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报告,我舰己经进入彼得大帝湾,接近海参崴大约10海里距离,前方1000米外的海面浮水十分满集,军舰无法再前进了。”

    “好,降低航速,打开舰首声呐,绘制海底地形图。注意加强警戒,紧密观察海面动向,避开俄国的巡逻舰只,另外注意大块的浮冰。”

    “航速5节,舰首声呐打开,开始绘制海底地形图。”

    “sr-64雷达并未发现异常。”

    ............

    随着昆明舰开始进行海底地形图的绘制工作,代理舰长韩超也松了一口气,道:“通知特种部队,准备登岸。”

    这时在昆明舰的直升机库里,罗岳还在镜子前看来看去。在镜子中出现的是一个身穿着一套07式迷彩作战服,外穿浮力战术背心,头带着qgf-11型战术头盔,在头盔的正上方绑着沙漠蝗虫护目镜,手里拿着95式突击步枪,肩上挂着gp328式对讲机,典型的旧时空里21世纪解放军海军陆战队战士的形像。

    杨瑞拍了拍罗岳的肩膀,笑道:“怎么了,还没有看够吗”

    罗岳也忍不住笑道:“差不多有4年没有穿这套服装,现在又穿上,真的好像是又回到了从前啊。”

    杨瑞道:“也没有多少差别啊,那个时候你是海军陆战队的一员,现在你是海军陆战队的指挥官了。不过这套服装现在可不是海军陆战队的服装了,只有在特种部队里才有。而且也越来越少了,也许再过几年,连特种部队也不会再这样的全套装备了。”

    罗岳也点了点头,这一次任务中连同自己在内,也只有3名穿越战士,如果再过几年,特种部队里的穿越战士全部都退出了第一线,这样全套的现代装备确实是不会再有了。

    两人正在说着话,另一名穿越战士,特种部队的副指官周兴汉过来,道:“舰长来命令了,我们可以上岸了。”

    杨瑞点了点头,道:“通知全体队员,准备出发。”

    由昆明舰、怀化舰组成的舰队从青岛出发以后,一共用了7天的时间,到达海参崴海域,从青岛到海参崴大约有2000公里的距离,以两艘军舰的航速,最多3天就足够了,但由于这一次的行动是绝对保密的,因此在航行的途中要躲避相遇的货船。当然由于两艘军舰均有先进的雷达系统,可以提前50公里左右发现船只,也就可以有充份的准备避开货船,这样要耽误不少时间,有时为了躲避货船,舰队会暂时躲避数个小时。

    另外舰队在对马岛海域还停留了一天,当然是在绘制对马岛海域的海图,因为华东政府的计划,就是在日俄两国进行对马海战的时候参战,这次行动要经过对马海峡,因此自然顺道对对马海岛海域的海况进行勘测。

    而穿过了对马海峡之后,进入日本海,海面也变得倏然的开阔起来,舰队也可以全速行进,但舰队的方向是一路向北,而这时还是2月时节,虽然己经立春,但春寒尚未消尽,海中己经出现了不少的浮冰,有的浮冰甚致大如房屋,因此舰队也不得不将航速降到10节以下,以便于躲避大块的浮冰,也避免小块浮水撞伤舰体。

    在距离海参崴大约50公里的地方,海中的浮冰己十分密集,因此航速降到6、7节,而舰队就在这一带海域漂浮,并放出无人机,在高空对海参崴进行扫描拍照,然后将扫描的数据传到军舰,生成三维地形图。

    海参崴位于穆拉维约夫-阿穆尔半岛的南端,大体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滨临日本海。在半岛的东、南、西三个方向都是海湾,东濒乌苏里湾、西靠阿穆尔湾,而南为大金角湾,并且隔着东博斯普鲁斯海峡,与俄罗斯岛(勒富岛)相望,外部是彼得大帝湾。

    海参崴的港口位于大金角湾内,长约7千米。入口处湾宽约2千米,水深20~30米,湾内宽度不足1千米,水深10~20米。海湾四周为低山、丘陵环抱,形势险要,而南端还有俄罗斯岛为屏障,如果不是每年有三个月的冰冻期的话,可以说做为港口的地势是十分优越的。

    不过对于俄国来说,海参崴是远东地区唯一的出海口,尽管海参崴以北的沿海地区现在都已是俄国的领土,但一来是海域条件难以找到海参崴这样优良的地方,而且越是向北,每年的冰封期就越长,因此海参崴可以说是俄国在远东地区的桥头堡,它的俄语名字: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意思就是“征服东方”。

