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第四四六章 辽阳之战(八)
    总体来看,这个防御阵地呈一个梯形,兵力分布也很均匀,最重要的三辆机械车布置在阵地的后方,共有两层防线,保护得也算周全,而且两辆自行火炮上还各有4挺机枪,其中两挺是穿越带来的89式重机枪,射程可达1500米,而且威力要远大于一般机枪,都己在车顶上架付,由于车顶的位置较高,因此可以作为全军的火力支援。到也算是中规中具,虽然没有什么突出的亮点,也没有明显的漏洞。

    人民军的阵地刚刚布置好,张方平就收到了黄泰松的通告,日军已经向人民军发动进攻了。张方平抬头向远方看去,果然见前方的密林中确实似乎有人影晃动,于是赶忙拿起自己的望远镜,果然都是身着灰黄色军服的日军士兵,连面貌都可以看得清楚。而看看距离,大约是1000米远左右。

    原来日军也明白,这里基本可以算是人民军控制的范围,因此绝不可在这里久战,必须速战速决才行。于是日军连阵地都没有设立,只是将军队布置在距离人民军约1200米的丛林里隐藏,然后立刻派出两个中队,借助树木的掩护,向人民军的阵地发动进攻。

    张方平放下了望远镜,心里也颇为感概,这还是在他晋级营长时给他配备的8倍距望远镜,但这东西果然是好用,离着1000多米就可以发现敌军,怪不得首长们常说,科学技术就是战斗力。

    原来张方平用望远镜是华东政府德国购买的蔡司公司生产的双筒望远镜,尽管在这个时代,双筒望远镜的价格不菲,但在战拿中的作用巨大,比老式的单筒望远镜要强得多,因此华东政府还是大量购买了一批,当然各种倍距都有,确保每个营级以上单位的指挥员都能配备一个,营级配8倍距,团级配12倍距,师级配16倍距。

    尽管张方平的望远镜只是8倍距,但在陆军战场,这个倍距是完全足够的,毕竟营长也不用指挥全局的战斗,只管打好自己负责的局部战场就行了。

    确定了日军的距离之后,张方平立刻下令迫击炮部队,向日军进行轰击。

    现在人民军里一共有24门60迫击炮,6门82迫击炮。当然在丛林地形环境中作战,主要还是使用60迫击炮。于是人民军的24门60迫击炮分布两批,轮流开火,向日军展开了轰击。

    虽然在丛林中,树木为日军提供了不少的掩护,使炮弹的杀伤力大减,而且有些炮弹甚致击中树木,并未能落到目标范围,但还是给日军造成了一定的杀伤,而日军也知道自己的行踪和位置被人民军发现,因此也加快了推进的速度。

    几轮炮击之后,日军也推进到了距离人民军阵地500米以内,这时人民军的两个前沿阵地里的步枪、机枪、掷弹筒等武器也都火力全开,向日军展开了打击。

    一时间密集的子弹在林中呼啸穿梭,打得树叶纷纷如雪片般的飘落,而被击碎树片,残枝、碎木在丛林中四散乱飞,并且夹杂着日兵的不断惨叫声音。而日军也有一些意外,这支只有1000多人的队伍,竟然带着这么多的机枪、火炮,不过这也进一步证实这两门大口径火炮的重要性,否则也不会派遣这样一支军队护送,如果能够摧毁这两门火炮,对日军肯定是有极大的帮助的。因此尽管日军遭到人民军的阻击,但推进的速度并未减弱,并且一边前进,一边开枪射击,而且丛林的地形也大大的削弱了人民军的火力,为日军的进攻提供了不少的便利条件。

    日军付出了伤亡近百人的代价之后,终于推进到了距离人民军阵地200米左右的位置,但这时日军也并不急于进攻,而是寻找可以隐蔽的地方,隐藏好身形,组成战线,和人民军展开了对射,同时后方也将机枪、37速射炮都运上来,加强自身的火力。力图一举压制住人民军的火力,为全面进攻人民军的阵地做准备。

    日军的战线布置好之后,果然火力大增,一来是日军的人数多,而且士兵的素质也要强于人民军的士兵,无论是射击的速度还是精准,都要比人民军高,其实在丛林中作战,射击的精准更重要一些;二来是日军的机枪虽然没有人民军多,但他们使用的却是马克沁重机枪,射速和威力都要比人民军使用的通用机枪要强得多,何况日军还有两门37速射炮押阵,只是37速射炮是直射武器,否则日军就拿它们直接攻击两门自行



