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徐锡麟道:“如果是革命需要,在下舍此一命尚在所不惜,何况只是区区田产呢!”

    秦铮点了点头,其实这个问题徐锡麟只能这样回答,总不能说要我干革命可以,但田产是决不能交的,不过秦铮也知道,徐锡麟这番话确实是发自内心,因为在旧时空里,徐锡麟就是策划在皖、浙举行反清武装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未成,失败被捕,而慷慨就义。

    当然秦铮问这个问题是有用意的,就是先用道德的至高点来绑架革命者,为自己后面的话作铺垫,而徐锡麟果然如秦铮所料,慨然的说出这一番话,于是秦铮立刻道:“说得好,我们施行的土地改革,也同样不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私利,而是为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我可以向各位保证,我们在山东地区没收的土地多达数千万亩,但我们从海外归国的6千余人,没有一个人私人获得了一亩土地,就连购买的也没有,所有土地都收为国有,除了一小部份建成农场之外,其余土地也全部无偿分给农民,我们所有从海外归国的人名下,都没有一亩土地,而建成的农场是归国家所有,也不是我们中间的某些人私有。”

    听了秦铮的这番话,不仅是徐锡麟、秋瑾,就连其他人也都感意外。

    黄兴等人也听说过一些华东政府土地改革的事情,不过他们并不太关心这些事情,因为像黄兴、陈天华这样的人现在已是职业革命家,要么是放弃了家产,要么是把家产都捐给了革命,因此土地改革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切肤之痛。但秦铮信誓旦旦,说没收土地不是为了穿越者私利,而且所有的穿越者的名下现在都没有一亩土地,也不由得他们不惊讶。

    看秦铮的样子并不像是在说谎,而且这种事情也不可能骗得了人的,难到真的像秦铮所说的,海外华人真的将所有的土地都分给了农民




第三零三章 南线,北线(一)
    听完了秦铮这番话之后,秋瑾也不得不承认,华东政府在解放妇女,倡导男女平等方面确实是做得极好,不仅有详细的计划步骤,而且还充份结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而且这给了秋瑾很大的启发,虽然自己以前为解放妇女做的那些事情虽然不能说是做的无用功,但效果作用确实不大。尽管自己不可能像华东政府那样,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男女平等,也不可能给妇女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但推动妇女的教育,却是可以做到的。因此秋瑾下定决心,在从事革命活动之余,一定要创办间女校,让更多的女童,妇女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这时革命者们想要了解的情况也都解得差不多了,有些人收获颇丰,但也有人觉得意犹未尽,黄兴看了看其他人,见他们都没有什么要说了,于是道:“感谢秦议长,还有华东政府,这一次青岛之行,确实让我们获益良多,我们会将这些情况回去向同伴说明,然后再做决定。”

    秦铮也点了点头,道:“好,夏先生这次还会随众位赶回日本,如果各位的会团有意和我们合作,可以和先与夏先生协商,由夏先生来安排,合作的方式大家可以再协商。”

    顿了一顿,秦铮又道:“不过各位也不必急于离开青岛,不妨再多留几天,多走走多看看,秋女士不是还想和我们交流妇女的工作吗其他人如果有什么要求,我们也会尽量提供方便。”

    除了秋瑾之外,其他的革命者也确实都希望多了解华东政府,另外还等着看秦铮送给他们的书,并且再和秦铮讨论,因此也没有拒绝秦铮的挽留。

    于是革命者又在青岛留了三天,众人按照个人的兴趣,又参观了些其他的工厂,军队,并且又和秦铮进行了一次会谈。同时革命者们也都认真的阅读了秦铮送给他们的书,这套书共分三册,不仅详细的介绍了华东政府的土地改革制度,还有工业化的计划,而且详细说明土地改革和工业化之间的关系,这套理论是经过后世诸多经济、社会学家研究总结得出,逻辑十分严紧完善,至少这几个革命者是从中找不出漏洞的,因此在和秦铮的交流时,也没有提起。

    访问结束之后,革命者们离开青岛返回日本,而夏思痛也随革命者一起启程,代表华东政府和日本的革命者接触交流。

    虽然这时华东政府已向日本派遣了批情报人员,包括两名自愿到日本潜伏的穿越者,不过情报人员是要尽力的低调,而革命者在日本的活动都是十分张扬的,因此华东政府禁止情报人员与革命者有接触,正好有夏思痛负责这个任务。

    ――――――――分割线―――――――――分割线――――――――

    而在华东政府接待革命者的时候,日俄两国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战争,却依然在激烈的进行着,并且呈现出白热化的趋势。

