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大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赫墨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老薛人真的是很实诚。下午走的时候杨靖还特意给他说,两块、三块都行,随他开口,可这老薛还是按照当初卖给杨靖的那第一批手稿文献的价格,两块钱一斤卖给皮特.吴的。
估计要是换个人,人家直接就张口要三块钱一斤了。这七千多斤手稿文献资料,那可就能多赚七千多块钱呢。
第三六五章 墨宝
酒好、菜好、心情更好。于是这一顿酒爷儿五个喝的那叫一个畅快淋漓。
酒至半酣,肖振国肖老爷子竟然老夫聊发少年狂,说什么也要挥毫泼墨。
听到肖老要留墨宝,位于南河沿大街的这家东来顺的经理立刻屁颠屁颠的亲自端上了文房四宝。眼前这几位老爷子他可是门清儿,知道他们都是故宫博物院中的专家,一个个在圈子里的地位都是极高的。
这几位老爷子中随便一个在他店里留下点墨宝,就够他们几个在这里吃一年的了。
肖老是专精字画的专家,在字画圈子里,即便是放眼全国,那也是最顶级的那一小撮人中的一个,现在肖老要留墨宝,这家东来顺分店的经理必须要亲自伺候。
纸铺好,笔蘸墨,肖老哈哈大笑着一口干掉了酒盅里的酒,站起来提笔就写。
“唰唰唰......”只见肖老笔走龙蛇,仅仅一会儿的功夫,就在那张宣纸上写下了一首五言绝句。
几个人都站了起来凑了上去,刘老一看这字,立刻叫了一声“好!”
杨靖也看去,只见这幅墨宝是典型的草书,依稀之间能够辨认的出来肖老写的是什么字。
相比于在这方面浸淫了一辈子的字画大家,杨靖在这方面还差得远。
蔡易也颔首说道:“生世无百年,我愿常欢喜。尊中有美酒,胸次无尘事。哈哈,这是明初童冀的一首诗。啧啧,老肖这回写的这字可真是了不得啊。”
郭老也笑道:“老肖这次是喝的恰到好处,否则也写不出来这等精品。”
肖老把笔一放,双臂抱胸,脸上一股子说不出道不明的风发意气,很显然,他自己也非常满意这幅字。
对着这幅字端详了好长时间,肖老这才笑道:“不错,不错,今天发挥的相当不错。主要是今天的酒好,否则我还就真的很难写出这么好的字来。”
一旁的饭店经理腆着脸的说道:“肖老,这幅墨宝您就留在我这里吧我一定找大家装裱好了挂在大堂正中,以后几位老爷子不管什么时候来我这里吃饭,全都免单。”
错非也就是这幅字的落款上有“南河沿东来顺”这几个字,否则这位经理还就真不敢开口要这幅字。
应该是习惯使然,肖老在最后的落款上写着“戊戌年三月初六,逸平与老友携爱徒于南河沿东来顺。”这两行字。
今天是2018年的4月21日,2018年按照干支纪年是戊戌年,今天则是阴历的三月初六,至于逸平,则是肖老的字。肖老名振国,字逸平,他的墨宝落款大都是写着“逸平”二字。
听到这位经理的话,郭老笑呵呵的说道:“小赵啊,你真觉得光免单就能拿下老肖这幅墨宝”很显然,这几位老爷子和这位姓赵的经理也是很熟悉。
赵经理嘿嘿笑道:“谁让小子我也非常非常的喜欢肖老的墨宝呢再说了,肖老的墨宝又怎么能用金钱来衡量啊。肖老的墨宝在我等人眼里,那就是无价之宝。”
肖老是国内数一数二的草书大家,他的墨宝价格极高,不能说
是一字千金吧,但一个字五万块钱是妥妥的,这幅墨宝一共二十个字,放出去一百万有的是人抢着要。
不过这位赵经理的小马屁拍的人挺舒服的,再加上这幅墨宝上确实留有这家饭店的名字,肖老虽然有点这不得这幅字,但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这位赵经理的请求。
其实像他们这种书画大家,经常性的在兴致高昂的时候留下墨宝。不光是肖老,古往今来的书法大家都是这个揍性的.