第四四七章 辽阳之战(九)
    4挺机枪以据高临下之势同时开火射击,其中还有2挺重机枪,再加上内线阵地的其他士兵,虽然都是后勤人员,但躲在马车后面打枪还是可以的,顿时将日军打得伤亡无数,剩余的人也四分五散,纷纷找地方躲藏,但这一片区域内的树木并不多,日兵找不到多少合适的地方躲避,不得已只能趴在地上。

    机枪是布置在车顶上,离地面有3米多高,以上击下,既使日兵趴在地上,也很难躲过机枪的射击,不少日兵就足趴在地上被机枪射中,何况还有来自两侧的打击,虽然正面和侧翼的阵地都受到日军的牵制,但还是能够分出一部份精力出来打击从间隙插入的日军。

    在人民军的多面打击下,从间隙插入的日军伤亡惨重,剩下的日军也知道这次进攻又失败了,但这时连逃跑都做不到,因为人民军的机枪压制太凶。和陆军携带的机枪不同,由于有自行火炮这个载体,因此机枪的子弹,那怕是12.7毫米这样的大口径子弹,也几乎是无限量的供应,而射击起来就像是泼水一样,成片成片的扫射而出,就算是逃跑,也会被机枪的子弹命中。

    最终逃回去的日兵竟然只有12个人,而日军的进攻也再次以失败而告终。日军主将神户次郎大佐也急得跺足捶胸,毕竟这一次进次是被他寄以了极大的厚望的。而这时又有参谋向他建议,刚才的进攻虽然没能成功,但却发现人民军阵的背后十分空虚,几乎是完全不设防的,因此不如派一支军队绕到人民军的背后去进攻,给人民军来一个前后夹击。

    但神户次郎却否决了这个建议,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这样做太耗废时间了,而现在日军最耗不起的就是时间。原来根据日军的侦察兵报告,已经侦察到在离战场约15公里的位置,有一支人民军的军队正在向战场的方向行进,人数约在3000左右,大体和自己的一个联队相当,而再考虑到侦察兵返回报告的时间,日军在收到这个报告时,这支这军队的距离很可能己经不到10公里了,神户次郎也十分清楚,留给自己的时间己不多,最多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甚致更短。这段时间大约只够日军再发动一次进攻,因此神户次郎必须选择最有把握的进攻战术。

    而人民军的阵地布置得十分全面,从表面上看正面阵地和侧翼阵地之间的空隙也很有效的弥补,这说人民军的主将是一个十分稳建、谨慎的人,因此神户次郎不认为人民军会放任自己的背后这样一个大漏洞出现,如果这一次进攻再没有成果,这支日军恐怕逃不出全军覆没的命运,而更为关建的是,放过了这两门重炮,对日军将是极大的威胁,这一次进攻是决不能有失的。

    当然神户次郎己经决定了最后一次进攻的战术,就是集中兵力,不惜伤亡,全力攻击人民军防线的一个点。其实通过刚才的进攻,神户次郎己经发现了人民军防线的真正弱点,就是兵力分布过于平均了,所谓没有弱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到处都是弱点。因此只要抓住一点猛攻,突破一点便可以贯穿全局。

    不过再进攻之前,神户次郎还招集各大队、中队、小队的军官,进行了一个筒短的动员。神户次郎表示,人民军拼力保护的两门火炮是人民军最强大的火力,此前人民军屡屡攻破日军的阵地,就是靠这两门火炮,只要摧毁了这两门火炮,人民军就不可能再攻破日军的阵地了,因此为了全军的胜利,也是为了皇国的兴起,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摧毁这两门火炮,既使是赴出生命也是再所不惜的。而只要能够摧毁这两门火炮,那么就可以成为日本的英雄,灵牌将会供奉在靖国神社中,受到万世的景仰朝拜。

    这一番连哄带骗的动员,果然起到相当的作用,由其是知道自己的灵牌会供奉在靖国神社中,大部份军官都热血沸腾起来,因为对于日本军人来说,这是最高的荣誊。于是神户次郎也立刻下令,集中兵力进攻人民军的右正面阵地。而之所以选择右正面阵地而不是从正面、侧面阵地的间隙中插入,是因为人民军的机枪火力太强,由其是从间隙突入,等于是给机枪当活靶子,而从阵地突入,可以和人民军交缠在一起,这样可以限制人民军的机枪火力。

    而经过了鼓动之后,日军的士气再度高涨起来,就连不少能够行动的伤兵都参与到进攻中来,因此经过了前两次进攻的损失之后,日军能够最后投入进攻兵力仍然超过了1500人,而且这一次进攻的势头,也远远超过了前两次,日兵也根本不管队形、不管战术动作,一边高呼着“板哉!”,一边迈开大步向人民军的阵地猛冲。