    这时战争的重心己海洋转移到了陆地上,并且分为南北两条战线,南线的主战场在旅顺,而北线的主战场在辽阳,均是由日本进攻,俄国防守。

    战争首先从南线打响的。 8月7日,日本第三军攻占了旅顺要塞外围前沿制高点——大孤山和小孤山,基本清除了旅顺要塞的外围据点,因此日军的主帅。乃木希典大将也信心十足,在发动旅顺的全面进攻之前,居然还给俄军要塞司令斯特塞尔中将写了一封劝降信,当然遭到了北极熊的拒绝。

    日军的进攻是在8月19日开始,这时第3军的兵力达到50765人,而首先就投入了超过40000人的兵力,对俄军阵地发动了强攻,但俄军对旅顺的防御准备充分,不仅在各个要点筑有坚固的堡垒,还在阵地前沿布置了大量的铁丝网和高压电线,在这个时代,使用电线防御还是一种全新战术,结果使得首批冲锋的日军士兵大部份触电倒毙。虽然日军火炮随后抵前炮击,摧毁了俄军的铁丝网防线。但俄军修建的堡垒形成的交叉火力依然给日军造成大量的伤亡。

    日军的进攻持续了5天,亅但取得的战果仅仅是盘龙山东西两个堡垒,不过这两个堡垒夹在二龙山堡垒、刘家沟第一炮台、望台、东鸡冠山北堡垒中间,只能采取守势,对整体战局影响不大。而日军的伤亡达到了惊人的2万人,阵亡人数更是达到了15000人。

    巨大的伤亡使得日本陆军大本营收到战报以后,还误认为报上来的数字后边多了一个“0”。而俄军仅仅伤亡3500人,阵亡约1500余人,双方的阵亡比达到惊人的10:1。在无奈之下,日军只能被迫放弃第一次进攻,重新整顿兵力筹备新的强攻。

    日军修整了约1个月之后,补充了兵力,使第3军的兵力达到6万余人,于9月19日再次向旅顺发起第二次进攻。这次进攻的主要目标是位于旅顺北部的203高地,因为占领203高地,就可以俯瞰旅顺城内和港湾,是旅顺攻防战的关建要点。

    不过日军为了分散俄军的兵力,并未集中兵力进攻203高地,而且



第三零四章 南线,北线(二)
    俄军的作战计划是:进攻分为左右两个集团组成,东部兵团(左)甴西伯利亚第1、2、3军和西伯利亚骑兵师组成,司令是施塔格里堡中将,负责从右翼进行包抄,对日军右翼施加决定性的打击,从东南方横切,截断日军的朝鲜半岛补给线,并包抄日军侧后部。;西部兵团(右)甴第10、17军,西伯利亚第5军和乌苏里骑兵团、沿海龙骑兵团等组成,司令是比尔丹林上将,负责牵制日军左翼,吸引日军。另外由西伯利亚第4、6军、第1军乃扎巴伊卡尔骑兵师、科卡萨斯骑兵旅为预备队。而日军也同样分成东部和西部两个兵团应战。

    10月11日,俄军东部兵团以西伯利亚第1、3军为两翼开始攻击日军驻守的本溪湖防线,守卫本溪湖的是梅泽道治少将指挥的近卫后备步兵旅团的8个大队(营),第12师团14连队(团)。结果日军己明显劣势的兵力守住了防线。双方激战了一天,日军各部均陷入苦战,有的用尽了预备队已无兵可调,有的则是损失极大,许多中队小队失去了全部军官,士兵伤亡极大,部分小队甚至全部阵亡。而俄军是进攻方,损失更大,仅西伯利亚第3军就伤亡了3000余人。

    而负责牵制的俄军西部兵团却遭到日本的沉重打击,各路进攻的俄军均被日军击败,由其是在12日凌晨,日俄双方围绕着战场要点三块石山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三块石山位于北大山西面,是由三个大花岗岩组成兀在平野上的石头山,海拔114米,能够防止日军进入北大山,保护西部兵团的侧背面,从而维持东西兵团的连接,守卫三块石山的俄军有2个团和一个炮兵旅。

    双方从凌晨1点开始战斗,一直打到了正午10点,日军投入了1个旅团的兵力,付出了1500余人的伤亡,终于攻下了三块石山。

    不过尽管日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却一举获得了战场的主动,由于俄军东西兵团的连接被切断,造成了俄军的混乱,加上俄军的士气本来就不高,因此西部兵团的西伯利亚第4军和第10军率先撤退,造成了一个大空档,而东部兵团也只能被迫后撤,很快俄军就形成了全面退却。

