施塔格里堡下令,命因遭到人民军阻击,退守到德惠车站的俄军也都撤回到沈阳,收缩兵力,全力防御。而罗岳得知以后,立刻命令第1师向南进军,沿哈大线南下,占领了长春,至止俄军全部都集中在以沈阳为核心的区域内,严密的防守。
而就在这时罗岳收到了军委的命令,令他带海军陆战队1师,返回青岛,以防
日本进攻。
――――――――分割线―――――――――分割线――――――――
原来日本也一直都在关注着中国东北战场的战事,并且一直都盼望着
第五三零章 第二次鸭绿江之战(一)
人民军虽然驻守在鸭绿江西岸,但派出了大量的侦察人员潜入到鸭绿江东岸,侦察日军的动向。由于人民军己经抢占了鸭绿江边的有利地形,因此日军的阵地只能设在离江边5公里以外,只在江边设了少量的前哨观察点,否则日军阵地就会在人民军的火炮覆盖打击之下,这也给人民军的侦察员潜入到鸭绿江东岸提供了不少便利条件。
而日军要发动进攻,自然少不了军队的调度,因此侦察员很快就将这一情况回报给负责守卫鸭绿江防线的第5军指挥部,经过分析之后,第5军指挥部判断日军将会在短期内发动进攻,于是一面动员守卫部队准备战斗,一面向青岛的军事工作组报告。
军事工作组收到报告,也十分重视,马上展开了认真的讨论。当然工作组讨论的内容当然不是抵御日军的进攻,其实对日军进攻的预案、准备己经做了很多,而且在这时人民军己在鸭绿江沿岸建立了完善的防御工事,因此到也并不用担心,工作组讨论其实是关于这场战争下一步的走向,或者说是这场战争应该怎样收场了。
一般来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因此一场有战略规化的国家,在发动战争的时候,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且要考虑这场战争应该怎样结束,或者说达到怎样的目标时就应该结束。
华东政府在参战之前,制定的目标是一、占领中国东北地区,扩大华东政府的发展空间;二削弱俄、日两国的力量,使其在短时间内无力在远东地区再发动战争,为华东政府蠃得发展时间;三、从俄、日两国获得战争赔款,为华东政府的发展获得资金。而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前两个目地基本达到,日本己被赶出了中国东北地区,而俄军的总司令也被赶到了中俄边境的满洲里,虽然俄军现在还占据着沈阳,但己成为一座孤城,己起不了多大作用。而且日、俄两国在这场战争中均损失惨重,而且俄国国内的矛盾激化,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而日本则是国力耗尽,欠了一屁股债,因此两国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再发动战争了。而第三个目标则是要在后期的谈判中实现,当然现在要做的就是为后期的谈判达到目标而积累筹码
而且美国驻青岛领事己多次向华东政府提出调停战争,主持三方谈判的建议,华东政府都用外交语言推托过去,不过现在确实应该考虑谈判的事情了,因此人民军攻占了哈尔滨之后,军事工作组的重心就不是战争,而是谈判。
虽然说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可能在谈判桌上得到,但战场上的胜利也未必就能转化成谈判桌上的胜利。淸廷那种打了胜仗还要签不利条约的奇芭行为只能算个例,不过打了胜仗但在后来的谈判中却并没有占到什么便易的例子,也确实有不少,最典型的就是旧时空里日俄战争之后双方签定的【普茨茅斯条约】,日本在这次谈判中并没有占到多少便易,拿到手的利益基本都是在战场上就己经拿到了,特别是日本最想要的赔款,一分钱都没有捞到。
要想在谈判桌上获得更大的利益,最重要的筹码就是要有能够威胁到对方的手段,如果对方不在谈判桌上让出利益,就会失去更多,【普茨茅斯条约】的签定就是这样,因为当时日本虽然在战场上获胜,但己经打得精疲力尽、国力苦竭而无力再打下去了,因此俄国咬定就是不赔款,不服就再打,日本也没有办法,只能放弃赔款的要求。
工作组对目前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认为华东政府参战己有半年时间,由于前期的准备充份,而且日俄两国也有颇有些不堪一击,因此现在华东政府还有足够的力量再发动战争,而且对俄国也有足够威胁的手段。目前人民军己经攻占了海参崴、双城子等少量己属俄国的领土,另外在沈阳还困住了30万俄军,这可都算是人民军的人质,而俄军基本己没有战斗力了,俄国国则由于社会危机,也难以大规模向远东増兵,因此如果俄国拒绝在谈判中让步,人民军可以攻占更多俄国在远东地区的领土,并歼灭沈阳的俄军,这样俄国只会失去更多利益。
