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大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赫墨
肖老笑眯眯的对杨靖说道:“小靖啊,你大师父送你了一个宝贝,我这个当二师父的也不能落后啊。来,这幅字为师就送给你了,希望这幅字能够一直督促着你成长,也希望你能如这幅字中所写的那样,成为一名真正的君子。”
说着,肖老摆了摆手,站在他身后的他的两位女儿走了上来。两人抓住一副横轴画卷慢慢的打了开来,现场的众人一看上面的字,都不由自主的发出了一声低呼。
原本坐在椅子上的几位老一辈的观礼嘉宾全都情不自禁的站了起来,耿老更是惊讶的自言自语道:“小肖怎么把启功先生当年送给他的那幅字拿了出来乖乖,这个礼物的分量可是够重的啊!”
只见这幅字横有四十多厘米,纵足有两米多长,上面的几行字写的如同行云流水,正是已经过世的启功大师最著名的“启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落款赫然是“启功赠友肖振国,戊牛年秋。”
“这幅字是启功老师当年赠给我的,这些年这幅字一直督促着我,让我知道如何去做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小靖,这幅字现在我就送给你,希望你能够按照这幅字上所写的那样去做人、做事!”
杨靖也是有点懵了,说实在的,他真是没有想到二师父竟然会把这幅字送给自己。
在拜师仪式之前的那几天中,杨靖去了四位师父的家里,拜见了师母还有师兄、师姐们,在肖老家里,他看到这幅字就挂在他家大堂的正中,而且肖老也给杨靖讲述了当年启功先生给他写这幅字的经过。
这幅字落款中的戊牛年,是1978年,距今正好四十年。那个时候,动乱刚刚结束两年的时间,华夏社会上很多事情都还处在一片乱糟糟中,很多人都有些迷失自己。
当年才三十岁出头的肖老也是有些迷惘,甚至一度生出不在博物院干的念头。在这种情况下,一直对肖老很器重的启功先生就给肖老写了这幅字,并且亲自给肖老谈心,这才让肖老那颗躁动而迷惘的心真正的沉稳下来,并最终成为行业里一名著名的大师级人物。
这幅字对于肖老而言,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和意义,结果没想到今天肖老竟然把这幅字送给了自己。
这份礼物,太贵重了!
杨靖有心要拒绝,但看着肖老双眼中的期盼,在心中微微的叹了一口气,深深的鞠了一个躬说道:“谢谢二师父的器重,我一定不辜负您老人家的期望。”
在肖老以及两位师姐微笑的注视下,杨靖伸出双手接过了这幅字,几位老一辈的大师带头鼓起了掌,一时间,整个大厅中掌声如雷。
这幅字的来历在圈子里可谓无人不知,当年启功大师把这幅字亲手交给了肖老,造就了一位古玩收藏界以及书法界的顶级大师,如今,肖老又把这幅字交给了杨靖,他们亲眼见证了一份传承的交接......
郭老送给杨靖的礼物是一套他珍藏了四十多年的文房四宝。这套笔都是羊毫笔,锋颖全都是从杭嘉湖一代取的山羊毛制成的。这种笔即便是放在湖笔中,也是绝对的极品。据说制作这种笔,每只野兔只取背脊上的一根毛
两锭古墨,虽然不是传说中李廷珪制作的李墨,但也是清康熙年间专供皇家的“曹墨”。
李墨那种东西是属于传说中的墨锭,如今世上有没有李墨还另说着。但曹墨身为康熙皇帝亲口起名的“紫光玉”,可是徽墨四大家之首。
最关键的是,郭老送的这两锭墨可是正儿八经的康熙年间的贡品,其价值难以估计。
纸,虽然不是最著名的宣纸,但却是更珍贵、名气更大的“大千纸”。
而且这种大千纸不是现在市面上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大千纸”,这两刀大千纸可是七十年代末大千先生还在世的时候,郭老亲自上门求来的......
