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忍不住偷偷议论,也不知什么事,但是时间到了,大家还是准时来到了武成王庙,高俊看到大家都能准时来到,好像很满意的样子。
“大家都是老弟兄了,都先坐好。”武成王庙里面已经预先摆了几排椅子,大家免不了谦让一番,纷纷坐定,不少人心里偷偷觉得这几排椅子坐下来,倒真像是一个方阵。
高俊并没有坐在椅子上,而是就像他在新式学堂上推崇的那样,其他的人坐下,而他站在大家面前讲话。
“今天咱们隆重的祭祀了武成王,谁能告诉我,在前面的殿廊下面,接受香火供奉的都是什么呢”
这问题实在太简单,大家还以为高俊想考考他们的军事历史“在正座上的是吕尚,而陪祀的是兵圣孙子”大家还要回答,高俊却摆摆手,示意大家停下来“这句话说的对,但也不准确,更准确的说,我们祭祀的是用泥捏成的吕尚和孙武而已。”
所有人心头顿时一紧。
“吕尚和孙武都是大军事家,都是我们值得效仿的先贤,然而他们一个在三代之前,另一个在春秋之际,早已作古,不可能来帮助我们,就算他们来了,恐怕也不大济事,毕竟他们也没见识过喷火枪。”高俊在大家面前走动着“武庙祭祀的不过是一堆土偶木梗而已,是什么能让我们对他们的祭祀变得有意义呢就是真的学习先贤在战争中所获得的经验,并且无私的分享出来,互相参考。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总结经验,注意教训,避免在一个坑里栽倒两次,不断的改进我军的战略战术,更新我们的武器装备,只有这样才能以弱胜强。这又要求我们绝对不能只是对着这72个画像焚香膜拜,更是要建立一种机制,强迫我们的指挥官们去认真学习他们的军事著作,强迫我们的指挥官们互相交流学习在战斗中的心得体验。”
底下的诸位将领们认真的听着,孙庭、冯达等几个人表面上不动声色,事实上也在偷偷看其他几个人的表情变化,这件事情是高俊和他们商议过后才决定的。
“我做出的决定是,要成立武学,将军们要继续学习。以往你们在战斗中所得的心得体验,不要藏私,全都说出来,让全体军官们详加参研,共同提炼出有用的军事道理。而你们也要按时轮班在武学里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作为担任更高级别职务的预先准备。”
大家这才明白高俊到底要干什么,不少曾经在小山墩堡时期就跟随高俊的军官们面露喜色,尽管那个时候高俊还没有提出武学,但是已经举行过好几次军官培训班,他们对于这种模式并不陌生,这次高俊只不过是将这种培训班固定了而已。
而包括南宋降将等诸位将领则稍微有些迟疑,自王安石变法之后,宋朝廷也设立过武学,然而事实上了无大用,培养出来的人才屈指可数。可以说,宋朝能打的将军主要还是那些世代将门的人家里面出来的。
因此,他们对于高俊打算设立武学的想法有些不以为然,眼下正是用兵之际,何必搞这劳什子东西,让军官们放手去打,在战斗中培养自己的子弟,世世代代为高郎君效忠也未尝不可。
但是高俊对这种模式既推崇也不推崇,东方的将军们来自将门世家,而西欧那边的贵族们也都与此类似,这不让高俊感到难以忍受,也不打算做太大的改变。
但是中国的军事学术却因为世代将门制度而出现了一些停滞,由于将领们世代为国作战,因而往往将自己总结的军事心得当作不二秘方家传珍宝,只授予自己的子弟,而从来不著书立说。
从明代开始,中国的军事科学逐步停滞,虽然偶有名将,但是互相之间不能沟通,就算能从前人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但是人死则进步灭,最多传与子弟,一旦子弟不肖,则又重新退不回原有水平。最后的名将戚继光以后,中国的军事技术就陷入了长期的停滞之中。
所以,高俊必须用一个强力的手段。当然,军官子弟们依旧优先进入武学,并且更有机会成为将军,这也是高俊做出的补偿和妥协。
对于高俊提出的章程,军官们也都提出了各自的意见,所有的军官都在淄州用了晚饭,并且当天晚上还留宿在这里,第二天又讨论了一整天。
到第二天晚上的时候,高俊终于结合了将领的意见,对原有方案进行了小规模的修改,退出了最终章程。
武学分为高低两个层次,高等级的武学仅限现役高级军官进入,是作为高级将领进修班存在的,培养人数不固定,培养方向不固定,课程也不固定,甚至于师生关系都相对特殊,更类似于共同研究。
而低级武学则是为了培养中低层军官而设立,每学期招收三十人,主要从各营的少年军校招生,除此之外,军官子弟和烈属如果能够在普通中学完成学业,也可以考虑录取。现役军兵也可以报考,但是限制条件更多,必须是非常优秀的军兵。
第三章 高中(上)
