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但从两栖作战的发展趋势来看,这种直接冲上岸头登陆舰当然是大势所趋,因此华东政府在去年也设计了一型登陆舰,排水量在1000吨左右,可以一次性将一个炮兵营运送上岸,预计将在1905年下半年完成建造。当然这个投送能力并不算大,但对目前的海军陆战队来说也足够了。而且这是华东政府首次建造这一类型的军舰,釆用稳妥一些的策略也是合理的。

    而为了适应登陆作战,海军陆战队的编制和陆军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由于目前海军陆战队主要还是用冲锋舟登陆的作战模式,重型装备无法在第一时间內运送到岸头阵地参战,因此全军都加大了迫击炮的装备比重,毕竞迫击炮是能够用冲锋舟运送上岸的火炮,同时为了增加登陆部队的火力,也增加了机枪的数量。

    就在去年,华东政府研制的通用机枪终于定型,被命名为03式通用机枪,枪身重13.2公斤,重机枪状态垂21.6公斤、轻机枪状态重17.5公斤,最大射程为800米,最大射速为每分钟200发,可以釆用链式供弹和弹鼓供弹两种方式。虽然和这个时代的马克沁机枪、哈乞开斯机枪相比,威力大为逊色,但胜在轻便灵活,可以直接下放到班排级作战单位使用,由其适合海军陆战队使用,因此海军陆战队也成为全军第一支装配03式通用机枪的部队。

    海军陆战队的班级人数为16人,分为2个战斗组,一个机枪组和一个迫击炮组,装备一挺03式通用机枪和1门60迫击炮,火力强大,甚致要超过一般的陆军排。而在进行登陆作战时,一个班将乘坐一艘冲锋舟。

    连营团级部下均设有火力支援部队,分别装备各种迫击炮、机枪、速射炮,作为对作战部队的火力支援,全师只设一个师部属的炮兵团,装备27门75毫米口径野战炮,当然这不是用登陆作战的,而是在登陆之后,守卫滩头或海岸边的要点阵地所用,毕竞海军陆战队并不只是进行登陆作战,在登陆成功之后,后续的陆军部队如果没有极时的跟上来,那么守卫滩头阵地,或者是在海岸边的重点据点,也是海军陆战队的作战任务,而这就需要火炮。而且海军陆战队还装备一个骑兵营,也同样就是为了其他作战。

    这一次的登陆作战训练一共进行2周的时间,每支部队都进行了三次模拟登陆作战的训练,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登陆作战经验能力,同时也发现了其中的不少问题,部队才重新拉回到基地进行修理,而罗岳等军官则对暴露的问题进行总待分析,寻找改进的办法,在下一次训练中测试效果。

    不过回到了基地,罗岳也就不用住在军营里,而是回秦铮、周萍的住所,这段时间不仅仅是罗岳的工作繁忙,周唯颖的同样不轻松,因为准备战争,医疗系统也同样是不能置身事外,一方面要准备大量的医疗器械、药物用品;另一方面还要组织培训阵地、野战医院的人员,制定工作计划。现在周唯颖己是医疗系统骨干力量,工作自然也是十分繁重,再加上罗岳经常执行训练任务,一离家就是数天的时间,因此周萍干脆就让他们住在自己家里,这样也好有个照应,让他们都可以安心工作,不必为家务事情操心。

    回家之后,吃过了晚饭,秦铮把罗岳叫到书房里,递给他一个文件夹,道:“小罗,你提交的作战计划我己经给老肖看过了,老肖对这个计划很感趣,而且认为实施的可能性很大,并提出了几条修改意见,并且建议你修改付以后,正式递交给参谋部,现在参谋部正在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你的这个作战计划,应该对参谋部有很大的参考作用,如果将来正式实施起来,你肯定是执行一作战计划的最高指挥官,所以你要做好准备。”

    罗岳听了,也不由得一阵激动,道:“好的,我马上就修改。”

    原来罗岳认真研究了旧时空的日俄




第三一一章 备战(五)
    而按照华东政府的作战计划,在对马海战时参战,首先一举击溃日俄两国的海军,取得制海权;然后在辽东半岛登陆,正式介入东北的战局。

    由于人民军控制了制海权,因此日本己不足为惧,而且人民军登陆之后,日军陷入到人民军和俄军的夹击之中,必然溃败,就算余者能够逃回到朝鲜半岛,只要截断了日军的海上航线,日本己难再有大作为,也就是说人民军参战之后,主要的对手是俄军不是日军。

