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等着他们搞的天下大乱,百姓起义之后把自己从坟里刨出来鞭尸?
算逑吧!自己儿子辣么多,怎么可能让他们个个都混吃等死,还是跟其他的宗室一样去打拼吧!
如果说在自己创造出这么好的局面下还混不出个人样儿来,死了也是活该!
当然,这也就是想想而已,具体的事情还要到时候具体看待
但是最起码,自己用不着担心在自己活着之前会有什么封地不够用的情况不够了就去打呗,天下这么大,蛮子那么多!
一场皇帝和宗室之间的所谓家宴,最后被搞的有些不欢而散,甚至于可以说是有些人心惶惶。
宗室们也总算是搞清楚了崇祯皇帝的想法,就是把自己这些人赶的远远的,最好一个个的都跑到天涯海角去当藩王,省得留在大明的国内碍皇帝他老人家的眼。
但是出海这种事儿,是那么好出的?风险有多大?需要准备什么?
不过,自己这些人不清楚,有人清楚啊!
做为在家宴上唯三被崇祯皇帝夸赞过的唐王朱聿键,庆王朱倬纮还有秦王朱存机,他们三个可能就是最清楚也最有经验的了!
沈王朱效镛和韩王朱亶塉牵头,一众宗室们在第二天就找到了朱聿键三人,打着设宴接风洗尘的名头,看看能不能从这三个家伙的嘴里掏出点儿什么有用的东西来。
朱聿键等三人其实是懵逼的在众多的藩王和宗室里面,自己三个是最早到达京城的,就算是要接风洗尘,也应该是自己三个给其他的藩王和宗室设宴,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儿,完全反了过来。
不过,对于其他藩王和宗室的打算,朱聿键等三人也早就得了崇祯皇帝的吩咐,自然也早早的就有了应对方案就算是其他的宗室们今天不设宴,朱聿键他们三个也打算宴请其他的宗室了。
酒过三巡之后,沈王朱效镛才放下了酒杯,笑眯眯的道:本王虽然年长一些,却是空活了几十载,远不如唐王啊!
朱聿键心中暗骂一声,却同样笑眯眯的道:沈王兄这是说的哪里话?小弟不过是先行出海了几年,可是在其他的事情上,一样要多多的向沈王兄学习才是啊。
其他几个藩王顿时都放下了筷子,听着沈王朱效镛和唐王朱聿键之间的言语机锋。
朱效镛笑道:这次请唐王过来饮宴,却是有事相求?
朱聿键懒得跟这种话里话外都总想着给人挖坑的老阴逼闲扯,当下便开口道:沈王兄有什么话不妨直说,小弟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听到朱聿键的话,朱效镛也干脆把话给挑明了来说:唐王出海的时间比较早,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心得可以跟我等分享一些?
唐王朱聿键却是笑了笑,伸出筷子指了指桌子上的一盘袋鼠肉,笑道:沈王兄可知此物价值几何?
沈王朱效镛捋着胡须笑道:所传闻,此物售价为五两银子一斤,不知对不对?
朱聿键道:对,也不对。
见其他人都好奇的望向自己,朱聿键才慢慢悠悠的说道:此物有壮阳之功效,偏我大明本土没有,故而售价五两银子一斤。
但是新明岛上,此物却多的是,只是因为杀伐过度,已经需要人工来养殖,卖到大明的海关时,也不过是五十文一斤罢了。
至于新明岛上,百姓们家中不少都养殖着这东西,便跟那鸡鸭一般,根本不值什么银子,十文二十文一斤的价格也是有的。
听到朱聿键的这些说法,其他的藩王们顿时都有些眼红了起来。
五十文一斤转手一下就卖五两银子,这他娘的哪儿是成本价格后面加个零啊,这是加了两个零!
听说在更偏远的地方,这玩意都能卖到了五十两银子一斤,那就不是加零的问题了,而是加一个零还顺手换了一个计价单位!
这狗皇帝的心都黑了!
但是,不管崇祯皇帝怎么加价搂钱,那是人家的本事,唐王朱聿键中间落下多少好处?
:今天献祭掉《独断大明!
第六百零二章 蛮子好说,大明百姓才更让人头疼!
面对其他亲王郡王们的疑问,朱聿键笑眯眯的道:这东西在最初发现之时,满岛上全是,本王还需要不断的派人去清理这种大牲口。 小 说
只是后来我大明迁往新明岛的百姓越来越多,渐渐的就有人发现此物有壮阳之功效,于是此物被吃的渐渐少了,再加上往大明卖的又多,故而又有人养了起来。
如今本王在岛上以每斤十五文到二十文的价格收购,然后卖到大明海关是五十文,转手一半的利润。
至于具体的数量有多少,朱聿键没有说,其他的宗室们也没有问。
大家的心里都明白,像朱聿键这种通过舰队转运的形式,装的东西根本就不可能少福船那恐怖的装载量了解一下?