武庙是高俊在山东六年来修得最气派的建筑,经费是找何志也特批的。而高俊在武庙进行祭祀的时候,何志也同样在面对属于他的一场艰难战争。
四月初,战火方兴的时候,在老根据地和济南各处就流传着一条小道消息何志也打算让女校的学生们去高中参观。
很快,小道消息就得到了证实,何志也确实打算让女校的学子们去高中看一看,进行为期一天的参观活动。
这件事的起因还是在高俊率领军兵前线作战的时候,在女学中出现了一起霸凌事件女校学生阿红一直被传言是人贩子的女儿,所以在女学生中广受孤立,就在前不久,几名女学生在下课后指使车夫截住阿红,将之羞辱一顿,还抢走了她的课本。
这几个女孩子大多是根据地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儿,谁敢多说一个不字,直到清明节前后,何志也去慰问烈属的时候,同样在女学上学的左绫偷偷把这件事告诉了何志也。
这让何志也不得不重新考虑女学的教学方略了,由于把女孩子们从家里拽出来上学就已然困难重重。所以女学课程十分简单,防止困难的课业再把女孩子们吓回去。但是,何志也也许没有考虑一点,把一群年纪轻轻的女孩子聚到一起,还不给她们什么正事做,鬼知道这帮人都会想着干什么。
大概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何志也决心改造一下女学,首先要让她们到高校那里去参观一下,看看这个时候的男生们正在干什么。
听到这个消息,根据地内顿时掀起了狂风巨浪,士绅们议论纷纷,连声哀叹世风不古。
这是什么情况让一帮年轻女子跑到一块上学也就算了,居然还让她们去中学去而且目的就是参观参观就是观,观就是看,看什么男生,男生就是男人,看男人看男人看男人何先生要带着全根据地读书之家的女儿们去看男人
让一群年纪轻轻的女孩子跑去看年轻男子,还一看就是一天,四舍五入等于群啊
何志也耐心的做家长的工作,大概忙到了五月初,同意让家长和女儿们一块前去之后,总算是让大部分家长勉强支持了这项举动。
对于女孩子们来说,这同样是一次非常新奇的体验,居然让他们去参观男人们的学校,真不知道那里是什么样子,这些男人们每天都在干什么呢
那时她们还不知道,但是去了之后可真是让她们目瞪口呆。
今天是己亥日,按照中学的规定,是连续上课的第六天,之后还有三天的课程,才能获得一天休息。
早上刚刚卯时三刻,梆子就毫不留情的梆梆梆敲响,来观看的女孩子们还带些困倦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中学生们都从床上惊醒,飞快的穿好内衣,端着各自的盆儿去洗漱清理,女孩子们好奇又害羞的看着一群男子在自己面前来来往往穿梭,仅仅穿着麻布衬衣,又是洗脸又是刷牙。
有一个男学生肤色特别白,而且剑眉星目,女孩子们已经娇羞了脸,不太敢抬头看。
此时有个别家长已经面带愠色,询问何志也这是怎么回事,但是何志也让他们稍安勿躁,再等等看。
也就过了一刻钟左右,几乎所有的男孩子们都已经梳洗完毕,并且把床重新铺好,由本日值日的宿舍长来回查看完毕之后,汇报全体学生已经准备好,随即开始准备晨跑,晨跑四刻开始,而到辰时为止。
全体男生已经穿戴整齐,把头发扎好,浩浩荡荡的离开学校,喊着号子,绕着大明湖跑圈。
这下可让大家大吃一惊了,这年头读书还要跑步不成。还绕大明湖一圈,那可是将近**里地呀。
但是学生们高喊着号子,开始了他们的晨练运动,以十人为一队,各队学生开始高喊口号,不一会儿就消失在大家的视线之外。
按照高俊的要求,学生们应该在30分钟内跑完这一路程,家长和女同学们在学校里尴尬的等了这么长时间后,呼喊的号子声再次由远及近,从另一个方向向他们跑了过来,所有的学生都气喘吁吁,衣服湿得不成样子。
而此时,教员们也都集中在门口,并且有人已经举起了旗子。
“比昨天快了一分钟,很好”教员大喊着挨个拍着学生的肩膀,叫他们赶紧回去换衣服,片刻之后,换上新装的学生还带着一脸的潮红,开始静坐休息,又过了片刻之后,准备吃早饭。
早饭是略微混杂了一点大米的小米粥,每四个人一桌,桌上还放着两碟咸菜,家长们皱起了眉头,因为男同学们的吃相实在是“不雅观”。
刚才被无数女生偷偷注视的那个白面男生翟呈信的堂侄翟宣把筷子横过来,夹了一把咸菜进粥里,然后仰着脖子立刻吃光,从头到尾顶多是两三东的时间。
哨子声响起,这些人又条件反射一般站起来去洗碗筷,之后又换了一次衣服,这次才是上课时所穿的庠序服。此时已经是辰时三刻,大家走进教室,开始早读。
早读内容分为经、诗、训三类,前两者自不待言,而所谓的训则是根据地的政治指示材料和高俊本人对根据地的一些批示。
早读仅仅进行了30分钟,随后开始第一节课,高俊是按照现在的课程节奏设定的,每节课4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