第四四八章 辽阳之战(十)
    突破了人民军的右前阵地之后,日军并没有在阵地上和人民军作过多的纠缠,因为其他阵地的人民军正在赶来增援,因此一刻不停,立刻杀向人民军的内线阵地。而且日军的指挥宕神户次郎也加入到了进攻的日军中,亲自指挥日军作战,反正他己下定决心,这一次是不成则成仁,也根本不考虑自己的退路。

    人民军的内线阵地分为前后两个部份,前部是由张方平的营部警卫排和迫击炮部队组成,人数约240人左右,后部则是自行火炮部队的随行人员,人数约400人,虽然人数确实不算少了,但除了营部警卫排之外,其他的都不是作战部队。

    而阵地突然的崩溃,也让张方平有些措手不及,因为阵地崩溃的时间太快,让他几乎做不出什么反应,而且张方平也不是决断力很强的人,因此一时也有些手足失错,不知该如何才好。但日军是不会给人民军留出反应的时间,转眼之间就冲到了距离内线阵地不到100米的位置。而警卫排也不等张方平下令,向日军开枪射击,而且在自行火炮的车顶,4挺机枪也一起开火,向日军疯狂的倾泄着子弹,总算是延缓了日军的进攻。

    黄泰松也在电台里向张方平讲话,要求他一定要坚守住最后的防线,因为在他们的身后就是两门自行火炮。

    其实在几分钟以前,黄泰松等人的心情还很好,对坚守到援军赶来充满了乐观的情绪,但突然之间战局就发生了逆变,右前阵地一下子就崩溃了,日军杀到了内线阵地前,因此几个人也都有些紧张起来,毕竟他们此前并不是海战陆战队的成员,而是猛士车的车组成员或后勤人员,并没有领军带队的实际经验。这时除了向张方平喊话之外,就是催促援军尽快赶来。

    这时张方平才回过神来,也知道局势危急,容不得自己再有半点犹豫了,于是立刻派人向各个阵地下令,命他们立刻全部赶回来增援。

    不过等其他阵地的部队赶回来,还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因此这几分钟也就成了胜败的关建。但现在守卫阵地的人民军只有自己的警卫排,既使把营部的成员都顶上去,也只有30多人,而炮兵按照作战条例,在敌军攻到阵地前时,是可以向后撤退的,因此这时都已撤到了后方去了。

    而尽管阵地有机枪火力的支援,但还是很难阻挡住日军的进攻。这是由于日军的人数要远多于刚才插入突击的日军,而且这时进攻面也较宽,机枪火力不可能完全封锁住日军的进攻路线,另外由于这时日军离人民军防线的距离太近,机枪怕误伤同伴,也不敢肆意的开火。这些情况都造成的机枪的威力大减。

    其实如果是在其他战场上,人民军只用向后撤退2、300米的距离,就可以赢得其他军队回援的时间了,但现在人民军根本无法后退半步。于是张方平也只能下令,命所有迫击炮士兵都放下迫击炮,使用步枪加入到阻击日军的战斗中。

    除了炮手之外,其他的炮组成员都配备了步枪,并接受过一定射击训练,因此有这一批炮兵全部加入防守,确实可以加强防线的火力。

    在战后的结果证明,这是个正确的决定,当然实际俪效果却并不是张方平所想的那样,在炮兵加入之后,人民军的防守得到了加强了,最终守住了阵地。由于这时日军距离阵地太近,因此在炮兵赶到阵地时,日军己攻到了民军的阵地前,如果炮兵不赶来,只靠这30多人,根本经不起日军一冲,日军将可以直接冲击两门自行火炮,后果实在难以预料,而加上了这200多炮兵,才能够抵挡一阵,嬴得时间。

    日军冲进人民军的阵地,张方平也知道到了最关建的时候,回头看了两门自行火炮一眼,心里也下定决心,不惜自己的性命,也一定要保住这两门自行火炮的安全。

    张方平的资质虽然一般,但对华东政府,对人民军的忠诚却是完全发自内心的。因为是华东政府,是人民军给了他全新的生活。

    张方平加入义和团的原因很简单,和中国两千多年农民起义历史的原因一样,就是吃不饱饭。1900年中国北方的旱灾让张方平的父母双双饿死,而张方平如果不是拼着最后一口气,参加了义和团,也是和父母同样的命运。

    张方平的义和团经历并不长,只有三个多月,但为他打开了一扇窗,让这个以前只知道种地,交租子的农民看到了处



第四四九章 辽阳之战(十一)
    就在这时,人民军的援军终于赶到,是第3师2团,正是第3军的主力部队,因为这两门自行火炮太重要了,而且主力部队闲着也是闲着,因此才派他们来支援。