第三六六章 亲传弟子
华夏的汉字源远流长,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汉字是出现于距今7700多年前。这种情况,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哪个文化能够比得上华夏文明的传承,尤其是华夏文明的传承一直没有出现过断代,这其中,汉字的功劳无法磨灭。
而在汉字中,有一个字不仅出现的时间极早,而且这个汉字所代表的意义,在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中也起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这个汉字,就是“师”。
汉语字典上对于“师”字的第一条解释,就是“教育人的人。”
而“师”这个名称,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在甲骨文之中,就有“文师”这个称号。西汉的董仲舒用了“师”一词,司马迁用了“师表”一词,他们都着重在师的表率作用这点上。
在秦汉时期,“师傅”这一词同样出现,只不过当时这个词专指帝王之师,所谓“身为师傅,贵极人臣”,在那个时代,“师傅”的用法具有一定排他性。
但到了唐代,“师傅”这个词渐渐演变成为了“师父”,二者之间的含义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但“师父”这个词在感**彩上要更强烈一些。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足以证明“师父”这个词代表的含义。
到了明清时期,“师父”这一词所代表的的含义越发的重要,那时师父收了弟子,弟子往往都会住在师父家里,师父出钱出粮精心培养弟子,把弟子当成家人。而弟子,则像对待亲生老子一样对待师父,师父归西的时候,弟子也要和师父的亲子一样披麻戴孝......
“师父”和“弟子”虽然是两个相对的词语,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却和“父”与“子”的关系一样亲密。
到了现代,随着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很多行业对于师父弟子什么的都不看重了,表面上来看这是一种思想的进步,但实际上却是丢失了华夏文明中一种极为重要的传承......
不过幸运的是,即便是到了现代,也有很多行业中依旧保持着这种古老的传统,老师辛辛苦苦寻觅亲传弟子,然后倾尽一生教导弟子、培养弟子,让弟子可以传承到师父的一身绝活,从而保证让这一脉的传承延续下去。
而这种弟子,在圈子中通常都被称为“亲传弟子”,以与其他普通弟子区分开来。
亲传弟子和普通弟子有着极大的区别,就好像孔夫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一样,实际上那七十二名贤者,就是孔夫子的亲传弟子,至于那三千弟子,就是普通的弟子了。
在古玩行,其实就一直坚持着这种古老的传承,尤其是越顶级的大师级人物,就越注重这个传承。
这也是为什么在春节的时候,蔡易他们四个为了争杨靖这个亲传弟子,都不顾杨老在场直接就吵了起来。
对于这些顶级的大家而言,一个好的亲传弟子就和亲生儿子一样,无比重要。当然,这些顶级的大师不缺钱不缺物的,他们的生活可谓衣食无忧。但他们缺的是能把自己一身本领传承下去,保证自己这一身的本领不至于断绝的弟子。
对于这些大师而言,自己这一身本领如果要是没有人继承而导致断绝,那简直可以让他们“死不瞑目”!