&n
第三六九章 午宴
整个拜师仪式持续了一个来小时,等这个仪式结束之后,已经是中午十一点多了。
前来观礼的嘉宾兴致都非常的高昂,先不说四个业内顶级的大师共收一名弟子这件事足以成为业内的一件盛事,就光今天能够亲眼见到那些老一辈的大师,也足以让这些嘉宾非常高兴了。
今天能够接收到邀请前来观礼的嘉宾,大都是圈子里的大人物,身份资格不够的也接不到这种邀请。刘老他们四个都是圈子里最顶级的大家,一般二般的人也接收不到他们亲自发出的邀请。
可这些圈子里的大人物,在那些堪称传奇的老一辈大师跟前,都算不上什么。平时这些传奇人物难得一见,就好像杨老一样,早早的就隐居在天衢的老家不问世事,别说他们了,就算是故宫博物院的那些大家都很难见到杨老一面。
而今天,杨老不仅担任了这次拜师仪式的主持人,老一辈的传奇大师更是一下子出现了九个,这简直就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虽说在仪式结束之后,有四位前辈因为身体的原因回去了,但还有五位留了下来,陪同大家一块进行午宴。这对于圈子里的人来讲,绝对是一种莫大的殊荣。
而当观礼嘉宾来到了预定好的酒店就餐时,才发现今天午宴上的酒水太不一般了。
今天前来观礼的嘉宾有九十多人,算上这些嘉宾携带的弟子和亲朋,一共有二百来人,酒店中可以开二十桌酒席。
然后每个人都看到了在酒桌的正中心摆放着一坛黑色的土陶罐子,很明显,这个土陶罐子是酒坛子,因为上面的泥封已经被打开了,就剩下里面的盖板和蜡封还没有打开。
能参加今天观礼的,都是圈子里的大人物,眼力是绝对没问题的。因此他们一眼就看出了这种土陶罐子是有年头的老物件,最起码也得有半个世纪的时间了,而且这种封坛的方式现在也已经很少见了,所以,这些嘉宾都很好奇也很期待这些酒坛子打开之后会有什么样的美酒。
有这坛子酒在,旁边的飞天茅台反而没人关注了。
果然,当酒宴开始之前,今天的主人翁之一刘老站起来给大厅中的人解释道:“今天摆在酒桌上的这些酒坛子想必大伙儿都看到了,这些酒是我的弟子杨靖提供的,是正儿八经的在地下酒窖中埋了六十多年的二锅头老酒。杨靖也是机缘巧合淘来了这么一批酒,今天承蒙各位关照,因此特意拿出二十坛来招待诸位。这酒数量很少,所以一桌只能上一坛酒,还望大伙儿见谅啊。”
刘老这话一出口,整个大厅中立刻像炸了锅一样。
玩古玩收藏的,不是好茶就是好酒,更多的是两者兼顾。在场的这些嘉宾几乎每个人都好喝两口,现在一听今天酒桌上的这坛子酒竟然是在地下埋了六十多年的二锅头酒,一个个的哪儿还能憋得住
他们都是搞收藏的,当然知道这种酒的价格。说个毫不夸张的话,这种酒要是上拍的话,七位数只是起步价!
只是,这种窖藏了六十多年的老酒,全华夏又能找出几瓶来
就连那些平日不怎么喝酒或者干脆不喝酒的人,都忍不住要尝一尝。
这种酒可是喝一口少一口,尤其是那些小年轻的,要是喝上一回这样的酒,回去之后就能吹好几年了!
一口酒上万块的酒你喝过吗
当然,这些观礼嘉宾更多的是震惊于杨靖的手笔。这二十坛酒拿出来,那可就是上千万啊!一场午宴喝掉上千万的老酒,这种手笔即便是放眼全国,恐怕也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得到吧。
最关键的是,有些顶级大富豪或许可以土豪的拿出上千万的酒水,可这种年头的老酒就是有钱都买不到的!任何一个人得到这种老酒恐怕都会珍之又珍的收藏起来,谁会毫不犹豫的拿出来给不相识的人喝啊......