    而且由于海参崴距离俄国的本土遥远,因此为了保护这个远东地区重要城市,俄国很早就在海参崴修建防御工事,在1877年,东西伯利亚军区工程兵司令p?f?温特伯格上校就为海参崴设计了防御工事,一年后,最初的海岸防御工程完成。

    此后俄国又不断的强海参崴的防御,由其是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开始崛起,而俄国和法国结




第三一九章 海参崴(二)
    罗岳做为这次侦察行动的俱体负责人,到是不用亲自上岸去实地侦察,留在军舰上遥控指挥就行了。因为这里毕竞是俄国的领土,因此这一次侦察是有相当大的危险,尽管特种部队的战士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但毕竟不足百人,一但被俄国人发现,调集大军围剿,可是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另外就算是没有俄国的威胁,就是这个季节的气候也是侦察人员的另一个可怕敌,现在海参崴的平均气温是-1 0度,而到了夜间,最低温度可以达到- 3 0度,这可是足以一夜冻死人的气温。

    现在罗岳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军人,从职务上来看己经是将军级别了,既使是在战争中,也不会亲临前线去作战,因此完全没有必要亲自侦察。万一有个意外,对人民军,由其是对海军陆战队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但罗岳考虑的却是未来要进行的对海参崴的进攻作战基本己经确定是由自己亲自指挥,因此自己也绝对有必要亲自实地了解海参崴的地形、要塞、炮台甚致是驻兵防御情况,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能够有针对性的制定计划,以及在临阵指挥时心里才有底。

    而海参崴的极端天气,罗岳到并不怎么放在心上,尽管这几年来他一直进官加级,现在已是将军级别的军官了,但年龄还不到30岁,而且这几年以来罗岳也一直没有放松对身体的煅练,海军陆战队的训练,罗岳都是和战士们一起完成,就在前不久进行的冬季训练,罗岳和普通战士一样,泡海水、卧雪地,因此现在罗岳的身体素质丝毫也不输于普通士兵,也有充份的自信可以完成这一次侦察任务。

    其他人见罗岳的态度坚决,也知道他的决心己定,因此也就不好再劝了,于是也给罗岳准备了一套穿越战士的服装装备,让他和特种部队一起行动。

    这时己是晚上1 2点左右,天上有微弱的星光残月,照得海面蒙蒙亮,因为昆明舰要抵近岸边对海底地形进行扫描,因此只能在夜间行动,而现在的气温己是- 1 8度,几乎是滴水成冰,众人依次走出直升机库,来到直升机平台,也明显的感觉到了这刺骨的寒冷,纷纷披上雪地衣,其实就是一件带兜帽的斗蓬,一面白色,一面是绿迷密色,都是用防水布面,中间夹着一层棉花,在雪地冰面行走时白面朝外,上岸之后则翻过来,可以起到较好的隐蔽作用,而在野外露营时,还可以当铺盖。

    而昆明舰己在直升机平台的侧舷边准备了6艘小艇,其中两艘是从怀化舰派来的。战士们顺着舷梯,下到小艇上。然后小艇依次的离开昆明舰,首先向俄罗斯岛驶去。

    其实这时昆明舰距离冰冻面只有2000多米的距离,因此没有多久小艇就陆续靠上了冰面。罗岳用手摸了摸冰层,估计厚度在20厘米左右,两名战士首先跳上冰面,在冰面上来回走动了几趟,又用力在冰面上踩了几下,确定冰面十分坚固,可以上人,杨瑞这才下令:所有人员,全体上冰。其他战士才陆续登上了冰面,6艘小艇则原路返回到昆明舰。

    稍做修整之后,战士们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武器、装备,队伍才重新出发。虽然这支小队伍的人数并不多,但火力却不差,所有士兵配备步枪是01式步枪的卡宾型,全长只有96厘米,重量减轻了600克,而且也更为灵便,另外每人还配了一支96式手枪,用于在丛林或城市中作战,另外还配有6具掷弹筒、3门60迫击炮、3挺通用机枪,火力相当强大,同时每人还带了5天的口粮。

    杨瑞在前、左、右各1000米的距离各布置了一支小队,做为警戒,然后才向俄罗斯岛出发。

    海参崴一带地区的形状就像是一个倒“m” 形,而俄罗斯岛则是这个m底下的一个小点,岛最长约18公里,最宽约13公里,总面积97.6平方公里,岛内最高点为俄罗斯山,海拔291.2米。和海参崴之间被东博斯普鲁斯海峡隔开,可以说是扼守海参崴的海上门户,因此俄罗斯岛也是海参崴防御体系的一部份,俄国在俄罗斯山上修建了一个小型的要塞,安装有2门280毫米口径重炮和8门152毫米口径炮,并和海参崴要塞呈互应之势,俄罗斯岛作为海参崴防御的第一道关口,而海参崴的大部份火炮可以覆盖俄罗斯岛全境,可以掩护俄罗斯岛。