    但日军由于兵力不足,无法趁胜进军,扩大战果,只能被迫再次在既得阵地上转入防御,只能在局部重点地区发动进攻,10月15日夜间,日军奇袭攻占了俄军阵的制高点万宝山,形成了对俄军防御中心的威胁。俄军随后展开反击,经过了两日激战,俄军以伤亡3000人的代价,终于重新夺回了万宝山,保住了自己的阵地。然后双方都无力再战,各自巩固既得阵地,加修工事形成对峙。

    沙河会战结束,俄军伤亡4万余人,其中战死5084人,失踪5868人;日军伤亡2万余人,其中战死4099人。日本虽未取得全胜,但伤亡只有俄军的一半,而且不仅守住了自己的阵地,同时将防线向前推进了一步,并为日本下一步进攻奉天创造了一个不错的局面。

    总体来看,日军虽然没能攻克旅顺,但也彻底切断了旅顺对外的联系,只用一个军的兵力就能够困住旅顺城里的守军,并且只用少量军舰就将太平洋舰队的残余军舰完全封锁在港口里,将制海权基本完全让给了日本。而在北线,日军连续取得了辽阳会战,沙河会战的胜利之后,日本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战略优势,俄军已被迫退守奉天,并以奉天为核心,组织防御,总体形势十分被动。

    到这个时候,日本国内对战争的结果都十分乐观,认为俄国己没有抵抗之力,日本已是胜券在握了,更有报纸甚致预测,最早到今年年底,最迟到明年的2、3月份,就可以结束了。因此不少媒体开始渲染这是一场比日清战争更伟大的胜利,标志着日本进入世界一流强国的行列,还有报纸则开出了停战的条款,认为日本可以获得8--10优日元的赔款,并且获得包括中国东三省、页叶岛、海参崴再内的土地等等。

    但就在这时,从欧洲传来消息,为了挽回战争局面,俄国己将波罗的海舰队及黑海舰队一部军舰组成了第二太平洋舰队,由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担任司令官,开赴远东参战,舰队己于10月15日,从欧洲拔锚。而且从帐面上看,这支舰队确实十分强大,共有7艘战列舰,2艘装甲巡洋舰,6艘防护巡洋舰,9艘驱逐舰。因此欧洲媒体的评论是:“日本到此为止所作的一切努力,都将在俄国太平洋第二舰队到来之后土崩瓦解。

    原来在辽阳会战之后,几乎所有的欧洲媒体都认为,俄国的失败已经由“可能不可能”变成了“早与晚”的时间问题。沙俄当然不会束手就擒。当俄国组建满洲第二集团军准备将战争无限期进行下去的消息传出后,巴黎证券交易所内所有与俄国有关的证券都狂跌不止,作为俄国最大的债权国、盟友法国己经明确向俄国表达了希望停止战争的愿望。

    而俄国政府也十分清楚现在远东的局势十分危机,其实在俄国內部,一直都有反对这场战争的声音,当然不是爱好和平,而是



第三零五章 南线,北线 3
    乃木希典也知道自己的时间己不多,当然也希望在剩余的时间里证明自己,又于10月25日,11月23日再度组织日军,向旅顺发动两次进攻,虽然日军仍然表现的十分勇猛顽强,冲锋甚至一度冲到了203高地的山顶。但俄军炮兵连同港湾内的军舰一起,向203高地进行无差别炮轰,在一起厮杀的无数俄、日士兵倒毙在炮火中,终于将日军击退。而且11月30日,乃木希典的次子乃木保典阵亡。两个儿子均战死在战场上,得到消息的乃木希典也终于禁不住,竟然当着众多部下的面嚎啕大哭起来。

    而日本国内也终于沉不住气了,因为虽然到这个时候,日本在战场上取得了相当出色的战果,但也同样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到这个时候为此,日本为战争己征集军队超过70万,其中作战人员达50余万,另外还有近30万人为战争服务,总计占用的人员达100万左右。现在日本的人口约为4.4亿,战争消耗了日本2%以上的人口,而且这些人都是青壮年,是主要的劳动力,尽管报纸上仍然不断宣传日军取得胜利,但国内的征兵公告从未停歇,因此为了战争,造成国内的大量年壮年尖流失,工厂的工人,田间亲苦耕种的农民,就连街上的人力车夫已经尽是老人了,对日本的生产、经济都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另外到目前为此,日军伤亡或因水土不服等其他原因造成的减员己经接近10万人,而其中有超过3万人已经永远回不去日本。而在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家庭挂出了代表阵亡家属的附带黑色布条的国旗。一位女歌手与谢野晶子为思念当兵的弟弟定七而创作的诗歌:“啊,弟弟,我们为你哭泣,请你不要死去!”一时间也广为流传。