    不过人民军在辽东半岛登陆之后,大体的进军线路和日军基本相同,按旅顺、辽阳、沈阳、铁岭一路北进至到吉林、长春,尽管人民军是生力军,但俄军仍然可以采用且战且退的策略,以后撤来消耗人民军的锐气,拉长人民军的战线。虽然人民军打仗不会向日军那样一味的靠人堆,但要这样一路北进,最终也会向日军一样,达到攻击的极限,而且情况也未必比日本强多少,毕竟华东政府的综合实力比日本还有一段距离。因此袭击海参崴,对人民军来说,有相当大的战术、战略价值。

    而且和日本相比,除了从青岛到海参崴的距离要远了差不多一倍之外,其余的条件都差不多,甚致要更好一些,由其是人民军海军有现代军舰指挥,现在又有专门的海军陆战队,因此罗岳认为成功的机率至少在6-7成之间,完全可以实施的。

    罗岳拟定好这个作战计划之后,首先和秦铮协商。秦铮一直是从事政治工作,对战术到并不怎么精通,不过认为罗岳的这个计划十分大胆,确实有些出人意料,于是拿去给肖建军看。而看完了这个计划之后,肖建军当时就认为可以执行,至少是一个战术选择,于是将这份计划留下,自己还要进一步的研究。

    几天以后,参谋部对参战之后的进程进行几次军棋推演,得出的结论基本和罗岳的预测相同,人民军参战之后,日军会迅速溃败,余部逃到朝鲜半岛,人民军将主要和俄军争夺东北地区的主导权,而人民军大约可以推进到沈阳、铁岭一线,差不多达到极限。而俄军将退守到吉林、长春,仍然还有超过20万以上的兵力。最终的结果比日本也强不了多少。要迫使俄国认输还可以,但想从俄国获得战争赔款则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肖建军下令,以偷袭海参崴成功为条件,再进行一次军棋推演,结果这一次的结果非常理想,人民军最终攻占了吉林、长春,将战线一直推到了哈尔宾、松江一线,而且还有足够的余力进攻哈尔宾,也证实了进攻海参崴的巨大价值。

    而且就在这时,在外交线上也传来了好消息,俄国有意让人民军进驻锦州。

    原来日本通过驻青岛领事松井庆四郎正式通告华东政府,明确希望华东政府不要出兵参战,理由是俄国与法国有同盟协议,这时法国己经向日本政府施加压力,不会坐视俄国在远东溃败,一但华东政府参战,有可能将法国也卷入战争中来,而且现在的战场局势只靠日本的力量,就足以击败俄国了,因此在这个时候,最好是不要让局势复杂化。当然日本也对开战以来华东政府的支持表示了感谢,并且承诺在获胜之后,也一定会保障中国的利益。

    尽管日本己经接受了英国的建议,但也不希望在这个时候和华东政府翻脸,毕竟后面还有几场硬仗要打,如果把华东政府逼得急了,倒向到俄国一方,反到是对日本不利了。因此日本才承诺在获胜之后,一定会保障中国的利益,希望能够把华东政府糊弄过去。

    但华东政府当然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李三杰代表华东政府向松井庆四郎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并且指责日本的行为是背弃了双方的合作协议,华东政府绝不能接受,而且是否参战将取绝于华东政府对局势的判断和自身的准备情况,绝不会受其他因素的干涉,如果日本政府不愿配合,那么华东政府将自己采取单独行动。

    当然华东政府的反应,也在松井庆四郎的预料之中,因此又再三解释,日本决没有背弃双方的合作协议的意图,只是担心华东政府参战以后,给了法国参战的借口,一但法国再参战,那么远东的局势必然向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这对华东政府也是不利的,而且日本政府的态度只是一个建议,俱体的决定还是要双方协商。

    但李三杰再次严厉反驳了松井庆四郎,指出日本的所谓担心只是借口,日本的真正目地是认为现在只靠日本的力量就可以战胜俄国,因此不需华东政府的帮助,而且要想再战后独自占领东北地区,这才不希望华东政府参战。

    松井庆四郎赶忙表示,日本对中国的领土绝对没有野心,同时建议双方的高层官员进行协商,日本外相小村寿太郎愿意就此事访问青岛,和华东政府进行协商。



第三一二章 备战(六)
    收到了李三杰的汇报之后,行政院立刻展开了紧急的磋商,毕竟这确实是一个意外的消息。不仅是李三杰没有想到,其他人也都没有想到。

    而磋商之后,众人认为虽然俄国这样做的目地是想分化华东政府和日本,但对华东政府来说,确实是利大于弊的,因为华东政府本来就没有想过和日本真心合作,和日本翻脸也是迟早的事情,而且战争进行到了这一步,离双方翻脸也没有多少时间了,因此华东政府也根本不用在意和日本的关系。