    当然和海参崴一样,俄罗斯岛以前也是中国的土地,原名勒富岛,“勒富”为满语,汉语的意思为熊。原来1860年中俄在签署《北京条约》时,按照条约归定,该岛属于“旗民渔猎之地”,不在割让范围内,但被俄国强行登岛占领,而清廷也无力索回,只好默认为俄国所有,结果现在反



第三二零章 海参崴(三)
    三路人员在俄罗斯岛的西北角汇合,己是凌晨三点左右,距离天亮还有三个多小时。罗岳、杨瑞、周兴汉三人碰头之后,决定趁着这段时间越过东博斯普鲁斯海峡,登陆阿穆尔半岛。因为俄罗斯岛的范围太小,不利于队伍的隐藏,而且回旋的余地也不大,因此不如趁着现在的时间还足够,赶到阿穆尔半岛上去隐藏,这样就算是被俄军发现了,人民军的腾挪回旋的空间也要大得多。而且人员的体力也是足够的,完全可以在天亮之前赶到阿穆尔半岛,到地方隐藏。

    商议决定之后,三人立刻带着队伍,离开了俄罗斯岛,穿过了冰冻的海面,在凌晨5点左右到达阿穆尔半岛的西南海岸边。

    本来每年的冰冻期时,俄军都会出动破冰船,给海参崴开避出一条水道,至少能让中小舰艇出入,但由于现在日俄开战,由其是在旅顺发生了堵塞作战,因此海参崴港口今年没有破冰,俄军认为冰冻可以阻止日军的进攻。结果在整个冬季,海参崴的守备都十分松懈。

    罗岳等人带着队伍登陆之后,在天亮以前找了一个林木密集的背风地带休息,虽然俄国之占据海参崴近50年,并且花了不少力气开发,但一来是俄国的国力确实有限,而海参崴又距离俄国的主体部份太远,因此开发的范围并不大;二来海参崴的人口太少,在罗岳等人穿越之前,海参崴的人口才刚刚突破百万,现在的人口自然更少,只有30万左右,海参崴的开发主要是围绕着金角湾周边,而其他地方就顾不过来了,在阿穆尔半岛上,存在着大量的丛林地带,要隐藏百余人是非常容易做到的。当然,这里毕竟是俄国的地盘,因此罗岳等人也不敢大意,在休息点的周边也布置了守卫警戒,这才敢放心休息。

    而随着天亮以后,气温上升,士兵们还生起三堆火,化冰煮水,将携带口粮放入开水中煮食。因为海滨的风较大,因此到也不怕生火产生的烟雾暴露自己的行踪。

    罗岳、杨瑞、周兴汉三人则聚在一起,将自己勘测、核对的结果互相交流了一下。三个人的资料交汇之后,俄罗斯岛的情况也基本清楚了。而罗岳也十分满意,有了这些确切的资料,进攻俄罗斯岛也有十足的把握。

    旧时空的军事爱好者都知道这样一个概念,在重舰巨炮的时代,同等条件下的舰炮是打不过岸防炮的,当然有一些深究的爱好者则会提出一个疑问,从理论上来说,岸防炮和舰炮只能算是各有所长,岸防炮的防御力较强,但目标固定,而军舰的防御力虽然差一些,但军舰是可以移动的,可以说岸防炮打得的移动靶,而军舰打得是固定靶,因此舰炮的命中率肯定要高一些。这样算下来岸防炮和舰炮谁也没有绝对的优势。

    其实舰炮的命中率要高于岸防炮,这个看法是错误的,尽管岸防炮是固定的,但岸防要塞的周边多少都会有一些干扰物,如树木、山石等,以及爆炸产生的烟雾都会干扰舰炮的瞄准,而且岸防要塞的位置通常都会修筑在海岸边的高处,因此舰炮的瞄准不仅要计算平面距离,还要计算高度,这些都会给舰炮的瞄准增加难度;而尽管军舰可以在海面自由移动,但要进攻要塞,就必须是围绕要塞活动,因此军舰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海面是一览无余,毫无半点庶挡,又几乎等于是一个绝对的水平面,这些都给岸防炮的瞄准实际要比舰炮肯容易,而岸防炮在防御上又有绝对的优势,这才是岸防炮胜过舰炮的主要原因。