所以,这些大师级的人物一旦遇到一个好弟子,没说的,撕破脸也要抢!这是事关着他们一辈子传承的事情,对于这些功成名就的大师们来讲,没有什么能比这种事更重要的。
华夏人口十三亿,要想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亲传弟子可不是那么容易的,用“可遇而不可求”来形容都一点不为过。
刘老今年七十二岁,是故宫博物院专精青铜器以及古铜器的顶级专家,在全国的圈子里也是数一数二的顶级大师。他从五十岁就开始找合适的亲传弟子,找了二十多年,弟子依然杳无踪影。
肖老今年七十一岁,故宫博物院专精字画的顶级大家,一手草书在全国书法界名列前茅。他也是从五十来岁就开始寻找可以传承他衣钵的亲传弟子,但在2018年春节之前,弟子依然是个空。
郭老今年六十九岁,故宫博物院的顶级文保专家。在故宫博物院能够做文保工作的,那都是最为顶尖的大师级人物。他的情况和刘老、肖老差不多,至今没有亲传弟子。
至于蔡易,虽然看着才六十岁不到的样子,那是因为他保养的好,其实他的岁数也有六十三岁了。
作为故宫博物院顶级的瓷器大家,他在瓷器方面的造诣自然不用多说,仅仅一个古瓷研究所所长的职务,就足以证明他在瓷器这方面的成就了。蔡易和其他三老一样,寻找合适的亲传弟子也有小二十年的功夫了,在遇到杨靖之前,他一度以为自己这辈子恐怕是找不到亲传弟子了。
结果,横空出世的杨靖就这么忽然出现在了蔡易、刘老和郭老这三位顶级大家的眼里。
一开始,这三位顶级大家也没想收杨靖为亲传弟子,但随着和杨靖接触的越来越多,杨靖那堪称妖孽一般的直觉和运气,让这三位大家
第三六七章 拜师
刘老的这幢别墅很大,毕竟这整个别墅区都是他老人家的大儿子开发的,这幢孝敬老子的别墅自然是格外的大。
整个别墅区有专门的停车场,距离刘老的这幢别墅并不算远,步行几分钟就能到这里。
很多五十岁到七十岁左右的礼宾都是把车停在停车场,然后步行过来的,但也有几个特殊的人物是直接乘车过来的。
比如眼前这位耄耋老人,就是颤巍巍的被人从车上搀扶下来的。
一见这位老人,刘老他们四个还有杨靖全都恭敬的迎了上去。
“耿老好,还麻烦您亲自跑一趟,我们真是过意不去啊。”作为地主,同时又是今天的主角之一,刘老自然要先开口了。
“呵呵,能看到你们四个共同收徒,这也算是了了我们这几个老家伙的心愿啊。眼看着你们四个都土埋到脖颈子了,还一直找不到一个好徒弟,我们几个老家伙也是替你们着急啊。”下车的耿老笑呵呵的说道。
耿老今年都九十六岁了,是故宫博物院岁数最大的老专家,也是国内最顶级的瓷器大师,蔡易当年就没少跟着耿老学习有关于瓷器方面的知识。
耿老看着站在一旁的杨靖,微笑着对刘老他们四个说道:“这孩子不错,我和老杨通电话了,这孩子的情况我多少也了解一些。你们四个啊,有福喽。”
说着,耿老对杨靖招了招手,杨靖立刻走前了两步,恭敬的对着这位老人鞠了一个躬说道:“耿爷爷好。”
“嗯,小伙子不错,以后跟着四位师父一定要好好的学,不要辜负你四位师父对你的期待。”
“嗯,耿爷爷,您放心吧,我一定会把四位师父的绝学发扬光大的。”
“哈哈,老耿,你也来了我刚才在里面听人说你来了,我还有点不相信,就出来看看,果然是你这个老家伙啊。”伴随着一阵爽朗的笑声,杨老爷子走了过来。
“哎呦喂,你这老杨头还没死啊呦呦呦,这身体可是越发的健朗了啊。”耿老罕见的大笑了起来,和凑到跟前的杨老爷子来了一个热情的拥抱。
一帮人看的眼珠子都差点瞪了出来。
这两位还是国内古玩收藏界的泰山北斗吗怎么和孩子一样。
“哎呀,耿老哥,你这身体可是不成喽,照着我可是差远了。”杨老爷子放开耿老,笑呵呵的说道。
“唉,这可真是犟不得,什么都可以不服,唯独这老,不服不行啊!我今年虚着都九十七了,再有三年就过百了,现在还能动弹,我就已经感谢祖宗保佑喽。倒是杨老弟你这身体越发的好,怎么调养的”
杨老爷子笑眯眯的瞅了杨靖一眼,随即笑道:“走,耿老哥,咱们老哥儿俩进屋说,我告诉你一个返老还童的办法......”