    而人民军的援军赶到,也就意味着日军败阵的命运己经没有再回转的余地了,而且由于日军全力进攻人民军的阵地,也没有给自己留下后路,因此被2团完全包围,最终全军覆没,只有十几名士兵侥幸逃走,200余名日兵被俘虏,其余全部阵亡,而日军的主将神户次郎大佐用饮弹自尽。

    等到战场大局己定之后,黄泰松等人才从自行火炮的驾驶室里出来,而且还有些心有余悸,刚才的情况确实是太危险了,有那么几分钟时间,黄泰松等人都己经做好了战死的准备,不过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

    士兵们正在打扫战场,清点战果,而到来支援的2团团长袁晖和黄泰松、张方平等人聚集在一起,了解战争的过程。当然主要是由张方平讲说,毕竟他是第一次指挥官,黄泰松等人只是做补充。

    听张方平讲完之后,袁晖皱了皱眉头,道:“张营长,你前面的指挥还算是没有大的失误,但最后一次日军明摆着把全部兵力压着一个阵地进攻,你就应该立刻从其他阵地调大量兵力过来协防,甚至是主动出击,进攻日军的侧翼才对,你这个时候还是维持着阵地不变,只调两个排增援,这样指挥也太死板了。”

    张方平听了,也面有愧色,道:“我当时想过把侧翼阵地的部队都调到右正面阵地来,但又怕日军在其他阵地附近有埋伏,而且也没有时间让我细想,所以只调了两个排。”

    袁晖道:“当时日军全力进攻的势头,那里还会有什么埋伏啊。”

    黄泰松道:“事后诸葛亮都会当,但在当时的环境下,确实不好做判断,有失误也是正常的,不过最后还是多亏有张营长顶住了曰军的进攻,才保住这两门自行火炮。”

    袁晖点了点头,道:“那到也是,最后的指挥还算是适当,如果不把炮兵都填上来,恐怕还真挡不住日军进攻。”

    张方平也嘿嘿笑了两声,道:“我那也是没有办法,因为其他部队赶来还要时间,而我身边就只剩炮兵了,所以只有把他们都派上去。”

    袁晖又转头对黄泰松道:“你们也是,明摆着自已还有骑兵,如果在日军发动进攻的时候,能极时的派出来冲一冲日军的侧翼,就算不能把日军冲散,但也能延缓一下日军的进攻速度了。”

    黄泰松摸了摸后脑,笑道:“人一紧张,什么事都忘了,当时什么都没有想到。”

    袁晖点了点头,道:“战场上果然是瞬息万变,只要错了一步,就有可能全盘皆输啊。所以时时刻刻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可并不容易啊。”

    几个人正说着的时候,战场已经清理完成,而且战果也统计出来,这一仗共计击毙日军1853人,俘虏265人;人民军共计阵亡387人,受伤476。其中绝大部份伤亡都是出自张方平的营队,由其是营属迫击炮部队,阵亡32人,受伤55人;而自行火炮部队也阵亡了27人,受伤46人。好在是两门自行火炮都没有事,虽然被击中了几枪,但都没能穿透钢板。

    打扫战场结束后,人民军也整顿队伍出发。袁晖对张方平道:“张营长,你的部队伤亡很大,就把自行火炮部队送到这里吧,不用再护送了,由我的部队护送他们去首山战地就行了。”

    张方平也点了点头,他的部队确实算得上是伤亡惨重,而且第3军派出了一个团的兵力接自行火炮部队,有没有自己护送,确实没有什么影响,因此道:“好的,袁团长,那就请你们多辛苦了。”

    袁晖道:“这到没什么,反正我们就是来接人的,不过这些俘虏我们带着不大方便,你把俘虏带回去吧。”

    张方平怔了一怔,马上就明白过来,这是袁晖把功劳让给自己,心里也不由得一阵感动,抓住了200俘虏,也不算是小功劳了,当然这也是只有在人民军里才有这样互相谦让事情,换了是清军,蚊子再小也是肉,而且抓了200俘虏,可以立马吹成抓到2000,歼敌甚致可出超过2万。

    其实袁晖不想和张方平抢这个战功,一来是自己的身份在这摆着,一个团长和营长抢什么功啊,何况自已还是穿越者,当然在华东政府里叫元老,二来张方平也看不上这点蝇头小利,而且张方平的指挥能力虽然一般,但最后为了保护自行火炮
1...272273274275276...5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