    如果能够不费力的获得一个进入东北地区的据点,而且还是一个战略要地,那么怎么算也都是划算的。而且日本己首先向华东政府提出不要参战的建议,实际上就己经是违反了双方的合作协议,因此华东政府在道义上是没有任何不对的。

    另外,从更深一层考虑,华东政府的计划是在对马海战的时候出击参战,首先歼灭日俄的舰队,取得制海权。但日本也不是傻子,实际上也在时刻防备着华东政府,在人民军海军出击,拦截俄国舰队的时候,日本在青岛布置的间谍上窜下跳,而国内更是一付如临大敌的样子,也就能够看出日本对华东政府的防备是何等的严密。因此华东政府要想忽悠日本相信不会翻脸,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这就好像国家之间是只有阳谋,没有阴谋。

    但如果人民军能够进驻锦州,则还可以起到吸引日本注意力的效果,毕竟在锦州驻军,对日本的威胁确实相当大,日本肯定会向辽西方面多投入关注,从而放松海上的防范。这样当然有利于华东政府的计划实施。于是行政会议最终决定,可以和俄国继续协商下去,争取能够在锦州驻军。

    而这样一来,罗岳提出的袭击海参崴的战术价值就更大,因为一但华东政府参战以后,击溃日军,和俄军全面开战,由于己经获得了锦州,那么战争的规模、范围恐怕要比日俄战争更大,肯定会迫使俄国将大量兵力投入到前线来和人民军对持,后方的守备必然会更加空虚,而一但袭击海参崴成功,必然会导致俄军的全线溃败,人民军的收获自然更大。

    肖建军要求罗岳按正常程序递交计划书,就是要正式启动这个计划,毕竟罗岳提出的这个计划还是初级阶段,只是一个大概的思路,有许多细节要进一步完善,由其是要对海参崴一带地区的地形、地貌、海域、港口、岸防等进行详细的侦察、勘探,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度细节方案,当然这对华东政府来说,到也并不是什么难事。但这些工作都必须是计划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以后才能进行。

    还有一点就是确定罗岳是袭击海参崴计划的提起人,就可以让他正式参与,并主导这个计划的实施过程,而且到了真正执行的时候,自然是由他担任总指挥的任务,这样在战后论功行赏,罗岳自然是立下首功,也为罗岳日后的晋升,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毕竟军人的晋升,是要以实战成绩来说话的。

    当然从私心上来说,夏博海、肖建军也都有意扶持罗岳,这一方面是因为夏博海、肖建军和秦铮的交情莫逆,而且两人都是一个人穿越,没有带家属,因此也把秦铮的子女视为自己的晚辈;而在另一方面,在周萍的张罗下,夏博海、肖建军也都终于结了婚,对像当然也都是穿越者,而且年龄也不算大,都在35岁以下,还有很大的机率会有子女,不过夏、肖两人现在都是年近50的人了,肯定是不可能把子女完全扶上路,那么现在扶持罗岳,也是为了将来让子女有个依靠。

    现在罗岳是海军陆战队的指挥官,尽管海军陆战队现在只有一个师的编制,但在级别上却要比师高一级,相当于军级编制,而现在陆军只编到了师一级,并没有军一级的编制,因此罗岳的级別在陆军来说是仅次于陆军指挥官诸亚平和的,军衔也应该升到将级,不过海军陆战队是海军的编制,和陆军不打搅,现在罗岳的军衔仍然是上校,但向参谋部提交作战计划的资格却是够的,当然如果这次袭击成功的话,罗岳是肯定可以晋升到将级。

    罗岳将作战计划正式提交给参谋部后,很快就得到了参谋部的认可,罗岳和参谋部就这个作战计划进行了一次讨论,都认为必须要尽快对海参崴进行侦察,才能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来,于是军委也马上同意,派出的昆明舰和怀化舰,执行海参崴的侦察任务,而罗岳将随同军舰一起出发,为侦察任务的负责人。

    昆明舰是5艘现代军舰中实力最强,技术水平也是最高的,无论是雷达还是声呐,信息化水平以及舰载的电子设备,都



第三一三章 锦州 1
    山县有朋的态度得到了大部份人的赞同,当然这也和他的身份有关,他可是开始明治維新局面以来,所剰无几的重臣之一。

    随后日本又和英国举行了协商,英国也再次向日本保证,一定会向华东政府施压,阻止华东政府参战,而且如果华东政府真的和俄国联手来对付日本,那么英国将履行【英日同盟】的条约,出兵参战,帮助日本。