两个岁数加起来一百九的老爷子就这么相扶着慢慢向屋里走去,站在门口的一些礼宾脸上也是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不管是杨老还是耿老,那都是业内绝对的泰山北斗,能和他二位比肩的,数遍整个华夏也不过两巴掌之数而已。
耿老和杨老都能亲临这里观礼,这足以说明这些老前辈对于这次礼仪的重视。
事实上,不光是耿老来了,同样是故宫博物院的吕老、李老、穆老、王老等老一辈的前辈,全都来了。
这些老一辈的大师,几乎是这个圈子里辈分最大的一批人,他们能够同时出现在这个仪式上,也是一件极为难得的盛事。
有这些老前辈出面,那些和刘老他们一个辈分的观礼嘉宾也都暗自震惊。这些老一辈的前辈平时都难得一见,现在竟然在这里齐聚首,这足以证明他们这些老前辈对这次收徒仪式的重视。
很多跟着师父一块来观礼的年轻人,在看向杨靖的时候,眼神中也是各种的羡慕嫉妒。
这小子何德何能能让四位顶级大师共同收徒还能让这么多平时难得一见的老前辈亲自前来观礼这简直就是不可理喻嘛!
可偏偏,不管他们怎么羡慕嫉妒,一个接一个的重量级嘉宾还是源源不断的来到了这幢别墅内,快到吉时的时候,偌大的别墅大厅中甚至都盛不下这么多人了,很多年轻一辈的弟子们都不得不站在别墅外面的庭院中。
没办法,今天光是来到现场观礼的老一辈大师,就有七位之多,算上主持今天收徒仪式的杨老,业内最顶级的老一辈大师几乎全都到了。
那些六七十岁的大师们,在这些老一辈的大师面前,全都是侄子辈甚至是更低辈分的,因此在这些大师面前,他们只能站着观礼。至于这些大师们的弟子,能在庭院里站着已经足够他们回去吹嘘好几年了......
上午十点十八分,吉时到。
杨老爷子作为今天的收徒典礼的主持人,无论是辈分还是名望,都是圈内顶级的人物,自然压的住阵脚。
“诸位嘉宾,欢迎你们前来观看刘振垚先生、肖振国先生、郭青茂先生、蔡易先生共同收徒的仪式。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四位先生一致决定共同收来自于鲁省天衢市的杨靖为亲
第三六八章 礼物
接过了这个翡翠貔貅,说实在的,杨靖心中真的是感动不已。
在华夏的习俗中,貔貅可是招财进宝的神兽,只要是做生意的,家里或者办公室内几乎都会摆一个貔貅摆件。不仅镇宅,最主要的是能招财进宝。
杨靖很清楚,自己的大师兄,也就是刘老的大儿子刘明翰生意做得很大,刘老手里的这个貔貅摆件绝对是一个精品中的精品,可是他老人家没有送给自己的儿子,竟然送给了自己,这种器重也是没谁了......
事实上,不光是杨靖感激,和刘老熟识的人都为刘老的这种手笔感到震惊。
这个貔貅的价值先不论,最关键的是这个貔貅可是刘老的好友,也就是姜斌的父亲姜老留给他的,这个貔貅寄托着刘老对好友的思念之情,这个貔貅对于刘老来讲,那是具有极大意义的。结果现在竟然送给了弟子,这足以证明刘老对于这个弟子的看重。
没看到站在刘老身后的他的大儿子刘明翰,脸上都是一脸的羡慕吗
今天来到现场观礼的不仅有嘉宾,还有杨靖四位师父的直系亲属,像刘老、郭老还有蔡易的儿子都来了,肖老的两个女儿也来了。杨靖的父母还有格格也来了,这种重要的事情,他们必然是要过来亲眼见证的,同时也表示对四位师父的尊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