    除去人员的损失以外,日本到这时为战争支出的资金已经超过10亿日元,几乎是日本年财政收入的6-7倍,而其中有超过8亿的资金是靠债务供应,来自国内的债务达到了6亿多日元。另外为支持战争,大量的物资都被用于支援作战,造成日本国内的商品稀缺,物价已涨了3、4倍,民众的生活水平大幅下降,有些地方甚致已经发生骚动、暴乱活动。

    尽管目前局势尚在可控的范国内,而且连续不断的胜利消息确时对冲掉了一些厌战的情绪,但如果战争还要继续进行下去,那么这些状况不仅得不到缓解,而且还会进一步的恶化,恐怕会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

    而相比之下,尽管俄国连遭败仗,无论是战场还是经济、人员损失,都要远超过日本,但俄国却有庞大的国力支撑,立刻又组织起一支舰队赶到远东参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如果战争变成长期的消耗战,日本显然是耗不过俄国的,真要到那时,日本前期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也都将化为乌有。

    于是在这个时候,邀请华东政府出兵参战的议题也又被翻了出来,摆到了内阁们的面前。

    提议者认为,单靠日本的力量,要想彻底击败俄国实在是太难了,甚致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就算日本最初击败俄国,也只是场皮洛士式的胜利,自身也伤亡惨重,国力大损,最终只会便宜了华东政府坐收渔人之利。因此不如在这个时候把华东政府也拉进战争,这样不禁能分担日本的负担,同时也能给俄国施加压力,促使俄国早日投降,结束战争。而且还能让战争消耗华东政府的力量,在战争结束之后,日本还有足够的实力压制往华东政府。

    当然,一但华东政府参战,那么在战胜俄国之后,肯定要分出一部份战后的收获给华东政府,而且还不会太少,但俄国可是大国,因此战胜俄国之后的收获也决不会少,既使分出一部份给了华东政府,日本也应该是可以满是的。

    因此尽管日本现在还可以免力支撑,但至少也应该确定一个时间节点,一但到了这个时间节点,日本不看不到胜利结束战争的迹像,就必须请华东政府出兵参战。

    在这个时候,这个建议对日本政府还是有不小的吸引力,毕竟这个时候日本的政客们都知道,日本绝对不能输掉这场战争,一但输了就是彻底翻不了身了,而请华东政府出兵参战,可以确保日本取得胜利。于是内阁也不敢怠慢,立刻招集官员讨论。应该说这次讨论是相当的严肃和认真的。

    经过了3天的讨论,同时日本还咨询盟友英国的意见,英国的态度是日本目前还能够独立支撑一段时间,甚致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至少在今年以内,没有必要让华东政府参战,最好是等到明年,再讨论是否要华东政府参战,而且届时日本如果真的需要华东政府参战,英国也会帮助日本动员华东政府的,另外英国还可以帮助日本政府解决资金问题。

    从英国政府来说,当然是希望日本独立战胜俄国,尽管日本战胜俄国之后,肯定会获得巨大的利益,但日本毕竟是一个岛国,国土狭小,资源、人口不足是日本的先天不足,因此英国



第三零六章 南线,北线(四)
    12月11日,在确认港口里的军舰均已被击沉以后,日军中止了巨炮对旅顺港的炮击,转向对旅顺市区进行打击。由此旅顺口白天人迹全无,全都躲进了地下室和死角处。而这时在旅顺城里,部队和住民的生活越来越艰难,医院内满是坏血病患者,药品匮乏、食品不足、物价飞涨。守备司令官斯特塞尔下令收集储备战略储备,就连华东政府的几家商铺也都被俄军征集,做为临时医院,物资也大部份被调用。英国货船“亚瑟王”号12日停靠白狼湾,从孟买运来了5万袋小麦粉,斯特塞尔指示收做战略储备,不许发放,令市民和官兵很不满。

    这时旅顺防区司令斯特塞尔中将招集军官,提出:203高地丢失,太平洋舰队被全部歼灭,旅顺口作为要塞的重要性已经丧失;为了伤员和疲惫官兵着想,应考虑结束这种局面,该商议投降问题了。”

    要塞司令斯米尔诺夫少将则认为:203高地不过是一个前哨据点,主抵抗线依旧健在,而太平洋舰队虽被全部歼灭,但旅顺防御的本质不应改变,而且旅顺至少牵制了日本10万左右的军队,对支持北线作战的意义极大,另外炮弹量足够应付两次大会战,子弹尚有一千万发,粮食尚有一个月的储备,因此还未到绝望的境地,即使要投降,也得等到来年一月以后再议。
1...235236237238239...5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