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大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赫墨
“嘿嘿,老黄,这次让你回来可不是折腾你啊!”肖老脸上笑眯眯的,“你看看桌子上的这幅画是谁画的”
听到肖老这么说,黄老向那幅画看去,结果这一看不要紧,他立刻就“哎呦”了一声,立刻就扑了上去。光看这利索劲儿,谁也不会想到他已经是六十多岁快七十的老人了。
“这、这是我师祖的真迹!还是仿八大的的画!”看了一会儿,黄老哈哈大笑了起来,激动不已。黄老是屈老的半个弟子,虽然没有举行拜师仪式,可这是圈子里公认的事情,所以他称呼大千先生为师祖也不算有什么过错。
要论起辈分来,黄老的辈分比刘老他们还要高一辈,他的师父屈老可是和启功大师是一辈的。
“我说老肖,这画是从哪儿拿来的我还从来没听说过我师祖曾经仿过八大的这么一幅画呢。嗯,这幅《枯木来禽图》的真迹是在王老的后人那里吧”
肖老点了点头说道:“没错,真迹确实是在王老的后人手里。至于这幅画,是小靖的外公上世纪八十年代收来的,当时也鉴定出来这幅画是仿作,但却没人知道这幅画仿作是八爷仿的。小靖总觉得这幅画仿的不一般,他认为这幅画就是八爷仿的,所以就拿过来让我们给掌掌眼。我刚才看出来了这幅画的来历,不过牵扯到八爷的作品,我们几个都认为还是把你叫过来更保险一些。”
黄老拍了一下大腿,笑道:“没错,这幅画确实是师祖仿的!我敢拿我这双眼珠子做保证。别的不说,光是师祖在这幅画里留下的暗记,就足以证明这画就是师祖的手笔。”
“嗯八爷仿的画作中还留有暗记”肖老好奇的问道。
黄老点头说道:“没错,师祖他老人家虽然善于仿作其他大家的画作,但他老人家每次仿作的时候,都会在画中留下暗记。这还是我师父告诉我的呢。喏,你们瞧这个地方,这几笔笔锋之间的结构,是不是就是‘大千’二字”
包括杨靖在内的所有人一听这话,都凑了上去,看着黄老指的那个位置。还别说,有黄老这么一提醒,大家都看出来了。
“根据我师父说的,其实师祖他老人家每次仿作别人的画,都会在画中留下暗记,以示这是仿作。只可惜几乎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这一点,再加上师祖他老人家的仿作水平极高,很多画作甚至比原作的水平还高,所以这才造成师祖他老人家的仿作是以假乱真。”
听到黄老的解释,刘老感叹道:“八爷可真是做到了唐伯虎那首诗中所说的‘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境界了。了不得,了不得啊!”
黄老看了看杨靖,稍微一犹豫说道:“小杨啊,不知道这幅画你是否愿意割爱让给我多少钱你随便说。你知道的,这是我师祖大千先生的画,我作为大千先生的徒孙,有责任也有义务收集师祖他老人家的真迹......”
杨靖一听这话,也是感到有些为难。
一旁的刘老笑道:“你这个老黄啊,真是人越老这脸皮越厚啊!这画要是小靖亲自收上来的,别说让给你了,就是送给你都不成问题,不过这画可不是小靖的,是小靖他外公当年收上来的。当时因为被鉴定为赝品,小靖他外公为此还颓废了好长时间。小靖他外公当时可是用一块价值不菲的祖传玉佩把这幅画换回来的,据杨老说,光是那块祖传玉佩,在八十年代就值好几十万呢!”
肖老也说道:“老黄,要不你把小靖他外公的那块祖传玉佩找回来,我保证小靖他外公愿意拿这幅画给你换那块玉佩。”
这话一出口,黄老就知道事不可为了,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
杨靖很诚恳的说道:“黄老,还请恕小子真是无法做主把这幅画让给您老。”
黄老无奈的摆了摆手说道:“没关系,没关系,是老头子我自己贪心喽......”
场面有点沉闷,肖老也没想到把黄老叫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不过杨靖倒是没慌,相比于大千先生仿的这幅《枯木来禽图》,他今天还有一个更重量级的东西呢,只要这个东西拿出来,绝对能把这五位老爷子的老花镜惊掉的!