于是工作组做出决定,对沈阳的俄军釆取围而不打的战术,当然这
里的不打是指不发动地面强攻,炮轰还是可以有的,而且如果炮轰对某个阵地造成巨大的杀伤效果,不需要太大的伤亡也能拿下来,则也可以发动地面进攻,但规模控制在一个团。这样可以减少自身
第五三一章 第二次鸭绿江之战(二)
而军事工作组对这两个计划进行讨论和评估,首先否定了第一个计划,因为沈阳战场确实不可能抽调出一个军来增援鸭绿江战场;另外大多数人都反对将朝鲜半岛也列为这次战争的目标,毕竟华东政府的资源有限,尽管现在还有相当的余力,但毕竞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另外还预留一部份资源以应对突发事件。而且日本现在占据朝鲜半岛已有10余年,但在朝鲜的布置可以上逆到1882年,巳经在朝鲜经营了20余年,早己培养了一批带路党,因此真要将朝鲜半岛列为目标,到并不容易达到目地。
其次是朝鲜半岛毕竟只是日本的殖民地,而并非日本的本土,因此人民军进攻朝鲜半岛也未必就能迫使日本在谈判中让步,接受赔偿条件。丙最后朝鲜半岛虽然在东亚的地缘政府中十分重要,但也不是没有朝鲜半岛就不行了,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华东政府自身的实力,如果华东政府能借这次战争完成地区堀起,那么以后还有的是机会将朝鲜半岛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第一个计划被否定,那么第二个计划也就成办工作组的首选,而且这个计划也确实更务实一些,尽管不能全歼或重创日军,但只要给日军足够的杀伤,让日军无力再发动新的进攻也就足够了。而将海军陆战队调回去当然不是什么问题。
但仅仅只是保住鸭绿江防线是不够的,人民军还需要为华东政府后面和日本的谈判制造新的筹码才行,不过这时海军部长尚晋峰到是又提出了一个建议,就出动海军,对日本沿海的重要城市、港口进行炮击,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在日本本土进行登陆作战,目标到不是占领日本的地方,而是破坏日本本土。
日本是一个岛国,主要的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基本全在沿海的地带,而且现在日本海军几乎己经全军覆没了,可以说人民军海军完全没有威胁,可以围着日本本土四岛打,这样当然可以给日本造成巨大压力,自然也成为华东政府在谈判中的重要筹码。
这个建议也得到其他人的赞同,这也确实是华东政府目前最好的办法了,于是工作组也正式确定了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并且交军委制定详细的作战方案。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就是美国、德国的军事观察团均己经到达青岛,而华东政府也己安排两国的军事观察员分别赴沈阳、鸭绿江两个战场进行观摩,因为这时远东战区的战斗基本结束,因此华东政府没有考虑安排他们去远东战区,不过德**事观察团的团长奥斯卡?冯?胡蒂尔却向华东政府提出,希望能派一个小组去远东战区观摩。
尽管军事观察团的政治意义要大于军事意义,但德国毕竟是一个崇尚军事的国家,由其是这次的远东战争,华东政府以一敌二,击败俄国、日本两个国家,尽管有以逸待劳的投机因素,不过华东政府的战略战术运用,也是主要的因素之一。德国观察团的成员大部分都是职业军人,职业的本性自然令他们都对这场战争相当感兴趣。
由其是德国观察团听了华东政府对战争过程的介绍之后,对人民军的突袭海参崴之役由为关注,认为这场突袭战不仅是整个战争的转折点,而且就这一战本身来说,也是一场大胆冒险、而又战术创新的战斗,值得德国认真研究,因此希望对这一场战争进行详细的了解,尽管远东战区的战争基本结束了,但德国观察团还是坚持要派一个小组去海参崴,主要是实地考察战场情况,这样可以对这场战争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德国人严谨、认真的作风在这时也充份体现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