再说了,就算是装不了多少,一次只能赚个几万两银子,那可也不少了。
毕竟这玩意根本就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吃食能赚个几万两都是白得的!
但是很可惜,朱聿键根本就没有这么简单放过这些番王的打算,而是笑眯眯的道:这些吃食,自然是上不得台面的,也赚不了几个银子,每年顶多也就是百十万两。
上不得台面,每年,顶多,百十万两
你这么装逼,很容易被人打的你知道不?
朱聿键却没有理会脸色各异的宗室们,反而接着道:新明岛极大,上面的好东西多的是,像这种大牲口是最不值钱的,真正值钱的是上面的矿。
什么煤矿铁矿啊,什么金矿银矿啊,这些玩意都有。
像那个已经开采的煤矿,根本就不用打什么矿洞,只要安排百姓过去捡煤,然后再用小车送到海边等着装船就行了,这才是最值钱的。
沈王朱效镛有眼睛有些红:唐王弟说的都是些好的,那不好的呢?总不能一点儿没有吧?
朱聿键叹了口气道:当初出海之时,本王原本是奉命远征莫卧儿,然后再立国的,只是不想因为一场飓风,意外的发现了新明岛。
指了指额头上的一道小伤口,朱聿键叹道:看到了么,海上风浪给留下的,去不掉了,太医想尽了办法也就是这样儿了。
朱聿键有些低沉的语气,还有额头上的小伤口,无一不证明了他说的海上风险确实是极大,再加上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让众多的宗室之人也是心有戚戚焉。
过了一会儿后,朱聿键才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重重的放下酒杯之后,又成了那个豪情万丈的大明藩王:当初岛上有不少的土人蛮子,还有一些红毛夷人,听他们的说法应该也是无意中流落到岛上的。
当时本王就决定,先收拢岛上的土人蛮子,把那些红毛夷人给剿杀干净。
那些红毛夷人的数量不多,又在不停的跟土人蛮子们交战,所以很快就被剿杀干净了。
但是那些土人蛮子却又不满足了,他们的首领还妄图得到我大明皇帝的册封!
本王一怒之下,便令人屠光了岛上的蛮子,尸首全都扔进了海里喂鱼,一个没剩下!
这个好!这个可以有!
大明的宗室虽然渣渣了一些,可是对于朱聿键这种在海外作威作福,一言不合就屠光土人的举动还是向往的很这才是真正的一国之主,这才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朱效镛也有些向往了。
端起酒杯向着朱聿键致意之后一饮而尽,任凭着酒水从嘴角滴落,朱效镛哈哈笑道:唐王一怒,土人蛮子伏尸授首,快哉!快哉!
朱聿键却笑道:当初也是奏请了陛下的,否则单凭小王自己,也没有胆子下这个决断。
朱效镛斜眯着眼睛没有说话,过了半晌后才开口道:除了这些呢?唐王在岛上便是如此的顺风顺水?
朱聿键摊了摊手道:还能怎么样?蛮子们连上好的刀剑都没有,更是没有见识过我大明火器的精妙,想要杀光蛮子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倒是大明的百姓,更令本王头疼一些。
韩王朱这回没等朱效镛开口,便急忙插话道:怎么回事儿?王叔祖好好说说呗?
朱聿键的脸上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开口道:太他娘的过分了啊!
似哭非哭,似笑非笑的脸色已经出离了愤怒,朱聿键连粗口都爆出来了:一个个都他娘的有毛病啊!看到什么都想吃啊!有毒没毒的都不放过,死了好几百个了啊!就这还死性不改啊!他娘的!
朱聿键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这些货色见到什么都想研究一下怎么吃,然后吃死了很多人。
然而并没有什么鸟用,死性不改说的就是这些货。
听着朱聿键的控诉,韩王朱觉得有点儿跑题了:王叔祖,小子想听听别的,比如怎么样儿才能让百姓跟着咱们去海外?怎么才能训练好士卒?怎么样对付蛮子?
听着朱的话,其他的亲王郡王们也是止不住的点头,表示我们都想听听这些关键的,不关心百姓死了多少的问题。
自己吃死的这事儿根本就没办法管,死就死了吧!正好本王也知道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多好的事儿!