杨靖的四位师父当然也是脸上有光。他们收徒弟,结果徒弟这么土豪的拿出这些老酒来,这绝对是给他们四个师父脸上贴金呐!
杨靖和格格以及刘老和肖老四个人陪着杨老、耿老、吕老以及另外三位业内的顶级大师,杨爸杨妈还有郭老和蔡易,则在另外一桌上陪着另外几位老一辈的大师。
坐在主宾位置的吕老喝了一小口酒,轻轻地咋了咋嘴唇,满是褶皱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好酒,老耿、老杨,这小家伙提供的酒可真好,我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喝到这么香醇的酒了。我记得上次喝到这么好喝的酒,还是和启功先生一块去紫光阁,那时候总理还在呢,总理招待我和启功先生喝的就是解放前窖藏的二锅头酒。啧啧,那味道真是回味无穷。没想到,这都快五十年了,我竟然还能喝到这样的好酒。”
杨靖恭敬的说道:“吕爷爷,我只不过是借花献佛罢了,您喜欢喝等会走的时候捎两坛。”
吕老一听这个,哈哈大
笑了起来,指着杨靖说道:“这小娃儿倒是爽快的很呐,小刘、小肖,你们能够收到这么好的弟子,这可是你们的福气啊。”
这位吕老可不是一般人,他今年已经整整九十岁了,当年他也是故宫博物院的,现在还在院里挂着职呢。最厉害的是,这位老爷子在1982年就担任国家文物局的局长,到了1991年,更是担任了故宫博物院的院长一职,现在他老人家身上还兼任着好多重量级的职务呢。
今天在场的所有来宾,论资历,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老人家的,即便是今天前来观礼的现任故宫博物院的单院长,在这位老人面前也是小字辈的。
&n
第三七零章 掌眼
大厅中正在喝酒吃菜的观礼嘉宾一听吕老要当场留墨宝,全都围了上来。
吕老以前可不仅仅是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他老人家在书画方面的造诣也是堪称登峰造极。
就好像肖老精通草书,吕老的行书在业内也是公认的一绝。他老人家还是华夏书协的委员呢!
酒店的服务员利索的抬上来一张书案,笔墨纸砚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准备好了。
吕老看到一切准备妥当,抓起酒盅喝了一个,这才微笑着走到了书案跟前,提笔蘸墨,屏气凝息,停顿了几秒钟之后,执笔在宣纸上书写了起来。
老爷子别看都九十岁了,可这架势一点儿都不像一个耄耋老人,到更像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大将军。
只见老爷子下笔如有神,笔走游龙,力透纸背,短短的不到半分钟的时间,老爷子一气呵成的写成了八个字。
“琴瑟和谐,鸾凤和鸣。”
待到老爷子落完款,并盖上随身携带的印章之后,整个大厅中这才猛地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喝彩声。
老爷子这笔字写的那自然是极好的,别看吕老都九十岁了,可他的身体在在座的所有老一辈大师中算是最好的,如果之前杨靖没有给杨老爷子调理身体,就连杨老爷子都比不过吕老。
身体保持的好,那么这字里行间中蕴含的那种韵味就会十足。
吕老的字虽然是行书,但更倾向于行草。
这区区八个字虽然很少,但行笔之间却尽显行草那如云行流水,秾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的真谛,即便杨靖对于书法不是很懂,但也能一眼看得出来这幅字绝对是一幅水平极高的作品。
更别说那些观礼嘉宾中懂行的了,就连杨老爷子、耿老在看到这幅字之后,脸上都露出了期盼的神色,恨不能把这幅字揽到自己怀里去。
若不是吕老在落款中明确的写着“赠小友杨靖与白玉格格”这几个字,说不定这几个老一辈的大师真会拉下脸来把这幅字拿走......