杨靖咳嗽了一声说道:“四位师父,还有黄老,其实今天大千先生的这幅画还不是重头戏,小子我前段时间去金陵的时候,在金陵收了一幅画,当时卖家说这幅画是宋代的赵令穰画的,并且信誓旦旦的说他家就是赵令穰的后代
第三七二章 取画轴
听了肖老的话,几位老爷子都露出了一脸便秘的样子。仿佛眼前明明摆着一桌满汉全席,结果每道菜里面都有几个绿头苍蝇,能看不能吃......
如果要给北宋的画家排个名的话,宋徽宗赵佶的表弟赵令穰绝对能够排进前十名,他的画作流传到现代的并不多,但每一幅都是珍品。
现在眼前就摆着一卷赵令穰亲笔画的《江宁大江图》,而且还是长卷,别的先不说,光是这九百多年的历史,哪怕这幅画画的水平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很差,这幅画也堪称国宝了。
俗话说得好,“一页宋版一两金”,宋版书流传到现代都已经是极为珍贵的文物了,更何况数量更为稀少的宋画
到了现代,每一幅从宋代保存下来的画都堪称国宝级的文物。因此眼前这卷《江宁大江图》虽然画的水平很一般,但也是堪称国宝的画作。
只是对于这几位老爷子来讲,他们要的不仅仅是宋画,他们更需要的是一幅足以流传千古的完美画作。眼前这幅画历史是有,可这水平......
杨靖估计这个时候五位老爷子心里都在吐槽——你说你明明是赵令穰啊赵令穰,为毛作出这么一幅让人又喜又恨的画来呢
几位老爷子都静静的看着这幅画,气氛极为诡异,就连杨靖都有点受不了了。
幸好蔡易出声打破了这种诡异的气氛。
“小靖,这卷《江宁大江图》你花了多少钱收来的”
“一......”杨靖张口就想说出一万块,但随即就硬生生的控制住了后面的数字。
这幅画是他在1982年的金陵花了一万块收来的不假,可这句话绝对不能说出去。如果要是在现代收这幅画,一万块钱最多也就是让你看看,根本就不可能收上来的。
“一百万”蔡易有些迟疑的接住了杨靖的话头,杨靖只能默默地点了点头。
“嗯,一百万收这么一幅画倒是不贵,算是捡漏了。”黄老在一旁说道,不过杨靖听得出来黄老语气中那深深的怨念,很显然,这位爱好字画的大家对于这幅画真的是有点受不了。
刘老问道:“小靖,你当时怎么花这么多钱收这幅画呢虽然你在字画这方面还有的是要学的东西,可凭你的鉴定水平,你应该能看出来这幅画的水平啊。”
“大师父,我刚才说了,当我看到这卷《江宁大江图》的时候,我就觉得这幅画有些不对劲,我的直觉告诉我,这幅画确实是一副真迹不假,但我总觉得这幅画好像还隐瞒着什么东西。四位师父,您们应该都知道我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直觉,没错,我收这幅画的时候,就是我的直觉告诉我这幅画不简单,所以我才会花一百万收下来的。”
黄老说道:“小靖啊,这幅画虽然是赵令穰画的不假,可这幅画没什么特别的啊,如果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那就是这幅画的水平真的是配不上赵令穰的名气和水平。如果不是老肖肯定的鉴定出这幅画就是赵令穰画的,我都以为是赝品呢。”
杨靖摇头道:“黄老,不是这幅画本身的问题。这幅画给我的那种特殊的感觉,并不是来自于这幅画的本身,我虽然还没有开始跟着我二师父系统的学习字画方面的知识,可我也知道这幅画画的水平很一般。不过我之所以还收下这幅画,就是因为那种奇怪的感觉并不是来自于这幅画的本身,而是来自于其他方面。”
肖老一听这话,眼睛立刻就亮了,他犹豫了一下,然后迟疑的指着这卷《江宁大江图》两端的画轴问道:“小靖,你是不是觉得这幅画的画轴有点问题”