    而舰炮要想击败岸防炮,就必须对要塞的位置、海拔高度有精确的数据资料,不能只靠肉眼和光学仪器的瞄准,而需要人员进行现场的实地勘测,只有这样才能充份利用岸防炮不能移动这个最大的弱点。这也就是现在罗岳等人正在做的事情。当然罗岳等人勘测的也不仅仅是要塞的位置,还有登陆的地点,登陆之后要占据的要点等等。

    休息了半天之后,人民军在下午重新行动,开始对海参崴进行勘测侦察。海参崴的范围当然要比俄罗斯岛大得多,众人围着海参崴转了一圈,对海参崴的要塞、堡垒、炮台也都进行了勘察,用去了三天的时间。

    这时对海参崴、俄罗斯岛的勘测任务基本己经完成了,罗岳等人也可以返回昆明舰,回青岛去了。但罗岳认为,这个时候还不能返回,而是应该沿着阿穆尔半岛北上,继续勘测,一直到双城子。

    双城子位于海参崴以北约80公里处,也是中国的旧有国土,是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连同海参崴一道,被割让给俄国,俄语为名称为乌苏里斯克。由于为地处



第三二一章 海参崴(四)
    来往的路途都是人迹罕至,只有两次在靠近铁路时和火车相遇,不过队伍都隐蔽得很好,没有被发现而在途中队伍还打了一些野兽充做食物,因此罗岳等人也估计,剩余的食物足够支撑到队伍回到昆明舰上。

    但就在这时,忽然听见附近传来了阵枪声,队伍也立刻停止了下来,在左右寻找树木、石块等掩护警戒。而时间不长,有一名前方探路的士兵回来报告,原来是在左前方大约2000米的位置,发现有两伙人正在交火,其中一方可以确定是俄军,人数大约在50人左右,而另一批人则不能确定身份。

    罗岳听了以后,心里也稍徵安心一点,如果只是50名左右的俄兵,到不是什么大的威胁,甚致是全歼了这支俄军,也是有很大的胜算的。

    于是罗岳下令,将左右警戒的队伍收回,并且立刻赶到前方去和探路的队伍汇合,先看个究竟再决定自己的应对行动。

    时间不长,罗岳等人就在报信士兵的带领下,来到探路队伍隐蔽的树林,只见在树林外大约200-300米的距离,确实有一片开阔地,两批人正在进行着激烈的交火,而在空地的中央,还有几具倒地的尸体,鲜血己经染红了地面上的白雪。

    罗岳拿起望远镜,向双方看去,只见一方确实可以肯定是俄兵,从他们的服装和使用的武器都可以看出来,人数确实在50人左右,而另一边的人数较多,大约有近百人,背靠着树林抵抗,不过佩枪的人不到半数,其他人都还是拿着冷兵器,而且衣服的样式也十分奇怪,不少都是用兽皮拼成,也有少数人穿着是明显的汉式短装。

    最初罗岳还以为这些人是土匪,但很快他就发现这群人的后方森林里有不少马匹,而在马匹的背上,绑着大小的包裹,看起来又像是商队。

    这时杨瑞来到罗岳的身边,道:“怎么样我们打还是不打,我看就对付这几个毛子,我们还是有足够的把握的。”

    罗岳道:“就是不知道另一批人是什么人啊像是商队,又像是土匪如果是商队到是应该救下来,但如果是土匪的话,到没有必要救他们,让他们和俄军自相残杀算了。”

    杨瑞举手做了一个下切的手势,道:“管他是商队还是土匪,先把这些毛子干掉再说,如果这伙人也不是好东西,就把他们一勺都烩了。”

    周兴汉也道:“是啊,己经出来了好几天了,总该让战士们活动活动。”

    虽然这一趟的行程颇为辛苦,但特种部队的战士都是受过了严格的训练,因此士兵们到也能够受得住,只是这一趟的行程确实是有些单调了,罗岳等人是收集地理数据,核对地图,而普通的士兵都是跟着走,士兵们到是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只是希望这一趟发生点什么事情。特种部队的战士都是经历过战场的,而且又都是正当年轻,都颇有一些不甘寄寞,渴望有刺激的生活,自然都希望在这次任务中总要打一仗才好。而周兴汉也深知,士兵们确实需要一点刺激,这样才能让他们兴奋一点。

    罗岳想了一想,也觉得两人说的有道理,这个时候就算是打一仗确实没什么影响,于是道:“好吧,不过也不能把部队都派上去了,留下一个中队,以防万一,而且还要在附近警戒,有两个中队,又是打毛子一个措手不及,也应该足够了。”

    杨瑞点了点头,道:“这样也好,留一手总是好的,你就带一个中队留下来,在这里观战警戒就行了,我和老周各带一个中队参战。”
1...239240241242243...5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