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当暴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洪承畴却苦笑着道:地方官府打着让百姓们服徭役的名头,把百姓打发到工地上混日子混工钱,那些倭奴监工又不敢管。

    倘若换了蛮子们,这些倭奴手里的鞭子早就抽上去了,可是面对这些服徭役的大明百姓,倭奴们连问都不敢问,这进度自然也就慢了下来。

    崇祯皇帝却有些疑惑:难道这些百姓混日子,工地上就任凭他们这样儿混?

    洪承畴道:眼下也只能如此了。毕竟是徭役,给的工钱极少,聊胜于无而已,再加上又有地方官府护着百姓,混日子就混日子吧,主要干活的还是那些个蛮子。

    崇祯皇帝却摇头道:这不对劲。难怪这些蛮子死的这么快,总是不够用,原来根子出在这儿了。

    沉吟了一番后,崇祯皇帝接着道:朕的意思原本就是让我大明百姓依靠那些不危险的工地赚钱,把危险的地段让蛮子们拿命去填,却不想搞成了这个样子。

    洪承畴闻言,顿时就大汗不已不光是铁道部,其他的像工部等衙门也是一样,都在拿着蛮子当消耗品!

    这要是真正的追究起来,自己的铁道部开了坏头,然后顺便把工部和交通部还有少府都给带跑偏了!

    不等洪承畴请罪,崇祯皇帝便接着道:朕早就打算废除掉徭役,看起来还是要早日实行了。

    想了想,崇祯皇帝干脆吩咐道:传温体仁和郭允厚过来见朕。

    等到王承恩领命吩咐小太监去传温体仁和郭允厚之后,崇祯皇帝才接着道:徭役废除之后,铁道路便可以通过地方官府再征召百姓做工,按照进度和干活的多少来计算工钱,无非就是多派几个小吏的事儿。

    洪承畴躬身道:陛下英明。

    之前那些出徭役的百姓在工地上混日子,一是为了工钱,二则也是为了把徭役的日子混完,自然不可能玩命的干活,这进度自然也就快不了。

    但是如果采用崇祯皇帝所说的那种方式来征召百姓干活,想必会让铁路修建的进度加快一大截!

    徭役废除不废除,就不是自己这个铁道部尚书能管的,自然有温首辅和郭尚书一起陪着陛下头疼。

    匆匆忙忙赶来的温体仁和郭允厚在得知崇祯皇帝要废除徭役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皇帝在搞事情,或者说皇帝又拍脑门子做决定了!

    废除徭役是不是好事儿?肯定是!

    《韩非子·备内:徭役少则民安,民安则下无重权,下无重权则权势灭,权势灭则德在上矣。

    任谁都知道,轻徭薄赋就能民安!

    大明的徭役分为三种,一为里甲役,里甲役即一里的事务,二为均徭,即供官府经常性的差役,三为杂泛,为临时派遣的一切差役。

    而且这些都是无偿的!官府不会给一文钱的工钱!

    尤其是征发徭役是可以强制性进行的,一旦涉及到紧急性持的修筑河堤什么的,临时雇佣人方便还是直接征发百姓强制干活方便?

    但是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

    徭役自崇祯皇帝登基之后已经改了很多,包括会给工钱,甚至于按市面上的工钱来给付。

    但是百姓们的思维却是一时半会儿的转变不过来,哪怕是能拿到工钱,也一样认为这些活计是自己额外干的,能偷懒就偷懒。

    这一点,整个大明的官员们都是心知肚明。

    但是正应了那句话,欺上不瞒下,反正百姓们拿了好处,自己官声就会好,官声好了京察考核就会有加分,升职的机会也就大,何必在这种小事儿上面给自己找不痛快?

    而且站的角度不一样,看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

    对于温体仁和郭允厚来说,如今崇祯皇帝一拍脑门子就决定废掉徭役,那以后要是涉及到河堤寝陵等等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

    难道说,大明崇祯皇帝的寝陵不是少府征发徭役修的,而是雇佣力工来修筑的?

    想想都觉得蛋疼!

    崇祯皇帝却对于这些理由嗤之以鼻:现在的百姓都被惯坏了,真正出徭役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在让那些劳工干活,百姓们只是象征性的摆弄几下就算完,这是糊弄谁呢?

    是,朕的大明现在不差钱,不管是国库还是内帑,里面的银子多的是,得经常打理才不至于生锈,可是也不是这样儿浪费的!

    废除掉徭役之后,以后百姓们再干活就是按工付钱,干的多自然就拿的多,干的少了就拿的少,很公平!

    温体仁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陛下言之有理,但是却过于片面。

    像修建铁路也好,其他的一轻徭役也罢,陛下想要废除自然是可以的,但是像寝陵河堤一类的徭役,陛下也要废除?