杨靖装作恍然大悟一样的猛拍了一下大腿,“哎呀二师父,您真是一语中的啊!说实在的,我以前只觉得这幅画有问题,可偏偏就说不上来哪里有问题,但我可以肯定的说,绝对不是这幅画本身的水平,是在别的地方。二师父,刚才您这么一说,我才知道那种特殊的感觉是来自于哪里了。没错,就是这两根画轴。”
刘老点头说道:“嗯,这幅画的画轴确实有点不走寻常路,太粗了,我还没见过这么粗的画轴呢。”
郭老是院里做文保工作的大师,对于古老的东西,他见得多了,经手的东西也多了。毕竟那些有着悠久岁月的文物古董,都需要定期保养的,这个活儿基本上都是交给以郭老为首的一群文保专家来做。
“呵呵,这么粗的画轴,我也从来没见过。怪不得刚才我也觉得这幅画有点奇怪,原来根子在这里呢。”郭老笑呵呵的凑了上去,摸了摸画轴,“呦,还是紫檀木的呢。从这画轴的用料上来看,倒是符合赵令穰的身份,他毕竟也有皇室血统啊。”
蔡易笑道:“这个赵令穰可不一般,宋徽宗赵佶当端王的时候,就和他的关系特别好。后来史书上说,赵佶当了皇帝之后,这赵令穰有段时间都可以无须通报直入大内呢。”
郭老敲了敲画轴说道:“中空的。我说,我怎么觉得这画轴中好像藏着有东西呢”
听到郭老的话,几位老爷子眼睛再次亮了起来,杨靖很干脆的说道:“三师父,要不您就受累把这两根画轴取下来咱们看看”
黄老虽然心动,但他还是说道:“小靖,这不太好吧这幅画虽然水平很一般,可毕竟也是宋画啊,而且保存的还算不错,如果要
第三七三章 不敢确定
一直扛着摄像机录像的刘明翰开口说道:“这好像也是一副绢本呢。”
可怜的堂堂一家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老总,今天在这里只能干摄像师的活儿。
刚才一说要取画轴,刘老就让儿子把摄像机拿了出来。这种事情最好是全程摄像,以便档案留存。万一要是在画轴中发现了什么稀世珍宝的话,拍摄下来的视频资料也可以证明这个稀世珍宝的出处。
刘老扭头瞪了儿子一眼,没好气的说道:“用不着你说话,好好的摄像就成,要是少了什么镜头的话,家法伺候!”
刘明翰一缩脖子,直接一句话也不敢说了。
几位老爷子这个时候也没人顾得上刘明翰出糗了,他们的全部注意力全都放在了这卷绢本上。
是字还是画
这个时候谁也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能让赵令穰不惜自晦做出这等低水平的画来掩藏这卷绢本,这足以证明这卷绢本绝对不是平常之物。
“我打开了啊”就连郭老的声音中都有点紧张。
几位老爷子都点了点头,郭老这才小心翼翼的开始打开这卷绢本。
结果这卷绢本刚刚露出一小部分,几位老爷子就齐齐的倒吸了一口凉气,然后就化身雕塑。就连郭老也情不自禁的站直了身子,呆呆的看着这露出来的一小部分一动不动。
至于一旁一直在摄像的刘明翰,也像傻了一样。
怪不得这几位老爷子会有这样的表现,实在就是因为刚刚露出来的那一小部分绢本上面的那五个字太骇人了。
“清明上河图”,五个瘦金体的题跋,在这个题跋下面还有一个双龙小印......
许久,肖老才和发了疯一样的猛地扑了上去,要不是杨靖眼疾手快一把抱住了老爷子,说不定这老爷子一脑袋就得磕到桌子上。
其他几位老爷子也开始发疯,一个个不是晃脑袋就是揉眼睛,黄老更是像一只没头苍蝇一样在屋里一圈圈的乱转悠......
一屋子人就属杨靖冷静,毕竟他早就知道这个绢本是什么东西了。
杨靖一手抱着依旧有些癫狂的肖老,一手拍了拍大师兄刘明翰,把大师兄从发呆中拍醒之后,这才大声的说道:“四位师父,咱们能否镇静一点这画还没有确定是不是真的呢!”