朱聿键缓了缓脸色道:本王最近也没闲着,对于我大明的情况也算是有一些了解,今儿个就跟各位一起分享一下本王的心得。
本王招募百姓的时候,跟如今的情况可是大大的不同。
时逢陕西大旱,流民四起,当时招募百姓别说是给十两的安家银子了,就算是能保证让流民吃上一口饱饭,就有的是人愿意跟着出海去打拼。
但是现在这情况不成了,皇帝陛下对于百姓受灾的事儿看的有多重,我想在座的各位都知道,官府现在的赈济力度有多大,各位同样知道。
而最坏的情况就是,哪怕是官府不赈济,靠着预备仓和常平仓,百姓们也能撑过一年。
在这种情况下,再想像当初一样招募百姓,只怕是难的很了。
朱效镛冷哼一声道:你知道的太少了,现在别说是咱们招募百姓了,就连朝廷想要招募百姓都不容易!
以不然,你以为陛下为什么要提前好几年的时间就大造黄册,把那些隐户逃户都给上了籍?还不是想要把这些人弄去奴尔干都司那些地方!
朱效镛虽然刚才一直在明里暗里的给朱聿键挖坑,但是更多的也是出于朱聿键早出海,占了大便宜的一种嫉妒心理作祟。
现在朱聿键把关键的事儿都开始一点点儿的分享给大家伙儿了,朱效镛自然也就失了继续挖坑的心思,毕竟关系着自己以后的好处。
朱聿键听完朱效镛的话后,却笑道:那不是更好?陛下想要弄百姓去守边,在座的诸位也想招募百姓,那就看谁的手段更高,谁开出的价码更多了。
朱有些好奇的道:王叔祖莫不是在开玩笑?我等有几个胆子敢跟陛下抢百姓?
朱聿键呵呵笑道:尽管抢,这种百姓受利的事儿,陛下根本就不会管,就算你们能全部抢走,只要负担的起,陛下肯定不会过问!
陛下征召百姓去奴尔干都司也好,去乌思藏也好,能给的也不过是每人十两安家银子,你们可以给二十两,陛下给牛一头和家具,你们还可以送房子嘛。
神他妈送房子!王八蛋傻了才给二十两!
在座的亲王郡王们心里顿时就开始了无限吐槽模式按照之前朱聿键出海的模式,自己这些人的封地肯定是要交回到少府的,然后在大明的产业也归了少府。
最重要的是,每个人还得给那狗皇帝送上一大笔的银子,然后才能正式出海划地盘。
现在你跟我们说还要多出银子来招募百姓?跟那个狗皇帝抢百姓的代价这么大?
一时之间,众人心里都有些心疼。
朱聿键却又接着道:只要百姓足够了,卫所的事儿便不用担心了,陛下会替你们安排。
一时之间,朱聿键却又有些唏嘘:当初本王与庆王秦王出海之前,百姓是自己招募的,卫所士卒也是自己招募的,远不如各位现在这么方便,有陛下替你们操心卫所的事儿。
总算是听到了一个好消息,朱效镛等人这才来了些精神。
沉吟了一番后,朱效镛开口问道:那出海之后呢?
朱聿键笑道:最难的便是招募到足够的百姓,至于出海之后便简单的多了。
先招募百姓,然后找陛下看看哪里能够直接移封或者是自己去剿了蛮子们开拓,然后出海就行了。
又饮了一杯酒后,朱聿键才接着道:本王自己的看法就是,尽量自己去剿子们开疆拓土,要比选择直接移封要好。
朱效镛拱手道:愿闻其详?
朱聿键道:本王与秦王庆王出海之前,陛下曾有言在先,莫卧儿之地随我等三人攻伐,打下多少的土地,封国便有多大。
虽说我等因为飓风的原因到了新明岛,其实上也是一样,能探索到多大的地方,封国便有多大。
而后来的鲁王他们这些被移封到爪哇和吕宋的藩王,你们应该也听说过一些吧?
封地直接被限制住了大小,连封国卫所都没有多少,甚至于隐约中还要受制于总督府,你们不会不知道吧?
朱效镛哼了一声道:这些事情,我等确实知道,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不愿意出海的。只是不曾想,那
朱抢过了话头道:那么按照王叔祖的说法,我等倒是直接选择去拓土更好一些?王叔祖可有什么好的建议么?
朱聿键摇了摇头道:这个可就不好说的很了。本王原本以为这世上只有大明还有一些蛮子番国,真正的出海后才见识到了天地到底有多大。
就说从大明到新明岛上这一路吧,岛屿无数,有的有土人,有的没有,有的上面已经被红毛夷人给占了。
但是这些岛屿大小就在那里摆着,远不如新明岛那么大,有如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如果不想以后的封地就局限在那么一点儿的小岛之上,本王还是建议你们远征莫卧儿国算了。
朱道:那莫卧儿也算得上是一个强国了吧?单凭我等,又如何能攻得下来?
朱聿键摇头道:什么强国不强国的,还能有大明更强?你等若是真有胆子自领先锋往莫卧儿去,陛下难道还能看着宗室吃亏不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