    得到了英国的承诺之后,日本政府也终于安下心来,于是定下了这次谈判的基调,既不是协商也不是建议,而是正式的要求。当然,日本还是不想现在就和华东政府彻底翻脸,因此还像再做一点最后的努力,愿意向华东政府承诺,在战争结束之后会保障中国的利益,甚致可以和华东政府签定协议,保证在战争结束以后的6个月时间里,撤出东北,将占领地区移交给华东政府。

    当然日本的目地只是希望稳住华东政府,反正打完仗以后再说,被日本占领的地方,那有那么容易就拱手让出的道理,随便找个什么理由都可以赖过去的。

    不过这种把戏当然骗不了穿越者,在旧时空里,他们见过太多比翻书还快的翻脸,什么条约、协议,说撕就撕、说退就退,所谓的“契约精神”本质是就是“弃约精神”,自身的实力才是維护条约的最好方法,没有实力的条约就是一张擦屁纸。因此华东政府当即就拒绝了日本的要求,坚持是否参战,将由华东政府根据自己对局势的判断决定,不会因日本的态度而改变。而对日本提出的承诺和签定协议,华东政府的回复是除非日本现在将旅顺交给华东政府管理,表示诚意,华东政府才能相信日本。

    这个要求显然是日本不能接受的,这不仅仅是因为旅顺是日本损兵拆将,几乎是靠用人命堆才攻下来的,而且在以后的战争中,旅顺也是日本的一个重要运输节点,尽管日本可以通过朝鲜半岛运送物资,但这时的朝鲜交通十分落后,物资横穿朝鲜半岛,全靠人驮马运,而旅顺是中东铁路的南线端点,物资下船之后可以直接上火车运送到辽阳、沈阳等地,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日本当然是不可能让给华东政府,由其是在这个时候。

    谈判的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散,双方本来就不牢固的合作也就此破裂,当然这个结果也早在日本内阁的预料之中,因此到日本政府对于双方破裂到也并不在意,当然少了华东政府提供物资确实给日本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但也不会影响到整个东北地区的局势,而且有英国的保证也让日本颇有些有恃无恐,认为华东政府最多也只是在口头上说几句,未必敢真的出兵参战。

    果然小村寿太郎离开青岛,英国驻青岛领事欧文马上约见李三杰,表达了英国政府对远东局势的关切态度,认为日俄之间的战争己经进入尾声,远东地区将要恢复和平,希望华东政府不要介入战争,使地区局势又复杂化,这样会影响到英国的利益。当然英国也承诺,在战争结束之后,会維护中国的利益,并十分坦诚的表示,英国也不会希望日本在战后强大起来。

    不过英国的态度同样也不能让华东政府接受,因此怎么怼日本的词令,原封不动的送给了英国。但英国也和日本一样,对华东政府的态度并不感到意外,并且坚信在英国施压之后,华东政府一定会慎重行事。

    只是日本、英国都没有相到,就在三天以后,华东政府就和俄国正式签定了【交付锦州议定】,俄国正式将锦州交付给华东政府。

    其实在和日本、英国纠结的时候,华东政府一直都在和俄国保持着协商,不过俄国似乎比华东政府更急,在谈判中几乎没有设置任何障碍,唯一的条件就是华东政府只能在锦州进驻3000士兵,华东政府接受了这个要求之后,双方就达成了共识。

    俄国急着把华东政府拉进东北这个棋局,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这时俄国国内己经乱起来了。

    日俄战争打了一年,俄国连连败阵,损兵拆将,丢城失地,虽然俄国国内的上层社会仍然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但对中下层社会来说,却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一些知识份子,小资产阶级对沙皇政府失去了信心,而且战争对俄国的社会经济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物价上涨,大量中小工厂倒闭,民众失业或是实际收入大幅下降,巨大的社会危机正在酝酿当中。

    月,一位叫加邦的神父,组织位于圣彼得堡的普梯洛夫钢铁厂的工人举行罢工,向工厂提出了包括撤销解雇决定、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设立工会、托儿所、、最低工资线、改善卫生条件等要求。但这些要求遭到了厂方的强硬拒绝,并威胁参加罢工的工人,如果不复工,工厂将重新招募新工人。

    见罢工无法取得成果,于是加邦神父决定扩大罢工的规模。这位神父虽然是一名宗教人员,但同时也是一位社



第三一四章 锦州 2
    俄国的计划是把锦州交给华东政府,将华东政府的军事力量引入到中国东北地区,这样一来华东政府和日本的合作关系肯定就彻底破裂,而中国东北地区则成为三方势力互相牵制的局面,谁都不敢轻举妄动,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也不能再肆无殚的进攻俄军,对持恐怕会长期存在下去,因此日本有很大的可能会选择以现在状态停战。这也是俄国能够获得的最体面结束战争的方式。
1...237238239240241...5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