杨靖说这话的声音很大,整个大厅中都嗡嗡作响。
几位老爷子都慢慢的安静了下来,脸上都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唯独肖老,扭头瞪着杨靖说道:“你小子还不赶紧把老子放开这可是清明上河图啊!你让老子怎么镇静”
好嘛,这老爷子看样子是真急了。也难怪,从字画上浸淫了一辈子的大师,现在忽然看到了瘦金体的“清明上河图”题跋,还有下面的双龙小印,他当然冷静不了了。
刘老和蔡易走了过来,两个人抱住了肖老,这才让肖老渐渐地安静了下来。
待到几位老爷子的情绪都平静了下来之后,郭老这才舔了舔嘴唇问道:“老伙计们,你们说这个题跋和这个双龙小印是不是真的我的天,要是真的,咱们都可以名垂千史了啊!”
肖老没好气的把郭老扒拉到了一边,一边戴上白手套和老花镜,拿起了放大镜,一边说道:“要是名垂千史也不是你,是小靖好吧不管从哪方面来讲,这幅画都是小靖淘来的。”
说着,肖老就举着放大镜凑了上去,其他几位老爷子也全都围了上去,搞得刘明翰不得不出声提醒道:“几位叔叔,还请给我留个空隙,我得拍下来啊。”
几位老爷子根本就不理会刘明翰的话,还是杨靖无奈之下从旁边拉了一把椅子过来,接过了刘明翰手里的摄像机,自己拿着摄像机站在了椅子上面,居高临下的拍摄肖老鉴定那个五字题跋和双龙小印的过程。
屋子里静悄悄的,在这个时候谁也不敢出声打扰肖老。
眼前毕竟摆着一卷极有可能是《清明上河图》真迹的画,这个时候,即便是大牌如刘老他们,也如同一个紧张的等待成绩的孩子一样。
虽说现在还没有看到这幅画的全貌,可这幅画毕竟是从赵令穰亲笔所画的《江宁大江图》的画轴中取出来的,而且刚才郭老在取画轴的时候,已经非常肯定的说过那幅《江宁大江图》自从装裱好了之后就再也没有进行过二次或者三次装裱,完全就是原装货。也就是说,光是这时间方面就足以证明这卷绢本是北宋年间就藏进画轴的。
再加上这瘦金体的“清明上河图”五字题跋以及下面那方双龙小印的钤印,这足以证明这卷刚刚发现的绢本,有着九成以上的可能性是《清明上河图》的真迹。
虽说现在故宫博物院中珍藏的那卷残缺的绢本《清明上河图》是现在公认的张择端的真迹,可实际上这些老专家谁都明白,即便是那卷残缺的绢本,谁也不能百分之百证明就是张择端的真迹。
毕竟从北宋到现代这九百来年的历史中,《清明上河图》的各种版本可是多达三四十种,虽说有些版本已经确认是谁仿的了,可更多的版本还没有确定是谁仿的。既然如此,谁又能百分之百的肯定故宫博物院中收藏的那卷残本就是张择端的真迹呢
而故宫博物院中珍藏的那卷残本也是残缺不全的,根据很多史书推断,《清明上河图》的真迹前面应还有一段绘远郊山水,并有宋徽宗瘦金体字签题和他收藏用的双龙小印
第三七四章 御书葫芦印
五位老爷子谁也没有想到杨靖竟然搞出了这么一个惊天动地的东西来。
没错,如果这卷绢本最终真的鉴定为《清明上河图》的真迹的话,这绝对是一个惊天动地的东西。全世界也找不出几幅比这幅画更珍贵的画来。
肖老刚才用尺子量了一下,这卷绢本要比故宫博物院内珍藏的那幅《清明上河图》尺寸大不少,纵有34.8厘米,横有746.4厘米,无论哪个数据,都要比故宫博物院的那幅《清明上河图》大不少。
尺寸的问题就不提了,单单这卷绢本上的鉴藏钤印,就让人无法忽视。这卷绢本上钤印很少,只有宋徽宗赵佶还有赵令穰两个人的鉴藏钤印,但谁也不敢小瞧这卷绢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