    光想着怎么提高百姓干活积极性的崇祯皇帝也迟疑了寝陵和河堤这两个都是有危险的,到时候真要是把这些徭役都给废了,那老百姓愿意不愿意来做这两份工可就真不好说了!

    尤其是其他的一些可能会涉及到危险的活计,很可能就没有百姓来干,只能依靠那些蛮子了!

    自己活着的时候还好,甚至于自己的儿子那个时代应该也没问题,可是当大明真的统一了这颗蓝星之后呢?

    当有一天,没有了蛮子的时候该怎么办?靠谁来干活?

    迟疑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还是咬牙道:河堤一类的徭役,交由当地卫所!

    至于朕的寝陵,还是等以后再说,或者由少府出钱雇佣百姓,或者由少府征发卫所。

    总之,废除掉一切徭役,与民休养生息!

    后世的三峡工程有没有危险?不还是没有强制百姓去劳动!凭什么大明就不行?

    别扯什么挖掘机和先进技术手段一类的,大明也没有三峡那么大的工程!

    至于其他的,像黄河大堤,救灾一类的事情,原本就应该是卫所的职责,凭什么让百姓去干?

    还有自己的寝陵,那是少府该研究的问题,不是百姓应该免费无偿的劳动!

    温体仁和郭允厚对视了一眼之后,只得躬身道:陛下仁慈!

    不劝了!你爱咋咋滴!

    崇祯这样儿的皇帝就没办法劝,别管什么事儿都是一拍脑袋就决定,劝也劝不住!

    再说了,废除徭役这是可以算得上是千古第一的仁政了,比之前的永不加赋还要更加的仁!

    永不加赋是怎么回事儿,站在温体仁和郭允厚的位置上自然是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对于其中的弯弯绕也是心知肚明。

    但是废除徭役可就完全不同了,这意味着百姓们除了自己耕种,还有处理好自己家中的那一摊子事情以外,剩下的免费劳动完全没有了!

    依着崇祯皇帝的性子,说是要雇佣百姓给工钱,那就肯定是给工钱,说是干不好了少给钱那也肯定会少给钱,到时候百姓们干活的积极性也确实能提高一些。

    其他几个方面先不说,光光是铁路修建工程进度的加快,就不知道能给大明带来多少的好处了!

    :第三更送上,今天一万两千字更新完成。这次献祭掉另一个基友扑街梵的《三国之大汉崛起。




第六百章 朕,心中有愧啊!
    鲁迅曾经说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周树人也曾经说过,欺上而不瞒下。

    事实上,连崇祯皇帝自己心里也明白,自己要全面废除徭役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

    当然,不是说崇祯皇帝的命令有人也违抗,也不是说下面的官员们就有胆子抗命,毕竟谁的脑袋都只有一个,没有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官员们就更是如此了。

    但是全面的把徭役给废除,利益受到损失最大的,除了崇祯皇帝之外,就是最下面基层的那些官老爷们。

    没有了徭役,自己家有个什么事儿,找谁去干?自己干还是自己花钱找人去干?

    大明朝的俸禄,就是这么低!

    没错,哪怕是崇祯皇帝把官员们的俸禄一涨再涨,也没有谁会认为自己的俸禄已经够多够花,不想着再占大明的便宜了!

    皇帝下旨要废除徭役,这个事儿很快就传的天下皆知,官老爷们在这里面也没办法上下其手,或者曲解其中的意思以误导百姓。

    但是,很多事情只是一个眼神的事儿,连说出口都不用,否则也就没有了揣摩上意等等词语的出现。

    崇祯皇帝也很快就知道了下面这些官员们的玩法再先进的玩法都见过,崇祯皇帝还会在意这些渣渣们的落后手段?

    本着利益共享,或者说下面的这些渣渣们玩的手段也并不过份,崇祯皇帝也就选择了视而不见。

    水至清则无鱼!

    如果崇祯皇帝把所有贪腐的官员,占大明便宜的官员全部干掉会出现什么情况?

    众正盈朝?

    别搞笑了,历史上没有什么君子国,也从来没有过众正盈朝,真出现那种局面,唯一的可能就是大明要完蛋了。

    但是崇祯皇帝不在意,下面的很多藩王就感觉很难受了,尤其是那些离的比较远的,正在往京城而来的家伙们,就更是如此了。

    王府出行,一路上除了驿站和官府的支应外,哪个王爷不是大包小包的东西带了一大堆?

    没有专机更没有专列的大明朝,不靠着大量的徭役来免费干活,这些王爷们不得肉疼死!

    现在路都走了一半了,结果说不允许免费征发徭役了?自己还要给带的这些苦哈哈泥腿子们工钱?