每天早上的头两节课是大课,同学们需要连续作战,已经有人传抄了一份课程表出来,供室外的家长和女生们一块儿观看,今天头两节课是数学课,第三节劳动课,第四节经济课,而下午的课程分别是生物、地理和两节军事课。
看着这份课表时间,无论家长还是学生都惊呆的张大了嘴,学生每天上午四节下午四节,晚上还有一节课,从甲到壬从不停歇。每周要进行81个课时。
大家还没弄明白课程的设置,就听到了铃声响起,第一节课已经结束了,但是教员还在威严的扫视她的学生,所有的男生没有一个敢离开座位,低头紧张的计算。
时不时有人举手示意,教员就会走上去,看他所进行的计算。
“这气氛太可怕了。”左绫忍不住有些害怕,难不成女学以后也要按照这个节奏吗
第四章 高中(下)
带头霸凌阿红的女生所来自的家庭还算是高俊的老熟人寿张县邰家。
高俊主政小山墩堡,尤其是击退红袄军进犯之后,邰家也紧跟着高俊的脚步,算是拥护高俊的核心力量之一,家中的兄弟子侄大多也都指派到各地为官,大有成为世家大族的意思。
而这个小姑娘叫邰真静,这个名字是全真道士所起的法名,那时真静还不离父母之怀抱,尚处于襁褓之中,但是那道士却说,这姑娘性情相当热烈,所以要用这种名字来使之镇静。
很显然,这名字没什么用,真静确实就像道士预言的那样,从小就性子高傲倔强,从来不肯屈居于兄弟之后,加入女学之后,也处处以领导自居。
现如今,就连父母都很难管他了,就在刚才,她大大咧咧的带着值得怀疑的目光直视翟宣,而她的父母只能尴尬的站在左右两边稍加掩饰。
正当家长们还在窃窃私语的时候,两节数学课已经结束了,学生们丢下的毛笔和碳笔,全都涌到院子来,这个课间是大课间,休息的时间要长一倍,而这个时间不是给大家游玩散心的,有专门的军兵来教大家打拳。
跟着打完36式军体拳之后,第三节课的上课铃又响了,这节课是劳动课,所有的学生又到了另一个院子里面,几名女生也想凑近去看看,却被门口的味道直接熏了出来。
院子里面养了兔子和鸡,墙角还种着豌豆,边上还压着几桶酸菜,学生们在这里了解的是普通人如何度过一天种地,种菜,腌酸菜咸菜,做木匠活,驾船打鱼,驾驶马车牛车,扫雪,架屋,打铁等等。
这还只是高一的内容,等到高二的时候,高俊就会把他们通通发配到炼钢高炉旁边。
女生们隔着院墙听着里面讲课的内容,瑟瑟发抖的听着男生们在教员的要求下动手清理兔子粪、鸡粪时粘粘腻腻的可怕声音。
第四节课下课的铃声终于想了起来,让外面的女生和家长们松了一口气,看这帮中学生如何学习都让他们觉得累的慌。
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这些学生们又排起整齐的队列,唱着歌离开了校舍,到附近的食堂去吃饭。
学校的饭由与学校签订协议的快餐店进行供应,这也是阿兰在济南的第一家分店,大概是为了补偿上午的脑力劳动,中午的伙食倒还挺丰盛,有大米和小米混杂的二米饭可以吃,菜色也是四菜一汤。
教员们全部落座之后,学生们才坐下来吃饭。
其实,高俊对于餐桌礼仪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也主张学生们摆脱繁文缛节,至少在学校期间内能结成平等友谊。几十个人一起吃饭,尽管餐具碰撞的声音很轻,但也响起了一道叮叮当当的白噪音。
然而在观摩的女生和家长们看来,这些中学生的表情有些奇怪,用俗话来讲就是“中邪了”。
子曰,食不言寝不语。吃饭的时候就应该全神贯注的吃饭,不应该说话嬉笑,但是这个规矩未免不近人情,平时吃饭的时候,大家也都喜欢边吃边聊。
在女学这里,因为学生大多数是各家的姑娘,总不好让她们被学校教野了,所以对餐桌礼仪还是很注重的。
但是这些男生们吃饭的样子很奇怪,他们既没有嬉笑说话,但也不是全神贯注的吃饭,仿佛一边嚼着饭菜,一边还在想心事。
“他们在想什么呢”左绫胆子比较大,直接去问陪他们前来的何志也和元好问二人。
“你去问问他们就知道了。”
左绫也想找那个面孔白皙的帅哥问一问,但总不好意思,于是问了她身旁另外一个男生。那位一直在沉思什么,根本没想到会有一个年轻小姑娘来问自己问题,吓得差点把馒头丢出去。
“哦,我没想什么。”
“没想什么,是在想什么呀”
“我在想今天上午讲的圆锥曲线,这个偏导”
左绫不可思议的瞪大眼睛,身后也响起了一片惊呼声“你还在想上课的事,你还没上够吗”
倒是这个男生有些怪模怪样的看了左绫一眼“这有什么不能想的”
在场的女学生们都觉得有些不可置信,但是事实似乎确实如此,吃完了午饭是短暂的休息时间,男生们一边聊着一边走了出去,他们三三两两,说的好像都是跟课程有关的问题,少部分人倒是谈了些别的,但大多数也是学校内的活动。