吕老的字就算是比不上启功先生的字,但绝对也相距不远。这幅字要是放在普通老百姓家里,足以当成传家宝了。
待到墨迹干了之后,杨靖这才小心翼翼的把这幅字收了起来。
这幅字等结婚的时候,可以悬挂在家里的大厅中,和在拜师典礼上二师父赠与的那副启功先生的字一块悬挂,交互辉映。
酒是好酒,菜是好菜,而且还能在吃饭的时候看到一代著名的书法泰山北斗亲自留墨宝,这顿午宴算得上是精彩迭出了。
待到午宴结束后把观礼嘉宾都送走了,时间已经来到了下午接近三点。
杨爸、杨妈没有留下来,他们两口子要去拜访杨靖的二姥爷,格格也想去见一见杨靖经常给她提起的二姥爷,也就跟着杨爸杨妈一块去了。
杨靖留了下来,当然,一同留下的还有杨靖的四位师父。
之所以把四位师父留下来,没别的,就是杨靖准备给四位师父调理一下身体。
虽然和四位师父接触的时间并不长,但杨靖却能清楚的感受到四位师父对自己的真心真意,那种隐而不露的感情,真的和爹娘对待孩子一样。
这么好的师父,杨靖没理由不给他们调理身体。今天的拜师仪式结束之后,杨靖的生命中又多了四名重要的亲人。
听到弟子说要给自己调理身体,四位老爷子都有些不太明白。同样留下来的杨老爷子则一脸神秘的光笑,四位师父问杨老爷子,这老爷子也不回答,只是一个劲儿的说“会有惊喜的”。
然后,就是在四位师父有点蒙圈的表情中,杨靖首先给大师父刘老完成了身体调理。
当看到杨靖一头大汗的完成了行针,刘老一下子年轻了二十岁的样子,其他的三位师父眼珠子差点瞪了出来。尤其是刘老在痛痛快快的洗完了澡,把那一身臭烘烘的味道彻底洗掉之后,肖老他们三个这才明白,原来自己的弟子还藏了一手呢。
给四位师父调理完身体,已经是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了。
这四位师父一个个的都好像年轻了二十岁,虽然他们的模样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自己身体的变化,他们四个是最清楚的了。
幸好四位师父平时都是很注重保养的,他们的身体情况都不错,杨靖连着调理了他们四位,并没有消耗多少能量,但却把他们身体中隐藏的那些疾病隐患全都彻底的清除了。
四位师父都乐得能看到后槽牙了,但他们也很清楚,徒弟的这一手可不能外露。别的不说,光看徒弟那苍白的脸就知道这种调理身体的方法是多么的消耗杨靖的精气神。
而当杨靖说出这种调理身体的方法是他从英国留学时跟着一位老道学的,并且说出这种调理身体的方法纯粹就是损己利人,每调理一次,他自己最起码得好好的休息一个星期才能复原之后,四位师父立刻就决定这种方法绝对不外传。
对于他们这种上岁数的人来讲,老酒、金钱、大开门的老物件什么的,都不算多么重要,唯独这身体的变化和自己的后辈,才是他们最在意的。自己的弟子虽说掌握着这么一种和神话小说中的“仙术”差不多的手段,可这
第三七一章 大师们很疑惑
刘老他们口里的老黄,其实就是和他们在一起工作的一位书画大师。只不过和肖老专精古代书画不一样的是,黄老专精的是近代和现代书画。
黄老是川省人,和大千先生的弟子屈老是老乡。这也是为什么黄老在年轻的时候曾经跟着黄老学习了十好几年的关键原因。
得益于早年曾经得到过大千先生的亲自指点,黄老在书画方面的造诣可不比肖老低。尤其是在鉴定大千先生的作品方面,黄老更是堪称国内第一人。
“我说你们四个这是搞得哪一出嘛,我这吃完了晚饭正想早点休息呢,又被你们四个给折腾了过来。”一进门,黄老就冲着刘老他们几个发牢骚。
其实上午的观礼以及午宴,黄老都参加了,只不过他下午就回去了。结果刚回去没多久,又被“召唤”了回来,也不怪人家发牢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