    敲里妈!

    众多的藩王郡王将军等等都开始在心中破口大骂。

    本来这一次进京面圣就前途未卜,谁也不知道那个狗皇帝会整出什么妖蛾子来说是庆祝唐王秦王庆王衣锦还乡,天下宗室们一起庆祝庆祝。

    这种屁话,谁信谁是傻子!

    那狗皇帝也就是在民间和军方的声誉极好,在宗室之间都快顶风臭十里了!

    崇祯皇帝笑眯眯的盯着许显纯道:如此说来,那些宗室们已经默认了此事?没有人整出什么事儿来?

    许显纯躬身道:是,正如陛下所料,宗室之间虽多有牢骚,却也老老实实的给他们征发的民夫发了工钱,只是在他们接到旨意之前的那一段路程,却很少有人补发工钱。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都是一群混帐东西,让他们掏钱出来比从他们身上割肉还要疼,舍不得补发工钱才是正常的。算了,随他们去罢。

    崇祯皇帝所谓的随他们去吧,自然是不可能就这样儿轻轻的放过这些藩王。

    他们现在越抠,攒的家底越多,以后出海时上贡给自己的就能更多一些,封国也能建设的更好一些,治下的百姓也能活的更好一些。

    但是崇祯皇帝万万还是低估了人的无耻,低估了这些宗室们不要脸的程度,或者说太过于高看了这些宗室一眼。

    整个大殿中的宗室挤的密密麻麻,连偏殿里都没能挤下,一些辅国将军什么的根本连进入殿中的资格都没有。

    崇祯皇帝端着酒杯,望着殿中这些有些沉默的宗室,嘴角挑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这他娘的就是一群混帐!

    当崇祯皇帝在夸奖过唐王庆王秦王等人后,刚刚流露出鼓动这些宗室们置换封地出海的意思,殿中刚才还热闹万分的气氛就沉默了下来。

    崇祯皇帝能够理解这些宗室为什么会沉默。

    大明现在有钱了,该给宗室的一样没少过,只要宗室不给朝廷添乱子,崇祯皇帝眼下也不介意养猪。

    日子好过了,不像是天启年前及以前过的那么紧巴巴的,更没有什么乱军起义,也没有什么像建奴一样能威胁大明的外敌,这些宗室们自然就乐得当猪了。

    但是能理解,却不代表能接受,尤其是像崇祯皇帝这种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性子,那就更不可能接受了。

    跟朕玩沉默是金是吧?玩无声的抵抗是吧?

    真该先让你们这些垃圾去跟朝堂上的大臣们接触一下,让你们了解一下什么叫做被朕支配的恐惧!

    沉吟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抚今追昔,大明自太祖高皇帝北逐蒙元立国,至今已经二百七十一年。

    二百七十一年的时间过去,我大明宗室如今已经近十万之众,距太祖高皇帝立国之时,所增何止十倍!

    当初太祖高皇帝立九大塞王以御边,宗室居四方以拱卫朝廷,可是如今呢?

    殿中的宗室们面面相觑,都有些懵逼的感觉。

    九大塞王哪儿去了,你这个皇帝心里就没点儿逼数?宗室为什么会被当成猪养,你心里也没点儿逼数?

    你家老祖宗搞出来的事情,你自己不知道还是在这里装傻呢?

    事实证明,崇祯皇帝就是在装傻老祖宗干出来的事儿又不是朕干出来的,朕为什么要脸红?

    君不见,捧那几个千古一帝时,满遗们上窜下跳,连自己当皇帝会让百姓过的更好这种屁话都能说出来!

    君不见,一旦哪本书里揭露了他们老祖宗的黑底,这些渣渣立即就会祭出五十六枝花的理论来反驳打压!

    要不然怎么说敌在呢,欠焚化!

    后世的满遗们都不脸红,朕堂堂大明天子,为什么要脸红?

    见底下的宗室们更加沉默,崇祯皇帝干脆从眼睛里挤出来两滴泪水,哽咽道:朕,心中有愧啊!朕愧对太祖高皇帝!愧对天下宗室!愧对天下百姓!

    这下子没办法装傻了!

    殿中的宗室们一齐齐拜倒,齐声道:臣等无能,让陛下忧心,臣等万死!

    万死的声音回荡在殿中,却让刚刚说出来这些话的宗室们心中一动这他娘的,不会真个就要万死吧?

    虽然说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可是想想崇祯皇帝连他自己的亲叔叔福王一家子都毫不犹豫的干掉了

    干掉自己这些跟他本来就没多么亲近的藩王似乎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唯有朱聿键和朱存机,还有朱倬纮这三个从新明岛回来的藩王,心里是最安稳的。
1...420421422423424...5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